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地形狭小,发展起步晚。然而它却在近几年飞速发展,一举跃进中国百强城市之列,在2006年位居第73位,名列西北城市前茅。同时宝鸡也在2009年实现了GDP突破1000亿的目标,并且实现了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的增长的神话。宝鸡已然成为拉动陕西乃至西北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之一,那么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宝鸡经济与稳定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就业与物价水平 产业结构 财政收入 生产总值 进出口贸易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是陕西第二大城市,我的家乡。宝鸡内辖三区九县和一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76.25万,其中市区人口91.8万,市区流动人口8万。长期以来,宝鸡所辖区县多位于山区落后地区,资本匮乏,积弱严重。但是,近几年宝鸡的经济却飞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从03年至今有了大幅度增长,社会也愈加稳定和谐,就业率稳定,物价水平缓和增长,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产业结构处于调整过程中。那么,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宝鸡的经济发展。
一.宝鸡的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 生产总值(GDP) | 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
2003 | 261.12 | 30.8 | 18.2 |
2005 | 415.79 | 46 | 26.45 |
2007 | 580.16 | 66.61 | 53.30 |
2009 | 806.56 | 91.8 | 105.21 |
二.宝鸡的产业结构分布与转型
宝鸡是以重工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拥有一大批国营企业和军工企业,这主要源于国家重工业建设阶段对于宝鸡地区的巨大投入,以及早年沿海地区重工业的内迁。因此,宝鸡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化规模大,并且拥有像陕汽,陕齿,宝钛,长岭,东岭,烽火,792,宝鸡石油机械等一大批员工人数过万的大型重工业企业。其中陕汽,宝钛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为祖国的尖端国防提供了很大支持,也是业内的佼佼者。
2009年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9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91.36亿元,增长16.7%。其中国有企业增长19.3%;集体企业增长36.9%,股份企业增长1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2%,其他经济增长61.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210.08亿元,增长12.4%;重工业总产值781.28亿元,增长17.9%。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8户,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96户。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10户,过10亿元企业15户,过100亿元企业2户。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冶金工业完成产值316.02亿元,增长19.7%;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320.58亿元,增长16.7%;食品工业完成产值130.91亿元,增长12.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50.67亿元,增长45.6%;以上四大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18.19亿元,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5%。
(一)历年工业产值情况
2003年宝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5亿,05年为406.9亿,07年为669.2亿,到2009年,这一数字变为991.36亿。由此可见宝鸡的工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很明显它是拉动宝鸡经济发展和生产总值增加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也在增加,但是增速相比工业较为缓慢。
(二)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2003年,宝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为10.8:50.5:37.7。2005年为10.8:57.2:32。2007年这一比例为10.6:59.4:30.0。而到了2009年为10.6:60.9:28.4。由此不难看出,第一第三产业的增速相对于工业的增长略显迟缓,宝鸡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所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在逐年提高,这一势头或许还要持续一段时期。据此,也可以说宝鸡的发展水平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城市,还没有开始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度,处于建设阶段。但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宝鸡的农业比重在下降,工业在上升,这表明宝鸡的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一产业逐渐转到第二产业,宝鸡已经大体上实现了工业化。
但我认为,鉴于宝鸡市的人均收入水平,要想在短期实现从第二向第三产业的转变还不符合实际。
三.宝鸡的人均收入和物价水平
(一)收入水平
不可否认,宝鸡处于西北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比发达城市有一定差距。且城市化程度不高,拥有广大的农村人口,并且普表明的存在农村人口积弱的现象。
单位:元
年份 |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纯收入 |
2003 | 7049 | 1846 |
2005 | 8592 | 2231 |
2007 | 10993 | 2287.9 |
2009 | 16346 | 4186 |
(二)物价水平
宝鸡由于整体收入水平不高,物价水平也趋于较低水准,物价上涨幅度也较为平缓,但是从10年至今上涨幅度较大。宝鸡在物价水平上的优势在于宝鸡人口较少,且外来人口不多,所以房价水平较低,保持在2500到3500之间(2010年水平),远低于陕西和全国水平。所以较之其他地区,宝鸡的生活压力较小。
年份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
2003 | 1.3% |
2005 | 0.9% |
2007 | 4.8% |
2009 | 5.6% |
宝鸡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业,03年上涨幅度为5.6%,05年为6.7%,07年为11.3%,到2009年为14%,这不仅反映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也是体现了宝鸡劳动力的价值在上涨,特别是服务业的从业者劳动价格上涨了。这也符合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但是增速过快,我认为应加以管理,支持合理涨价,杜绝投机互或串通涨价行为。
以下为2009年物价水平浮动细则: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6元,比上年增长23.6%。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516元,增长20.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557元,增长17.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2平方米,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4平方米,增长2.6%。
四.就业
宝鸡是工业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并且由于自身属于中等城市,人口不多,且有很大比例的农村人口,所以宝鸡的失业问题并不严重,就业状况较为稳定,失业率也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2009年,年末从业人员196.9万人,其中: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国有、集体及其他所有制)28.96万人,私营8.85万人,个体11.59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47.5万人。宝鸡市城镇新增就业6.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年末宝鸡市农民工86.7万人,其中本乡务工28.0万人,外出务工58.7万人。
历年失业率表格
年份 | 失业率 |
2003 | 3.6% |
2005 | 3.9% |
2007 | 3.87% |
2009 | 3.9% |
五.国际收支平衡(进出口贸易)
宝鸡属于内陆城市,又主要是生产重工业产品,其中很大比例的产品还属于非出口产品,如矿石加工,军工,零配件,石油机械等,出口较少,直接进口也不占太大的采购比例。宝鸡属于陇海线上的交通枢纽,是连接中国东西部,乃至中国到亚欧的中转站。所以宝鸡主要的物流是国内物流,从事的商品交易也大多数为国内贸易,进出口比重不大。
单位:万美元
年份 | 进口额 | 出口额 |
2003 | 3530 | 4620 |
2005 | 7373 | 6500 |
2007 | 17400 | 57700 |
2009 | 27300 | 17500 |
以07年为例,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6.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 其中,货物出口5.07亿美元,增长22.9%;货物进口1.74亿美元,下降10.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进出口5.77亿美元,增长7.52%;民营企业全年实现进出口0.86亿美元,增长2.1倍;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0.18亿美元,增长77.7%。
由此,宝鸡的出口也主要集中在重型机械和材料加工方面,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输出明显不足,属于中低端出口,依赖价格优势。宝鸡若想将来自己的产业能更多的打入国际市场,科技创新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