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菲勒这位传说中的石油大王以前说过,“只有会省钱才能获利”。汪中求也说过,“企业仅仅10%的浪费,就能获得100%的利润”。利润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一个企业必须把费用降低,成本减少,合理有效的对成本控制,才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最终达到获取利润的目标。但是,成本控制是一门需要去深入研究的学问,而不仅仅是把成本降低就行了,只有全面具体的认识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作用和本质,才能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盈利,才能是企业长盛不衰。
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原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当今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美菱集团的的实际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合理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成本控制 利润 企业成本
Abstract
American oil magnate John D. Rockefeller once said, "money is money." Seeking Wang also said, "If a business can eliminate 10% of the waste, then the company will increase by 100% of the profits." Profit is the common goal pursued by each enterprise. However, a company must reduce costs, reduce cost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st control,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return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profit goals. However, cost control is a need to go in-depth study of knowledge, and not just to reduce costs on the line, only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cost control, the role and nature and be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fit, enterprises can be enduring.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st control,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found that today's business problems in cost control,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ase MeiLing Group's analysis, methods and measures a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st control , which i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st control Profit Enterprise cost
一、绪 论
(一)背景
2007 年 4 月 2 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雷曼公司倒闭,以此为导火索产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一直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欧债危机、全球性通货膨胀、世界局部战争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使本已成复苏态势的经济再次受到重创,世界各地区经济复苏势头受到遏制。总而言之, 世界经济在众多的危机的影响下,复苏态势减弱,各国经济增长有所回落,原材料等价格的增长,各国企业的成本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如此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也必然受到影响。中国经济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呈现增长的姿态,但中国的经济和中国的企业还是受到来自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在2012 年第一季度中,中国经济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贸易环境趋于紧张。中国经济除了受到世界经济影响外,中国境内的自身发展也受到阻碍。尽管国家为了扶持小微企业而出台使其发展进而吸收更多劳动力就业,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一直没有得到根治,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所以,总结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和中国的经济虽都是在增长的状态,但对于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来说,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稳定因素,经济发展的前景并不容乐观。而企业要想在这种经济环境里生存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强自身实力,要不断寻找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的方法。
(二)理论
1. 国内理论
(1)成本控制的定义
成本控制的具体含义是指成本控制主体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和生产消耗发生前,先建立成本目标,之后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影响成本的种种条件和因素,来完成成本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使成本降低,完成预期的任务。成本控制过程是对生产中的各种消耗进行调节、监督和计算的过程,这个环节通常企业会很少考虑具体开发的潜力。合理正确的运用成本控制,完善成本体系,提高员工的素质,能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最终企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提升和进步。成本控制就是指企业通过制定成本的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达到对经济活动中的各项措施有效控制的效果。成本控制顾名思义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已达到资金的高效利益,只有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企业才能最大的盈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做。
(2)成本控制的分类
成本控制是降低企业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狭义和广义的成本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通常也被称作日常控制,“是指企业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会按照预先制定的成本目标,采用专门的控制方法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对企业日常所发生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消耗,将其控制在原有规定的标准和预算之内,一旦发生差异,及时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并迅速的纠正,以保证原定成本目标实现”。广义上的企业成本控制由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这三部分组成的。成本的事前控制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在企业产品进行生产之前,对成本实施预测,选出最优预算方案,制定企业成本目标,得出一种符合实际状况的成本控制体系;另一方面,在产品生产以前,先对产品消耗的成本和产品的功能进行全面的调查,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最优成本提案,制定企业成本目标,事中控制开始于产品的设计时期的,可以从源头上处理成本过高的实际情况。事后控制就显而易见了,是对产品的参与聚集,再分配的过程,其中主要是计算出实际成本。
第二,集中、分散和分级控制。集中控制一般是指企业本身成立了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专门解决成本信息,对企业成本进行集中的控制。集中控制的优点很明显:职权很集中,部门内部管理简单,成本控制处理的能力很强。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相对的,其主要是把成本控制的权力都分散到了底层部门,这些部门仅仅负责成本的集中和检验。灵活性和积极性是分散控制的主要优点,但是由于权力分散,经常会出现成本误差。分级控制是指每一个部门都分配有自己的成本目标,这个目标和控制机构的目标相互补助。分级控制是依据总体的控制目标来设定的,控制目标是从上到下一级一级分配的,反馈结果则是从下到上一步一步的收敛的。性和收敛性是其的主要优点。成本控制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3)成本控制的构成要素
1.成本控制的对象。成本控制的对象主要有:成本人员、预算人员、会计部门经理、责任中心负责人、财务人员、成本控制会计等。
2.成本控制的主体。成本控制的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决策主体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掌握着成本的模式和目标的建立权,企业成本控制所使用的最佳方案由他们决定。第二,组织主体是指主要对决策主定的成本目标进行分配、安排和协调各部门的任务以及工作,制定详细的步骤、责任安排和具体要求,来解决成本控制的具体消息、审核成本目标是否合理等的控制主体。第三,执行主体是指从上至下有决策主定成本策略和目标,到组织主体协调和安排成本,最后执行主体是和成本、耗费相关的各个岗位、人员、时期、环节等的控制主体。成本控制的决策主体、组织主体和执行主体体现了企业整体实力和公司的经济状况,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员,这些主体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3.成本控制的特点。第一,成本控制的主体是指与企业成本相关的各个部门,和涉及成本活动的全部员工,上面的有管理人员和下面的基层员工。第二,成本控制的全部耗费付出主要指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过程中的支付的费用。第三,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用以获得盈利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壮大。第四,成本控制的方式是约束和调节。约束是指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和;调节是指在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过程中调节各个部门的关系,维持企业正常运行。成本控制消息主要是指实际成本消息、目标成本消息以及调查研究消息等。这些消息不仅是连接施控对象之间的枢纽,而且是实施约束和调节的重要依据。由于这些信息主要依靠成本核算系统、成本预测、计划和决策系统提供,因此为了保证成本决策以及成本核算工作,并做好信息的技术反馈。
4.成本控制的目标。第一,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是企业最终追求的目标,只有成本降低了,企业才能扩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前进和发展;第二,增加利润。这和降低成本有异曲同工之效,获取利润是企业的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当利润达到100%时,就有人敢于铤而走险; 当利润达到200%时,他们就敢于冒上断头台的危险。”第三,取得成本优势。成本优势的不断增加可以使企业的利润,它直接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息息相关。
5.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第一,责权利结合的基本原则。实施控制的权力、明确的责任以及与权责相匹配的利益,是企业合理高效进行管理的基础。所以,在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的同时首先应明确企业个体的责任,并赋予他们相应有效管理企业的权利。同时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利益的激励效果,对企业个体成本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查,同时进行奖惩。只有这样,责权利相结合,全面激励单位员工主动、积极地完成成本控制工作。第二,全面控制的原则。全员通常是指积极发动每个部门及每位员工关心企业成本,参与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在精神上加强认识,并且在工作中每个人做到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企业成本控制。全过程是指成本控制不仅要局限于生产过程,而且还要包括出奇的设计成本,中期的采购成本,存货管理成本,后期的销售费用直到售后服务的一切生产经营环节,做到严格控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即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将研制、工艺、制造、供销、运输、储存各个环节一直到无期限的运行、维修、保养的每个步骤,同时,成本控制还须结合实际考虑成本、质量和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质保量、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固定成本。在构建一个完善健全的企业成本管理机构、增加成本控制的专职人员的同时,还应当要求所有员工树立企业成本意识,参与企业成本控制,形成全员主动控制。第三,经济效益原则。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表明人们在做每一个选择时都会对事物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选择。同样,成本控制工作在取得成本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本,只有成本控制所取得的收益大于已付出的资本才会对实施成本控制的企业的效益有所提高。因此企业追求的其实不是绝对的成本降低,而是为了实现相对的节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效益原则。第四,例外管理原则。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需要对那些不正常的、超乎常规的情况进行重点管理。不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将差异全部查明,只要把精力放在最关键的、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进行深入分析并查明原因,及时釆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并及时反馈信息。
2. 国外理论
1995 年,美国学者豪塔涅米认为作业成本法可以更精准地计算物流成本,为管理者提供更可靠的物流信息,使得他们能够做出更准确的物流管理决策。作业成本法能克服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很多弊端,更利于企业加强物流成本控制,因而作业成法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罗伯特·卡普兰于 2002 年运用四个维度绘制企业战略图,明确企业的可操作流程,制定明确的经营目标,实现价值创造。高效的企业内部流程使价值创造保持持续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体现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并提高企业竞争力。查希尔·奥凯2006 年认为作业成本法能进一步分析作业层面的价值活动,价值链分析可细化到部门。
《面向应用的目标成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指出制造业公司为提升自身的市场能力,对过去的以事后核算为主的成本控制系统愈加不满他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寻找新的,能适应时代特色的成本控制方法,即研究标准成本法,从而掀起了成本控制会计研究的热潮。
从国外学者研究的成果来看,成本控制理论在一些国家已经比较成熟。而随着成本在企业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许多不看好成本控制的国家也对成本控制理论逐渐重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学者们纷纷对成本控制进行分析阐述,这使得成本控制理论不断的更新,不断地发展,与时代并进。
(二)意义
1. 现实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消耗经济资源为代价而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这种形式虽然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却被削弱了,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原因是我国的成本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转变企业的成本控制思想,改进和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约翰·洛克菲勒这位传说中的石油大王以前说过,“只有会省钱才能获利”。汪中求也说过,“企业仅仅10%的浪费,就能获得100%的利润”。“成本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基,企业要想不赔钱它的成本一定要小于它的利润,到开始盈利的时候,企业一直是在大量投入成本的,是在对企业的考验。”,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这样说到。这位经济方面优秀的观察员也说过,“性格决定成败,企业家的性格及人格魅力是也企业的成本,是企业盈利的关键”。王永庆认为,“成本控制很好的控制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只有充分了解到这一点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因此,利润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2. 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在于拓展成本控制的范畴:由单纯的产品成本控制扩大到包含费用在内的广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方法不仅应该控制成本的发生,还应该促进组织的完善。同时,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原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当今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美菱集团的的实际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合理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美菱集团成本控制的分析
美菱集团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多次学习邯钢的目标成本管理和控制法,创造出了科技驱动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其经验表明,在低成本竞争战略的指导下,有效控制技术创新这个战略成本动因,显著提高了美菱的竞争力和实力。
(一)美菱集团的背景
在1980年左右,我国冰箱行业快速的发展,而在1990年前后,由于市场上供大于求导致冰箱发展放慢。目前国内冰箱生产能力已经超过2500万台,而年销售量仅在800万台左右徘徊,同时国外厂商也相继跻身中国市场,需求与供给之比达到了1:3。供求的失衡导致竞争加剧,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行业平均利润率由1995年以前的12.3%以上,降到了现在的5.6%左右,冰箱行业进入了微利时期。
在冰箱行业,由于品种更新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容易仿效,价格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冰箱生产企业在追求更高质量、更多款式和更优性能的同时,开始重视成本管理和控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美菱集团的成本控制战略思想和组织结构
获取利润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是美菱的根本目标。由于美菱所处的冰箱行业已经十分成熟,价格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美菱意识到企业几乎不可能依靠高价格获取利润,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才能扩展利润空间,所以将其竞争战略定位于嘉奖成本控制。
美菱的成本控制观念不是单纯的依靠传统的成本节约方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而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经济利益,凡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成本控制手段都是可行的。通过适当增加投入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这种支出是必要的,不仅可获取未来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于争取竞争主动权。
为实现低成本竞争战略,美菱主要依据控制成本动因的成本战略思想,改变传统的以节能降耗为特征的成本管理,显示了科技这一战略思想的重要性,在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方面,采用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新手段,研究和改进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这一成本战略思想是根据冰箱行业自身的特色而制定的。冰箱制造技术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运用,企业在产品、工艺、设备、检测技术等方面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能从不同的角度降低成,提高生产效率。
美菱的组织结构是传统的职能制,由各职能部门、冰箱一厂、冰箱二厂和冰柜厂组成。为了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低成本战略和强化成本管理,美菱在组织结构上做了相应调整。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成本管理战略,并协调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财务部设立了成本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处理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各级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为成本负责中心,配备专人负责核算,各核算员接受所在单位的日常领导,业务上接受成本管理中心的指导,核算员对所在单位和成本管理中心负双重责任,成本管理中心对核算员有权任免。美菱还设有内部银行,为各责任单位在内部银行开有结算账户,通过内部银行向各责任单位下拨流动资金和下达费用定额,各责任单位之间作为主体进行业务来往。
(三)美菱成本控制系统构成
1.成本核算体系。美菱的成本计算满足两方面的信息需求: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地为定期财务报告提供现时的成本数据;为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提供相关的有效的成本信息。低成本战略要求,进行成本决策时所用的成本信息更加精确,为满足这一要求,美菱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采用的方法是责任会计基础上的定额成本法。各责任中心的各成本项目都有经过科学技术的定额,各项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均有疾患几个,这些定额和计划价格每年都要根据上期的成本改善结果做相应调整,使其符合现实情况,能够真实反映世界成本,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成本决策的正确性,并使成本定额具有一定超前性,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利于成本水平的长期改善。
2.成本控制。为实施低成本战略,美菱采取了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措施。美菱将成本控制分为:战略和战术层次这两个方面的成本控制。战略层次的成本控制主要突出战略成本动因——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和全范围强调科技的应用。实际上,科学技术在美菱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已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水平。美菱集团运用科技在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产品,提高企业利润。美菱的新产品开发不但包括新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技术创新目标,而且还有新产品的成本目标和开发费用目标。这样在新产品导入市场时,目标市场明确,并且有技术和价格上的双重经济优势。
第二,改进产品设计,降低材料成本。美菱冰箱的制造成本中,原材料和外购件费用占到92%。在保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产品的材料成本是重中之重,并取得了成效。比如,美菱采用新开发的技术,将用于生产冰箱内衬的ABS塑料板材的厚度减薄,每台节省材料费十六元,每年可节约材料费一千万元以上。
第三,工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冰箱批量生产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是工艺技术部门的主要工作。美菱革新了吸塑盒发泡两大核心技术,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第四,设备技术革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重要手段主要是设备投产后的技术革新,降低损耗的重要手段。老化测试线曾是该厂提高生产效率的瓶颈,对齐进行技术改进后,采用了目前现金的电脑测试系统,使该厂生产能力提高了12.1%。
第五,采用科学的标准化技术和现金的检测技术,减少质量损失成本。美菱在全国选择518家商场建立了维修信息系统和用户满意度测量系统,根据统计结果及时修订配件标准和相应的产品标准,仅仅这一项,维修费用每年降低900万元。
战术层次的成本控制是美菱所采取的一系列常规的成本控制措施,建立在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差异的控制,并辅之以组织措施的运用。美菱的战术成本控制可以归纳为“三全控制”,即全过程控制、全成本要素控制和全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准备、产品制造、管理和质量成本、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和财务管理各个阶段都是些严格的成本控制;全成本要素控制是将包括设计、采购、销售、质量、管理、服务和财务在内的7个成本要素细分为166箱,并归口相关责任部门的成本控制方式;全员成本控制是指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所进行的成本控制。
三、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财务重视程度不够
从上面的美菱集团公司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其很重视成本控制,然而,却有许多企业对财务不是很重视,会使财务和成本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相互分离。在企业成本控制上,企业成本控制制度要求,生产计划,协调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沟通,成本控制体系,众所周知,成本控制已经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成本的节约与控制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的成败。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当重视财务的管理和成本的控制,协调各个部门的功能,结合实际情况具体的制定成本控制体系。一个企业不管是哪个部门,只要合理运行各司其职,是企业有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重视做到实处。
(二)财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美菱集团公司虽然管理很完善,然而,其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却有待提高。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技术能力不高,导致成本计算常常出现偏差,比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服务成本等等。财务人员的素质、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都有待提高。不可否认,企业即人。企业想要发展壮大、规模扩充或战略转型时,特别需要坚实的人才储备作为支撑,因此低成本、高效性地推进人才体系建设,是企业壮大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的提高是企业应当处理的首要问题,如果没有高素质和技能的成本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就得不到实际的作用,实际操作起来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对财务和会计人的培养一般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财务和会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培训。培训不但是指在课堂上的学习,还要到施工现场勘察地形,分析实际费用,在实际情况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能快速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第二;财务和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学习,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各种相关的职业证书。从考试中可以看出,很多实体是根据实际应用来考查考生的,书本的知识能够真正运用的不多,因此,只有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同时,财务和会计方面的知识是相关联的,在工作上,对企业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能够在遇到实际问题是,通过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能够处理和解决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就是为更好的工作服务。
(三)企业成本意识淡薄
美菱集团公司发展缓慢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没有着力培养自己的人才。一个企业能否立足于激烈的竞争中的关键在与人才,对于企业而言,最为痛苦的是紧缺的人才找不来,重要的人才留不住,对于人才的培养缺乏建设性及持续性,所以人才体系建设及成本的控制自然成为眼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命脉。因此,企业要得到发展,获得利润,必须培养人员的成本意识。成本控制不只是财务和会计人员的事情,成本的节约与控制需要从上到下,全体员工的参与。由于领导和基层人员的成本意识淡薄,导致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服务中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成本控制上,企业的材料的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材料的控制成本的加强,是企业要关系的首要任务,施工现场需要了解和注意的事情很多,管理难度大,这就要求需要全体员工提高成本意识,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基层员工,全体员工都必须认识到,成本的节约关系到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在提高成本意识的同时,要有一项严格的考核制度,合理的奖惩体系,事实证明,奖励的支出要比浪费造成的损失小的多,然而,奖惩不是目的,要慢慢培养员工节约的意识。
四、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强化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对美菱集团公司案例的分析,不难得出采购方面的漏洞也是会导致企业走向危机的一个因素。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面临的竞争越来越严峻,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产品的多样化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选择,产品技术的不断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成本问题,企业是不能长久的立足的。而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去除采购中的水分,对企业控制成本,提高人员的素质很重要。要对采购人员严格要求,制定奖惩制度,防止采购人员唯利是图,克扣采购费用等等不良的行为。具体有一下措施:(1)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制定采购奖惩措施;(2)寻找低廉的产品,降低采购产品的成本,(3)对采购人员设置权力范围,防止徇私舞弊;(4)增强采购的公开性以及透明度,实时做到降低成本;(5)使采购成本最小化;(6)降低采购成本的技巧。
(二)培养节约习惯与成本意识
美菱集团公司有着自己的节约习惯和成本意识,但是这种观念并不强烈。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国很多企业的经历了一夜暴富的时期,不管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会养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这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培养企业全体职员的节约习惯和成本意识尤为重要。只有提高和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采购时货比三家,生产时保质保量,销售时节约创新。具体的措施有一下几个方面:(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2)节约从小处开始;(3)充分利用废旧品;(4)使投入和产品比最大化;(5)领导要做节约的典范。
(三)从源头控制成本
美菱集团公司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前进,可是收效颇为,应完善产品结构,从源头控制成本。控制产品成本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产品设计阶段在成本控制中是举足轻重的,并不是由于这个时期会发费较高的成本,而是由于这个时期会对后期的批量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产品只有设计开发出来,后期制造时期如果要改变产品设计往往有很大的破坏性,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制造工艺的重新设计及大量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机器设备、原材料、时间等。
企业想降低制造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研究:(1)改变尺寸形状;(2)寻找替代材料;(3)统一标准;(4)减少产品功能或服务;(5)降低包装成本;(6)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
五、结束语
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消耗经济资源为代价而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这种形式虽然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却被削弱了,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原因是我国的成本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转变企业的成本控制思想,改进和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利润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然而,一个企业必须把费用降低,成本减少,合理有效的对成本控制,才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最终达到获取利润的目标。但是,成本控制是一门需要去深入研究的学问,而不仅仅是把成本降低就行了,只有全面具体的认识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作用和本质,才能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盈利,才能是企业长盛不衰。
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原则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当今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美菱集团的的实际案例分析,提出有效的合理的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志坤.现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创新分析.会计之友,2009,3(17): 315~324.
[2] 孙雷平.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技.2010,17(1).
55~58
[3] 徐飞,黄丹.企业战略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90
[4] 陈文涓,周智学.作业成本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分析.会计之友.2010,10(4):~91
[5] 范德海.作业成本法应用对策探讨.时代经贸,2008,65(2): 119~121
[6] 戈飞平.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和成本控制新思路.上海会计.2007,13(7):8~10
[7] 孙琦红.浅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时代经贸.2008,37(118):237~239
[8] 王琴.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6
[9] 吕红岩.基于作业管理的成本控制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3
[10] 王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
[11] 王宇枫.企业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研究.浙江:浙江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12] 徐庆新.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经营.2012,7(2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