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工程管理硕士开题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2:22
文档

工程管理硕士开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绿色施工技术成本研究院(系)经济与管理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导师翟凤勇研究生刘丽阳学号14S******开题报告日期2015.08.06研究生院制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来源于“中建四局—哈工大”绿色建筑合作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公司访问和参阅公司资料发现,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今国内外可持续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企业致力于绿色施工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如中建四局已拥有29项绿色施工技术,同时公司十分重视这29项绿色施工工艺的
推荐度:
导读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绿色施工技术成本研究院(系)经济与管理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导师翟凤勇研究生刘丽阳学号14S******开题报告日期2015.08.06研究生院制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来源于“中建四局—哈工大”绿色建筑合作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公司访问和参阅公司资料发现,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今国内外可持续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企业致力于绿色施工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如中建四局已拥有29项绿色施工技术,同时公司十分重视这29项绿色施工工艺的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绿色施工技术成本研究

院     (系)     经济与管理         

学        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导        师      翟凤勇             

研   究   生      刘丽阳             

学       号     14S******           

开题报告日期     2015.08.06           

研究生院制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课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中建四局—哈工大”绿色建筑合作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公司访问和参阅公司资料发现,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今国内外可持续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企业致力于绿色施工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如中建四局已拥有29项绿色施工技术,同时公司十分重视这29项绿色施工工艺的推广,但是在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时发现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

1.2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资源能源消耗水平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已经提上日程,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而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原始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网

图1 2000-2013年我国建筑行业能源消耗总量

长期以来,建筑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就业和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落后的工艺和粗放式管理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施工作为建筑产品的重要实现环节,其对资源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图1所示,21世纪初开始特别是2003年以后建筑业能耗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在占全国能源消耗比中逐渐占据高位。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的物质原料和50%的水资源被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此外建筑还要对80%的农地减少量负责;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同时,产生了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效应、50%水污染和50%的氟氯化物,与建筑有关的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十分有必要实现人,自然环境和社会和谐共生的建筑和减小对自然环境影响和资源能源消耗的建筑实现过程。因此,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绿色施工管理的创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绿色施工相关基本概念也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法律也相继颁布,在绿色施工在实践上,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不在企业竞争中被淘汰,我国很多施工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研究,并在实际项目上推广应用。以中建四局为例,该公司发布了绿色施工技术推广指南等文件,在文件中该公司主要对其中29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关键技术,优缺点和经济效益分析上的说明。其代表项目为贵阳未来方舟、广州星河湾半岛,富力盈耀等项目,其中不乏有被评为国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绿色施工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正在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施工的推行仍面许多问题和障碍[1]。首先是技术上的不够成熟,比如据中建四局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反应塑料模板在具体应用时存在着强度不够,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支撑才可以,而且浇筑好的混凝土往往在平整度上容易出现问题。其次是工人接受程度不高,操作不熟练,影响工程进度,反响不好。还有公司普遍非常关注的一点就是经济效益问题,通过对我国施工成本核算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项目实际施工情况发现其成本计算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新采用的技术往往应用到了大量设备,管理活动,检测费用等也会增加,这时候建筑安装工程的成本会提高,再按照传统间接费用摊销的方法显然会对施工成本产生较大扭曲[30]。

(2)绿色施工工艺往往是采用的新技术,新技术在初期投入使用时,施工过程中管理投入、工作人员培训和返工次数等增加成本的活动会较多,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规模的累积,“学习曲线”效应则会得以体现,成本会降低[2,3,4],这一点很多企业在成本计算时没有考虑到;

(3)实际上,设备,周转性材料等的使用年限和材料的损耗等变量并不是确定性的,而是随机变化的,根据施工经验等定下的使用年限和损耗并不十分准确,所以导致成本计算结果也不准确。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在参考本领域相关研究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方法,通过对绿色施工实际应用情况研究分析,构建解决如下问题的数学模型:

(1)能够全面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包括绿色施工和相对应传统施工方式)的成本费用,尤其是产生的间接费用;

(2)能够考虑到新技术成本随着技术使用次数增加和项目规模累积的变化;

(3)能适用于所有绿色施工技术;

(4)通过确定模型中随机变量的分布规律,利用软件产生随机数运行该模型得到成本的概率分布规律,便于不同的风险偏好者进行决策。

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分析,目前国外大多数集中在全寿命周期的研究,对于建造阶段的绿色施工则较少涉及。Nalewaik和Venter分析总结了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所创造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并指出施工过程节约的成本主要来自减少现场破坏带来的修复成本和利用拆除废弃建材而减少的材料成本[5]。Zuo 和Zhao则基于文献研究将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为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人本注意方面的效益,并对其进行了简单文字说明[6]。Gabay等人以色列国家的办公楼建设为例建立模型分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得出寿命周期内绿色建筑带来的效益(包括建造运营时期节能带来的直接效益和由于污染减少而医疗,病假、罢工、旷工减少带来的间接效益)大于绿色建筑额外增加的成本[7]。Bianchini和Hewage以绿色屋顶为研究对象,将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分为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将碳排放量、空气污染和建筑垃圾进行量化转变为美元,确定各项费用服从分布形式和区间并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成本概率分布图像[8]。Issa, Rankin和Christian针对加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后,指出他们认为绿色建筑的初始建造费用很高,而成本费用的节约主要来源于能源费用的节约,并且对其健康效益和提高生产力效用表示怀疑,这些都和学者观点很不一样[9]。

关于建设工程成本的计算,国外学者也做了很多相关研究。Elfaki,Alatawi和Abushandi对运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建设工程估价进行了文献综述的研究,通过分析智能化技术的优缺点进而总结出未来建设工程估价方案应该向着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全覆盖和能提供明确科学依据的方向发展[10]。近年来,也有学者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估计来提高早期阶段成本预测的准确性,Kim等人对学校建设项目早期策划阶段的成本估计分别采用了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样本为2004年到2007年间韩国某省217所学校建设项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神经网络的方法在策划阶段对造价成本估算更为准确[11]。Cao,Cheng和Wu研究宏观因素(利率,能源价格等)对建筑工程造价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混合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对工程造价指数进行预测估计验证[12]。

对于更加详细和精确的成本估算,研究进展可以分为理论上和实践上两方面。在理论上,Shao和Wu义隐性成本为实际成本减去合理成本和最低成本,并基于作业成本法利用矩阵的方式建立隐性成本模型可以使隐性成本可视化[13]。Fang和Ng运用作业成本法分析施工中的物流过程产生的成本,并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模拟使决策者能够在在不同物流方案下进行决策[14]。在实践上,Samphaongoen将3D CAD模型的可视化技术结合迅速发展的数据库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估价,可以节省大量人工计算所耗费的时间[15]。Challal和Tkiouat.提出可以利用成本模型和传统方法进行详细设计阶段的工程估价,并利用相应的建筑工程估价软件辅助计算[16]。

2.2 国内研究现状

马素贞,孙大明和邵文晞[17]明确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而后针对不同的建筑情况,提出2种不同的基准方案以便于合理确定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孙大明和邵文晞[18]以2006年国家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各个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构成比例进行了描述,并指出“因地制宜地采用适用技术,就可以让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大幅下降”。闫晶[19]等基于价值工程理论分析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且根据数据统计情况指出绿色建筑会比普通建筑的成本有所增加,可以通过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可以实现绿色建筑价值的提升并进行成本控制。

对于绿色施工阶段,尹艳丽[20]提出应该重视施工阶段的管理和工艺改进以实现资源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实现绿色施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郭庆军,赛云秀[21]提出了绿色施工生态系统的概念,借鉴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衡,达到与环境、社会的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22]指出建筑业应该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绿色施工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李攀,李松晏和孔庆永[23]以长安万科中心项目为例进行了关键绿色施工技术的介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的测算分析,指出在先进科技水平下指导的绿色施工,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项目不同阶段计算精度也不同,可以采用的估算方法也不同。在投资估算阶赵晓娟[24]基于神经网络的方式研究层高、建筑规模等因素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建立计算模型计算工程价格,提高计算精度。提出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的BP模型,对于某个待建工程可以首先从分析建筑类型和工程特征人手,再从同类已竣工的工程中找出与待建工程最相似的若干个工程,然后进行推理得到其造价。宋红宾,刘志勇和薛斌[25]对模糊数学在快速工程估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钱颖,李立新和史明远[26] 针对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存在速度慢,周期长等缺点,对同类别的工程的各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灰色系统理论的相关原理确立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建立工程快速估价模型,可省去大量的繁琐计算,为快速做出工程估价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施工阶段成本估算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清单计价方法和定额计价法。石咏梅[27]指出随着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将会使建筑施工企业逐渐以顾客需求作为工作导向,项目中间接费用比例大幅上升,以间接费用的准确分配为专长的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势在必行。张洋,李明和陈永鸿[38]等人提出了三种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成本计算的技术方案,以便有效提高建筑生产过程成本计算的可靠性。

2.3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目前,针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的研究很多,目的是分析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否有价值,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作比较:分析其在:能源效率、水资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热舒适度、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也有的研究认为绿色建筑还有美学方面的效益。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环境、经济和人本主义方面,也可以说是环境、经济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效益。大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

(1)在环境效益方面,绿色建筑在减少碳排放,建筑垃圾再利用,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照比传统建筑有着很大的优势[29];

(2)在经济效益方面,随着评级的升高,绿色建筑的投资会增加,但是节能节水带来的效益会提高,可以抵消初始投资提高的费用[30];

(3)在人本主义效益方面:绿色建筑能提供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度,进而使使用者更健康和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当然也有对绿色建筑的效益持有怀疑甚至反对态度的学者,有的调查报告表明虽然有大量的样本统计分析表明绿色建筑的节能节水效果明显,但是其中不乏30%的建筑物节能费用反而提高;对于室内环境质量和舒适度,很多研究也表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居住者或使用者的情况而定,有的调查报告表明通风采光的满意度并不高。

绿色施工作为绿色建筑的实现过程,作为其全寿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其成本效益研究则较少,现有研究思路主要也是通过和传统施工方案的对比得出直接经济效益,对于环境效益也有文字性的说明[31,32,33]。实际上除了这两方面的效益,绿色施工技术的效益也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量化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为了了解施工成本的测算方法,对国内外建设成本测算进行了文献研究,对于建筑成本估算方法和文献研究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成本估算方法和研究文献

序号估算方法适用阶段应用情况
1神经网络投资策划阶段
2BIM技术

详细设计阶段
3作业成本法施工阶段绿色建筑
4混合模型投资决策阶段
5模糊数学投资决策阶段
6灰色系统投资决策阶段
7支持向量机投资决策阶段
8工程量清单计价详细设计阶段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于成本计算的研究主要在投资策划阶段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投资策划阶段比较受关注的是BP神经网络,相比于回归分析等方法,其优点是能考虑到工程造价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便于计算机实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记忆能力、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强大的自学习能力,因此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于怎样优化计算程序使其计算和数据处理速度(收敛速度)加快,因此很多学者研究结合BP神经网络的混合模型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模糊数学和和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技术的结合运用,以便提高收敛速度。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机器,它是统计学习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处理小样本学习的有效工具,也可以用来研究多种因素(建筑面积、层高、结构类型等)和工程造之间的关系。它有效克服了神经网络方法收敛难,解不稳定,推广性差的缺点。但是对于大规模样本难以实施。

以上几种方法都适用于施工图纸还未完成,不能根据图纸进行工程量的确定进而进行详细估价的早期策划阶段。图纸完成后的详细设计阶段,发包方和承包方一般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进而进行招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与定额计价相比,承包商可以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进成本预测进而进行公平竞争,这也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施工工艺逐渐复杂,工程引进固定设备,和信息技术成本投入逐渐增多,间接费用的分摊造成成本扭曲的情况也较为严重,这一问题也亟需解决。

应用灰色系统进行工程快速估价是针对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存在速度慢、周期长的缺点提出的,其基本估价思路就是从为数众多的典型工程中找出与典型工程最相似的若干个工程,然后计算各典型工程与待估工程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关联度越大,两者之间越相似。利用与待估工程最相似的几个典型工程的造价作为原始资料,采用指数平滑法,对待估工程的造价进行预测从而得到待估工程的价格,模糊数学的基本思路与之相似,首先确定影响造价的几个指标和其隶属度,在计算拟估价工程与典型工程的贴近度进而得到待估工程价格。

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所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以加快计算速度已成必然趋势,国内外学者将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一建筑行业发展大势和工程造价结合起来研究,旨在利用BIM计算所得的工程量等信息结合工程造价软件进行成本估算,然而目前也只是处在探索试验阶段,也只是提高了直接成本的计算速度,节省时间和人力,在准确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对间接成本的准确性也并没有什么贡献。由于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而且正在逐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转型,所以包括管理费用在内的间接费用正在逐渐提高,传统成本计算间接费用的分摊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这方面的需求。

作业成本法主要原理为“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能够追溯成本发生的作业原因。最开始用来计算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随后便应用于各行各业,它与传统成本分摊方法有着以下优势:

(1)能够确认引起各项费用产生的原因,从而有助于管理人员有效控制成本。

(2)在作业成本法中,是按照各种产品实际消耗的与间接成本相关的作业量来分配其应该负担的间接成本,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3)在作业成本管理中,其目标就是尽量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或尽量减少其资源的消耗。对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也要尽可能减少完成每一作业的资源消耗。通过这样一种做法将能够起到事前预算控制的作用[33,34]。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关于绿色施工技术成本效益的研究还存在着如下缺陷或空白:

(1)缺少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和市场形象效益的量化分析和研究;

(2)绿色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初始投入会较多,然而随着使用次数和使用规模的累积,学习曲线效应就会体现,成本会逐渐下降直至稳定值,目前还没有文献能对绿色施工技术成本的这种变化进行分解和量化分析;

(3)缺少成本测算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模型,全面分析计算绿色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间接费用)和其概率分布。

论文作业成本法的优点,运用该理论进行绿色施工技术成本的测算,但是由于考虑很全面,计算也比较繁琐细致,适用于小型项目或者施工项目的一部分如采购和物流等,作业也不宜划分得过于细致。因此如果想在建筑行业发展并推广该方法,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必不可少。

3.研究内容

3.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基于作业成本法理论,对绿色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作业进行分析总结归类、归集资源费用、选择成本动因、建立成本动因矩阵和价格矩阵,进而以两者相乘的形式构建作业成本模型。由于随着新技术使用次数的增多和规模累积,管理活动、返工次数等会减少,模型中相关作业成本动因会减少,另外还存在着周转材料、设备寿命等的不确定性,导致折旧摊销等变量的不确定性,因此论文也对模型中的函数变量和随机变量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在最后的案例研究中,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相关背景,输入数据,运用MATLAB软件产生随机变量的随机数并运行模型得到成本的概率分布。具体如下所示:

(1)分析绿色施工技术实施背景并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存在问题,确定研究方向。

通过对建筑行业对我国能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在我国推荐绿色建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建造在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采用绿色施工工艺,并且很多是新技术,在成本效益分析过程中存在着:费用分摊不合理,不能考虑成本随着新技术使用多次重复的变化情况、某些费用的随机性(损耗)问题。通过分析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成本计算模型的相关文献,发现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上来,暂时还没有适用性强的理论方法和计算方式能够对绿色施工产生的增量成本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计算。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构建和分析绿色施工技术系统,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三维系统分析定位。

论文对绿色施工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首先对绿色施工和其成本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和补充并且基于本文的研究对绿色施工和绿色成本的范围进行界定,接着将会利用霍尔三维结构将绿色施工系统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说明:时间维度——施工阶段、基础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围护结构阶段、简单装饰装修阶段;作业维度——通过对绿色施工工艺分析,总结出一般性的作业;技术维度——不同阶段所应用的绿色施工技术,以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施工技术为主。然后对各项技术在该霍尔三维结构中的定位进行分析说明,揭示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3)分析绿色施工技术,构建作业成本模型。

论文将以作业成本法为理论依据,阐述相关理论概念,分析作业成本法在绿色施工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接着对经典推广技术分析,确定作业成本的分析框架和计算流程,构建作业成本法矩阵模型。

(4)设置和确定模型中函数变量、随机变量的模型和分布规律

模型中包含着以下三种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的变量:

1)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导致成本变化的变量,返工、管理活动、培训等)

2)已知分布形式的随机变量,如设备的使用寿命服从指数分布[35,36]。

3)未知分布形式的随机变量。

论文首先找出并分析模型中上述的三种变量,然后利用若干个施工项目的数据针对以第一种变量会建立函数模型确定,第二种变量采用参数估计方法,第三种变量则利用软件模拟出分布图像进行确。

(5)案例分析

以中建四局某个施工项目为例,利用MATLAB软件产生随机变量的随机数,输入数据,运行模型,对计算该项目的绿色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成本进行多次仿真模拟,得出应用施工技术成本的概率分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决策。

3.2 研究框架

摘要

ABS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绿色施工技术系统分析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 绿色施工技术概念界定

2.1.2 绿色施工成本概念界定

2.2 绿色施工技术系统三维结构的构建

2.2.1 绿色施工成本的时间维度

2.2.2 绿色施工成本的作业维度

2.2.3 绿色施工成本的技术维度

2.3典型绿色施工技术在三维结构结构中的坐标定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绿色施工技术成本模型的建立

3.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

3.1.1 作业成本法原理

3.1.2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施工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3.1.3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绿色施工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3.2 作业成本法计算模型的构建

3.2.1作业的认定划分与成本库的建立

3.2.2 归集资源费用

3.2.3 成本动因分析

3.2.4构建矩阵计算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作业成本模型中的变量分析

4.1 作业成本模型中的非随机变量

4.1.1 作业成本模型中的非随机变量设置

4.1.2 非随机变量的函数模型

4.2 作业成本模型中的随机变量设置

4.2.1模型已知分布随机变量设置

4.2.2 模型未知分布随机变量设置

4.3 参数变量的确定方法

4.3.1 数理统计相关理论

4.3.2参数变量随机分布形式

4.3.3 参数估计方法分析

4.4 非参数变量的MATLAB模拟分析

4.4.1 MATLAB模拟非参数变量随机分布原理

4.4.2 MATLAB模拟非参数变量随机分布流程

4.4.3 非参数变量的随机分布模拟结果

4.5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1.1项目简介

5.1.2 项目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5.1.3中建四局绿色施工技术成本计算方法

5.2 绿色施工技术MATLAB仿真模拟

5.2.1 MATLAB仿真模拟工具箱简介

5.2.2 原始数据的处理和随机数的生成

5.2.3项目绿色施工技术MATLAB仿真模拟流程

5.2.4仿真结果分析与决策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4.已经完成的工作

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有:

(1)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案的敲定;

(2)确定了论文基本框架和技术路线;

正在进行的工作有:

(1)资料的进一步研究分析绿色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和主要作业(运输作业、采购作业、厂内加工预制件作业、加工辅助作业、现场生产施工作业、设备及电力维修作业、验收作业、生产协调作业);

(2)成本库的归集,确定耗费的资源,根据本文研究特点,每一项绿色施工技术作为一个成本库。

5.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5.1 研究方案

在第1章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国内研究现状的研究说明有关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及建筑工程成本计算取得哪些进展,存在哪些问题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课题。

在第2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首先构建绿色施工系统的霍尔三维结构,对每一个维度进行说明,并分析绿色施工技术在这三个维度—时间维度、作业维度和技术维度上的定位,进而阐述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在第3章接着本研究将以作业成本法为理论依据,分析作业成本法在绿色施工成本核算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接着对经典推广技术分析,以每一项技术为一个作业中心成本库,总结出主要作业,进行资源费用的归集,确定成本动因,建立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模型,为了确定绿色施工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的主要作业,会发放调查问卷或者联系现场工作人员。为了处理数据方便,会采用向量或者矩阵的形式表述成本动因和资源价格,两者相乘得到各项作业的成本,在与单位向量相乘得到该项施工技术的作业成本。 

第4章基于已构建的作业成本模型分析其中的三种变量,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模型中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变化的变量函数模型形式和随机变量分布形式,剩下的变量利用若干个项目提供的数据运用软件模拟的方式确定。

第5章案例分析内容利用MATLAB软件的仿真和数据处理计算功能,首先对工程的项目情况和背景、应用的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对于随机变量利用蒙卡特罗原理产生随机数进行模型的仿真模拟,得出绿色施工技术的成本概率分布,利用决策理论与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决策。

图2 技术路线图

5.2 预期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1)作业成本计算模型

第一个目标是,通过对绿色施工技术的主要作业进行分析,全面考虑绿色施工技术所产生的各项成本,得出作业成本计算的主要流程,构建作业成本矩阵模型,保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提高作业成本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矩阵模型中的成本动因矩阵和资源动因矩阵含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函数变量和随机变量,通过对这些变量的分析和确定增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3)仿真模拟确定成本的概率分布

通过运用MATLAB软件的功能,在输入数据,模型中随机变量随机数的产生和模型的运行之后得到作业成本的概率分布,便于不同风险偏好者进行决策。                                                                                                                                                                                                                                                                                                                                                                                                                                                                                                                                                                                                                                                                                                                                                                                                                                                                                                                                                                                                                                                                                                                                                                    

5.3 进度安排

笔者从7月开始着手准备开题报告,构思论文框架和文献研究部分,为之后的研究做好准备工作。之后论文的进度安排如下: 

2015.08-2015.09:完成第1章内容的撰写;

2015.09-2015.10: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对绿色施工技术和其成本的含义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完成第2章绿色施工技术系统分析的内容;

2015.10–2016.12:完成作业成本模型的构建即第3章内容;

2016.12–2016.03:完成第4章内容,确定模型中的多种变量;

2016.03-2016.04:完成第5章内容;

2016.04-2016.05:完成初稿的撰写

2016.05-2016.06:初稿的修改,完成论文终稿,准备毕业答辩。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完成课题的实践条件:本课题曾两次前往广州进行调研,其中一次在星河湾半岛施工现场进行了两天的参观了解现场大致状况,调研两次均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在经济效益计算是较难解决的问题。调研的同时也相继获得相关业内资料,包括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重点推广技术指南和科技助推降本增效示范工程项目汇总表等以供参考,明白了该公司绿色施工技术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存在问题。

完成课题的理论知识储备条件:本文主要运用的理论知识有系统工程理论、作业成本法和MATLAB软件原理基础。系统工程理论为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均选修过的专业课程,在知识运用上得到了保证。

数据来源:由于该课题为“中建—哈工大”绿色施工合作项目,所以案例和研究数据由中建四局提供一部分,关于参数分布规律参考相关文献或者模拟。

总体而言,目前基本具备完成课题的相关条件和经费支持。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1.在查阅参考文献方面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尤其是英文参考文献的查阅。多向导师和前辈请教,自己也不能无所事事,要尽最大的努力。

2.绿色施工技术的选择

因为有些绿色施工技术据说目前推广效果并不好,施工质量也并不高;还有些和周转性材料相关的技术计算方法大同小异,重复计算并没有意义。因此本文选取应用比较成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技术分析和进行计算流程和模型的构建,在模型构建的分析过程中则会对一般性的主要作业进行重点分析,增强模型的适用性。

3.样本量少

由于目前符合研究条件的绿色施工案例还达不到几十例甚至上百例,所以在仿真模拟的时候无法得到大量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所以本文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出未知公式的函数模型和未知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图像来提高准确定。在估价的时候,则以概率分布的形式估算出作业成本,这样一来在施工项目逐渐增多时,可以添加到数据库和用到模拟程序中逐渐增加模拟精度,另外也会注意案例的选择防止意外因素对模拟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4.MATLAB软件的应用

由于之前没有有系统学过MATLAB相关知识,在MATLAB的操作上会存在一定困难,为此需要自己多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到图书馆、资料室、网络上面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同时向导师请教,相信在导师帮助下会攻克难关。

8.主要参考文献

[1] Bon-Gang Hwang and Jac See Tan. Green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Obstacles and Solu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0, 20(5):335-349.

[2] 贺松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技术管理简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1):125-127.

[3] 吴伟,杨莹,于渤.技术管理内生复杂性的来源与测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0(7):1060-1066.

[4] 牛衍亮,黄如宝,常惠斌.基于学习曲线的能源技术成本变化[J].管理工程学报, 2013(3):74-80.

[5] Alexia Nalewaik,Valerie Venter.Cost Benefits of Building Green[J].Cost Engineering, 2009, 50(1):29-35.

[6] Jia Zu, Zhen-Yu Zhao. Green building research–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agenda: A review [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4(30):271-281.

[7] Hadas Gabay, Isaac A. Meir,Moshe Schwartz,Elia Werzberger.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green buildings: An Israeli office buildings case study[J].Energy and Buildings, 2014, 76(6):558-5.

[8] Fabricio Bianchini, Kasun Hewage. Probabilistic social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green roofs: A lifecycle approach[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2(58):152-162.

[9] M.H. Issa, J.H. Rankin, A.J. Christian. Canadian practitioners’ perception of research work investigating the cost premiums, long-term costs and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benefits of green building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45):1698-1711.

[10] Abdelrahman Osman Elfaki, Saleh Alatawi, Eyad Abushandi. Using Intelligent Techniqu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J].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4(2014):1-11.

[11] Gwang Hee Kim, Jae-Min Shin, Sangyong Kim, Yoonseok Shin. Comparison of School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sts Estimation Methods Using Regression Analysis, Neural Network,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J].Journ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 2013(01):1-7.

[12] Minh Tu, Cao,Min Yuan and Yu-Wei Wu. Cheng, Hybrid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Forecasting Taiwan Construction Cost Index [J].Constr. Eng. Manage, 2015, 141(4):1-11.

[13] Bilin Shao, Jieqiong Wu. The Implicit Cost Function Model Research Based on ABC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s, 2010:417-420.

[14] Yuan Fang and S. Thomas Ng. Apply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roach for construction logistics cost analysis[J].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2011, 11(3):259-281.

[15] Phuwadol Samphaongoen. A VISUAL APPROACH TO CONSTRUCTION COST ESTIMATING [D]. Marquette University, 2010.

[16] Abdelhak Challal, Mohamed Tkiouat. The Design of Cost Estimating Mode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pplication and Simulation[J].Open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2(1):15-26.

[17] 马素贞,孙大明,邵文晞.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J].建筑科学,2010, (6):91-94.

[18] 孙大明,邵文晞.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N].中国房地产报, 2011.05.23(D04).

[19] 闫晶,郑朝锋,王梓霖,顾明.基于价值工程的绿色建筑成本控制[J].建筑节能, 2013(9):72-74.

[20] 尹艳丽.绿色施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J].建筑施工, 2011(3):208-209.

[21] 郭庆军,赛云秀.生态视角下绿色施工系统研究[J].建筑经济, 2012(10):93-96.

[22] 吴 涛.绿色施工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J].建筑, 2014(12):26-29.

[23] 李攀,李宴庆,孔庆永.科技助推绿色施工降本增效应用—长安万科中心项目[J].价值工程, 2015(17):91-95.

[24] 赵晓娟.人工神经网络在建设工程造价估算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11):54-57.

[25] 宋红宾,刘志勇,薛斌.模糊数学在建筑工程估价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 17(4):12-15.

[26] 钱颖,李立新,史明远.灰色预测原理在工程估价中的新应用[J].价值工程, 2010(34):75-76.

[27] 石咏梅.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研究[J].当代建设, 2010(12):28-29.

[28] 张洋,李明,陈永鸿.BIM 在工程项目成本计算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0(2):47-49.

[29] Bon-Gang Hwang, Zong Bao Yeo. Perception on benefits of construction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Singapore construction industry [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011, 18(4):394-406.

[30] Michail Soutos David J. Lowe. Elemental cost estimating: current UK practice and proced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operty and Construction, 2011, 16(2):147-162.

[31] 孙 简,王晓玲.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的异同[J].施工企业管理, 2013(8):20-23.

[32] 刘杨,范永法,王力勇.绿色施工工程节能率分析与测算[J].施工技术, 2010, 44(10):69-71.

[33] 吕涛.基于作业建筑安装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及其框架设计研究[J].成本管理, 2014(27):28-32.

[34] 何忠丽.试论作业成本法在建筑设计企业中的初步应用[J].成本控制, 2008(1):22-25.

[35] 王礼发.设备检修的间隔时间及经济使用时间的数学分析[J].大连工学院学报, 1985(3):93-96.

[36] 许家雄,曾开华.设备检修的蒙特卡罗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决策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 2010(9):192-194.

[37] 程卫国,冯峰,姚东,徐昕等.MATLAB 5.3应用指南[M].1.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

文档

工程管理硕士开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绿色施工技术成本研究院(系)经济与管理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导师翟凤勇研究生刘丽阳学号14S******开题报告日期2015.08.06研究生院制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来源于“中建四局—哈工大”绿色建筑合作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公司访问和参阅公司资料发现,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今国内外可持续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企业致力于绿色施工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如中建四局已拥有29项绿色施工技术,同时公司十分重视这29项绿色施工工艺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