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材料要求
1.1 透层沥青技术要求:常吉高速公路的透层沥青采用煤油稀释沥青。基质沥青宜采用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煤油与沥青的参考掺配比例可按煤油:沥青=40~50:60~50(重量比),以粘度C25,5=8~15(s)及渗透深度不小于5mm来调整掺配比。透层油的用量为0.7L/m2,其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见表1.1。
表1.1 透层油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项 目 | 技术要求 | |
道路标准粘度计粘度C25,5 (s) | 8~15 | |
基质 沥青 | 针入度25℃ 100g 5s (0.1mm) | 60~200 |
延度15℃ 5cm/min (cm) | >80 |
1.3 透层油在制作、贮存、使用的全过程中必须通风良好,并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140℃,贮存温度不得高于50℃。
2 、施工要求
2.1 浇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可用秃的竹扫帚用力将基层表面的所有杂物扫出路基以外,必要时辅以铁铲铲除清扫不掉的硬泥,然后用空压机或2~3台肩扛式鼓风机(或其他机械)沿路纵向向前将浮尘吹干净,尽量使基层表面骨料外露,以利于透层沥青渗透及与基层的粘结。用煤油稀释沥青做透层时不必洒水湿润基层。监理工程师应对已准备好的工作面进行检查,在未批准前不得喷洒透层沥青。
2.2 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或养生完成后浇洒。
2.3 透层沥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洒布设备应包括操作的油泵、速率计、压力表、计量器、读取油罐内材料温度的温度计、气泡水准仪和软管以及用于沥青洒布机喷洒不到的部位的手喷附属装置。洒布车还应配备有沥青搅拌和循环设备。
2.4 浇洒透层前,应对路缘石及喷洒区附近的构造物与树木进行适当防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当其受到污染时,承包人应及时自费清除。
2.5 遇大风、浓雾、正在下雨或即将降雨天气,不得浇洒透层沥青。洒布透层沥青的气温不应低于10℃,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才能洒透层沥青。
2.6 正式施工前应检查沥青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道、油量表、保温设备等,并将一定数量的沥青装入油罐,在路上先行试洒,确定喷洒速度和洒油量。每次喷洒前应确保喷油嘴干净,管道畅通,喷油嘴的角度必须一致,并与洒成150~250的夹角,洒的高度应调整到使同一地点正好同时接受两个或三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在有风的天气条件下不宜使用三重喷洒高度。
2.7 洒布时应使洒布车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沥青洒布车在整个洒布宽度内必须喷洒均匀。当喷洒沥青的喷嘴不能保证喷洒均匀时,应更换喷嘴。在喷洒透层沥青时,应先洒靠近分隔带的车道,由内向外,一个车道接着一个车道的喷洒,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原则上不重叠或少重叠,但不能露白,露白处需用人工喷洒设备补洒。洒布车洒完一个车道停车后,必须立即用油槽接住喷油嘴滴下的沥青,以防局部沥青过多,导致泛油。在铺筑沥青封层之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2.8 施工中应一次喷洒均匀,不得打花。当有遗漏时,应由人工补洒。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不得在基层顶面形成油膜。一般不需要撒石屑。
2.9 喷洒透层沥青注意事项
1、承包人应在喷洒工作开始前3天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应采用压力喷洒机均匀地洒布。洒油量、温度条件及洒布面积均应在洒布前获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3、在喷洒交接处洒布沥青时应精心控制,使之不超过批准的洒油量。喷洒超量、漏洒或少洒的地方应予纠正。喷洒时应控制车速,匀速行驶,保持洒布量稳定。
3、 养护
3.1 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行人通过。
3.2 施工单位应使洒完透层的基层保持良好状态,以便与后续工作相衔接。原则上封闭交通,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最少在12小时后方可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不得刹车或调头。出现粘拉、花白块应及时补洒完整。
3.3 透层油洒完后48小时后可进行封层的施工。
3.4 质量控制和检验
3.4.1 透层沥青每批或每50t分别按照表1.1所示的检验项目(其中道路标准粘度检测频率为每50t一次,基质沥青指标的检测频率为每批或每100t一次),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检测其技术指标。每次取样试验的分析结果,应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3.4.2透层喷洒质量检验标准
3.4.2.1基本要求
a.沥青材料应符合设计、招标文件及本《指南》的规定。
b.透层沥青洒布应均匀,无露白。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得污染其它结构物或设施。
c.透层油应渗透入基层中,渗透深度不应小于5mm。
3.4.2.2检验项目
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表3.4.3。
表3.4.3 煤油稀释沥青透层检验标准
项 目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查频率 |
透层油用量(L/m2) | 不少于0.7L/m2 | 每次三处 |
渗透深度(mm) | ≥5 | 每100米每半幅1点 |
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同时无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