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方案(试行)
项目 | 评分项目及基本要求 | 标准 分 | 评分办法 | 自评分 | 评估分 | |
一、 基 础 环 境 建 设 ︵ 30 分 ︶ | B1 | 校园网基础建设情况。 | 10 | (1)建成标准II型校园网得4分;I 型得2.5分 ;基本接入型 得1分; (2)有专用网络中心机房 得2分,内部设施满足网络建设需要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3)信息点覆盖学校办公和教学所有场所得2 分;缺10% 扣1分。 | ||
B2 | 建立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广播系统、通讯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电视台、安防系统。 | 5 | 每一个系统项目得1分,根据建设标准和效果,不足部分酌情扣分。 | |||
B3 | 计算机配置:18班以上学校配计算机教室2个(小学30个班级以上增加1个);18班以上学校应配电子阅览室1个 (不少于46座);计算机初中生机比5:1、小学生机比7:1 、教师办公用人手一台。 | 7 | (1)计算机教室达标得2分,少1个教室扣1分,教室面积每少于10平米扣0.5分; (2)有电子阅览室得2分,属于兼用的得0.5分; (3) 计算机比例达标得3分,比例高1人扣0.5分,教师机每缺10% 扣0.5分。 | |||
B4 | 学校建有课件制作室,多媒作设备不少于1套 | 2 | 设备(含打印机、扫描仪、视频卡、相机摄像机)配备达标得1分;有专用室得 1分, | |||
B5 | 多媒体设备:普通教室100%、功能教室不少于60% | 6 | (1)普通教室多媒体 100% 得 4分,缺一个教室扣1分; (2)功能教室多媒体 60% 得2 分,每不足10% 扣1分。 | |||
二、 教 学 应 用 水 平 ︵ 25 分 ︶ | B6 | 教师能力:45周岁以下教师有电子备课习惯, 80%课程有电子教案,熟练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 | 3 | (1)规定年龄内的教师80%课程同时有电子教案和书面简案得2分,每缺10%扣1分;(2)80%的课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得 1分 。 | ||
B7 | 资源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开放性的校本资源库,资源库总容量达n*GB以上(其中视频以外资源容量不少于总容量得60%)。 | 3 | (1)资源库构建采用ftp方式 ,容量符合要求,得2 分,每少10% 扣0.5分; (2)资源库构建放采用专业的资源管理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得1 分。 | |||
B8 | 学校建有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门户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 | 4 | (1)学校网站内容丰富,功能完善,每天有定量内容更新得2分; (2)主要学科组或年级组有教师管理的主页得1分,少一个扣0.5分; (3)小学5年级以上有学生管理的子网站4个以上得1分,少一个扣0.5分。 | |||
B9 | 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制作专题网站、建立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进行网上作业、网上讨论、网上测试等网上互动活动,能利用“同步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开展远程教学。 | 3 | (1)学校专题网站不得少于5个得2分,少1个扣1分; (2)学校能利用“同步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远程教学得1分。 | |||
B10 | 学校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课外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内容丰富,效果好。 | 6 | (1)信息技术课开出率100%得1分;(2)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正常得1分;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测试合格率85% 以上得 2分、每少5%扣1分; (4) 近两年内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比赛获奖:县市级得1分,宁波及以上得2分。 | |||
B11 | 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 4 | (1)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 得1分,获奖得2分; (2)近两年内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中论文发表2篇或市级以上获奖得1分; (3)教师参与省市各级教学资源建设,50%以上注册市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得1分。 | |||
B12 | 学校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师生上网管理, | 2 | (1)学校有思想品德教育专题网站得1分; (2)网络道德教育针对性强,效果好得1分。 | |||
三、 数字化管 理 应 水 平 ︵ 25 分 ︶ | B13 | 实行学校信息处理、工作安排、文件收发、公用场地调度,设备报修等办公自动化管理功能,实现学校日常办公事务数字化。 | 7 | 办公自动化各项功能应用良好得7 分,少一项功能扣1.5 分。 | ||
B14 | 建立学校完备的教师人事档案和学生学籍信息化档案。 | 4 | (1)教师人事、业务管理,数据完整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2)学生学籍、成长管理,数据完整得2分,否则酌情扣分。 | |||
B15 | 实现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学生成绩、教学科研、课务安排等管理功能。 | 5 | 各项功能应用良好得5分,否则酌情扣分。 | |||
B16 | 实现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信息化管理。 | 3 | 能运用相关软件达到管理要求3分,否则酌情扣分。 | |||
B17 | 实现学校图书的入库、借阅、挂失、查询、统计等功能信息化管理。 | 3 | 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图书管理3分,否则酌情扣分。 | |||
B18 | 实现学校实验仪器的购置、入库、报损、台帐及使用记载等功能信息化管理 | 3 | 较好使用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得 3分,否则酌情扣分。 | |||
四、 保 障 工 作 措 施 ︵ 20 分 ︶ | B19 | 学校信息化建设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学年度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有明确目标、措施。 | 2 | (1)规划切实可行、并按计划实施得1分;否则酌情扣分; (2)计划目标实现过程管理,工作有序、监督有力得1分。否则酌情扣分。 | ||
B20 |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创建工作。 | 3 | (1)校长是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每学期召开主题会议不少于2次得1分; (2)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强得2分。 | |||
B21 | 人员配备: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满足学校需要,18班以上学校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不少于1人、网络管理人员1人,兼职教师其他课时量不超过6课时/周。 | 3 | (1)信息技术教师有专职并满足教学需要得2分, 无专职且满足教学需要得1分 (2)有专职网络管理员得1分。 | |||
B22 | 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应用教师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3 | (1)教师全员培训每学期至少一次得1分,近两年缺一次,扣0.5分; (2)教师培训合格率在85%以上 得1分,每降低10% 扣0.5分; (3)信息技术教师、网络管理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业务培训得1分。 | |||
B23 | 学校应用好公用经费、安排专项经费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 | 3 | 每年信息化建设生均经费150元以上得2 分, 软件经费投入比例在20%以上得1分。 | |||
B24 | 学校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 3 | (1)设备使用记录完整得1分; (2)信息化设备维护、保养措施落实得1分; (3)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考评方案、奖励措施落实得1分。 | |||
B25 | 学校重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 3 | (1)实行ip mac 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得 1分; (2)学校网络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定期维护,网络安全畅通得1分; (3)加强安全教育及网络安全管理,未发生网络安全事故得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