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学计划
机械化工部 王良海
一、课程性质、地位及作用
《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汽车发动机、底盘的功用、
结构和工作情况,以及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组成与功用。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汽车构造的系统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正确地使用、管理、营销汽车,以及从事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和道路交通安全和网络监控等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知道汽车的基本组成;整车和各系统的发展方向;常用汽车的主要特点以及汽车主要
总成的分类方法、编号规则、功用及布置形式。
2、了解整车及各总成的常用术语、主要性能指标、结构参数。
3、熟悉汽车主要总成的工作原理及防差错安装标记;满足主要总成性能的要求和结构特点。
4、掌握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关系、传力及运动关系、工作情况以及主要电器设备的线路连接关系,机电系统的控制关系。
5、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了解主要总成的拆装顺序和注意事项;能分析不同车型同一种总成之间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情况,能利用实物、挂图、模型,叙述主要总成的构造及工作情况,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
三、课程主要内容、教学基本要求与重点安排
2
3 篇二:汽车构造教学计划
刘海平《汽车构造》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1、课 题:第三章 配气机构
2、课 型:新课
3、使用教材: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汽车构造》
4、授课教师:
5、教学重点:
(1) 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 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3)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6、教学难点:
(1) 配气相位分析;
(2) 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7、教学课时:2次课
二、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技7班和中技10班以及中11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很强,上课比较认真,基本都能达到每个项目的实训要求。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 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 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 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4) 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
2、 能力目标
(1) 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 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 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4) 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四、 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五、 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课
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二)导入新课
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 1 -篇三:汽车构造与维修授课计划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sichuan automotive vocational and techical college
学期授课计划
2013-2014 学年度 第 1 学期
科 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任课教师 杜炬辉 2013 年 8 月 日制定 系(部)主任 年 月 日审查 教务处 年 月 日审核 教学副院长 年 月 日审批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适用于 汽车装配与制造 专业 班级 1-6班
学期授课计划编写说明
授 课 计 划 表 篇四:汽车底盘构造教学计划
编号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第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专业与班级: 学 制: 总 学 时: 采用教材: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堂教学: 郭文洋
汽修09 三年 96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实 验: 习 题:
机 动:
66 30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73% 27% % % % %
本学期合计: 96
审 批 栏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篇五: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汽车检测技术在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发动机维护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方法;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能运用正确的方法熟练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熟悉发动机主要机构总成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本技能,熟悉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调整内容、调整部位及有关注意事项。
3.掌握发动机检测技术必备的基础知识,熟悉发动机主要性能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4.掌握发动机各种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 5.熟悉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技术要求。
6.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单元总论 知识要求
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一般构造、常用术语。 2.熟悉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检测诊断的方法、类型。 4.了解发动机维护工艺规范。
5.掌握发动机维修、检测有关的安全知识。 6.了解国内外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势。 技能要求
1.掌握各种汽车发动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安全使用发动机维修、检测设备。 教学内容
课题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 一、发动机工作原理及分类 二、发动机总体构造与主要功能 三、新型汽车发动机
课题二 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基础知识 一、发动机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的使用 二、发动机故障诊断基本方法 三、发动机大修工艺流程 四、发动机维修安全知识 第二单元 曲柄连杆机构 知识要求
1.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以及各部件的主要技术参
2.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维护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4.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测、诊断技术。 5.熟悉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配件的修复方法。 技能要求
1.能按要求完成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各组件、机构的拆装,掌握缸体、缸盖平面度检验及修理方法,掌握气缸修理尺寸、连杆大头轴承与曲轴主轴承修理尺寸的确定方法,掌握连杆小头活塞销衬套的更换和修配方法及技术要求。
2.能按规定完成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有组件和机构的维护工作。 3.能按规定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进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课题一 机体组 一、机体组的基本组成 二、机体组拆装 三、机体组维修
课题二 活塞连杆组 一、活塞连杆组的构造 二、活塞连杆组拆装 三、活塞连杆组维修
四、活塞连杆组故障诊断与排除 课题三 曲轴飞轮组 一、曲轴飞轮组的构造 二、曲轴飞轮组拆装 三、曲轴飞轮组检修 课题四 内燃机的支撑
课题五 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操作部分 1、 缸盖拆装检修 2、 活塞连杆组拆装检修 3、 曲轴飞轮组拆装与检修 4、 量缸、量轴 第三单元 配气机构 知识要求
1.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
2.掌握发动机配气机构维护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4.了解配气机构的检测、诊断技术。 5.熟悉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和配气相位有关知识。 6.熟悉配气机构主要零配件的修复方法。
1.能按要求完成发动机配气机构各组件、机构的拆装。 2.能按规定完成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气门。 3.能按规定对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检测、诊断和故障。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课题一 气门组 一、气门组构造 二、气门组拆装 三、气门组检修 课题二 气门传动组 一、气门传动组的构造 二、气门传动组拆装 三、气门传动组检修 课题三 配气相位 一、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二、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三、气门叠开
四、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 课题四 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 操作部分
1、 气门拆检
2、 配气正时检查与调整 3、 凸轮轴拆检 第四单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知识要求
1.熟悉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维护的主要作业内容、技术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 4.熟悉柴油燃料供给系统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 5.熟悉柴油燃料供给系统主要零配件的修复方法。 6.了解新型柴油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技能要求
1.能按要求完成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各组件、机构的拆装、维护工作。 2.能按规定对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进行检测、诊断和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