1.你们知道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什么吗?
生:猎豹。(板书:猎豹)
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第三自然的最后一句话。
2.看来大家预习的很到位,我们今天就要一起来学习《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板书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读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个问句。能够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往下阅读的兴趣。
生: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预示了这是一篇说明文。]
是啊,我们通过读课题就能得到这么多的信息。
4.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语又给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呢?
生读。
我采访一下,你们默读这篇课文花了多长时间?
生回答。
你们是怎么样做到用这么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
生:a、带着问题阅读课文。b、跳过不理解的词语。c.借助关键词句。d.连词成句地读。
看来,你们已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逐渐掌握速读的许多方法了。
5.刚刚有同学提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会提高阅读的速度,那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生回答。
二、整体感知课文表达特点(20分钟)
1. 你们都很会思考和提问题,那现在我就来考察一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可以边读边作批注。
生默读。生回答。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
2.你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说,能不能更换?
生:不能,因为这是从慢到快的顺序。课文就是按照从慢到快的顺序来描写这些事物的速度的。
3.的确如此,你们都发现了课文的表达特点,
请大家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按照事物运动速度的快慢顺序完成表格,还要注意速度的表达方式。完成的同学就把小手举起来,看看谁又快又准确!
4.一号同学,二号同学。哇,你们的速度真快,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生:每个自然段都描写了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更快。——你抓住了课文的表达特点,所以更利于找到答案所在的地方。(板书:关注课文表达特点)
生:每个自然段都有一个句子描写了事物的速度。——也就是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关注课文的关键语句。(板书:借助关键词句)
5.你们的阅读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非常不错,那我们一起你们填写的表格是怎样的吧!这样,我们接龙来呈现表格中的内容,一人说一个,按照从慢到快的顺序,有谁想试试?
注意:请按照“什么事物的速度是多少。”的句式回答,点同学。请其他同学对照自己的表格,认真倾听并思考。
你们同意他们的答案吗?(板书: )
6.重点分析:第5自然段,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到底是多少?大家都来读读,我们应该如何表述喷气式飞机的速度?
学生自读第5自然段。
学生讨论,得出最终答案:1050千米每小时的数倍。
7.同学们,再看看板书,课文除了是按照事物运行速度从慢到快的顺序描写,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生:陆地上的生物,空中的事物,宇宙中的事物。
你们非常会发现和总结。
三、深入学习1、2、3自然段(15分钟)
1.于老师有个疑问,刚刚我们八位同学接龙发言:什么事物的速度是多少,其实就完成了表格内容,还言简意赅地将整篇文章串联表述了出来,为什么课文不直接这样写呢?
生:不够准确,不够严谨,不够科学,不丰富,不形象,不生动。
那课文是怎样将事物的速度描写的准确、丰富、形象、生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一到三自然段陆地上的生物,对比刚才同学们接龙的发言,自己读一读。
读好了吗,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找的最完整。
2.对比两种写法,课文是怎样将事物速度描写的丰富形象而生动的呢?哪个小组派出代表总结你们的发言?
A.用词准确。
生:课文的表达更加准确,“最大速度能够达到”,说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这个速度, 这是人类最快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是啊,作者用词多么精准阿!
生:“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不包括四条腿。——是啊,范围很准确。
B.说明方法的运用。
生:课文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生: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是啊,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适用于介绍抽象的或者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能突出事物的特点,能增强说明效果。(板书:作比较)
在一到四自然段,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是啊,列数字能够准确、科学地呈现事物特点。(板书:列数字)
C.选材具有代表性。
同学们,你们关注到没有,作者为什么要拿鸵鸟和人作比较,再拿猎豹与鸵鸟作比较?
生:因为鸵鸟和人都是两条腿的动物,鸵鸟是两条腿动物中的速度最快的动物。
生:猎豹和鸵鸟都是陆地上的动物,而猎豹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
也就是说,鸵鸟和猎豹这两种动物是极具代表性的,作者非常注重选材,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文值得学习的地方。
3.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一到三自然段,深刻感受到作者通过用词准确、说明方法的合理运用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选材实现了表达上的准确、丰富、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