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2:35
文档

2010-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0-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运行分析一、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回升调整的重要一年,受扩内需成效显现和外需市场逐步回暖的共同作用,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总体呈现前高后稳态势。软件产业和对外贸易出现新突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深入,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市场和区位布局出现新趋向,行业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促进两化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
推荐度:
导读2010-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运行分析一、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回升调整的重要一年,受扩内需成效显现和外需市场逐步回暖的共同作用,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总体呈现前高后稳态势。软件产业和对外贸易出现新突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深入,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市场和区位布局出现新趋向,行业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促进两化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
2010-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运行分析

一、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

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回升调整的重要一年,受扩内需成效显现和外需市场逐步回暖的共同作用,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总体呈现前高后稳态势。软件产业和对外贸易出现新突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深入,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市场和区位布局出现新趋向,行业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促进两化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产业布局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一、基本情况

(一)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发展态势前高后稳

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7.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软件产业收入1.3万亿元,增长31.3%。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9%,比上年加快11.6个百分点,高出工业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63395亿元,同比增长25.5%。

2.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35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利润2825亿元,同比增长57.7%。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从第一季度的2.7%提高到4.4%,高出上年(3.5%)近1个百分点。全行业亏损企业3940个,同比下降19.1%;企业亏损面(18.8%)比上年同期(26.1%)减少7.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2.5%。

3.对外贸易发展良好。2010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10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占全国外贸总额34.1%;其中出口591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占全国出口37.5%;进口4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0%,占全国进口30.2%。

4.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2010年,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93亿元,同比增长44.5%,比上年高27个百分点,比工业投资增速高2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季度投资增速分别为28.8%、48%、44.3%和49%。新开工项目4548个,同比增长2.4%,比上年低39个百分点。

5.科研开发成效明显。至2010年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10万件,比上年增长10%以上,华为、大唐、恒生、中控等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服务器、通信设备、软件等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4210亿元,同比增长27.4%,超过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占销售产值的比重(22.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二)对国民经济贡献日趋突出,全球产业地位更加稳固

1.在工业中保持领先地位。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利润、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2、4.3、2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比重达9.1%、9.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达37.5%,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地位日趋突出。

2.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从业人员880万人,比上年新增102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1/10。上缴税金950亿元,同比增长43.1%,高出全国工业税金增速4个百分点。产品价格水平不断下降,彩电、手机、计算机平均价格同比均下降10%以上,为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有力支撑信息化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手机普及率达到.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居民彩电、计算机拥有比率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金融、电力、交通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增速均超过25%,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电网改造、无线城市中的渗透作用更加突出,手机阅读、移动支付、网络电视等新业务不断拓展。

4.全球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凸显。2010年,我国生产彩电1.18亿台,手机9.98亿部,微型计算机2.46亿台,数码相机9000万台,均名列全球第一。

二、运行特点

(一)扩内需成效继续显现,外销呈现恢复性增长

在国家扩内需持续作用下,电子信息产业内销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内销产值26733亿元,同比增长24.7%,连续11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家电下乡大大激发三、四级市场的发展潜力,产品销售再创新高,2010年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7718万台,实现销售额17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7倍。以旧换新推动城市家电产品更新,市场销售取得新突破,2010年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量和回收量均超过3000万台,比上年增长2倍以上。

随着外需逐步回暖,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出口交货值增长26.2%,扭转上年下滑(-5.6%)局面,行业出口依存度(57.8%)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链向上延伸趋势明显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10年,电子元器件行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29.4%和39%,出口交货值增长26.2%和41.7%,利润增长61%和207.4%,成为拉动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软件产业保持31%的速度增长,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达到18%。产业链不断向上延伸,多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建成投产,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已投产,弥补了高世代生产线的空白。

整机产品升级加快,平板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液晶电视占彩电比重达75.5%,其中LED电视超过20%,3D电视成为市场热点。笔记本电脑占微机比重达75.6%,平板电脑、台式一体机销售量增速超过30%。3G手机增长60%,智能手机比重超过20%。

(三)企业转型趋势突出,内外资企业出现新的走向

内资企业比重提高,调整步伐加快。2010年,内资企业收入、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 33.0%和31.2%,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4.5和 5个百分点,占行业比重(27.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大企业加快营销战略调整:一是加快向上游产品延伸,彩电企业涉入液晶模组和面板领域,计算机企业积极拓展网络服务市场。二是积极实施兼并重组,如大唐与中芯国际、华虹与宏立、亚信和联创、长城与冠捷、方正和宏 等并购。三是加快向网络化、服务化的战略转型,联想、海尔、华为等均提出新的战略方向,重点转向移动互联、服务化、云计算等新领域。

外商规模增速有所降低。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投资分别增长 22.7%、24.5%、11.3%,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8、1.7、33.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比重(50.3%、63.5%、17.9%)比上年下降1.1、0.9、5.4个百分点。

港澳台企业指标回升加快。2010年,港澳台投资企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利润增长27.5%、28.4%和60.9%,分别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2、2.2和7.2个百分点,扭转上年负增长局面。

(四)区域转移步伐加快,沿海周边和川渝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

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快于东部地区。2010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42.5%和80.4%,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14和26.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收入、利润分别增长46.6%和55.8%;东部地区收入、利润分别增长 27.3%和51.8%,扭转上年下滑(-2.3%、-5.4%)态势。从投资看,中部地区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49.5%,高于上年2.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完成3亿元,同比增长14.6%,低于上年57.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完成3705亿元,同比增长49.1%,高于上年47.7个百分点。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一是沿海地区的周边省份增长加快,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区销售产值增速均超过35%。二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和川渝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四川、重庆加大招商引资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力度,销售产值分别增长49.6%、74.4%。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加大

2010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全面上涨,人民币升值加快,企业经营压力加大。2010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8%。其中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20%以上。

(二)彩电企业绩效下滑折射产业基础薄弱弊端

2010年以来,国内多家骨干彩电企业效益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企业对2010年市场预期过于乐观,过量采购CCFL液晶面板,致使库存积压;另一方面,外资品牌调整经营策略,挤压内资企业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三是行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二、2011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

2011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各项指标增速基本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生产、出口、效益增速出现起伏,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内销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下一步,形势中不确定因素很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迫切,仍需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一、 总体情况

(一)生产增速出现起伏。2011年4、5月,规模以上制造业生产增速连续回落,6月份出现反弹,增加值、销售产值分别增长15.6%和22%,比5月增速分别提高4.2和5.4个百分点。截止到6月底,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高出工业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34229亿元,同比增长21.8%。软件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8065亿元,同比增长29.3%。

图表:2010年至今制造业增加值每月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效益增速放缓。前5个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42亿元,同比增长21.0%;利润981亿元,同比增长12.6%。值得关注的问题:(1)效益增速有所回落。3-5月,全行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3.6%、17.1%和16.8%,增速逐月回落;5月利润出现负增长(-5.9%)。(2)亏损情况依然突出。全行业共有亏损企业3377个,亏损面(22.8%)和亏损额增速(54.5%)仍处于较高水平。(3)企业成本压力较大。受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和货币收紧影响,前5个月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21.7%,高出收入增速0.7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增速达34.8%。

(三)投资增速高位回落。2011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960亿元,投资规模已超过2010年前三季度的水平,同比增长67.6%,增速高于2010年同期26.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工业投资40.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速(37.5%)比4、5月份分别回落52和31.4个百分点。光电器件和新能源电池成为拉动行业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贡献超过四成。家用视听行业投资相对低迷,上半年投资同比下降9.6%。

(四)外贸出口平稳增长。2011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除5月份出口增速略低外,其余各月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止到6月底,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5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出口303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全国外贸出口的34.7%;进口2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国外贸进口的26.8%。

二、主要特点

(一)主要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基础行业仍是主要的增长点

主要行业增速回升。6月份,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器件、电子元件销售产值分别增长29.1%、15.8%、24.8%和21.9%,比5月提高19.9、4.1、2.7和4个百分点,其中通信设备成为增速回升最快的行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长32.9%,增速比5月份回升3.6个百分点。家用视听行业销售产值增速(15.9%)有所回落,比5月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

基础行业仍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1-6月,电子器件、电子元件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8.5%和23.1%,比行业平均水平高6.7和1.3个百分点,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成。其中光电器件仍是增长最快的领域(增长40.3%)。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9.3%,比制造业增速高7.5个百分点,其中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分别完成收入1073和761亿元,同比增长34.5%和36.5%。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视听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0.9%、15.3%和13.7%,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图表:2011年1-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行业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主要产品增速回升。从我部重点监测的37个产品看,6月生产增速比5月提升的有23个产品,占比达62.1%。截止到6月底,全行业共生产手机50471万台,增长16.3%;移动通信基站4106.7万信道,增长68.1%;程控交换机1455.6万线,增长25.6%。微型计算机14496.5万台,增长27.4%,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21.6%,占比达74.3%;数码相机3843万台,下降3.6%。彩色电视机5028万台,增长0.3%,其中液晶电视增长10.0%,占比达74.5%。集成电路405.5亿块,增长25.2%;发光二极管(LED)392.8亿只,增长26.4%;液晶显示模组4.1亿套,增长19.9%。

(二)出口增速小幅回调,内销贡献率稳步提升

2010年以来,全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速4、5月连续回落,6月份出现反弹,增速(13.8%)比5月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出口增速扭转5月负增长局面,6月增速(29.8%)比5月提高34.5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设备行业出口快速反弹,对全行业出口贡献率超过50%。其中6月通信设备出口扭转5月负增长局面,增速达26%。截止到6月底,全行业出口交货值18784亿元,同比增长14.2%;出口依存度(54.9%)比2010年同期(58.5%)下降3.6个百分点。

内销始终保持较快发展,6月全行业内销产值同比增长32.5%,比5月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实现内销产值15445亿元,同比增长32.5%,内销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9%,比一季度(59.0%)提高2.9个百分点,比2010年同期(39.3%)提高22.6个百分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093.8万台,实现销售额124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7%和83.7%。

(三)东、中部地区增速小幅回落,西部地区增势明显

1-6月,东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30298亿元,增长18.4%;出口交货值17809亿元,增长11.8%,二者增速比前5个月分别回落0.2和0.7个百分点。河北、天津、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山东、销售产值增速均超过20%;上海销售产值增速与2010年同期持平;北京销售产值同比下降8.2%。

中部地区生产增速高位回调。截止到6月底,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长51.0%和51.9%,比前5个月增速下降1.6和5.7个百分点。沿海省市的周边地区均保持快速增长,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销售产值增速分别达到76.2%、65.5%、59.8%、47.2%。

西部地区增势明显。截止到6月底,销售产值累计增长.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1个百分点。其中6月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速分别为83.6%和215%,比5月分别提高24.6和148个百分点。四川、重庆增长较快,销售产值分别增长54.7%和218.2%,二者合计占西部地区的81.0%。

图表:2011年1-6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东、中、西部地区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完成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各类型企业增速均有所回升,内资增速保持领先

6月,内资、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出口增速均有所回升。其中内资企业生产、出口增速比5月分别提高7.8和34.5个百分点;港澳台企业分别提高5.2和3.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分别提高4.1和3.1个百分点。

截止到6月底,内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563亿元,同比增长30.6%;出口交货值1923亿元,同比增长18.9%,高出行业平均水平8.8和4.7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增长较快,实现销售产值3417亿元,增长38.7%,快于行业平均水平16.9个百分点。三资企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分别为24665亿元和16861亿元,占行业比重(72.1%和.8%)比2010年同期(74.0%、90.2%)分别下降1.9和0.4个百分点。

图表:2011年1-6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内外资企业销售产值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2011年电子信息行业展望

从国际上看,全球IT市场总体看好,各国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深度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市场的加快回升将拉动全球IT市场稳步增长。但2011年,全球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保护日益突出,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加剧,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将带来一定影响。

从国内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一是趋向总体有利于产业增长,国家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内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3G商用、数字城市建设及交通、电力网络改造升级等,为国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三是投资增长为产业带来新的后劲。各地把发展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进一步拉动产业投资增长。

但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行业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依然突出。2011年产业发展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预计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约15%,软件业收入增长约25%。

文档

2010-2011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0-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运行分析一、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回升调整的重要一年,受扩内需成效显现和外需市场逐步回暖的共同作用,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总体呈现前高后稳态势。软件产业和对外贸易出现新突破,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投资持续高位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深入,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趋势更加明显,企业、市场和区位布局出现新趋向,行业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促进两化融合发挥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