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西游记与禅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21:15:06
文档

西游记与禅宗

禅宗视角下对《西游记》的主题反思一立题原因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不单单是一部神魔小说,它其实是在至简的故事里包含着至深的文化信息,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之下折射出了哲理的意蕴,因此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多重性和深度性,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诠释。下面我主要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述。二禅宗简介既然是要从禅宗的视角来解释《西游记》的主题,那么我首先对禅宗作一些简单的介绍这里所说的禅宗是指中国的本土禅宗,先来说说本土禅宗的形成。按照禅宗的传法谱系所说,本土禅宗起源于印度禅宗,经二十七代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终于到了
推荐度:
导读禅宗视角下对《西游记》的主题反思一立题原因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不单单是一部神魔小说,它其实是在至简的故事里包含着至深的文化信息,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之下折射出了哲理的意蕴,因此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多重性和深度性,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诠释。下面我主要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述。二禅宗简介既然是要从禅宗的视角来解释《西游记》的主题,那么我首先对禅宗作一些简单的介绍这里所说的禅宗是指中国的本土禅宗,先来说说本土禅宗的形成。按照禅宗的传法谱系所说,本土禅宗起源于印度禅宗,经二十七代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终于到了
禅宗视角下对《西游记》的主题反思

一 立题原因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不单单是一部神魔小说,它其实是在至简的故事里包含着至深的文化信息,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之下折射出了哲理的意蕴,因此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多重性和深度性,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诠释。下面我主要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述。

二 禅宗简介

    既然是要从禅宗的视角来解释《西游记》的主题,那么我首先对禅宗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这里所说的禅宗是指中国的本土禅宗,先来说说本土禅宗的形成。

按照禅宗的传法谱系所说,本土禅宗起源于印度禅宗,经二十七代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终于到了中国,那菩提达摩也就是中国本土禅宗的初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达摩祖师,这个谱系到底可靠不可靠,我们也不好去评说,不过根据现在一些学者的考证,中国本土禅宗的形成应该还可以追溯到更早。

现在说一下发展,自达摩向下传了五代,因为是一脉单传,所以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并不是太广泛。到了六组慧能禅师时本土禅宗才是真正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吧。因此在明代的时候禅宗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从当时王阳明根据禅宗而开创心学体系就可以看到其冰山一角。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从禅宗的视角下来审视《西游记》的主题。

禅宗有四句格言,分别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第一句是说禅宗的来源,后三句是讲主张的。《西游记》文本中在很多地方都体现了这三句主张,具体在文本中的表现我们接下来再讲。

【下面我来解释下什么是禅。

禅:一词来源于梵文,音译叫做“禅那”,简称为禅。根据佛经的评述禅大致有两层含义:

第一种与定相近,意思是要让心绪意念宁静下来;第二种与慧相近,但慧不是一般所说的知识或者是智慧,它是佛教特指的一种观照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力。

佛教讲由定发慧,就是把定视为了获得佛教慧的基本条件,这样讲这两层含义其实是有着递进的关系。】

三 无字经的真谛

我们先来说一下无字经。不知道大家对《西游记》结尾时出现的无字经有没有感到很疑惑,当时阿难迦叶给他们师徒传经前先是问他们这么远来有没有给带来什么人事啊,悟空认为这简直就是在公然向他们索贿啊!对此就很气愤,非要拉着两位尊者到如来面前理论一番,好在唐僧和八戒悟净来劝悟空才算作罢,后来又是在几人好言劝说下两位尊者才是把真经给传了,但最后师徒几人经大鹏提示才发现他们原来受的真经竟是无字的,顿时就有了一种被人骗了的感觉。这就让人感到很蹊跷了。

为什么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要传给他们无字经呢?无字经难道就真的是如同悟空所说的是因为两位尊者没从他们师徒讨来好处就故意难,给了他们无字的白本来糊弄他们师徒呢?还是像燃灯古佛和如来所说的那是无字的真经呢?我个人从情感上来说是认同后者的。怎么来解释无字白本是真经呢?从禅宗的主张上来解释就显得有些道理了。

《西游记》文本第八十五回有这么一处情节与禅宗的主张联系很密切,说是有一天走在西行的路上,忽然有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巍峨,切需仔细!”行者就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可唐僧还是免不了惊慌,行者就问他说:“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行者接下来就说了那其中的四句颂子,具体就是: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行者继续说道:“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

这么多主要想说明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佛在自己心里,只要潜行修行,即使不远去灵山,也可立地成佛。这就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张。

那么显然禅宗是主张对心性的修行。既然这种修行是一种个人的感悟,很显然用语言和文字来记录这种感悟就显得很困难。因此禅宗就认为真正的大境界是没办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它只能是靠个人的开悟来领会,这也就有了不立文字的传统。

但不立文字归不立文字,佛经还是要读的,毕竟上根之人还是极少,多数人还是要靠参悟佛法来实现开悟。从这个意义上讲怎样达到开悟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参悟佛法,还需要个人的经历和生活体验,最后还要看慧根,看你究竟是不是修佛的这块料。看重过程也是禅宗区别于其他佛门宗派的一个特点之一,从这一点看唐僧师徒一路克服艰难险阻这样一个过程,受尽诱惑不为所动,本身就说明了对佛法的一种领悟,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过程就是求得了真经。

另外根据佛经中的空有观念的辩证关系来解释无字经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无字不为有

有本不为空

所以说无字经是符合佛家的最高境界的,说是真经一点都不为过。

四 每一个人的真经

说完了无字真经,现在我们就该说一下从无字经的真谛中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启迪。

真经本无字,我们为之奋取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过程无疑是充满艰辛和磨难的,经受磨砺并有所成长其实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时因为目标的实现也会有其社会价值。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经历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唐僧脱去了肉身凡胎,悟空脱去了顽劣,八戒和悟净不再因曾经的过错而继续受罚,这是他们个人的超脱,而之后取得真经普渡一方百姓又体现了广泛的社会价值。

因此,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只要我们有所希冀,有所追求,心头都有一座灵山,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部西游记!

文档

西游记与禅宗

禅宗视角下对《西游记》的主题反思一立题原因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不单单是一部神魔小说,它其实是在至简的故事里包含着至深的文化信息,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之下折射出了哲理的意蕴,因此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多重性和深度性,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诠释。下面我主要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述。二禅宗简介既然是要从禅宗的视角来解释《西游记》的主题,那么我首先对禅宗作一些简单的介绍这里所说的禅宗是指中国的本土禅宗,先来说说本土禅宗的形成。按照禅宗的传法谱系所说,本土禅宗起源于印度禅宗,经二十七代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终于到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