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2-功率因数补偿原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03:51
文档

02-功率因数补偿原理

第二部分功率因数补偿原理8.电阻、电容、电感器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特性8.1电阻8.2电感8.3电容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同;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滞后电压(或电压超前电流);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超前电压(或电压滞后电流);9.功率因数的概念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用电负载多为阻感性(电阻性+电感性),其等效电路图及电压电流特性如下:阻感性用电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差ϕ角度,该角度介于0°和90°之间,电压超前电流。(参照对比第8点中电阻与电
推荐度:
导读第二部分功率因数补偿原理8.电阻、电容、电感器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特性8.1电阻8.2电感8.3电容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同;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滞后电压(或电压超前电流);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超前电压(或电压滞后电流);9.功率因数的概念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用电负载多为阻感性(电阻性+电感性),其等效电路图及电压电流特性如下:阻感性用电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差ϕ角度,该角度介于0°和90°之间,电压超前电流。(参照对比第8点中电阻与电
第二部分功率因数补偿原理

8.电阻、电容、电感器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特性

8.1 电阻

8.2 电感

8.3 电容

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同;

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滞后电压(或电压超前电流);

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超前电压(或电压滞后电流);

9.功率因数的概念

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用电负载多为阻感性(电阻性+电感性),其等效电路图及电压电流特性如下:

阻感性用电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差ϕ角度,该角度介于0°和90°之间,电压超前电流。(参照对比第8点中电阻与电抗的特性)功率的计算方法为: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之积。视在功率(相当于总功率)S=UI。

由于电压与电流方向不一致,计算时把电压分解为2个分量,与电流方向一致的分量U R、与电流方向垂直的分量U L(如下左图)

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之积,因此功率也可分为2个分量,P=U R I=(Ucosϕ)I=UIcosϕ=S cosϕ

Q=U L I=(Usinϕ)I=UIsinϕ=S sinϕ如上右图。

P称为有功功率,Q称为无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S=P=S cosϕQ=S sinϕ

ϕ为功率因数角,cosϕ为功率因数。

10.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用处

以上从原理上讲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产生,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处呢?

有功功率就是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时,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等)的电功率。比如:

5.5千瓦的电动机就是把5.5千瓦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带动水泵抽水或脱粒机脱粒;各种照明设备将电能转换

为光能,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照明。

有功功率的符号用P表示,常用单位有瓦(W)、千瓦(kW)、兆瓦(MW)。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转换,并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它不直接对外作功,在电网中运行时也不会消耗,因此被称之为“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功率,它的用处很大。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从而带动机械运动,电动机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才能使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产生磁场,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

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常用单位有乏(var)、千乏(kvar)。

11.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

无功功率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工作时所需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要从供电电源取得。

例如:有一台变压器,通常我们都希望变压器尽可能多的提供有功功率,但实际上,变压器向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同时提供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提供的无功功率越多,变压器的利用率就越低。对变压器而言,无功功率占用了容量资源。

同时,由于无功功率在电源、电网、用户之间往返流动,在线路上会产生能量损耗。

因此,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减少用电设备对电网的无功需求?

为实现这一目的,当前常用的手段是在电网中安装补偿电容器,利用电容器“电流超前电压”的特性来“中和”阻感性的用电设备,使得用电设备与补偿电容器特性“中和”之后,对外呈近似电阻性,即:功率因数角近似等于零,功率因数近似等于1。

12.无功补偿原理分析

如上左图,为阻感性用电设备装设电容器进行功率因数提高。

右图中,红色实线为电容器补偿前的电流方向,电流滞后电压,夹角为ϕ;黑色实线为装设电容器之后,

流过电容器的电流,紫色实线为装设电容器后,流过R 、L 、C 组合的总电流。

从图中可见,装设电容器进行补偿之后,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减小,功率因数得到提高。

13.无功补偿中的作用

从能量的角度来讲,电容器相当于是把电网提供的无功能量储存起来,再提供给用电设备。装设了电容器

之后,无功功率只须在用电设备与电容器之前进行往返流动,供电电源(如变压器)主要向设备提供有功功率,所需的无功功率则由补偿电容器来承担。

装设补偿电容器之后,可以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减少输电线路中的能量损耗。

并联电容器补偿方式由于其成本低、运行方式简单、易于维护、效果明显等优点,已成为应用最普遍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14.无功补偿量的计算

图中,P 为有功功率,Q 1、S 1、ϕ1分别为补偿前的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角;

Q 2、S 2、ϕ2分别为补偿后的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角;

Q C 为把功率因数从cos ϕ1提高到cos ϕ2,电容器须提供的无功功率

(

)12tan tan C Q P P ϕϕ=×−=

文档

02-功率因数补偿原理

第二部分功率因数补偿原理8.电阻、电容、电感器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特性8.1电阻8.2电感8.3电容纯电阻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同;纯电感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滞后电压(或电压超前电流);纯电容电路中,电压电流相位相差90°,电流超前电压(或电压滞后电流);9.功率因数的概念实际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用电负载多为阻感性(电阻性+电感性),其等效电路图及电压电流特性如下:阻感性用电负载,其电压与电流相位相差ϕ角度,该角度介于0°和90°之间,电压超前电流。(参照对比第8点中电阻与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