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档小区建筑设计说明-建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15:08
文档

高档小区建筑设计说明-建筑-

琼海南方花园(A、C区)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报建说明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第一节前言一、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名称:琼海南方花园A、C区(注:B区为已建部分)建设单位:海南安博南方房地产有限公司项目位置:海南省琼海市富华路旁设计单位: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类型:分一、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多层商业配套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135333.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A、B、C规划总建筑面积209623.31㎡(其中,B区已建建筑面积118465.0㎡,A区总建筑面积:3090㎡,C区总建筑
推荐度:
导读琼海南方花园(A、C区)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报建说明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第一节前言一、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名称:琼海南方花园A、C区(注:B区为已建部分)建设单位:海南安博南方房地产有限公司项目位置:海南省琼海市富华路旁设计单位: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类型:分一、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多层商业配套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135333.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A、B、C规划总建筑面积209623.31㎡(其中,B区已建建筑面积118465.0㎡,A区总建筑面积:3090㎡,C区总建筑
琼海南方花园(A、C区)

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报建说明

第一章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第一节  前言

一、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名称:琼海南方花园A、C区(注:B区为已建部分)

建设单位:海南安博南方房地产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海南省琼海市富华路旁

设计单位: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分一、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多层商业配套

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135333.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A、B、C规划总建筑面积209623.31㎡(其中,B区已建建筑面积118465.0㎡,A区总建筑面积:3090㎡,C区总建筑面积:88068.31㎡),A区规划一栋2层商业楼,总地上建筑面积3090.0㎡,C区规划5栋层数为16及1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88068.31㎡,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79935.00㎡、地上不计容(首层架空、屋顶梯屋)建筑面积2413.31㎡、地下室面积建筑5720.00㎡。

二、设计依据

1、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图—海南安博南方房地产有限公司宗地图

2、业主提供的地块周围道路界线综合图

3、建设单位提交的设计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规划部分》

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7、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版)

10、《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13、《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2005)

14、《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1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 48-88)

1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1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1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2005)

1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划》                   (JGJ100-98)

2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21、国家、海南省现行相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规程、规定。

三、基地概况

1、地形地貌

建设地点为海南省琼海市富华路旁,规划总用地135333.2 ㎡,代征道路面积17174.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周边道路交通便利。共由B、C区(东西宽285米、南北长453米的矩形地块)和A区(东西91米、南北68米的矩形地块)组成,A、B区斜穿有东西向24米宽高压走廊,B、C区相隔为32米宽规划路,地块东侧为32米宽规划路。

2、自然条件

2.1气象状况

(1)气温、雨量和湿度

琼海市地处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23.8℃;

极端最高气温38.9℃;

极端最低气温2.8℃;

全年日照时数:2239.8hr;

全年降雨量:1344mm;

平均相对湿度:81%;

雨季在5~10月之间,旱季在11~4月之间。

(2)主导风向及台风

年区域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 3-4m/s,年平均大风日数172天(六级以上),本区域受台风影响较大,处于台风走廊的范围。台风季节性为6~9月份,台风风力一般为7级,最大风速可达到10~12级,年平均有2.6个台风登陆本海区。

2.2 抗震设防烈度

琼海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二节  规划设计篇

一、设计思想

设计依据小区现有环境和规划条件,结合业主要求,追求设计自身提出的在都市融入自然,“近与都市交融,退与自然一体”的居住理念。营造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园林景观与城市公共景观绿化相协调并形成整体性,力求将小区建设成为具有海南自然、人文环境特色的、现代设施和管理齐全的居住小区。用以提升该地段城市品质,同时在场所的理念上保留原生土地的记忆,以住养生,回归自然。

二、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1、从小区用地的现状实际出发,结合地形、地貌、地物及周边环境,体现其特色与创新性。

2、保持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环境相兼容。

3、满足社区内部不同区域建筑总量和空间使用的限定要求。

4、与周边已建成的建筑物内的居民共享景观空间。

5、内部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做到通畅自然、人车分流,避免往返迂回,满足消防车环通要求,有利于社区内部的功能划分和有效利用。

6、适应迅速发展的休闲、旅游度假型房产市场需求。

三、总体布局

1、功能布局

充分遵循规划设计条件,结合地块自身特点,分A、B、C三个区域,并形成了“中心景观大走廊”的整体空间布局形态。强调生态环境概念,注重绿地布局和生态功能,通过绿化的穿插和交织,形成优美恬静的居住环境。

景观设计:结合市政规则道路,精心设计与环境融合的铺地、小品,采用热带植物巧妙间隔如耸立棕榈树的排列式种植、婀娜椰树的点缀,组成宽敞的景观空间,丰富景观视线。体现“近与都市交融,退与自然一体”的居住理念。

交通组织设计:小区利用现有的道路,以环行式道路系统组织交通。车行道环绕小区外围,和规则的道路相结合,使整个小区的车流通畅。小区内部环境不设机动车道,避免了车流的干扰,给小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小区设三个出入口,一个主出入口,两个次入口,主出入口设置在地块富华路的北面,小区宅前路、园路设置于小区内部,和外围道路紧密结合。小区室外停车位沿车行道布置。

小区道路分两级,主道路宽4~7m,步行道宽1.5~2m。在用地的四周形成≥4m环状道路,满足消防要求,整个布局合理有序,人车流清晰通畅。

2、 市政配套、公建

1).商业配套设施

服务小区的小型商业设置在西北规划路边,满足小区平常的生活需要。

2).社区服务设施

社区服务中心布局于B区,内设文化会所、老年康复活动室、服务站、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和医疗诊所等。

3).市政环卫设施

小区设50平方米垃圾中转站1处;并设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

四、建筑规划经济技术指标

项  目

数量单位备注
用地面积 12240.07约18.32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6534.31其中教辅楼:2599.44

康复楼:1915.81

学生食宿一体公寓:2019.06

地上计容建筑面积6534.31其中教辅楼:2599.44

康复楼:1915.81

学生食宿一体公寓:2019.06

建筑占地面积2539.53其中教辅楼:10.34

康复楼:774.06

学生食宿一体公寓:701.13

容积率0.53
密度21%
停车位25
绿化率40%

第三节  建筑设计篇

(一)平面功能设计

根据琼海市的气候条件和对项目顾客群定位的研究,设计确定了“在满足功能、美观、经济”的前提下,突出休闲、旅游、度假所需要的简洁、宽畅、明亮的居住空间。

户型设计遵循实用、经济性原则,达到通风流畅、光线明亮、动静分离、洁污分离的基本要求,内部交通流线便捷,使居住空间由通常性向舒适性、度假性过渡。

1、商业用房设计

商业用房的布置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大地提升商业空间价值,使商业部分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适应商业空间的不同布局。同时商业部分于住宅楼梯之外,互不干扰,为此本设计合理地安排商业的位置,空间完整灵活,使用效率高。

2、户型设计

2.1 本设计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精心地营造户内每一个空间,讲究动静分区,公共与私密空间分区,力求使每个房间都有直接采光通风,满足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活起居习惯。

3.2本项目定位为首席养生地,为度假、养老等提供良好的环境,主力户型为两室两厅,配合一室一厅进行平面规划组合。

3.3户型平面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平面房间规划方正,开间、进深与层高比例适宜。

·厅与卧室面积适宜,采用明厅、明厨、明卫的三明设计。

·使用功能合理,动静分区、公私分区、洁污分区和干湿分区明确。

·入户花园,增加与外部景观的交流。

(二)立面设计

建筑在满足功能的舒适性和使用性的基础上,建筑立面应体现现代城市特征,简洁、明快是立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手法上,采用了竖向阳台板和观景阳台挑板等形式,增强建筑竖向立体感。此外利用阳台、凸窗、连梁等元素结合部分挑板以增加建筑竖向的挺拔感和韵律感。利用简洁的女儿墙及顶部挑板统一并简化建筑形态,使整个建筑群体简洁、干净,富于变化又充满韵律感。

大面积的玻璃来表达具有节奏感的虚实关系,并选用现代而又富有热带特点的、简洁明快的基本建筑元素。建筑空间与人的互动构成了空间序列的逻辑,设计师对建筑风格、形式及特色的关注和诠释上,光线的阴影运用成了重要的元素。在建筑外部,设计了功能性的遮阳、木质百叶和阳台,这些元素的交替有序排列产生了富有生气的光影效果。

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类型:

    1#、2#商业楼、地下车库: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 区1~4#、: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2、基础形式:暂定多层建筑采用天然基础、高层建筑采用桩承台基础或天然基础,具体情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决定。

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自然条件:

a.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

b.抗震等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纯地下车库:四级、其它三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三级           

c.基本风压: 0.85KN/㎡ ,地面粗糙度类别:C 

5、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a.《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 50009-2012)

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d.《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e.《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f.《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

    g.《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2008)

    h.《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

    i.《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及其它现行相关规范和规程。

6、本工程设计计算程序:PKPM系列设计软件(2010新规范版)

7、本工程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住    宅:    2.0 KN/m 2

商    铺:    3.5KN/m 2

阳    台:   2.5KN/m 2

上人屋面:    2.0 KN/m 2

屋顶花园:   3.0 KN/m 2

不上人屋面: 0.5 KN/m 2

8、主要建筑材料;钢筋        HPB300、HRB400,混凝土  C35,C30,C25

钢材        Q235B 或 Q345

第三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二、小区系统划分

本小区分A、B、C三个区域,其中A、B和C区之间都有市政道路,所以给水、排水、消防系统划分为A、B一个区,C一个区,两个区的给水、排水、消防系统各自为系统。

 (一)给水

1、概述:

(1)A、B区给水水源取用城市自来水,由市政供水管网引入DN200给水管两根,成环状布置。给水压力按0.15MPa考虑。在C1、C2栋地下室设置水泵房、350T生活水池、260T消防水池供应A、B区生活消防用水。

(2)C区该小区的给水水源取用城市自来水,由市政供水管网引入DN150给水管两根,成环状布置。给水压力按0.15MPa考虑。在本项目地下室生活水泵房内设置300T 生活蓄水池。供水设备采用给水变频泵供水。

2、用水量

A区建筑用水量组成

序号项   目

用水标准数量用水时间

h

时变

化数

最大日用水量

m3/d

最大时用水量

m3/h

1商场83545㎡

121.528.363.55
2绿化、浇洒道路用水2L/ ㎡·d

790.0㎡

31.01.580.53
3小计29.944.08
4未预见水量10%2.990.41
5合计32.934.49
B区建筑用水量组成

序号项   目

用水标准数量用水时间

h

时变

化数

最大日用水量

m3/d

最大时用水量

m3/h

1住宅2803990人

242.51117.20116.38
2商场810212.5㎡

121.581.7010.21
3绿化、浇洒道路用水2L/ ㎡·d

59315.8㎡

31.0118.6339.54
4小计1317.53166.13
5未预见水量10%131.7516.61
6合计1449.28182.74
C区建筑用水量组成

序号项   目

用水标准使用

人数

用水时间

h

时变

化数

最大日用水量

m3/d

最大时用水量

m3/h

1住宅280L/p.d3410人

242.5954.8099.45
2商铺6L/ ㎡·.d

12285.46㎡

81..573.7113.82
3绿化、浇洒道路用水2L/ ㎡·d

13300.00㎡

31.026.608.87
4小计1055.11122.14
5未预见水量10%105.5112.21
6合计1160.62134.35
3、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A、B区室内给水竖向分为三个区,普通住宅一至三层,商业楼一至二层及住宅楼一层商场为Ⅰ区,采用市政供水;普通住宅四至十一层,住宅楼二至顶层为Ⅱ区;普通住宅十二层至顶层为Ⅲ区。Ⅱ、Ⅲ区由室外泵房内变频给水泵组加压供水。水泵从生活水池吸水加压送至各用户及屋顶消防水箱。给水方式为下行上给。

C区本工程生活给水采用给水变频泵供水,分为三个区, 3号建筑住宅一至三层及4号建筑住宅一至三层,1号建筑一至三层及2号商建筑一至三层商场为Ⅰ区,采用市政供水;1-4号建筑四至十层为Ⅱ区;1-4号建筑住宅十一层至顶层为Ⅲ区。Ⅱ、Ⅲ区由室外泵房内变频给水泵组加压供水。水泵从生活水池吸水加压送至各用户及屋顶消防水箱。给水方式为下行上给。

在4号建筑屋顶设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m3。给水方式为下行上给。

(二)热水系统

C区1-4号建筑住宅热水由燃气热水器提供。

(三)排水系统

本工程A、B区污水量为1165.71m3/d,C区污水量为925.66m3/d。建筑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分别由雨水斗及雨水口汇集排至室外雨水管网,最后排入市政干管。粪便污水与一般生活污水分别排放,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网。

第四章   暖通、空调设计说明

一、 概述

本工程为琼海南方花园A、C区,分为一、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多层商业配套。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135333.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A、B、C规划总建筑面积209623.31㎡(其中,B区已建建筑面积118465.0㎡,A区总建筑面积:3090㎡,C区总建筑面积:88068.31㎡),A区规划一栋2层商业楼,总地上建筑面积3090.0㎡,C区规划10栋层数为16及1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88068.31㎡,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79935.00㎡、地上不计容(首层架空、屋顶梯屋)建筑面积2413.31㎡、地下室面积建筑5720.00㎡。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2005)

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005-05-01)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建筑条件图

8、甲方对设计提出的有关文件

三、设计参数

1、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15次/h

2、住宅卫生间换气次数:10次/h

3、电梯机房换气次数: 10次/h

4、商业用房人均新风量:20m3/h 

四、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

根据建筑物布局及功能特点,对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如下设计:

1、建筑采用一对一分体空调系统,室外机位置由土建专业统一考虑。冷凝水统一排放或就近排放至地漏。 

2、地上房间通过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通风和排烟。

3、地下室设机械排烟系统和机械排风系统合用,平时排风,火灾时排烟。

4、卫生间采用吊顶式换气扇排气至排风竖井。水平排气管道上应安装止回阀。

5、厨房油烟通过排烟竖井高空排放。水平排烟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厨房油烟竖井与卫生间竖井可合用。

六、燃气规划

1、概述

a.燃气用户及特性。

本小区规划燃气为天然气,气源接市政管网。

本小区燃气用户:住宅生活用气

b.规划编制依据

(1)规划总图

(2)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规范及规定

七、用气量计算

1、住宅生活用气

本小区住宅生活人数估算为6500人。居民用气量按2930MJ/

(人*年),月高峰系数1.15,日高峰系数1.20计算,住宅部分生活用气详见表一。

表一:住宅部分用气量统计表

住宅用气人数人均用气指标MJ/Y

总用气量MJ/Y

折合天然气Nm3/Y

折合天然气Nm3/天

酒店1

760104677954920221146.78774.01
酒店2/渡假公寓

900104679420300261884.34916.60
酒店3

11001046711513700320080.861120.28
商务/培训中心

370104673872790107663.56376.82
综合性酒店4/商业

408104674270536118720.90415.52
酒店5

484104675066028140835.58492.92
酒店6

552104675777784160622.40562.18
酒店7

588104676154596171097.77598.84
贵宾渡假区13010467136071037827.74132.40
酒店8

800104678373600232786.08814.75
渡假公寓1

31210467326570490786.57317.75
渡假公寓2

20610467215620259942.42209.80
渡假公寓3

26010467272142075655.482.79
总计6870719082901999050.466996.68
住宅800429302345172074802448
说明:天然气低热值:36.22MJ/ Nm3。

3、综合以上计算,本小区日平均耗气总量

(1)日平均消耗天然气量:2448Nm3/天

八、燃气输配系统

接市政干管的引入管为中压管道,压力为0.2~0.4Mpa,进入小区后燃气干管设置成环状,每栋楼引入支管装一个调压箱调压后进个用户,管道末端压力不小于0.005Mpa。

干管均埋设于道路一侧,埋深不小于0.8米。管道坡向凝水器坡度大于0.2%。管道采用无缝钢管,并作防腐及防静电处理。或采用燃气专用PE管。

本规划区域气源来自市政煤气管网,引入的干管管径为D159X4.5。

  

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201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50348-200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

二、概述

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135333.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A、B、C规划总建筑面积209623.31㎡(其中,B区已建建筑面积118465.0㎡,A区总建筑面积:3090㎡,C区总建筑面积:88068.31㎡),A区规划一栋2层商业楼,总地上建筑面积3090.0㎡,C区规划10栋层数为16及1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88068.31㎡,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79935.00㎡、地上不计容(首层架空、屋顶梯屋)建筑面积2413.31㎡、地下室面积建筑5720.00㎡。

三、供电

1、用电负荷的性质和负荷分级

本工程主要用电为民用电,主要属于三级负荷,有部分一、二级负荷。

负荷估算如下(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

负荷组别用电设备装备容量(KVA)

需要容量(KVA)

备注
商场1228.5982.8Kc=0.8
住宅3546.51241.3Kc=0.35
地下室170.7136.6Kc=0.8
合计      49462360.7
负荷组别用电设备装备容量(KVA)

需要容量(KVA)

备注
商场1207.7966.2Kc=0.8
住宅2186.4983.9Kc=0.45
地下室99.179.3Kc=0.8
合计      3493.22029.4
2、供电电源、电压及供电系统

2.1、根据本小区用电负荷的性质和负荷分级,拟在地下室设一座10KV配电房,供电电源由市政10KV电网引来一路10KV电源,供电电源为三相50Hz,10KV 不接地系统。

2.2、为满足本小区管理及消防要求,拟在变配电所处附设一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本工程的应急备用电源,以确保消防及本工程最小运行状态下的负荷用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为防止两路电源并联运行,两回路进线开关之间设联锁装置。

四、电力、照明

1、本小区内室外高压线路采用YJV22-8.7/10KV型交联电力电缆,低压线路采用YJV22-0.6/1KV型交联电力电缆。

2、本小区低压网络为380/220V,三相四线加专用接地线的TN-S系统,向用户供电。

3、照明灯具光源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

五、防雷与保护接地

本小区的建筑在防雷上属于二类建筑,按要求设置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和防雷电波入侵装置。

沿建筑天面周边、屋脊、屋檐和屋角等处装设避雷网,作为接闪器,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的网格,以防止直击雷。突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均应做好防雷接地。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均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以防止感应雷。

为防雷电波入侵,所有电缆进出线在进出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套管等与接地装置连接。在供电高压系统中,所有高压电源进、出线柜均加装避雷器;在有线电视、数据网络等弱电系统入户前端加装信号避雷器等采取一系列防雷电波入侵措施。

利用建筑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本工程的防雷、重复及保护接地及弱电的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利用建筑柱内的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上下一致焊接成电气通路,其下端与基础接地装置相焊接,其上端延伸至与屋面避雷网相焊接。

在本小区建筑的变配电房等设备用房内及各建筑的强、弱电竖井内均设置接地端子箱,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底座、电缆金属铠装层、电缆保护钢管以及所有金属支架均与接地装置连接,住宅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以保证安全。

六、弱电工程设计

(一)设计范围

1、通信系统

2、有线电视系统

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4、门禁控制系统

5、车库管理系统

6、电梯轿厢紧急呼叫系统

1、 通信系统

根据《海南省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本工程通信系统采用光纤入户。

本工程语音通信系统由市政管网引来至地下室设备间,经配线后分别引至各栋单体电信间,后至家居配线箱。

2、 有线电视系统

本工程有线电视网电缆由市政管网引来至地下室设备间,经分配后分别引至各栋单体分配分支器箱,后至家居配线箱。

有线电视主干电视采用SYWV-75-9同轴电缆,用户终端电缆为SYWV-75-5同轴电缆。 

3、闭路监控系统

本工程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IP高清数字监控系统,信号采集后传输至小区安保控制中心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机,系统网络结构采用二级网络配线系统。

视频监控录像回放分辨率的清晰度须达到480线以上。硬盘录像保存时间不小于30x24小时。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摄像机主要设置于车库、出入口及走廊、小区周界、电梯轿厢及重要房间等部位,电源由二级交换机(POE)提供。

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机到二级交换机(POE)采用光纤配线,从二级交换机(POE)到摄像机采用超五类屏蔽线缆。

4、 门禁系统

本工程单元楼门禁采用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系统采用TCP/IP形式,通过小区局域网实现门禁对讲联网。门禁对讲主机与户内对讲分机通过解码器连接。

户内对讲分机选用安防型,户内紧急求救信号及燃气报警信号通过局域网传至小区安保控制中心。

5、车库管理系统

本工程设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影像全鉴别系统。对进出的内部车辆采用影像对比方式,防止盗车;外部车辆采用临时出票机方式。

系统应具备:

(1)、出、入口影像鉴别;

(2)、出、入口票据核实、自动区分月票、临时票据等,自动计费;

(3)、自动计费、收费显示;

(4)、出入闸门自动控制;

第六章消防设计篇 

第一节  建筑专业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6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设计内容

2.1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建筑编号层数功能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备注
1号建筑

16住宅  

高层住宅一级
2号建筑

16住宅  

高层住宅一级
3号建筑

16住宅  

高层住宅一级
4号建筑

18住宅  

高层住宅一级
5号建筑

16住宅  

高层住宅一级
2.2总平面:

建筑与周围建筑间距均满足防火要求,结合场地消防车道沿建筑设环形消防车道和登高场地,满足消防要求。

变压器室、低压配电房位于地下一层,门直通室外,外墙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设有宽度不小于1米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米的窗槛墙。

2.3防火防烟分区

地下室、设备房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地下设备房部分防火分区不大1000平方米,停车库不大于4000平方米。

住宅首层主要功能为入口大堂,加上各种管理用房组成一个防火分区。部分住宅首层设有电房、网络机房等配套设施,自成一个防火分区。

每栋住宅单元塔楼标准层面积均小于500平方米,每栋住宅单元每层为一防火防烟分区,每栋住宅单元设有一台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通向屋面,住宅平面中住宅户门至疏散楼梯门的走廊距离均小于20米。其疏散距离、疏散宽度均符合防火规范。

商铺共2层,每层总建筑面积为小于2500平方米,自成一个防火分区。

2.4安全疏散与消防电梯

十六和十八层住宅单元,每层不超过8户,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²,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都不大于10米,每层自成一个防火分区。按二类普通消防设计,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安全出口,设有一座封闭楼梯间和一台消防电梯,单元间楼梯通过屋顶连通;二十六层住宅根据一类高层住宅设剪刀楼梯一部,分别设前室。每栋塔楼均设消防电梯一部,从一层直到顶层。楼梯间、前室直接对外开窗或采用凹廊通风,前室开窗面积不小于2㎡,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小于2㎡。走廊通道等符合防火规范,户门均用甲级防火门。

2.5防火构造

相邻两栋住宅根据不同防火分区要求,外墙窗水平距离大于2米。防火墙内转角两侧外窗之间水平距离大于4米。

电梯井及水、电、暖管井均分别设置,并在管线安装完毕后,以不低于同层楼板耐火极限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封堵,该处楼板应预留钢筋。井壁检查门采用丙级防火门。各种穿越墙体和楼板的孔洞空隙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楼梯在通往地下室出入口部位设置前室进行防火分隔。

建筑幕墙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高度不低于0.8米的不燃烧体墙裙或防火玻璃墙裙。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三)、给排水防火设计

1、设计依据:

a.(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

b.(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c.(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室外消防给水

A、B区室外给水管道按环网设计,由城市干管供水,临时低压制管网上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火灾时由市政管网向环状管网供水。系统设计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

C区室外给水管道按环网设计,由城市干管供水,临时低压制管网上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火灾时由市政管网向环状管网供水。2号建筑为准,按二类高层商主楼设计,设计水量20L/s;C区室外消防设计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

C区室内外消防以2号建筑为准室内消火栓设计水量20L/s;室外消防设计水量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保护半径小于150m。

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A、B区室内消火栓系统不分区。系统由室外泵放内的消火栓加压泵与小区高位水箱(A、B区消防水箱设置在M2号建筑屋顶。高位水箱内贮有平时不被动用的10min室内消防用水量18m3,火灾延续2.00h的消防水量144T贮存于室外消防水池内, 设水位控制阀实现启闭自动化。在高位水箱间架设高度满足上部最高数层消火栓所需水头。

在消火栓箱内均设有消防泵启动按钮,火灾时可启动上述按钮开启室外泵房内消防加压泵,从消防水池抽水送至消火栓给水管网进行灭火。系统设计水量为20L/s。

C区的1~4号建筑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以2号建筑为准,按二类高层商主楼设计,设计水量20L/s,系统竖向不分区;系统由水泵与高位水箱联合供水。4号建筑高位水箱内贮有平时不被动用的10min室内消防用水量18m3,火灾延续2.00h,消防水量144T,贮存于4号建筑地下室消防水池(总有效容积252 m3)。在高位水箱间架设高度满足上部最高数层消火栓所需水头。

在消火栓箱内均设有消防泵启动按钮,火灾时可启动上述按钮开启室外水泵房内消防加压泵,从消防水池抽水送至消火栓给水管网进行灭火。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号建筑地下车库及商业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车库为准按中危险Ⅱ级设计。从4号建筑屋顶消防水箱往下引一根立管以报警阀前自喷管相连接,报警阀设于消防水泵房内。消防水量为30L/s,消防水量108T,贮存于地下室消防水池。4号建筑高位水箱内贮有平时不被动用的10min室内消防用水量18m3,火灾延续1.00h

火灾时,喷头开始洒水,管网中压力下降,水流指示器动作,发生信号,通过消防管理中心控制启动加压泵,从架空层消防水池抽水送至自动喷水灭火管网。火灾延续1小时自动喷水用水量108T贮存在消防水池内。

5.其他消防措施

1、发电机房及高低压配电房设七氟丙烷。

2、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要求,设置适当的固定灭火装置。

(四)、电气专业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1.4、国家有关的消防技术规范;

1.5、本工程建筑设计文件。

2、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3、电气设备防火

变电所的电力变压器采用的干式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采用真空断路器,低压无功功率补偿采用干式电容器。无油化设备的采用减少电气火灾的危险。

4、消防设施电源

在消防设备的末端装设双路电源互投装置,由变电所单独引两路电源供电。当发生火灾切断主电源时,能保证消防用电。室内消火栓处设有消火栓按钮,发生灾情时,能及时发生报警信号,起动消防泵,及时组织扑救。消防配电设备设有明显标志。

5、应急、疏散照明

为确保在事故和火警状况下人员安全疏散和事故处理,在疏散楼梯间、电梯机房、变配电房、值班室、大厅及走道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及疏散诱导标志灯,应急电源采用自带蓄电池式。

6、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在本工程消防控制室内设有一台区域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消防电话装置、消防警报装置及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在变配电房装设感烟感温组合探测器(采用自动气体灭火方式 );车库装设感烟探测器;火灾报警探测器采用智能型,通讯方式采用总线制通讯技术。

在各层疏散楼梯口及地下车库处设有手动报警按钮(保护区内任意位置到手动报警按钮不超过30m)及室内消火栓箱启泵按钮。 

5.2、消防设施联动控制

本系统联动控制采用多线直接控制器及联动控制模块自动控制相结合,对排烟风机、防火卷帘、配电室及变配电房气体灭火、非消防电源等设施实施联动控制。

5.2.1、对消火栓系统的控制

消火栓按钮动作后启动消火栓泵 (也可由消防中心手动控制) ,并显示消火栓泵的运行,故障信号,显示消火栓按钮的动作状态,消防水池水位。

5.2.2、对喷淋系统的控制

任一个报警阀动作信号送至消防中心并可自动或手动启动喷淋泵。

5.2.3、对防排烟风机的控制

火灾时,系统接受到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或多线控制盘的控制信号后,系统启动排烟风机。

5.2.4、对防火卷帘的控制

火灾时,系统接受到火卷帘处感烟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并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向火卷帘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降至距地 1.5 米;系统接受到火卷帘处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并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再向火卷帘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降至地。

5.2.5、对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

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自成一小系统,火灾时,系统接受到配电室及发电机房内感烟,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并确认后,向火场发出声,光报警,同时电子钟停走,灭火指令延时 20~30 S 发出,并把信号发送至消防控制中心。

5.3、消防专用电话系统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为的消防通讯网络系统,采用总线制。系统设备设在消防中心内,用户电话为摘机即可呼叫通信的设置电话塞孔。系统在水泵房,配电房等处设有消防电话分机,在各手动报警按钮设有带电话塞孔的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控制室内设有向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电话一部。

(五)、暖通专业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67-97)

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2、消防设计系统:

1)、未满足自然排烟的地下室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每平方米每小时60立方米;未满足自然排烟的地下车库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换气次数计算。

2)、未满足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和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未满足自然排烟的走道和房间设机械排烟系统。

4)、排烟风机选用高温排烟风机,排烟风机的软接采用防火耐高温帆布制作。所有排烟系统均选用防火材料制作,穿越防火墙处的排烟管设280度防火阀。

5)、其余各房间均利用可开启外窗满足自然排烟。

第七章  人防设计专篇

一、建筑专业人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2)《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3)《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FJ 01-04)(2007年合订本)

2、工程概况

C区人防工程设在3、4号建筑地下室,为平战结合六级人民防空地下室。

3、建筑设计

(1)本工程按6B级乙类二等人员掩蔽所设计,防化等级为丙级。

(2)规模:本工程地下人防建筑面积为4841.45㎡,设3个防护单元12个抗爆单元

(3)口部设计:用于人员掩蔽的防护单元均设一个室外主要出入口及一个室内次要出入口,在主要入口处设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在次要入口处设密闭通道、滤毒室、进风机房及防化值班室。

(4)人防平时功能为汽车库。

二、结构专业人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2)《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FG 01-05)(2007年合订本)

2、工程概况

人防地下室,为平战结合常六级人民防空地下室。

3、结构设计

(1)人防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2)战时荷载组合: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静荷载标准值,土压力、水压力  标准值。

(3)本人防工程为全埋式防空地下室,平时作为车库,战时为人防工程。人防地下室基础暂定采用柱下基础,结构底板厚度为300mm,人防顶板结构层厚度为200mm,人防顶板建筑完成面完成以后混凝土防护厚度为250mm.地下室人防外墙厚度不小于300mm,人防临空墙不小于250mm。

4、人防荷载取值

人防地下室计算用等效静荷载取值:(6B级乙类二等人员掩蔽所)

分类荷载标准值分项系数准永久系数
地下一层顶板(不考虑上部建筑影响)40

1.0

0
外墙(与土接触)

10~25

底板30~35

隔墙(相邻防护单元抗力级别相同时)

30
隔墙(相邻防护单元抗力级别相同时)

30
隔墙(与普通地下室相邻)

70
临空墙(室外竖井、楼梯、穿廊式入口)80
直接作用的门框墙室外直通、单向出入口135
出入口临空墙室外直通、单向出入口90
防倒塌棚架水平6
垂直30
2.3选用主要材料:

A、混凝土:

基础垫层:                      C15

承台:                          C35       防水等级: P6

地下室外墙:                    C35,     防水等级: P6

人防顶板:                      C35,     防水等级: P6

5、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rd:钢筋1.35,混凝土1.50。

三、给排水专业人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2、本地下室设有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地下室。按3个防护单元设计,防护单元掩蔽面积4840㎡,隐蔽人数为4840人;防护单元设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水箱各一个,水箱有效容积分别为90 ㎡及60 ㎡ ,其中洗消用水为2.0㎡。战时人防水箱为玻璃钢水箱,战时安装,其水源直接由市政提供。用水标准为:饮用水4L/人。天按15天考虑;生活用水为4L/人。天,按10天考虑。

3、战时给水:战时掩蔽人员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进出人防地下室人员的洗消用水、战后各出入口受污染的房间和通道的冲洗用水。防空地下室的防毒通道内及各密闭通道附近设置皮带带冲洗龙头,由水泵抽取水箱内的水,供人员洗消和口部洗消.战时电源无保证时,应设手摇泵。

4、战时排水:战时掩蔽人员的生活废水、进出人防地下室人员的洗消废水、战后各出入口受污染的房间和通道的冲洗废水。

本人防工程分为平战结合及战时排水系统,平战系统主要排除平时及战时生活污水,战时系统排除战时及战后的人员及地面和墙面洗消污水。

隔绝防护时间内,人防地下室不得向外部排水。

人防地下室战时主要出入口的防护门内,设置染毒集水池,防毒通道,洗消间及各密闭通道则设置防爆波地漏.将洗消废水排至染毒集水池,战后利用移动泵将染毒水池内的污水排至室外专门处理设施。

当人防电源不可靠时,排水系统应增设手摇泵,战时安装。

所有埋地排水管均应设在垫层或底板中,其外壁应先刷红丹两遍,再刷沥青玛蹄脂两道,总厚度不小于3mm。

战时设干厕所,内设隔臭马桶。

5、穿过人防外墙和顶板的管道在人防墙内侧加防护阀门,管道穿人防墙或楼板处加密闭防水套管。

6、防护阀门为耐压≥1.0MPa的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

7、地面建筑的所有排水管道一律不得进入人防地下室。

8、与人防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得穿越人防围护结构。因条件需穿越人防地下室顶板时,只允许给水、消防、采暖及空调冷媒管道穿过,且其公称直径不得大于DN150,并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9、允许穿越防护外墙及顶板的所有给排水管道,必须于防护外墙及顶板的内侧设置抗力不小于1MPa的防护阀门。

10、穿越防护单元之间的给水管道应在防护墙两侧设防护阀门。

11、所有穿人防地下室围护结构、密闭墙、防护密闭墙及顶板的管道均应设防护密闭套管。

12、 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13、战时给水管采用涂塑热镀锌钢管需明设,管径小于等于DN100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DN100采用法兰或卡箍连接, 镀锌钢管与法兰的连接处应二次镀锌。

14、排水管及潜水泵出水管采用镀锌钢管。

15、有压管道试验压力为1.2MPa。

16、战时用给水系统应在紧急转换时限(战前3天)内调试完毕且须达到战时使用要求。

17、装配式钢板水箱应在临战转换时限(战前15天)内安装到位,并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作为战时人员生活、饮用水贮水池(箱)。

四、电气专业人防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2005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设计内容

2.1本工程人防等级为6级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

2.2本工程采用TN-S系统。各防护单元的战时配电回路应各自,当穿越其他防护单元时,在穿越的防护单元内应有防护措施。

2.3本工程设置EPS作为人防工程的内部电源,应急电源持续时间3小时。

2.4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的外侧,应设置有防护能力的呼叫音响按钮,音响装置应设在防化值班室,人防呼唤音响按钮为防护型,底距地1.4m,音响装置底距地2.4m。

2.5清洁、滤毒、隔绝三种通风方式的音响及灯光信号,设在进风机房,防化值班室及战时主要出入口(包括连通口)最里一道密闭门的内侧上方,底边距门上方0.1m,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设在防化值班室内,底边距地1.2m,均为明装。

2.6灯具应为较轻的灯具,卡口灯头,吊链式安装,照明光源宜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当室内净高较低或平时需要而选用吸顶灯时,应考虑在临战时加设防掉落保护网的措施。

2.7从人防内部至防护密闭门外的照明线路,在防护密闭门内侧(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距地2.3m处,单独设置熔断器做短路保护(单独回路可不设熔断器保护)。

2.8人防的所有管线均穿热镀锌钢管,穿越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电气管线, 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管材应选用热镀锌钢管(厚度不小于2.5mm)。

2.9引入人防的所有管线,宜暗敷在楼板内或墙内,若明敷,则在穿过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电工应配合留管,并在管线敷设完后,作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

2.10 在各个人防出入口及连接通道口的门框上应预埋符合防护密闭要求的穿墙管,管材应采用热镀锌钢管。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

2.11 当人防工程电缆或导线较多时,可采用沿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但电缆桥架不得直接穿过围护结构、防护密闭隔墙,穿过时应改为穿热镀锌钢管敷设,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2.12电源插座和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应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应急照明、消防、医疗等重要用电设备装的设漏电保护装置,在无特殊要求时,应只报警,不跳闸。

2.13凡与施工有关而又未说明之处,参见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FD01~02)施工。

五、通风专业人防设计说明

1、本工程地下室设置了平战结合的人民防空地下室,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核6级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下室人防设3个防护单元。设清洁式、滤毒式和隔绝式的通风系统。

2、清洁通风时空气经消波、过滤后送入室内,清洁新风量按5m3/(人*h)计算;滤毒通风时空气经消波、过滤器、过滤吸收器后送入室内,滤毒新风量按2m3/人*h计算。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不小于40次/h。清洁区超压不小于30Pa。

3、风机选用电动、脚踏两用通风机;排风选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防化值班室内设测压装置。

4、管道尽利用平时通风管道。将平时通风管道进行局部调整。方便战时安装,同时节约成本。风管穿越密闭墙时,通风管(包括测压管、取样管)穿越防空地下室的外墙、内部的防护密闭隔墙、密闭墙、防护单元间的防护密闭墙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密闭措施:制作带防毒密闭翼环的穿墙短管,经除锈防腐处理后,随土建施工时预埋在墙内(若两端需连接风管时,预埋管应在墙面两侧各伸出150mm)。密闭翼环必须与短管满焊,施工中需将该短管与墙内钢筋焊牢,以免错位。

5、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焊接成型,且有0.5%的坡度坡向室外。非染毒区内风管采用镀锌铁皮制作。 

6、在利用送风产生的压差下,排风依次经过干厕、简易洗消间和防毒通道排至扩散室。

六、其它

(1)作好预埋、预留、预购等工作,切实保障平战转换阶段人防设备、设施安装调试。

(2)设干厕及简易洗消间,设地漏、污水集水池、潜污泵排水(隔绝通风时不向外排水)。

(3)本说明及图纸未详之处请严格按照有关的规范、规定执行。

(4)人防设备须选用各级人防管理部门认可的定点厂家产品。

第八章  节能设计专篇

一、建筑专业节能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43号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  J 275-2003

4、《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DJ01-2005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2005

(二)节能措施

根据国家和琼海市对建筑节能的要求,本设计专业在多方面采用了保温屋面、外墙体内保温、窗外遮阳等技术措施。如240mm灰砂砖外墙面、浅色饰面、含水多孔材料做屋面层。

一、节能设计说明

1、建筑专业节能设计

(1)建筑节能设计依据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DJ 01-2005)》(海南省地方标准DB)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2005)

·《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3-2006)

·其他有关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

   (2)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采用简单合适的体形,尽量缩小体形系数。

·组织良好的穿堂风,每间主要房间均有对外开窗,有利于夏季降温,降低空调能耗。

·采用固定遮阳--利用阳台及竖向线条作为综合遮阳措施,阻挡太阳辐射。

· 外墙颜色大多采用白色和浅灰色涂料或面砖等浅色饰面材料,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节能效率。

二、给排水节能设计

1.本工程所有卫生洁具都采用节能型卫生洁具,以及采用的管材必需与卫生洁具连接相配套。大便器冲洗水箱小于6L,卫生间内阀门及水咀均为球阀式。不得使用淘汰产品。

2.本工程各栋建筑都设水表来计量。

3.本工程生活给水水压由市政水压及节能的变频给水泵来保证。

4.本工程要选用陶瓷阀芯、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两档式节水型坐便器;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喷头等节水淋浴装置。

5.结合本工程地面竖向标高,本工程雨水及污废水都采用重力排水。

6.结合本工程地面的渗水性比较强,本工程部分雨水可以直接渗透到土壤内减少市政雨水的排放。

三、电气专业节能专篇

1、设计依据

a.《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b.《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2005)

2、设计内容

2.1、房间或场所照度值及照明功率密度表:

房间或场所照度值(lx)

照明功率密度(W/㎡)

住宅1007
设备房2008
管理用房30011
商场30012
2.2、照明灯具光源采用节能荧光灯。

2.3、楼梯间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延时一分钟自熄。

2.4、为提高本小区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电能损耗,在配变电所和变电所装设了低压静电电容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本小区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2.5、供电电力变压器装设在用电设备较集中的建筑群,相对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低压配线路的电能损耗。

2.6、照明设计中,一般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

2.7、采用合理的照明方案:照明开关控制灯具合理,布置合理,便于操作,有利于节能。

2.8、配电设备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缩短了配电线路长度,节省了材料,减少了电能损耗。

2.9、各水池、水箱均设有液位控制,能自动控制水池、水箱的高、低液位,保证了用水要求,避免溢流浪费水源,节约了能源。

3.0、道路照明

光源采用高效节能三基色荧光灯,采用定时控制器分时段(前夜灯/通宵灯)控制,以节约电能。

四、暖通、空调环保节能设计专篇

1、设计依据:

a.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2005

b.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005-05-01

2、选用空调机组时采用高能效比的产品。分体空调能效比均不能小于3.4。 

3、选用节能低噪声风机和节能排气扇,WS值不大于0.32。

4、选用环保型的设备和环保型的材料。

5、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选择空调室外机组。

6、本建筑如果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气体,不能直接排至室外。应根据气体本身性质进行处理。

7、空调排风系统具备热回收条件的采用热回收系统。热回收系统的效率不能低于60%。

第九章  环保设计专篇

根据国家和琼海市对建筑的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要求,本设计各专业在多方面采取了环保节能措施:

一、建筑环保设计

1、本工程力求营造一个生态居住环境,整个用地做大面积的庭院、绿化。

2、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节能型材料,给排水和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设备和材料。

3、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有噪音的设备采取隔声减震措施。

二、排水系统

   (1)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制,室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小区与之最近的废水井,再与废水一同排入市政污水干管。汽车库废水经隔汽油池后,也排入小区与之最近的废水井,再与废水一同排入市政污水干管。

   (2)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室内通过阳台雨水地漏、雨水斗管地漏收集后,排至室外的雨水井,再通过管与井相连排至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2、备用发电机除每月例行运行调试外,运行机会不大。选用环保部门批准的柴油发电机。

3、生活垃圾集中运送到垃圾箱。每日由环卫部门运走。

三、暖通环保设计

1、空调、通风系统选用节能高效低噪声设备,并采取一定的消声、隔振、防火,保温等技术措施,以尽量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

2、选用环保型的设备和材料。

3、商用厨房的排油烟应经过净化处理再排至室外。

4、本建设项目如果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气体,不能直接排至室外。应根据气体本身性质进行处理。

第一十章工程造价估算专篇

    一、根据相似工程对本项目拟估算综合造价如下表:

A、C区投资估算表

序号名称数量(m2)

估算投资(万元)

备注
1建安费91158.31 17701.39  
2室外工程29963.4 1348.35  
3景观工程29963.4 8.90  
4合计19948.综合单价:1941.83元/m2 

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

文档

高档小区建筑设计说明-建筑-

琼海南方花园(A、C区)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报建说明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第一节前言一、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名称:琼海南方花园A、C区(注:B区为已建部分)建设单位:海南安博南方房地产有限公司项目位置:海南省琼海市富华路旁设计单位:海南中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类型:分一、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多层商业配套建设规模:规划总征地面积135333.2㎡,规划净用地面积118159.0㎡,A、B、C规划总建筑面积209623.31㎡(其中,B区已建建筑面积118465.0㎡,A区总建筑面积:3090㎡,C区总建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