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合肥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用表)
课题 | 基于C语言的智能小车软件设计 | |||||
系部 |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 专业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科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学生 | 赵晓玲 | 指导教师 | 时晶晶 | |||
(1、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及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具体参考文献等。2、撰写要求: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数不少于1500字。)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自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汽车发明以来,汽车工业就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对汽车方面的研究受到人类广泛的关注[1]。其中对汽车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的关注更广泛更深入,因为汽车机械及硬件方面的开发与技术方面的革新已经逐渐到达一种瓶颈状态,这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已不能满足消费市场对汽车工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这方面的研究所创作的市场价值不能满足汽车生产厂家的要求。现今大量的公司厂家与科研机构都转而进行汽车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希望可以开发出新型的智能的汽车,从而让汽车更加人性化,让汽车驾驶更加的安全方便,从而带来更多的市场价值。智能车辆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适应性和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是目前各国因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在智能车辆领域,智能小车自动行驶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智能车辆的研究。智能车辆驾驶任务的自动完成将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影响。最近几年,全国电子大赛和省内电子大赛几乎每次都有智能小车这方面的题目,全国各高校也都很重视该题目的研究[2],[3]。可见,其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城市交通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民的关注,专家、学者在分析城市交通事故的原因时,普遍认为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人员素质、运输车辆、道路环境和管理法规等四个方面,而车辆性能的提高即研发高性能的智能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动化技术要求的不断加深,智能车辆已在许多工业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发达工业国家,有些智能车辆已实现商品化。由于成本低廉,可以比人类工作的更好,它已逐步深入到工业和社会的各个层面[4]。 国内外智能车辆的现状研究: 国外智能车辆的研究历史较长,始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智能车辆研究的初始阶段,1954年美国Barrett Electronic 公司研发初了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引导车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从80年代中后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智能车辆开展了卓有成就的研究,进入80年代中期,世纪和制造智能车辆的浪潮席卷了全世界,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公司开始研制智能车辆平台[5]。从90年代开始,智能车辆进入了深入、系统、大规模的研究阶段。目前,智能车的发展正处于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当前国外智能车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比于国外,我国开发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界80年代,而且大多数研究处于针对某个单项技术研究的阶段。虽然我国在智能车辆技术方面的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但是我国一直不断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6],[7]。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进行ITS关键技术、设备的研究,随着ITS研究的兴起,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ITS技术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队伍。并且各个交通、汽车企业越来越加大了对ITS及智能车辆技术研发的投入,整个社会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交通部已将ITS研究列入“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相信经过相关领域的共同努力,我国ITS及职能车辆的技术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8],[9]。
课题的研究目标: 1.熟悉智能小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智能小车控制电路的原理;了解单片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接口电路。 2.熟练掌握C语言,利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控制程序,实现智能小车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功能。 课题的研究内容: 1.智能小车的结构原理。 2.智能小车主要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 3.单片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4.单片机控制智能小车运动的C语言源代码设计。 课题的研究方法、手段: 调研智能小车的控制原理;拟出智能小车控制的基本思路;结合单片机对智能小车控制进行分析;编写出单片机控制智能小车的程序。 进度安排: 2011.2.19-2011.3.9 调研智能小车的控制原理 2011.3.9-2011.3.19 拟出智能小车控制的基本思路 2011.3.19-2011.4.1 编写出单片机控制智能小车的程序 2011.4.1-2011.4.30 毕业论文撰写 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 通过对各种电路设计,专业的仿真软件,自动控制原理,C语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基于目前已经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实现小车智能的教学设计要求。 具体参考文献: [1] 田希晖,薛亮儒.C51 单片机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许雷.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4] 戴胜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苏文平.电子技术实践与著作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 南寿松.电子试验与电子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7] 谢子梅.电子线路设计[M].武汉:环中离宫大学出版社,2000 [8]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 陈铁军.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 ||||||
选题是否合适: 是 否 课题能否实现: 能 不能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 选题是否合适: 是 否 课题能否实现: 能 不能 指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