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的唯一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问题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3、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心外无物
③理生万物 ④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2014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满三年。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正确的世界观与方的指导。这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依据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5、“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 )
A.唯物论观点 B.实践观点 C.联系观点 D.发展观点
7、下列说法,与唯心主义观点相一致的是:( )
①我思故我在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8、电影《画皮》主题曲《画心》中唱道:“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一阵风一场梦,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9、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阶级性 B.阶层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0、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指导,成为哲学的重要时代使命。这反映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 ( )
A.哲学超越时代 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
C.时代需要哲学 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11、据悉,2013年高考,大学招生第一志愿报哲学系的学生极少,很多同学都是被“调剂”到哲学系的……不少人感到困惑,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上述困惑的存在说明,人们没有认识到( )
①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
②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时代具有巨大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中国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党成立以来的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史,都生动地显示了哲学在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表现在( )
①更新人的观念,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实践
14、2015年3月9日,瑞士“阳光动力2号”开启了太阳能飞机的首次环球之旅。该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板,提高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了进一步探索。这说明( )
A.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
15、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16、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
A.水往低处流 B.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彩虹总在风雨后 D.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7、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B.它可以被人的感官感知
C.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们不能掌握它,只能服从它
18、物质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
A.客观实在性 客观存在性 B.客观存在性 联系
C.客观存在性 运动 D.客观实在性 运动
19、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有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有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
①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②与运动相互依存
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④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为共筑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在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21、“土豪、时间都去哪儿了、正能量、点赞”等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了2014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 )
A.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22、小王在家电市场购买了1780元的小一匹空调,而小李花3800元购买了同一品牌的同匹数的空调。两款空调价格不同的原因在于“节能”。两人的不同做法体现了( )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C.世界物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23、最让中国观众认同和赞许的是《阿凡达》所揭示的主题。影片中,和地球人带来的“工业之火”相比,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崇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对大自然有所敬畏,不能“为所欲为”。这表明( )
①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是统一的
② 影片中这些特效镜头根源于人的主观创造力
③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 要根据先哲们的思想改造客观世界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4、春晚小品《扶不扶》中,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受到观众广泛热议,引起社会对道德正能量的更多思考,激发了人们良好的精神风貌。这表明(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意识对于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25、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的危害越来越大。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造成的地球环境被破坏。从哲学上看( )
A.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B.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 )
A.唯物论观点 B.实践观点 C.联系观点 D.发展观点
27、有人撰文称中国应该“告别中医中药”,并且发起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的网络签名活动。“取消中医中药”的呼吁,是对历史与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的抹杀,违背了唯物论的( )
A.坚持联系的观点 B.坚持发展的观点
C.坚持实践的观点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28、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但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是否威胁生态安全,目前科学界仍没有肯定的答案。这说明( )
A.追求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
D.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的活动
2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
A.客观性 B.具体性 C.条件性 D.无限性
30、水是生命之源,其独特的氢键结构一直让科学家难以解释。日前,我国科学家运用自主研发的超高分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首次拍摄到了水分子的内部结构。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1、“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2、“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这句名言说明( )
A.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B.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
C.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3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原名管谟业,拆开“谟”字得笔名莫言。莫言对此说:目的是提醒自己少说多做。这启示我们( )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坚持实践的观点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4、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其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得以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3D打印产业初步形成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体现出( )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真理具有条件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5、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6、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母亲、女儿、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
37、“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主要说明( )
A.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8、2014年1月3日,被很多人认为是个特殊的日子。因其谐音“爱你一世一生”, 不少准新人在这天注册登记结婚。这种行为( )
A.忽视了事物联系的人为性 B.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承认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D.肯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39、体现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的是( )
A.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 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C.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 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
40、同一片天空,紧邻的区域,空气会发生相互传输、渗透和影响。治理雾霾仅立足一地一时是远远不够的,各省市联防联控破解区域性环境污染势在必行。区域联合治理雾霾体现的方道理是( )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决定事物的发展
C.把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发挥最大功能
D.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41、在植物界,有一种共生效应: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没有生机,显得矮小,甚至枯萎衰败;而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郁郁葱葱,挺拔茂盛。共生效应表明( )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D.联系是客观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42、孩子:“爸爸, 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
③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④并不是每一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43、多年前,当乔布斯骄傲地说出“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之时,诺基亚的高管却断言“苹果在手机市场不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而几年后,苹果如日中天,诺基亚却风光不再。这说明( )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新出现的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事物发展是不断质变的过程 D.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4、红军长征之初,队伍还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这表明( )
A.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发展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45、我国居民通讯方式悄然演变——信件,渐渐远离我们;电话,圆您一个梦想;手机,从时尚到普及;短信,弹指间看巨变;网络,悄悄来到您身边。这主要说明( )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
46、新事物之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旧事物出现晚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47、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能成就大事,这强调了( )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基础
C.事物发展从量变开始 D.量变是质变的结果
48、“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傍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这几句歌词出自《光辉岁月》,是beyond乐队向曼德拉致敬的歌曲。这几句歌词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坚信精神力量的决定性作用 B.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力量
C.要直面人生道路的挫折与考验 D.要确信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49、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但“就算今晚一片浮云遮住了星光,谁能说明天早晨不会是漫天朝霞呢!”这主要启示我们(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0、发展的实质是( )
① 量变到质变 ②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④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高二政治 理科试题 答案
一、每小题2分
1-5 DBBDB 6-10 BDACC 11-15 DABAA 16-20 DCDCC 21-25 CBBBA
26-30 BDCAB 31-35 ADCCB 36-40 ACBDD 41-45 CAAAC 46-50 DCC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