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县职业技术学校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校如何开展东西部联合办学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西部联合办学之必然性及必要性
东西部联合办学是在东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而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的背景下,由教育部倡导兴起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乐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职业教育起步迟,发展慢,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匮乏;县域及周边附近市地企业少,规模小,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学生就业困难。相反,东部地区经济势力雄厚,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师资、设备、课程等教学资源比较丰富;沿海城市企业多,规模大,专业技术工人需求量大,就业市场广阔。因此,东西联合,借船出海,走联合办学之路势在必然,东西联合办学是东西部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双赢、促进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东西联合办学之成效
青海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联合办学。2003年,省教育厅牵线搭桥,我校开始与天津市育英职业中专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截止目前,我校先后与山东、江苏、浙江、天津、北京等发达地区的1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开展过联合办学,联办专业达12个之多,向联办学校累计输送学生1558名,仅天津城市建设管理学校就有我校学生512名;500多名学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月工资均在1200元以上,个别如马文君等学生月工资已拿到6000元。特别是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不少企业相继破产或大量裁员,但由于我校联办学校在东部沿海地区有着相当多的合作企业,部分学生依托联办学校找到就业岗位,所以学生就业压力相应缓解,东西联合办学成效更趋明显。其次,通过联合办学,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在不断发生变化,师资、实训设备、课程等教学资源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联合办学的路子是对的,成效是显著的。
三、主要做法
我校开展东西部联合办学,主要采取“多方选择、优胜劣汰、资源共享、壮大自我”的做法。
(一)联合办学要通过“四考察”,多方选择,优胜劣汰,最后选择合作伙伴。
一是合作前的实力考察。目前,很多东南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主动上门要求与我校合作,但我校并不只是依靠宣传材料上的一些信息,而是由相关负责同志对联办学校多方选择,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重点依次是对口专业实力、就业前景和学校的管理水平等,从中选择强者尝试合作。
二是学生在该校就读期间的回访考察。即通过对在读学生的回访,考证该校的实力是否与前期考察相符合。
三是学生就业后的回访考察。即学生就业后,通过到企业的回访,了解校方和企业履行协议的程度、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水平以及适应岗位的能力等情况。通过这三步考察,才能决定是否与之长期合作。
四是对市场的考察。职业学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市场经济和学校专业设置的不断变化,与我校合作的联办学校也在不断变化。学校不断发展实力强、守信誉的新伙伴,优胜劣汰,逐步中断不理想的合作关系。现如今,与我校合作的联办学校已由最初的十几家变成了今天的8家。
(二)联合办学要资源共享,充分体现“互惠双赢”。
通过近年来的尝试和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过去的校际联办形式只限于“联合招生”,而未能真正体现出联合办学的丰富内涵。2007年以来,我校在联合办学的洽淡中,要求“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一是教师资源共享。我校要求联办学校免费承担我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培训工作,同时,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与我校零距离接触,按拟定计划到我校上课。自开展联合办学活动以来,我校先后有30多人次到联办学校参加过培训,联办方先后有50多人次到我校授课。
二是课程资源共享。受多种因素制约,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部分专业(如机电、服装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完善。在与东部沿海国家级重点职校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我校逐步完善了这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系统、科学地制定了课程计划。同时,诸如校本教材、研发的课程成果(主要是实操课)、软件课程、光盘等及时提供给我校,实现了课程资源共享。
三是合理设置学制,实现“互惠双赢”。我校以前的联办形式主要是“1+2”形式(针对我县贫困学生较多的现实,在联办协议中明确学生缓缴学费,第二、第三年学费由学生本人顶岗实习所得缴纳,减轻了我校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这种学制导致我校自身获利太少,改善办学条件困难。鉴于此,我校经努力争取,将联合办学的形式逐步改变为“1.5+1.5”型,从而在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同时,达到合作双方“双赢”的效果。
四是安置学生就业,体现“互惠双赢”。 在我校向联办学校输送学生并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要求该校利用东部企业多、规模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的有利条件,安置学生就业,这也是我校实施联合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也基本达到了联合办学的预期效果。
(三)开展联合办学,发展壮大自我。
我校在开展联合办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认真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和骨干专业建设;另一方面,要求联办学校为我校提供一些简单的专业设备,补充我校实训设备之不足。同时,通过联办学校认知企业,使更多企业与我校形成联系机制。我校已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好孩子集团、青岛新永安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等东部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进行订单式培养,从而为我们的学生寻求了一条新的就业途径。在联合办学中,我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通过校校联合办学,努力实现多元化资源共享:包括实训设备、师资、课程、合作企业等,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实力,实现学校的滚动发展。
(二)尝试采用“2+2+1”模式与省外高职院校联合办学,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高就业创设条件。
(三)已联办学校为媒介,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特别是要逐步加大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实行订单式培养和定向输送,并力争企业为我校提供一定数量的专业操作设备,努力实现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四)待学校发展到一定实力后,力争实现与省内外部分地区职业教育间的大联合和双元制职教集团化的有效运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联合办学是一种集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现代信息以及涉及管理、师资、学生、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一体的、能够共享优势资源、相互促进、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差距的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对待,更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总结。总理在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二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职业教育又逢甘霖。我们将顺应大好形式,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思想,科学发展职业教育,认真开展联合办学,使更多的人走出农村,走出青海,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历炼,将来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