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15:34
文档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习目标第二课时1.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结构。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3.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重点、难点以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领悟课文的内涵。教学流程一、儿歌引入,复习巩固。(学生跟老师边作边唱儿歌)小蝌蚪,大脑袋,长尾巴,游呀游,找妈妈;小青蛙,绿衣裳,白肚皮,大眼睛,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小蝌蚪,小青蛙,是一家。师:你们看,
推荐度:
导读《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习目标第二课时1.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结构。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3.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重点、难点以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领悟课文的内涵。教学流程一、儿歌引入,复习巩固。(学生跟老师边作边唱儿歌)小蝌蚪,大脑袋,长尾巴,游呀游,找妈妈;小青蛙,绿衣裳,白肚皮,大眼睛,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小蝌蚪,小青蛙,是一家。师:你们看,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1.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结构。

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重点、难点

以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领悟课文的内涵。

教学流程

一、儿歌引入,复习巩固。

(学生跟老师边作边唱儿歌)小蝌蚪,大脑袋,长尾巴,游呀游,找妈妈;小青蛙,绿衣裳,白肚皮,大眼睛,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小蝌蚪,小青蛙,是一家。

师:你们看,那边又游来了一群小蝌蚪。

(大屏幕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蝌蚪简笔画)

师:这群小蝌蚪的身上都写着他们的名字呢。小朋友们,一起大声地叫一叫他们吧。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的记性可真好,读得真好听。小蝌蚪还想再听听你们的声音。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 

指名二生来读,表扬、奖一朵大红花。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师:小蝌蚪们可高兴了。他们非常感谢小朋友们。小蝌蚪可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了。小朋友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们看,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出示课件: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师:小蝌蚪长什么样呢?小朋友们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生找,划线。

师: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想法来读一读。

指名读,奖大红花。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师: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们知道吗?小蝌蚪也有不快乐的时候。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们到文中找一找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生找,再指名说。

(大屏幕出示句子: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边贴大青蛙的图片。)

师:老师这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

指名说、圈出“碧绿,雪白,大”。

师:你还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

生齐答。

师: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奖大红花。

师:青蛙妈妈不光外表长得美,她的本领也是顶呱呱的。小朋友们,知道她的本领是什么呢?

生齐说。

师:请几生来介绍他们所知道的青蛙捉害虫的知识。

生说。

师:是啊,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对青蛙有了更深的了解,就更喜欢了。带着这份了解和喜欢,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的部分。

师: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就更加想见到妈妈了。可是,妈妈在哪里呢?怎样才能找到妈妈呢?请小朋友们,读读课文的二至六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生读。

(出示课件,播放课文二至六自然段的内容。边听边看。)

师: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生齐答。

师再问:是在谁的帮助下找到了妈妈的?

生齐答。

1、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定格在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出示卡片。

师:谁能给它找个朋友,组成词?

指名说。

师:大家看,“迎”的偏旁是“走之”,“走之”与什么有关?那么,“迎”是怎样走呢?

生想。

(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小蝌蚪迎上鲤鱼阿姨。)

师生分角色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课件定格在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在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出示卡片。你追过别人吗?

请二生演示“追”。

师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    乌龟笑着说——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心情又是如何?谁来读读看?

同桌之间互读。

五、画一画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一看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青蛙。那你知道,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拿出笔和纸,用最简单的画法画一画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生画。

用“先—— 接着——  再—— ”的句式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指名说。|

六、演一演

师:就在刚才老师接到一个通知,《大风车》节目组要排演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儿童剧,要从我们班的小朋友中选一选。小朋友们,你们自己也选一选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种角色,想一想,他们在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他们还可能说了什么话,你能给他加上一些吗?

师从喜欢中挑选一个最积极的来当演员,分给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头饰。

师:现在老师是导演,他们是演员,而你们是观众,也是评委。等一下要选出“最佳演员”、最佳观众”。

生演,看,评,选。

七、写字指导

先熟悉要写的三个字“什、么、变”。

仔细揣摩这些字的写法。

展示,评议。

指导“变”字的笔顺。

生试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    变    →        青蛙

 大脑袋 → 长了两 → 长了两 → 尾巴 →不见

 黑灰的身子 条后腿    条前腿   变短  尾巴

 长尾巴     ↓     ↓              ↓

 找妈妈 →  鲤鱼 →  乌龟 →  大青蛙→捉害虫

教学反思:

以儿童喜欢的形式贯穿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在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就采用了儿歌的形式引入今天要学的内容。当学生和老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这说明这种形式是他们所喜欢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安排了看动画课件。学生一看到里面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憨态可掬的大乌龟,和蔼可亲的鲤鱼阿姨,漂亮本领的青蛙妈妈,学生全都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为下面的演一演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基础。用最简单的画法画一画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从学生画完展示时,看到了他们作画时的认真。虽然画的画是幼稚的,也不是太像,但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掌握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为下面的说一说提供了内容。借助《大风车》栏目在小朋友们心中的影响,把演一演说成是《大风车》栏目的选拔赛。这无疑中为学生增添了动力。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喜欢的。在整节课上都感受到他们的积极参与,兴致之高超过了我事先所能想到的。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文章中的感情。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有所积累,有所发展。语文重在点点滴滴的积累。在每节课上都能积累一点,哪怕只是一丁点,也是可喜的。

文档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学习目标第二课时1.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结构。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3.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重点、难点以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来领悟课文的内涵。教学流程一、儿歌引入,复习巩固。(学生跟老师边作边唱儿歌)小蝌蚪,大脑袋,长尾巴,游呀游,找妈妈;小青蛙,绿衣裳,白肚皮,大眼睛,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小蝌蚪,小青蛙,是一家。师:你们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