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如何做好信访举报工作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19:26
文档

浅谈如何做好信访举报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一次与同事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就结合本职工作,简单谈谈自己对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一点体会。当前,随着信息传递的快捷、群众对法律和的认知度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群众上访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访工作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大,这就对信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来简单的接待与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接待态度生硬、知识贫乏、方法简单、推诿搪塞等,都可能导致群众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乃至进京上访等情况发生。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信访
推荐度:
导读浅谈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一次与同事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就结合本职工作,简单谈谈自己对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一点体会。当前,随着信息传递的快捷、群众对法律和的认知度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群众上访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访工作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大,这就对信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来简单的接待与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接待态度生硬、知识贫乏、方法简单、推诿搪塞等,都可能导致群众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乃至进京上访等情况发生。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信访
浅谈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一次与同事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就结合本职工作,简单谈谈自己对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一点体会。

当前,随着信息传递的快捷、群众对法律和的认知度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群众上访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访工作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大,这就对信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来简单的接待与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接待态度生硬、知识贫乏、方法简单、推诿搪塞等,都可能导致群众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乃至进京上访等情况发生。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信访接待工作呢

我认为,信访接待其实就是一个察言观色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生活中,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个人很滑头,但用在信访接待上,我认为它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快捷的沟通,不仅能迅速拉近与上访者的距离,也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上访人的信任,有了信任做基础,就有利于我们把握接待的主动权。当然,说什么话,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地位,也不能给继续或今后处理案件带来不良影响,如何恰到好出去把握这个度,需要我们到实际工作中去磨练。

一、来访人员的分类

要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我们就要研究上访人,要在他进入接待室起,就要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他来访的目的,思考接待的方式,寻求解答的方法,以确保来访人能够满意而归。

通过总结来访人员的诉求,我把来访人员分为七种类型:

    一、“带着疑惑”来的。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强农惠农的。而各种要做到“家喻户晓”,则需要有一个过程。为此,群众有时难对有些不了解、不熟悉和没有弄明白,就来到我们委里进行咨询。(安广镇来三个人,了解农机具补助)

二、“带着期盼”来的。有些事情,靠上访者本人是解决不了的,而且可能已经找过有关方面,或者是某些单位、部门有过承诺,但一直没有落实下来。他来上访就是希望自己的问题得到尽快解决。

三、“带着忧愁”来的,这类人多是生产、生活中碰上愁事,遇到一些困难,又没人帮助解决,就到委里来,想通过我们这个渠道进行解决。(四棵树的孙树海)

四、“带着怨气”来的。这类人上访,往往是由于曾经或现在受着不公平对待,甚至可能有些“冤枉”。(姜旭)

五、“带着恨意”来的。这类上访人多是因为某种原因与某个人或某个单位有着“深仇大恨”,这是很危险的,处理不好就会越级上访。这类上访人涉法涉诉的居多。(四棵树的张生、锦华街的华淑敏)

六、“带着横蛮”来的。接待中,有时会遇到极个别的上访者耍横,让你有理说不清,并且根本无法进入解决问题的状态。(舍力的张庆先、他的四大爷就是这样,来了就不让你解释)

    七、“带着难”来的。这类上访人多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以重复访为多。(乐胜乡的王贤、太山宝石村张亚东等人)

通过我们的察言观色,通过与上访人的对话,阅读上访人递送的材料,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摸清来访人的目的,区分开他们的类型,做到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二、接谈处理的三个阶段

在具体接待工作中,我认为可以分三个阶段用12个字来概括:一是控制局面;二是接谈梳理;三是解释疏导。

----控制局面。无论哪种情况,只要有人来访,我们首件事情就是要把上访人的情绪稳定下来,控制住当前的局面。除了来访人是寻求解释说明和帮助的,其他群众来访,一般情况下都是带着怨气、怒气或者不安的心态来的,在情绪上不会很好,他们有请求解决问题的心态,但是在言语上比较激动,更有甚者会出现肢体上的动作。这就需要我们的接待人员学会控制情绪,控制局面,以便坐下来认真的接待。为此,我认为在控制局面这个阶段要做到三点:首先要学会察颜观色。和颜悦色的来访者,自然好处理。但有些来访人性格暴躁,情绪激动,心里气愤,加上他们对法律不是很了解,态度会很不好.这些都会通过面部表情体现出来。通过观察,我们就要调整接待方法,要做到更耐心一点,和蔼一些,多一些理解,多换位思考,不厌其烦,对上访人所反映的问题或诉求不管有没有道理的,是不是属于受理范畴,我们接待人员都要认真听取,提高上访人的期望值,拉近与上访人的距离,便于接下来的工作。当然了,对受理范围以外的,我们也在认真、耐心听取的同时,也要做好解释说明,并引导上访人到相关部门去反映问题;其次是要带着感情接待。对待他们的感情要真,不能有漠不关心、冷若冰霜的态度,要把与上访者之间的感情作为“软化剂”、“推动剂”,打动上访人的心,以此来达到我们的目的。上访人进门时,你热情的一句招呼,可能就化解掉上访上访人心中一半的怒气,拉近与上访人的距离。你的热情使上访人感到温暖、感到没有距离、没有门槛,上访人就愿意与你交流,无意识间把你想知道的就会全无保留的传递给你,以便更有利于达到你解决问题,甚至息访的目的。(姜旭例子)。最后要善于抓住主要人物。目前大多来访群众都不是一个人,一般个访都是2-3个人,集体访人就更多些,无论个访还是集体访,上访人里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头头,接待人员要通过观察与了解,找出上访群众中的关键人物,想方设法做好这些人的思想说服工作,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就容易控制住局面,有利于做好接下来的接待工作。(王、丛接谈太山宝石张亚东等人)。

----接谈梳理。这个阶段我认为接访人员要做到:(1)认真听诉。一般上访人来到后,都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对于他们的诉说,我们必须认真听,不要打断他,让他说。怎样才算是认真听来访人诉说呢?我想关键有三点:一是真正的坐下来,静下心来听。二是在表情上,应该让群众看到你在认真的听,而不是敷衍了事,心不在焉,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三是认真的记,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记下来,让群众感受到你在认真的听和记他们的问题。做到这些,群众对你的信任度会一下子提高,而且有的甚至还会打消刚才进门时的那种不信任感。有了信任作基础,接待就好办多了。其实认真听诉,也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面对来访群众,接待人员不会无动于衷,尤其上访人员言辞激烈时,我们接待人员的心态也会出现波动,这就需要一个冷静的过程,而认真听是最好的办法。做到这点,接待人员才能从内心中对接待工作不厌倦、不厌烦、不抱怨,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接待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也会受到群众的认可。(2)梳理问题。我认为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把群众反映的听明白了,要把事情的原委问清楚了,这有助于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形成一个大概的是非曲直的判断,初步知道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怎么处理。二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以及背后的主要焦点。在上访人陈诉完问题,我们有了初步的判断后,我们可以与上访人做进一步交流,探究他上访的深层次起因,了解其主要诉求、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等,进而可以为自己开展下步工作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而且又能够适时的把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重复出来,并及时敲定主要诉求,加以文字化,记录在接待记录上,让群众进行必要的认可。这一切都做了,我们就能在心理上、感情上、工作上与来访群众达到更深层次的融合,取得上访人更多的信任。如果这些工作都做到了,群众对于我们的接待就会基本上满意,也就会满意度离开。其实梳理问题,也是一门学问,反映了平时接待的基本功,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做好梳理,就要对相关的以及法规熟悉掌握。清楚,梳理就会痛快,处理就会得当迅速快捷。反之亦然,不明白,自然就会答非所问,左右围堵,避重就轻。因此说,梳理的基本功,就是平时的学习与积累。知识与经验,积累得多了,就能做到快刀斩乱麻。梳理,也是一种学习与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对解决问题研究的过程。梳理的好坏,关乎到问题处理的质量,关乎到群众对接待人员接待的满意程度。通过梳理,对问题进一步加深了认真,通过梳理进一步了解了案情,也实现了与群众的再沟通。

----解释疏导。这个阶段其实就是答疑解惑,做上访人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上访人进行合理诉求。适时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让群众基本满意的离去,这是我们信访接待的最终目的。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我们管理职权范围内,我们受理了,群众自然会满意的走。但是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在我们受理范围,我们不予受理,无论你怎样解释,来访群众一般都不会高兴。这就需要我们在接待的过程中,反复的讲明我们的职能与权限,以及能够做的和不能够做的;反复的告诉群众一个道理,就是党和是公正的,你所反映的问题必须依法解决。通常的情况是,接待完了,群众临走时,如果再多说几句理解的话,多做几句思想工作,从生活与健康以及劝人宽心的方面多说几句,群众会感到一种尊重与理解,往往临走时会感谢,对接待工作也表示满意。接待的最后一步,就是收官的一步,必须认真对待,绝不能轻视。一次成功的信访接待,本身就有大量的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工作同时并举的问题,我们接待人员,一定要把握火候,适时的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稳定群众的情绪,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具体来说我觉得应该抓好以下四个问题:

1、解释恰当得体。接待过程中,要给群众讲明我们的职能以及权力,取得群众的理解。在接待完毕之后,还要明确的告知群众受理的方式,联系电话等。对于不属于信访事项的群众来访,也要做好接待工作,给群众讲明怎样找相关部门或者法律程序解决。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帮助群众到有关部门去反映情况。

2、克服厌战情绪。来访者有时候扎堆,接待工作任务繁重,常常是面对复杂的局面,难免情绪有些急躁,这就需要接待人员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不与群众争执。另外,对属于涉法或者是大信访处理的问题,我们不要把来访群众简单的推出去,让群众产生错觉――认为这是推脱,认为反映问题无门,结果导致越级上访。

3、思想疏导跟上。接待完毕了,最好紧跟着说几句知心的话,最好从关心生产生活方面入手,谈谈心,这样容易与上访人在心灵上沟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稳定效应。总之,要让群众感觉到你的接待是很有耐心,很认真的,很负责任的。

4、跟踪督办跟上。接待完毕以后,群众走了,但不是一切都完了,而是要根据案情以及对群众的承诺,及时与有关单位部门联系,落实好相关的承诺。该批转批转,该联系的联系,该上报领导的及时上报,该协调的及时协调等。

三、接待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在做解释说明时,不能违背法律、不能随意承诺。

二是解释说明时语言要缜密、防止上访人录音。与信访人面对面时,我们基本能做到这点,但是在电话作答某些问题时却容易忽略这一定,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环节。

三是接待人员不要与上访人有身体接触。确有必要的,应该与门联系,由他们去解决。

四是由于上访都是老弱多病的弱势群体,有些人进入接待室就吃药,接待人员尽量劝解他不要在办公室吃药,劝阻不了的,也要当面检查他所用的药,防止发生意外。

五是不能用过激语言刺激上访人。因为有些上访人身体情况我们不了解,过激语言会导致上访人心脏病等旧病复发,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最后,向高提个建议:能不能在走廊里和信访室安置两个摄像头,一是对言行过激的上访人起到震慑作用,二来也可以预防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咱们也有直接证据。)

以上是我个人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所述内容不是很全面、很透彻,还存在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事多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改正,更好地促进工作。 

谢谢大家。

文档

浅谈如何做好信访举报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信访接待工作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一次与同事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就结合本职工作,简单谈谈自己对做好信访接待工作的一点体会。当前,随着信息传递的快捷、群众对法律和的认知度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群众上访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访工作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大,这就对信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来简单的接待与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的发展,接待态度生硬、知识贫乏、方法简单、推诿搪塞等,都可能导致群众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乃至进京上访等情况发生。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信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