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皮肤镜下雄激素性脱发疾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与治疗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脱发患者作为观察组,采集患者目标靶区大体及微观皮肤镜临床表现图像;另外选择同期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进行体检的50例毛发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7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皮肤镜下脱发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20%的毛发直径变细、毳毛增多、褐色毛周征、局部无毛征、色素沉着与黄点征。治疗前,观察组皮肤镜征象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例患者均参与复诊,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镜征象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在早期诊断脱发性疾病与疗效评价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20%的毛发直径变细是早期诊断脱发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标准,使用非那雄胺联合5%米诺地尔方案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效果确切。
臨床工作中发现因脱发疾病就诊的患者从青年到中老年,包括男性和女性,脱发对人们的影响不受年龄的,但主要是20~50岁人群[1]。常见脱发性疾病包括斑秃、雄激素性脱发、休止期脱发、拔毛癖、牵拉性脱发和梅毒性脱发等,仅凭肉眼观察,难以做出准确及客观的判断[2]。皮肤镜是一种无创的显微镜样诊断设备,皮肤科医师常用来观察不为肉眼所见的皮损细微表现。根据皮损颜色和显微结构特征可以帮助皮肤科医师提高皮肤病诊断的正确率。皮肤镜应用于毛发疾病的诊疗工作中,可在治疗中观察毛发的覆盖情况、生长速度、毛囊周期、毛干形态学、头皮组织等判断疗效,为患者提供无创性、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3]。因此,探讨雄激素性脱发在皮肤镜下特征性表现及治疗功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4月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治疗的100例符合以下标准的脱发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年龄20~50岁;(2)身体健康;(3)知晓本研究的相关情况,而且已经签署同意书;(4)只参与本次试验,没有参与其他的研究试验;(5)最近三个月没有使用过育发类、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药物,也未曾使用过相关的化妆品。排除标准:排除全身性疾病患者,现头颅部患有感染性、炎症性疾病者或有其他皮损疾病的患者。另外选择同期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进行体检的50例毛发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0~50岁,平均(36.2±7.3)岁。对照组,年龄19~53岁,平均(37.4±6.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德国海涅Delta 20皮肤镜一台,佳能单反数码相机600 D一台,高配置电脑一台,组成数字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图像存储,便于后期研究的分析观察。
1.2.2 宏观图像获取方法 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受试者头部靶目标区的宏观图像,作为试验前与试验后4、8、12周的大体图像,宏观图像应当进行标定,所采用的工具为比例尺,便于研究后期对患者皮损面积进行准确测量。
1.2.3 微观图像采集 本研究的靶目标区皮损图像是通过皮肤镜获得的,圖像放大一定的倍数,通常放大30倍,一般在试验前与试验后4、8、12周这四个时间点开展,在获取图像中,应当确保每次靶目标区的图像采集与试验前后相同,一般在每个靶目标区采集5幅图像,并进行计算机图文资料存档。待获得全部的观察图像后,研究人员才对其进行统一观察,而且进行评价工作。
1.2.4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均使用非那雄胺口服治疗,1次/d,1 mg/次,另外联合5%米诺地尔外用治疗。
1.3 评判标准 采用7级评分法(显著改善=+3;中度改善=+2分;略改善=+1分;没变化=0分;轻度减少=-1分;中度减少=-2分;严重减少=-3分)。总有效率得分为+1分(略改善)、+2分(中度改善)、+3分(显著改善)的患者比例总和[4]。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都是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皮肤镜征象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1。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镜征象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皮肤镜征象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治疗后患者的局部无毛征阳性率大幅下降,见表2。
2.3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 100例患者均参与复诊,总有效率为75%。
3 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健康的形象在交际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毛发通常是人体健康的衡量标准之一,它的健康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程度具有紧密联系,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另外,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及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毛发脱落的疾病愈来愈多,困扰着众多毛发脱落疾病患者[5]。
皮肤镜是一种无创的显微镜样的诊断设备,临床已有研究显示,皮肤镜技术可帮助医生提高30%的诊断正确率[6]。现阶段皮肤镜已经普遍应用于毛发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可帮助医护人员观察毛干形态、表皮细微结构等,例如寄生虫、营养不良断发等。据报道,将皮肤镜运用于脱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7]。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表明,脱发疾病皮肤镜特征与病理改变间具有紧密观察[8],剖析其中内在联系,可有效改善病理活检的可能。
本次研究中,患者在皮肤镜下的征象主要表现在>20%的毛发直径变细、毳毛增多、褐色毛周征、局部无毛征、色素沉着与黄点。通常,早期脱发疾病患者很少具有典型表现,因此极易发生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延误治疗时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倘若变细的毛发比例高于20%,则可视为早期脱发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这与梁家芬等[9]的研究结果相同。褐色毛周征属围绕毛囊开口的褐色晕,有毛囊周围轻度炎性浸润这一组织病理表现,一般都发生在病程的早期。倘若病症恶化,毛发脱落严重,导致患者难以遮盖其头部皮肤,久而久之,该部位的色素逐渐沉着。本研究中,雄激素脱发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皮肤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镜征象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表明,皮肤镜在对脱发性疾病的诊断与评价疗效方面有很好的优势。
临床普遍使用非那雄胺口服联合5%米诺地尔外用的方法对雄激素脱发患者进行治疗,其作用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具有不同观点,尚未统一,但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增加头皮血液循环、诱导毛囊进入生长期有较大的关联[10-15]。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使用非那雄胺联合5%米诺地尔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表明这种治疗方案对雄激素脱发患者有确切疗效。
综上所述,皮肤镜在早期诊断脱发性疾病与评价疗效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20%的毛发直径变细是早期诊断脱发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标准,通常联合采用浓度为5%米诺地尔与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脱发的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章星琪.常见脱发疾病皮肤镜征象与病理的联系[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40(12):771-774.
[2]章星琪.皮肤镜在脱发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8):505-508.
[3]章星琪.皮肤镜应用于非瘢痕性脱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3):195-197.
[4]赵莹,巩毓刚,张斌等.斑秃患者的临床特征-附524例临床、皮肤镜及病理特点[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1,27(11):751-754.
[5]郭海霞,王莹.皮肤镜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2):125-127.
[6]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皮肤影像学亚专业委员会.毛发疾病皮肤镜诊断专家共识[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3):129-132.
[7]胡瑞铭,徐峰,盛友渔,等.雄激素性秃发的皮肤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9):2-5.
[8]章星琪.常见脱发疾病的皮肤镜征象[C]//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南京,2012:25.
[9]梁家芬,李红毅.皮肤镜在斑秃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9):575-576.
[10]叶艳婷,曹慧,李水凤,等.5%米诺地尔治疗33例女性型脱发治疗前后的临床和皮肤镜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12):739-742.
[11]庄娘桥,唐旭华,李俊珊,等.96例斑秃皮肤镜临床表现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22(5):366-369.
[12]李水凤,戚世玲,巩毓刚,等.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前后皮肤镜征象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12):727-730.
[13]尹仲衡.皮肤镜在雄激素性脱发中医皮损辨证的应用探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14]胡瑞铭,徐峰,盛友渔,等.雄激素性秃发的皮肤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9):2-5.
[15]赵丽欣.侧柏生发方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观察及头发电镜与能谱分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