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洪菊
第一:学会预习,培养多方能力
一、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足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它的作用太大了。首先,课前预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课前预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孩子自己找出自己所认为的知识的衔接点、重点、难点、疑点。三、预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一定集中,收获也比别,这就是成功学习的奥妙之一。
预习的方法:
第一遍读文,标分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第二遍读文,画出生字生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想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工具书;
第三遍读文,画自己喜欢或感受深刻的词、句,三言两语写出感受;
第四遍读文,画问号质疑。
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越应该多读几遍,把别人读一遍完成的内容,分两遍完成。但目前状况反了。
第二、按时默写,打牢写作基础
课文后面横条格中是要认识的字,田字格中是需要书写的字。生字表一是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需要会书写的字,词语盘点是语文的词语库,所有词语需要会写。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应该及时巩固,给孩子进行听写。
第三:及时背诵,积累写作素材
课文的背诵,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可以积累词汇。此举可以说是在少年时代的银行里面储存“金币”,到长大的时候,可以随时提取利息,那是一笔终身享用的财富。我们每周都有背诵作业,背诵要求。希望家长可以督促、检查、配合。
背诵既要熟读成诵,又要讲究方法;另外,要给孩子施压,适当规定时间;最后,力争让背诵成为一种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