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与项目组织相适应的信息流通系统
1、项目经理部应及时收集整理真实、准确、快捷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相关使用单位和人员。项目分包人应负责分包范围的信息收集整理,承包人负责汇总、整理各分包人的全部信息。经签字确认的项目信息应及时存入计算机。
2、项目经理部应使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目录完整清晰、结构严密、表格自动生成。
3、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应方便项目信息输入、整理与存储。
②应有利于用户提取信息。
③应能及时调整数据、表格与文档。
④应能灵活补充、修改与删除数据。
⑤信息种类与数量应能满足项目管理的全部需要。
⑥应能使设计信息、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信息、施工过程项目管理各专业的信息、项目结算信息、项目统计信息等有良好的接口。
4、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能连接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与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作业层、项目经理部与企业各职能部门、项目经理与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部与发包人和分包人、项目经理部与监理机构等;应能使项目管理层与企业管理层及劳务作业层信息收集渠道畅通、信息资源共享。
14.2、与招标人的项目信息管理处理系统软硬件相配套的资源配置
14.2.1、项目信息管理要求
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优化信息结构,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
2、项目经理部应及时收集整理真实、准确、快捷信息。未经验证的口头信息不能作为项目管理中的有效信息。并将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给使用单位和人员。
3、项目经理部应负责收集、整理、管理本项目范围内的信息。
4、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设立项目级信息管理机构,按照企业要求应设专职或兼职的信息管理员,项目信息管理员必须经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培训。
5、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并建立信息数据库。项目信息应包括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数据、表格、图纸、文字、音像资料等。项目经理部应配置信息管理所需要的电脑、软件、影像设备(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专人保管、使用。
14.2.2、项目信息的内容
按照项目管理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可将项目信息分为16类:
序号 | 分类名称 | 包括内容 |
1 | 公共信息 |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地方;企业、部门规章制度;物价指数;项目所在地的气象、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
2 | 工程概况 | 工程实体概况、场地与环境交通概况、参与建设的相关单位概况等。 |
3 | 施工记录 | 施工日志、质量检查记录、材料设备进场及消耗记录、施工监理指令、设计变更记录等。 |
4 | 进度控制 | 进度计划、进度目标分解;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风险分析;资源配置计划、资金需用计划;进度记录等。 |
5 | 质量控制 | 质量目标分解图表;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证明和检 (试) 验报告;预检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验收记录;设备安装工程记录;质量检查的数据、各种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测报告等。 |
6 | 安全控制 | 安全管理目标、安全控制要求、安全管理资料。 |
7 | 成本控制 | 成本计划、成本统计报表、施工任务书;原材料价格、限额领料单;机械设备台班费、人工费、运杂费、用工记录、材料消耗记录、各种台帐等。 |
8 | 现场管理 | 施工平面图、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管理考核标准等。 |
9 | 合同管理 | 施工合同、分项合同、补充协议、变更记录、工程签证、结算与索赔、往来函件、会议纪要、竣工验收报告、回访保修书等。 |
10 | 材料管理 | 构配件、器具、包括材料库存的管理(材料入库、领用、退料、盘点);材料需用、采购、调拨、租赁计划;材料检验试验;材料款的结算。 |
11 | 人力资源管理 | 内部员工的管理;劳务队伍的管理、选聘;劳务合同的签订、管理,结算、考核。 |
12 | 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 设备采购、租赁、维护、保养、使用、运行;设备费用的结算 |
13 | 项目资金管理 | 资金的收、支信息。 |
14 | 项目技术管理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类策划、计划、预案;设计变更、洽商记录、技术资料等。 |
15 | 项目组织协调 | 内、外部关系协调信息。 |
16 | 项目竣工验收 | 竣工图、竣工验收资料、工程保修书等。 |
工程信息资料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衔接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相关单位和各个方面的联系,监理机构的信息资料管理工作就是从信息资料的收集、传递、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存储、归档等环节入手,对工程信息和工程资料实施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为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和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一)管理目标
信息资料管理目标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前提,以《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为标准,高速、准确处理工程监理所需信息资料,通过有组织的信息资料的流通,使相关各方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资料,利用数据库信息资料,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二)管理方法
1、建立适合本工程的信息资料编码体系,形成包含业主、监理机构、承包商、设计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各信息资料系统在内的项目管理信息资料管理系统。
2、及时收集、传递、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存储与本工程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
3、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本工程质量、进度、造价、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随时向现场监理人员和业主提供有关本工程建设的信息服务。
4、遵循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督促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相关各方及时进行工程文件的收集、装订、编目、立卷、归档,并应做到“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
(三)管理手段
1、信息管理手段
①择优选用监理工作软件,建立适合本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包含业主、监理、承包商、设计和设备材料供应商各信息系统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进行本工程信息管理,随时为相关各方提供信息服务。
②收集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信息,区别信息源,识别信息流,对信息流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并设定业主为最重要的信息源,涉及质量、进度、投资、安全为关键控制点信息和涉及合同变更、索赔的信息为最重要信息。
③采用图解分析的方法,进行信息流的简化和流向合理性设计,降低无用信息或次要信息对信息系统的干扰,提高信息系统的传递速度和处理能力。
④重视反馈,强调对偏差的跟踪和处理,提高信息系统的精度,为项目监理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以利于监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⑤关注信息间和系统间的联系,强调信息系统整体性和与其它管理系统的关联、兼容性。
⑥注重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模型,提供适用的检索工具,提高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可追溯性。
⑦强调信息对于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确保信息管理这一重要监理手段充分发挥作用。
2、资料管理手段
①建立工程原始资料管理台账,遵循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要求,指定专人进行各类工程原始资料的日常收集、管理及归档工作,确保所有工程原始资料真实、完整。
②做好各类工作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各项开工审批件,施工、材料质量检验记录,重要或隐蔽工程照片、录相,施工方案、工程测量、设备检验等审批件,工作计划、监理日志、检验申请单,以及总监下达的各种指令和各类会议记录等。
③每月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报告工程进度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使业主对工程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描述,认可的分包商及供应商,工程进度、质量和支付状况,监理工作执行情况,以及必要④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和广州市有关城建档案管理的要求,做好工程监理资料的编目、立卷和日常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在工程监理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工程监理资料进行汇编、装订,移交给业主和广州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