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试卷要求 :
一、单选题
答题要求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窗体顶端
1(5.0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
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D)
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参: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2(5.0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
∙A)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C)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参: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3(5.0分)
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
∙A)
投身社会实践
∙B)
认识客观规律
∙C)
加强主观努力
∙D)
制订周密计划
参: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4(5.0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的分配方式。
∙A)
原始社会
∙B)
阶级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主义社会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5(5.0分)
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
∙A)
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
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
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参: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6(5.0分)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参: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7(5.0分)
绝对剩余价值是( )。
∙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参: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8(5.0分)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业资本
∙B)
借贷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
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D)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9(5.0分)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
∙A)
客观实在性
∙B)
实物性
∙C)
结构性
∙D)
可分性
参: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0(5.0分)
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
∙A)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
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参: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1(5.0分)
认识运动是一个反复无限的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参: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2(5.0分)
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
政治关系
∙B)
思想关系
∙C)
生产关系
∙D)
阶级关系
参: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3(5.0分)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参: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4(5.0分)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全面性
∙D)
真理具有相对性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5(5.0分)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
在街上巡逻
∙C)
农民在田里插秧
∙D)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参: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6(5.0分)
生产关系是反映( )。
∙A)
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
∙B)
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
∙C)
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
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参: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7(5.0分)
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行为是( )。
∙A)
联合
∙B)
兼并
∙C)
收购
∙D)
垄断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8(5.0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
对立统一规律
∙B)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19(5.0分)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文化传统
∙D)
生产方式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20(5.0分)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参: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窗体底端
反馈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