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0:57
文档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  A.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NB.1.5NC.3ND.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A.偏大B.偏小C.是正确的数值D.
推荐度:
导读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  A.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NB.1.5NC.3ND.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A.偏大B.偏小C.是正确的数值D.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  )

   A.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

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

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A.4.5N               B.1.5N           C.3N        D.2.1N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

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    ) 

A.偏大           B.偏小

C.是正确的数值   D.无法判断

4.如图2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涮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

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5. 如图3所示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机械,按图中所示的情景使用过程中没有省力的是(    )

6.如图4所示的各滑轮组中,物体重力

都是G,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使物体匀速上升,拉力F最小的是图(  )

7.一位同学双手的最大拉力为500N,现在他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

成的滑轮组,最多能提起的物重为(    )

A.500 N    B.1 000 N    C.1 500 N    D.250 N

8.如图5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

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D.他们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均是指向地心

9. 下列现象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 

A.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  

B.旅行箱的下面安装小轮子   

C.钢笔拧得太紧不易打开,往往在手与钢笔之间垫一块毛巾

D.为了把桌面上的污渍擦干净,常常用大一点的力压抹布

10.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6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6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图7所示,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滑轮(甲图)是为了        ,而塔吊

中使用滑轮组(乙图)主要是为了        。

12.如图8所示,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

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若夯锤的落到地面上时的重力为300N,那么它的质量为______kg(g取10N/kg),不考虑高度对g的影响,它抛起和落下时的重力相比是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13.你玩过滚铁环吗?如图9所示,玩滚铁环游戏时,铁钩与铁环间的摩擦是       

摩擦,铁环与路面间的摩擦是       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

14.如图10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

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15.如图11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

以,向    更省力,原因是                         。 

16.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

物推入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           ,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                     。 

17.为抗风,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

人们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                                。一人用100N的压力将重5N的地钉竖直缓缓地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        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         N的拉力。

18.有一个矿井,深20m,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400N的矿石

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12所示,动滑轮重20N,不计其他摩擦。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两个工人用的拉力F=__________N;当矿石拉出井面时,则其中一个工人将绳子移动了________ m。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9. 如图13所示,在图中画出F1、F2的力臂。

图13

20.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14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与探究题(21题4分,22题4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4分)

21.如图15甲所示是人们锻炼常用的握

力计,它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图乙是它的表盘的示数,则图中指示的握力是     N。

22.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

力情况”,使用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23.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

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图17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①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_______两图进行。

②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_______。

④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24.如图18所示是我们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实验结

束后,通过分析数据,有的同学指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也可以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 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平时许多同学也经常用这种观点分析杠杆问题.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并不总是力臂.请你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些器材,通过实验证明杠杆平衡条件在普遍情况下应该是“动力× 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l)你补充的器材有:                  、                  。

(2)写出操作步骤:

五、综合应用题(6分)

25.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

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19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

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

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参: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 A  6.B  7.C  8.D  9.B  10.C(桥在水平位置时,L小于吊桥长度,阻力臂L2等于O到桥重心的距离;当绳与桥垂直时,L等于桥长,然后随着桥的上升L变小;整个上升过程中桥重G不变,阻力臂L2变小,而FL始终等于GL2,而GL2随桥上升减小,故FL始终在减小)

二、填空题  11. 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   12.30   不变

13.滑动  滚动    14.30  20

15.上  向上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大于向下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

16.斜面   省力    17.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105  110

18.210  40  

三、作图题

19.  20. 

四、实验与探究题

21.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28

22.F=  并不省力

23. ①甲丙   ②答案略   ③f与N成正比  ④匀速直线

24.(1)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2)去掉一侧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使其保持水平平衡,读出测力计示数,并用刻度尺测出力臂。改变测力计斜拉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五、综合应用题  25.(1)小兰和爸爸对杠杆施加的力分别为F1=400N

和F2=800 N,F1的力臂l1=2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有l2===1m  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1m的另一侧。

(2)设:小兰和爸爸匀速行走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行走时间为t,要保证杠杆水平平衡, 则有F1( l1-v1t)= F2(l2- v2t) 解得:v2=0.25m/s

文档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_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体中重约为1N的是()  A.一枚壹圆硬币    B. 两只鸡蛋    C.三枚回形针    D. 四张实验桌2.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A.4.5NB.1.5NC.3ND.2.1N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而是指在大于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调零直接用来测量力,测出的结果将()A.偏大B.偏小C.是正确的数值D.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