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不属于犯罪集团特征的是( C )
A.人数较多
B.较为固定
C.有“保护伞”
D.目的明确
2.依照我国刑法规定,一人犯数罪被判处数个有期徒刑,若总和刑期不满35年,则决定对其执行的刑期最高不能超过( C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3.下列各项关于刑法时效制度的内容,不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是( A )
A.行刑时效
B.追诉时效
C.追诉时效的延长
D.追诉时效的中断
4.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C )
A.惩罚犯罪
B.打击犯罪
C.预防犯罪
D.消灭犯罪
5.刑法的空间效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D )
A.一国刑法在什么时间内适用
B.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适用
C.一国刑法对什么人适用
D.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
6.刑法体系是指( D )
A.刑法规定的各种刑罚方法排成的序列
B.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的综合
C.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
D.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7.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 B )
A.加重处罚
B.从重处罚
C.数罪并罚
D.从轻处罚
8.一个泰国人在越南贩卖了5公斤海洛因,后进入我国,我国司法机关对其贩毒行为进行追诉并对其定罪判刑。该案在管辖上适用的原则是( A )
A.普遍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属地管辖原则
D.保护管辖原则
9.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属于( B )
A.身份犯
B.亲告罪
C.非身份犯
D.非亲告罪
10.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D )
A.假想防卫
B.事后防卫
C.防卫过当
D.特殊正当防卫
11.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是( C )
A.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在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D.在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放纵走私罪的犯罪主体是( C )
A.司法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海关工作人员
D.
13.下列犯罪中属于持续犯的是( A )
A.非法拘禁罪
B.盗窃罪
C.诬告
D.故意杀人罪
l4.传播淫秽物品罪的主观方面是( C )
A.故意犯罪
B.故意犯罪,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C.故意犯罪,且不具有牟利的目的
D.故意犯罪,且具有营利的目的
1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 D )
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B.应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C.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16.破坏监管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是( C )
A.依法被关押的人员
B.依法被刑事拘留的人员
C.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D.正在服刑的罪犯
17.依照法律规定,对于使用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的行为( C )
A.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
B.构成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
C.构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
D.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18.我国刑法规定的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 B )
A.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
B.一般主体,只限于自然人
C.特定的公司、企业
D.公司、企业
l9.雇佣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中的童工是指( C )
A.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0.对于盗窃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 B )
A.应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应择一重罪处罚
C.应以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从重处罚
D.应数罪并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有( ABCDE )
A.严厉程度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适用根据不同
D.适用机关不同
E.确立机关不同
22.我国刑法的任务是( ABCDE )
A.保卫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保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保护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
D.保护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E.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
23.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包括( ABCE )
A.时间性
B.自动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E.有效性
2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主犯包括( AB )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C.聚众犯罪的参加者
D.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人
E.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人
25.根据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的有( BCDE )
A.以断绝恋爱关系的方法逼迫女方发生性交行为的
B.利用妇女熟睡与其性交的
C.冒充妇女丈夫与其性交的
D.利用职权乘人之危奸淫妇女的
E.明知是幼女而与其性交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减刑: 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 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制度。
27.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 “法无明文规定不 处罚” 。新《刑法》第 3 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 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28.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 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抽象的事实错误) ,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 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
29.非法行医罪: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国家、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行为,均应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理由: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国家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行为,如果法律另 有特别规定的,应以特别规定定罪处罚,而非一律定为玩忽职守罪。
31.对于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即使造成严重后果,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理由:故意伤害罪的行为对象是他人的身体。伤害自己身体的,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32.依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理由:依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不得对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适用死刑。
33.犯罪中止的有效性要求没有发生犯罪结果。
(×)理由:犯罪中止的有效性要求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职务侵占罪的主要法律特征。
35.简述假释的适用条件。
36.简述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论述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可以成立共犯的理由及如何确定犯罪的性质。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甲、乙二人(均已成年)于某晚潜入某工厂行窃,盗得精铜板10块,价值人民币450元,二人在携带精铜板准备逃离工厂时被工厂保安发现追赶。二人联手将保安后携赃物逃离了工厂。
对于甲、乙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并说明理由。
答:甲、乙有盗窃行为,为了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其行为已经转化为抢劫,应当以 抢劫罪定罪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