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19:30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④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⑤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④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⑤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⑤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水调歌头》中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越是当你滔滔不绝的时候,你的愚蠢越会暴露无遗。越是当你洗耳躬听的时候,你的智慧越会快乐生长。聆听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方;聆听是沟通双方,尊重对方的桥梁;聆听是pāo弃错误,远离懊悔的法宝。沉默能省去许多烦恼,倾听是最大的智慧。学会倾听,你会发现世界也在跟着你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愚蠢(____)  聆听(____)  pāo(____)弃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 

(3)“绝”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请你为“滔滔不绝”中的“绝”选择恰当的解释(____)

A.断绝 .穷尽 .走不通的 .极、最

(4)画线的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三、名著阅读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鲁迅先生在《范爱农》一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真切同情与怀念。该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__》中。

(2)名著

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看见祥子出来,她的嘴唇撇了几撇,脸上的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宿。

上面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4.九(2)班开展以“走进自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校团委举行以“拥抱大自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孙艳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她修改。

清晨,(甲)雾姑娘穿着美丽的绚烂的衣裳,笑着走来叫醒酣睡的生灵。太阳哥哥也随即放射出光彩,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向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的露珠显得晶莹剔透。(乙)生灵们就在宽敞的大地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

①(甲)处画线句子意思重复,应将“               ”删除。

②(乙)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有些人外出游玩时,喜欢在文物上乱涂乱画,如:某某到此一游。几位同学发现,一些在石桥上乱涂乱画者不服别人的劝阻,甚至出言不逊。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个小伙子不耐烦地说:“这座桥又不是你家的,你凭什么管?”

②一位中学生说:“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不留个名,枉来一趟。”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 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 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5.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

6.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7.选文从雾凇外表的_______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说明顺序。

8.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9.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慢菜花”开

潘巧林

①入秋之后,母亲在自家院子的空地上除草、翻土,开辟了一块地,并用锄头勾勒出长方形状,把地分成小块,打出坎,种上生菜、芹菜、葱蒜、豆角和菜。

②每天清晨,天微亮,母亲就悄然起床,到她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去了。她给菜们除除草、松松土、捉捉虫、浇浇水、施施肥,捣鼓不停,却也乐在其中。

(A)

③小菜苗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得以成活并长得飞快。转眼之间,原本空客的菜地变得葱绿一片,实在养眼。我栽在地头的月月红,也铆足了劲探出了许多花蕾,时有花朵绽放。母亲有心,特意用了小木棍和细竹片一点点扎成了篱笆,把月月红围住,供它攀爬。秋风微微,月月红繁茂的深红色花朵开得越来越热闹,冗长的花事与菜们的绿在光影的交替里互相映衬,定格成“山风吹来花在动,无风花影也动人”的画面,时常令人驻足观

(B)

④如此好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持续着。时光照在墙面上,在屋檐下留下时间的痕迹。母亲所种的豆角、葱蒜,品种早熟的菜花都可以收获上桌了,农家肥培育出来的菜花,鲜嫩软滑,大人小孩都爱吃。我更甚,抱怨母亲只种了一畦地,好吃的“菜花”供不应求。而母亲却说,还有三畦地的慢菜花在后面呢。我有点心急,便对母亲说,这么久还吃不上,要不要砍去,改种早熟菜花。母亲却道,需要时间,等它能吃了便可持续吃到开年。我不便再说什么,只好看着慢慢生长的“慢菜花”,耐着性子等呀等。

(C)

⑤又是暖暖一年冬。日光倾城,我见着慢菜花慢慢抽芽,积蓄着生长的力量,结节粗大壮实,

“彪悍”得很,心里的喜悦渐渐萌生、积累,很是期待收获来临。之后的某周末,外出归来,路经菜地,看到慢菜花已开花迎接我们,在微风的轻抚下,举着手像在说,你看,我们在这儿。这下,吃都吃不过来,我为自己之前的“嫌弃”羞愧不已。

(D)

⑥有天傍晚,母亲在菜地里摘着我爱吃的慢菜花,我三岁的小儿骑着他至爱的滑滑车,从房

间里窜出,在客厅里打几个回弯开到家门口,头也不回骑车出了门。忽然,他发现一些草长出了毛毛的花,禁不住大声嚷嚷:“外婆!外婆!你看——草草长花了。” 母亲无疑被他的声调感染了,随手摘了草,熟练的翻卷着,一下,两下,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就做成递给了他。他丢弃了他的滑滑车,拿着那只“草狗”跑来跑去。夕阳西下,洒落一地暗沉的余晖,晚风将月月红的香气送入鼻息,我恍然跌入了梦境。

⑦总有一些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耐心等待。比如等待慢菜花开,比如养育孩子,比如寻找

幸福。从播撒小小的种子到结出沉甸甸的果实,需要走很长的路其间,谁也不能保证阳光总是灿烂,风雨不会再来,蜂蝶不会失约。只要做到三月播种、五月施肥、七月提虫,九月必然会有收成。就如民谣歌手、诗人周云蓬所说:“幸福可以来得慢一点,只要它是真的。”是的,一切都在来的路上,慢慢等,太阳愿意照耀,雨露答应滋润,即使在沙漠里,鲜花也会盛开,你所期待的,也必然会出现。

(选自2017年12月21日《柳州日报》,有改动)

10.阅读选文第④、第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慢菜花”的生长状况

“我”对“慢菜花”的情感

还吃不上“慢菜花”

(1)

“慢菜花”慢慢抽芽

(2)

(3)

羞愧不已
11.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母亲仍是坚持着每天浇水,缓缓地,慢慢地,像养育一个个孩子。

A.(A)处 .(B)处 .(C)处 .(D)处

12.品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如此好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持续着。

13.全文以写“慢菜花”开为主,第段却写了“草长出了毛毛的花”、“母亲做草狗”等内容。有人说这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也有人说,不可以删。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1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六、对比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      为: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

(3)后天下之乐而乐 后:

(4)忧以天下 以:

(5)民亦乐其乐 乐: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7.(甲)文中,表现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同样体现这种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两段选文,请谈谈你心目中的“古仁人”的形象并简要举例说明。

七、作文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________着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1.(1)醒能述以文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 云归而岩穴暝 但愿人长久 将登太行雪满山 怀旧空吟闻笛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暝、长久、赋、晖、气象”等字词容易写错。

2.(1)chǔn    líng    抛 洗耳躬听 洗耳恭听    (3)B    (4)排比 比喻    

【详解】

试题分析:(1)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抛”的字形和多音字“聆”在词语中的读音。(2)书写汉字时,要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洗耳躬听-洗耳恭听。(3)“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根据句意,这里的“绝”是穷尽的意思。故答案为B。(4)“聆听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方”——比喻;又用“聆听是……”三个类似结构的分句构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故答案为比喻和排比的修辞。

3.(1)《朝花夕拾》 虎妞 蛮横泼辣(精明自私、直爽等)。    

【详解】

(1)《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全书由《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作品组成。

(2)《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文本描写的人物是虎妞。虎妞是祥子的妻子,是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偿习气,她缺乏教养,自私粗俗,性格蛮横泼辣,但也是个办事的好手,有类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据此可填写作答。

4.(1)示例:大自然,心灵的港湾;大自然,灵魂的归宿。

(2)①“绚烂的”②“宽敞”改为“宽广或宽阔”。

(3)示例:①这位大哥,文物是人类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不可再生的精神资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破坏文物的行为,人人可以管,希望你能停止对文物的破坏。②这位同学,我们出来参观文物古迹,是为了了解祖国灿烂的古文化,增长自己的见识,乱涂乱画只会遭别人唾弃,留下的名字只会遭众人的谴责,请你注意自己的形象,停止你的破坏行为。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标语应注意:一要紧扣主题“走进自然”;二是要注意文字简洁,字数不能太多(标语特点),可以适当使用修辞,一般宜用对偶、比喻、对比等,要注意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示例:聆听自然心语,感悟自然魅力。

(2)甲处“美丽的”与“绚烂的”重复,去掉一个。乙处“宽敞(一般形容房屋等建筑物)”一词属于用词不当,改为“宽阔(宽广)”。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劝说词是规劝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口语表达。劝说时,既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又要使对方愉快地接受,因此,劝说词应做到委婉、明确,称呼对方要有礼貌,说话要客气,要用和对方商量的口气,要把劝说的理由明确告诉对方,切忌命令、强迫的口气。拟写劝说词,第一步,确定劝说要达到的目的,即核心事件是什么;第二步,简述劝说的理由,要充分,能从对方角度考虑,打动人心;第三步,要注意修辞、句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最好能写得有一定的文采。示例:这位同学:外出游玩,可以拍照做记念,在文物上乱涂乱画,不仅影响他人参观,也起不了留念的作用,你可以拍照做纪念,这样不是更好么。

5.B

6.①分类别、下定义;②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

7. 通透灵动; 优秀品质; 逻辑    

8.①雾凇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②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③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变得幽静。

9.示例:①雾凇可以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

②雾凇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更加优美、宁静;

③雾凇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

【分析】

5.试题分析: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梳理和层次的划分。在梳理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各语句所写的内容,对说明同一内容的进行合并即可划分层次。根据本段文字的说明,【甲】句话说明形成雾凇的另一个重要气象条件——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丙】两句具体说明“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这一条件。【丁】句具体说明“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这项内容。据此,答案为B。

6.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6段运用了分类别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本质特点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

7.试题分析: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说明文的内容,首先要确定说明对象,然后看文章具体介绍说明这个对象哪个方面,包括事物的特征、外形、功能、性质、状态,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可以在中心句、总括句、过渡句等关键句中捕捉特征,筛选关键词作答。本题结合文章第3、7两段筛选出雾凇特点的词语作答即可。

8.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关的词句作答。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本题可筛选文章的7、8、9段的中心句归纳作答。

9.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作答时可结合文章所介绍的雾凇特点,从增添景观、改善和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方面作答。注意答题不要脱离文本去空谈。

10.(1)心急 (2)喜悦 (3)“慢菜花”已开花

11.C

1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突出了时间的漫长,也表达出作者对如此好景的喜爱与珍惜。

13.不可以删。文章虽是以写“慢菜花”为主,但文章的主旨是有些事情需要耐心等待,等待慢菜花,等待幸福。文章第⑥段写“草长出了毛毛的话”“母亲做草狗”这些事情,正是作者寻找到幸福的体现,这一段内容照应了文章主题,也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14.内容上:升华文章主题,从“慢菜花”的等待中领悟到有些事情需要等待,幸福与你所期待的,也都会出现。

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脉络清晰

【分析】

10.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的能力。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对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物的言行是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所以解答此类试题,要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行动等进行分析,把人物的心理揭示出来。需要补充的心理活动和情节依次是:心急,喜悦,“慢菜花”已开花。

11.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原文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分析句子的含义,逐项分析各项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确定所补写句子的位置。C项正确,补写在此处可以承上启下。

1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如此好景的喜爱与珍惜。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取舍问题。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文章的主旨是有些事情需要耐心等待,等待慢菜花,等待幸福。文章第⑥段写“草长出了毛毛的话”“母亲做草狗”这些事情,正是作者寻找到幸福的体现,这一段内容照应了文章主题,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14.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本文最后一段内容上:升华文章主题,从“慢菜花”的等待中领悟到有些事情需要等待,幸福与你所期待的,也都会出现。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脉络清晰。

15.(1)表现(2)处于、在(3)在……之后(4)把……作为……(5)以……为乐

16.(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做到这样却不称王,是从来没有的事。

1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18.示例:“古仁人”是心怀国家和民生,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贤德之人。例如诸葛亮,他淡泊名利,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

15.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表现

(2)大意: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居:处于、在

(3)大意: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后:在……之后

(4)大意: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以:把……作为……

(5)大意: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乐:以……为乐

16.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以下词语是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重难点词语:“以”,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个互文句,应合并翻译。

(2)重难点词语:“王”,动词,称王天下,即使天下归附。“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是“未有之也”。

17.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主题的理解。在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语句作答。根据甲文内容可知,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根据乙文内容可知,体现忧国忧民政治理想的语句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意思是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

18.

这道题考查对文段的拓展阅读能力。根据文段内容可知,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古仁人”,他们崇尚的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而孟子强调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同样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因此,“古仁人”应该是心怀国家和民生,淡薄名利的贤德之人。比如杜甫,在颠沛流离之际,仍然心系国家和百姓,写下了《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反映“安史之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严重灾难的诗篇。

【点睛】

甲文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文译文:

孟子回答说:“……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愁当自己的忧愁的人,百姓也会把他的忧愁当自己的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附,是从来没有的事。”

19.例文:

为生命着色

树叶,没有留恋停留在枝头的安逸,以其绝美的身姿,飘飘然,如疲倦的蝴蝶一般,落在大地母亲的胸膛上,化作春泥,为来年的绿色祝福,也为生命着上了永远的绿色。

流星,没有眷恋挂在夜空的自由,以其完美的弧线在夜空闪亮划过,承载了许许多多人的心愿,为生命着上了永恒的光彩。

生命,是一张白纸,与其永远苍白,不如使之绚烂多姿。所以我拒绝生命这张白纸,要为它着上它应该有的色彩。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坦然。

有的人不知道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所以挥霍浪费,殊不知,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人生也许“充实”,但也无可否认的是,那样的生命是多么的苍白。虽然我们没有江海那样的壮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扬;虽然我们没有高山的巍峨,但是我们可以有大地的厚重;虽然我们没有参天大树的挺拔,但是我们可以有小草的坚韧…这些都是生命的色彩。生活中,我们不再做旁观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真实。让我们坦然地面对一切,以我们的真实、个性为生命着上永远的一抹亮丽。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巍然。

山,以其沉稳为生命着色;水,以其灵动为生命着色。而我们更需要一份巍然,让狂风吹大不了,让暴雨冲刷不掉,让一切力量都毁灭不了。成功的背后,不知道跌倒过多少次;失败的背后,不知道绝望过多少次。然而,正是这份巍然让我们在跌倒时有了支柱,在绝望时再次坚强。没有巍然,也许我们就会飘然不定;没有巍然,也许我们就会抱憾终身。在演绎生命这支单曲时,我们要慎重填词,以沉稳地方式去演奏。我们将会以巍然为生命着上坚实的一笔。

为生命着色,需要一份超然。

庄子晓梦迷梦蝴蝶,是一种超然;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是一种超然;陶潜采菊东篱下,是一种超然。他们以超然为生命着色,这样的人生显然是怡然自得的一生。而在他们的背后,不知曾经经历过多少艰辛的历程。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这份超然是需要我们铭记的,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超然,为生命着上永恒的一笔。

为生命着色,一笔坦然,一笔巍然,一笔超然,每一笔都是那么坚实有力,每一笔都是无悔无怨。

为生命这张白纸着上不掉的色彩,生命将更加精彩。

【详解】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为________着色”。“着色”本指给画涂色,这里更应该理解“着色”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给事物增加一抹亮丽的颜色。根据题目中的材料可知,题目可以补填具体的事物,如大地、天空、校园等;也可以补充抽象的事物,如生活、梦想、心灵、生命等。因此,文章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亮丽色彩——为理想奋斗的历程;可以抒发对生命充满生机的情感体验;可以阐述“着色”在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总之,补题要力求“新”,主题要展示人间的“真、善、美”。选择最有感触的素材,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④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⑤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