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②第四单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节,是该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学习该单元各主要内容的基础。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生对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但因涉及到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分析,涉及到的地理背景知识较多,因此难度也较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
某个工厂(或某类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与归纳法有机结合,采取活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活动中获得新知,完善知识的归纳能力及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用具】
地图册P21-24;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新课引入: 工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生产活动有何区别? | 1.引导学生从课本插图“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中去分析。 2.多媒体演示对比表格。 | 结合自身的生活感知,进行分析。 | 了解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比农业生产灵活的多,也复杂的多。 |
主 要 的 工 业 区 位 因 素 | 1.情景假设:假如你是位企业负责人,现准备创办一家纺织厂,在选择地点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2.多媒体演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 思考并讨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 | 通过实例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1.能结合实例分析某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或某区域的工业区位优势。 2. 能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
1. 多媒体演示“几种工业的区位选择”,引导学生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工业区位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 2.多媒体演示“主导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结合实例讨论并完成相关的对比表格。 | ||
1.结合案例①引导学生分析钢铁工业不同的区位选择。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23-24,对钢铁工业的区位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 比较鞍钢和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及各自的区位优势。 了解影响一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少数几个。 | ||
过 渡 |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钢铁工业初期的区位均位于煤铁产地,后期则趋向于市场和沿海地区? | ||
工业区位因素 的 发展变化 | 1. 多媒体演示“材料1”“材料2”,引导学生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影响。 2.多媒体演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影响” | 结合钢铁工业的实例,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工业区位 的 选 择 | 1.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因素和、个人等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多媒体演示“工业区位的选择” | 通过相关的讨论,了解工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考虑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意识。 |
案例分析 | 结合家乡的实例,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 | 通过对家乡实例的讨论,理解工业的区位选择,并进而了解到家乡的区位优势。 | |
课堂小结 | 通过知识框架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体系。 | 回顾、反思与总结。 记录框架图。 有疑问者提问。 | 巩固、复习 |
布置作业 | 《导学大课堂》P58—61 | 复习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