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60题):
1.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A.隐患排查治理(正确答案) |
B.安全标准化 |
C.质量管理体系 |
2.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进行辨识。
A.HAZOP分析法 |
B.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正确答案) |
C.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 |
3.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进行辨识。
A.HAZOP分析法 |
B.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 |
C.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正确答案) |
4.以下事故类别中,公司涉及的有()。
5.风险值(R)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件后果严重性(S)的函数关系为( C ):
A.R=L+S(正确答案) |
B.R=L-S |
C.R=L×S |
6.公司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目标是()通过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试点企业的验收。
A.2022年6月底 |
B.2022年12月底(正确答案) |
C.2023年3月底 |
7.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成立两级工作领导小组,指的是哪两级?()
A.班组级、岗位级 |
B.部门级、班组级 |
C.公司级、部门级(正确答案) |
8.公司双体系建设推进专员为()。
A.部门级、班组级(正确答案) |
B.公司级、部门级 |
C.班组级、岗位级 |
9.公司汽油罐区、柴油罐区风险分析单元的责任部门是()
A.设备技术部 |
B.安全环保部 |
C.物流部(正确答案) |
10.公司仪表机柜间、变配电室风险分析单元的责任部门是()
A.设备技术部(正确答案) |
B.安全环保部 |
C.生产运行部 |
11.我们公司风险评价方法采用的是()。
A.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
B.风险矩阵分析法(LS) |
C.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
12.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A.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正确答案) |
B.特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
C.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低风险、稍有风险 |
13.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用()四种颜色标示。
A.红、紫、黄、蓝 |
B.红、橙、黄、蓝(正确答案) |
C.红、黄、蓝、绿 |
14.以下不属于人员方面危险源的是()。
A.违章操作 |
B.违章指挥 |
C.工作地点照明不足(正确答案) |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正确答案) |
B.设备缺陷 |
C.重大危险源 |
16.某一风险事件评价出的风险级别为4,则对应的风险色度为()。
17.某一风险事件评价出的风险级别为1,则对应的风险色度为()。
18.某一风险事件评价出的风险级别为3,则对应的风险色度为()。
19.我公司风险等级分为()等级。
20.某一风险事件评价出的风险级别为1,则对应的风险管控责任人为()。
A.班组 |
B.处级主管 |
C.部级主管 |
D.主要负责人(正确答案) |
21.某一风险事件评价出的风险级别为4,则对应的风险管控责任人为()。
A.课长/值班主管(正确答案) |
B.处级主管 |
C.部级主管 |
D.主要负责人 |
22.某一风险事件评价出的风险级别为2,则对应的风险管控责任人为()。
A.课长/值班主管 |
B.处级主管 |
C.部级主管(正确答案) |
23.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A.活动频率高 |
B.风险等级高(正确答案) |
C.人员资质要求高 |
24.公司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级、部门级、处级、班组级(正确答案) |
B.公司级、部级、班组级、岗位级 |
C.公司级、处级、班组级、岗位级 |
25.风险四色分布图主要涵盖红、橙、黄、()四种颜色。
26.管控措施的制定主要从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应急措施等方面考虑。
27.工程技术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关键设备部件、()、工艺控制、安全仪表等方面。
A.应急设施 |
B. 消防设施 |
C.安全附件(正确答案) |
28.维护保养类管控措施主要为针对()的维护保养措施。
A.大型设备和小型设备 |
B.静设备和动设备(正确答案) |
C.通用设备和精细设备 |
29.应急措施类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设施、个体防护、()、应急预案等内容。
30.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应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A.管控措施(正确答案) |
B. 隐患排查频次 |
C.管理要求 |
31.双重预防信息化系统具备人员定位、视频智能监控、电子作业票、()等场景功能。
A.智能巡检(正确答案) |
B.设备状态诊断 |
C.线上培训 |
32.建立双重预防工作推进机制的程序不包括()。
A.成立领导小组 |
B.实施全员培训 |
C.编写实施方案 |
D.明确风险管控层级(正确答案) |
33.以下那些行为不是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A.超速行驶或超载 |
B.司机无证或酒后驾驶 |
C.按规定路线行驶、行走 |
D.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正确答案) |
34.管控措施必须经公司()评估后确定。
A.各部门负责人 |
B.分管副总经理 |
C.主要负责人(正确答案) |
35.隐患排查内容主要明确隐患排查的岗位或排查人员和()。
36.公司至少()组织各部门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
A.每半年一次 |
B.每年一次(正确答案) |
C.每三年一次 |
37.公司的重大危险源为()个。
38.公司双氧水生产装置的重大危险源级别为()。
39.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等造成的伤害属于()事故。
40.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伤害属于()事故。
41.起重伤害事故是指从事()时引起的伤害事故。
42.我们公司存在中毒窒息风险主要作业环节为()。
A.受限空间作业(正确答案) |
B.临时用电作业 |
C.高处作业 |
43.加油站汽油挥发气引起的爆炸属于()。
44.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或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会发生()事故。
45.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装置和部位的操作人员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
46.在LPG、液氨卸车作业时涉及主要事故类型不包括()。
A.车辆伤害 |
B.其他爆炸 |
C.物体打击 |
D.起重伤害(正确答案) |
47.在变配电室进行操作时涉及主要事故类型为()。
A.触电(正确答案) |
B.高处坠落 |
C.物体打击 |
D.机械伤害 |
48.我们公司柴油罐安全附件不包括()。
49.按演练方案和计划定期开展演练属于()类管控措施。
A.工程技术 |
B.维护保养 |
C.人员操作 |
D.应急措施(正确答案) |
50.持防爆电工作业操作证上岗属于()类管控措施。
A.工程技术 |
B.维护保养 |
C.管理措施(正确答案) |
D.应急措施 |
51.按规定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属于()类管控措施。
A.工程技术 |
B.维护保养 |
C.人员操作 |
D.个体防护(正确答案) |
52.每日对备用机泵进行盘车属于()类管控措施。
A.工程技术 |
B.维护保养(正确答案) |
C.人员操作 |
D.应急措施 |
53.隐患治理完成后,整改责任人将完成信息推送至()处,由其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A.验收人员(正确答案) |
B.部门负责人 |
C.安全环保部 |
55.在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时应考虑()。
A.经济性、实用性 |
B必要性、可行性 |
C.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正确答案) |
56.公司双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为()。
A.主要负责人(正确答案) |
B.分管副总经理 |
C.部门经理 |
57.以下隐患排查类型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别的是()
A.日常隐患排查(正确答案) |
B.综合性隐患排查 |
C.专业性隐患排查 |
D.节假日隐患排查 |
58.隐患排查的要求不包括()。
A.全面覆盖 |
B.全员参与 |
C.责任到部门(正确答案) |
59.对于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应落实“五定”,“五定”指的是定整改措施、定责任、定()、定时限、定预案。
60.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移动端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接受隐患排查任务 |
B.预警提醒和积分考核(正确答案) |
C.现场扫码实施排查 |
D.跟踪隐患治理情况 |
三、判断题(共40题):
1.安全风险辨识无需全员参与,由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即可。
2.风险值R越低,危险程度越低。
3.开展JHA分析时作业步骤分解得越多越细越好。
4.公司建设实施方案中要求各岗位对本岗位所涉及的作业活动进行排查,其中不包括非常规作业活动。
5.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
6.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例如部门经理管控的风险,岗位可以不进行管控。
7.双重预防机制培训无需全员参与,部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参加即可。
8.部门的《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经班组讨论确定即可,无需经过部门双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讨论。
9.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不包含积分考核功能。
10.未按计划排查隐患或未按期整改隐患的,信息化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相关责任人处,并进行相应扣分。
11.公司信息化系统运行效果等级为“差”或“中”,不会有预警信息发送至端。
12.隐患排查应涵盖到基层一线各岗位,主要负责人无需参加。
13.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无需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14.公司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时,无需及时开展风险评估。
15.当公司存在技术改造项目时,需及时组织开展风险评估。
16.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时,若公司安全风险分析对象未覆盖所有重大危险源的,评估为不合格。
17.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时,公司主要负责人可以不参加主持。
18.研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重大问题的,仍可评估为合格。
19.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时,若公司未制定考核奖惩办法或有奖惩办法从未兑现过的,评估为不合格。
20.作业步骤简单地用几个字描述清楚即可,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
21.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22.压力容器爆炸属于化学性爆炸。
23.在废弃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受限空间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会产生中毒窒息风险。
24.开展JHA分析时,将作业活动进行分解即可,各工作步骤间不必相连、具有连贯性。
25.公司LPG罐区属于四级重大危险源,1#2#双氧水储罐区、3#双氧水储罐区、双氧水生产成品罐区、液氨罐区属于三级重大危险源,双氧水生产装置属于二级重大危险源。
26.污水处理装置作业频次低,不必纳入风险分析单元进行评价。
27.行政办公区域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不必开展辨识评价。
28.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应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以便进入区域的人员能了解、熟知相关风险及控措施。
29.公司行政办公区中的食堂、办公室等场所不存在触电的风险。
30.公司保洁岗位、保安岗位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不存安全风险,因此不用开展辨识和评价。
31.隐患排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业性排查、季节性排查、重点时段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产复工前排查和外聘专家诊断式排查等。
32.各岗位或人员接收到APP推送的隐患排查任务和预警信息后,按照制定的排查周期开展隐患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在双重预防APP管理移动端进行记录并上报。
3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越低,L值取值越高。
34.事件后果严重性(S)越高,S值取值越高。
35.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也可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36.扭伤、跌伤等造成的伤害属于其他伤害。
37.在罐区进行巡检作业的过程中不会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
38.设备设施清单可以不包括手持电动工具、电梯、公司机动车辆。
39.在罐区、维修间等场所进行的检维修作业,不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只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即可。
40.外来人员在公司内开展的作业活动也需纳入风险分析对象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