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居住空间设计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时数及学分: 学时(讲授20学时 实训44学时) 4学分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本大纲主笔人:
第一部分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居住空间设计》是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列为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建筑室内设计的能力和方法,创造出功能和美学等方面均有创新的生活空间。本课程中许多理论、技巧的学习应与美术和其它素质教育相结合。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一定量的实践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人为本,坚持“绿色设计”理念,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掌握居住功能空间的组织方法;掌握小户型住宅、普通住宅、跃层式住宅、别墅等的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和构思方法;完成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及图面作业;能与厨房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公司合作完成橱柜、家具设计与选择;掌握家居陈设设计的规律与方法。
三、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深度和广度
重点:室内设计系统的理论基础,内容要素,设计思维、设计方法;
难点:掌握住宅的功能要求,以及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四、本课程教学环节的说明
(一)先修课程
《设计思维与表达》、《室内设计基础》、《空间构成与模型制作》、《CAD软件》
(二)教学建议
1.将理论讲解与设计练习相结合。
2.本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设计相结合,以1/4学时进行设计原理的理论教学工作,3/4学时进行专题课程设计,由专业老师以小组形式进行单独辅导。
3.本课程可安排外出参观。
4.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60%)和考试作业成绩(40%)构成
考核标准:设计有创意,方案合理,图纸齐全,符合有关规范。
五、学时分配建议
本大纲适用于本、专科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总学时数为 节,总学分:4学分。其中授课学时为 20节,实训(作业)学时为 44节。具体分布见下表:
序号 | 内 容 | 讲授 |
1 | 第一章 室内设计概论回顾 | 4 |
2 | 第二章 材料与工艺 | 2 |
4 | 第三章 人体工程学 | 2 |
5 | 第四章 功能空间的整体组织 | 2 |
6 | 第五章 界面设计 | 2 |
7 | 第六章 构造设计 | 2 |
8 | 第七章 光色设计 | 2 |
9 | 第八章 家具设计 | 2 |
10 | 第九章 陈设设计 | 2 |
小 计 | 20 |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居住空间设计实训》孔晓丹、戴素芬 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4月第一版
2、参考书目:《室内设计资料集》 张绮曼 郑曙旸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目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一定量的实践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以人为本,坚持“绿色设计”理念,进行居住空间设计,掌握居住功能空间的组织方法;掌握小户型住宅、普通住宅、跃层式住宅、别墅等的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和构思方法;完成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及图面作业;能与厨房设计、家具设计等专业公司合作完成橱柜、家具设计与选择;掌握家居陈设设计的规律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室内设计概论回顾
1.室内设计的概念
2.室内设计的内容
3.室内设计风格与流派
第二章 材料与工艺
1.材料种类
2. 常用工艺
第三章 人体工程学
1.人体工程学原理
2.人体工程学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第四章 功能空间的整体组织
1.隔断
2.组合
第五章 界面设计
1.空间界面的形式
2.空间界面的色彩
第六章 构造设计
1.构成与材料的关系
2.空间造型的施工图表达
第七章 光色设计
1.光构成的原理
2.灯光在家居空间中运用
3.灯光与色彩的关系
第八章 家具设计
1. 家具的风格
2. 家具设计
3.家具选择
第九章 陈设设计
1.陈设设计的内容
2.陈设设计的方法
3.饰品设计
4.布艺设计
5.绿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