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2:29
文档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
推荐度:
导读《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导言

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

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

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7.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

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

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

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

22.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交际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语

音的这种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23.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24.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25.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26.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27.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

28.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29.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在发音器官中,有些如唇、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发音器官;

有些如口腭等不能活动的叫被动发音器官。

四呼:韵母按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可分为四呼。齐口呼:以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合口呼:以为主要元音或介音;撮口呼:以/y /为主要元音或介音;开口呼:没有韵头而以/a o e /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第四章语法

48.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名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49.语(词)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不能运用的构词要素。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

它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50.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

51.词根: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词

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

68.直接(组成)成分:句子分析中,每一层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

69.词类:具体说是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一类词的集合,抽象地说是一组分布环境的总和。

70.形态(词形变化):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

段。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包括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和异根等方面。

71.内部屈折(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

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

72.异根:指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是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

73.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

称、态、级等。

74.语法手段/方式: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

86.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87.基本词汇: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

常用虚词的总汇叫…;…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88.一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其特点是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

.词汇意义(词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

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90.词的理性意义: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91.词义的附加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

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附加色彩。词义还可以带有褒贬色彩。词义的这种附加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而是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

108.拼音文字:只表音的文字,也可以称为纯语音文字。

109.意音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世界上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110.象形文字: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标记语言中词的初期的文字体系。

111.表意文字: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112.形声字: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上另一个字,这个字只表示读音,也就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一个字是表意的,另一个字是以假借的方式来表音的。这样的意音文字叫做形声字。

113.自源文字:指从创立文字起就发展起来的文字。

114.借源文字: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

115.口语: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129.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语严重的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

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130.借词/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德律风

131.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如:电话

具,在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不同国家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143.世界语(Esperanto):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144.尖音和团音: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两个术语;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

叫团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尖音。

145.尖团合流: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读一样的音,这使得中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叫做“尖团合流”。

146.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这种现象叫做“浊音清化”。

文档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