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输液室 继续质量改进实施表
2012年8月
项目 | 规范静脉输液健康教育 |
执行 情况 | 1.成立CQI小组:护士长任项目负责人,科室全体护士为成员。 2.第一阶段(计划阶段):2013年3月1日—3月15日 (1)评估输液室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2)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3)召开动员会议,根据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健康需求,进行宣教知识整理准备的分工,报护士长处汇总,然后制定计划及改进措施。 |
改进 措施 |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3月16日—4月30日 输液是目前临床治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治疗手段,因此在输液病人数比较多,向病人做好输液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护理纠纷,促进友好护患关系,提高我们工作主动性。 1.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沟通交流技巧,学习健康输液健康教育的方法、目的及意义等的培训。(3月16日—3月31日) (1)培训的形式:理论讲解和相互模拟操作示教相结合进行。 (2)PPT课件、模拟操作演练模板。 (3)由护士长应用PPT课件对输液健康教育的方法、目的、意义及相关健康教育的理论及沟通技巧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然后就行现场模拟演练。 (4)师资力量准备:科室操作示范员对操作规范及要领在一周内必须熟练掌握,在实战中能运用自如。 (5)操作培训程序:以护士作为模拟人为实教模特,由操作员示范员进行操作示范→然后每个护士在真人模特上进行训练至熟练掌握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规范,一周后对每个护士进行考核达到人人过关。 2.实战运用:(4月1日—4月30日)真人模特模拟考核结束后,进入门急诊输液病人中应用,由护士长和示范员每天进行实战监督,然后把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分析阶段):(5月1日—5月31日) 通过1个月的临床实践应用督导调查,全体护士都能按照制定规范程序进行输液各个环节做好宣教,参与率达到了100%;但是部分年轻护士操作还是不完全规范,让示范员再次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指导和纠正,在6月15日前使全体护士都能在临床实践中达到规范熟练的运用输液各环节的健康教育。 |
效果 评价 | 第四阶段(评价阶段)2013年6月16日—6月30日 通过4个月输液健康教育规范制定、完善和有效执行,使每位护士都把健康教育成为输液程序中的一部分,具有可操作性,能让患者及家属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输液的护理知识,有效的配合输液操作,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缺陷和不安全因素,降低了护理纠纷,并促进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