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15:48
文档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13分)1.古诗文默写。(13分)(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2)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1分)(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1分)(5
推荐度:
导读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13分)1.古诗文默写。(13分)(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2)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1分)(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1分)(5
初一语文下学期  

期末综合测试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13分)

1.古诗文默写。(13分)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2)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1分)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1分)

(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1分)

(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分)

(7)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8)《破阵子》一词中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2分)

(9)《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初晴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语言运用题(满分:13分)

2、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充小明谈话的内容。要求文明得体,清楚连贯。(4分)

中考结束后,小明乘火车到北京旅游。

(1)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小明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地说:                                                                     (2分)

(2)到了北京,小明在某宾馆518房间住下。为了便于父母跟自己联系,以免他们担心,他用房间的电话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说:                                                                              

                                                                                   (2分)

(1)示例:谢谢你,我不渴。

(2)示例:爸,我到北京了,住在某宾馆518房间,你们不用担心。这是我房间的电话,有事就打这个电话找我。

3、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9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洛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因素。前者包括动物和________,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等。 (3分)

(2)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说明生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而生存。(3分)

(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关系,请写出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生物 非生物 植物

(2)依赖适宜的环境

(3)草→蟋蟀→蜈蚣

4.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9分)

围绕“荷”这个主题,学校开展了“网上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

(1)【消息撰写】你班小华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则消息:

昨日,记者从中山市政协获悉,明日上午9时,中山将在火炬开发区得能湖畔,举办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暨第五届荷花节开幕式活动。据介绍,中山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届荷花节将展出各品种荷花,市民又多了一个赏荷消暑的好去处。开幕式当天,不仅将举行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暨第五届荷花节开幕式的启动仪式,还将召开孙文莲研究成果分享会。

请你帮小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2)【读写交流】小华把这则消息发布到班级网站论坛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①大家发现消息中“中山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一句有语病,请你将错误的具体原因和修改方法向小华做一个解说。(3分)

                                                                              

②小华还在论坛上发表了一首与荷有关的古诗,大家看后,也纷纷跟帖。如果请你也跟帖,你准备引用哪一句古诗? (3分)                                                                              

(1)中山第五届荷花节明日开幕

(2)称呼一分,去掉大约或者左右,原因重复

(3)略

4.名著阅读。(7分) 

(1)法国有一位昆虫学家,一生专为昆虫写书,他是         。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2)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5分)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答案示例: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三.文言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

【甲】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叩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⑦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⑦鼓:弹琴。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 不能名其一处 名: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走:         

③款扉叩之 叩: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无敢哗者/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B.一再鼓之/今客鼓此

C.以弹絮为业 /以从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稍稍宾客其父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8.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3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9.为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甲乙两段选文都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不属于侧面描写的选项是(   )(3分)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5①说出 ②大腿 逃跑 ③问(每解释对一处得1分)

6.A解析:A项中,第一个“者”为助词,为“……的人”之意,第二个“者”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不必翻译。B项同为“弹奏”意。C项同为介词“把”意。D项同为代词,“它的、他的”意。

7.(意思对,句子通顺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啊。

8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对一处得1分)

9. C 解析:C项为正面描写。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0-13小题(14分)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0、为什么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写日记?(3分)

                                                                              

                                                                                  

11、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3分)  

                                                                           

                                                                                                                                                         

12、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这表明了什么?(4分)

                                                                              

                                                                                 

13、有人认为斯科特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小题(18分)

冷风暖香

①(A)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周围有了一种灵动,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也有了脉脉的涟漪。 

②街上每隔上百十米,便有一个卖烤地瓜的,面前是一只改装过的豆油桶,那些甜甜的香味就从其中溢出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会略略停顿一下脚步,那气味,那感觉,会让他们瞬间想起家的温馨。这条街是我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虽然不曾买过一只烤地瓜,可心里每次都会充满了温柔的感激,只为他们给了我一种微甜的心情。

③已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注意那个女人的。她也就三十多岁吧,全身都围裹在厚厚的棉衣里,面前的三轮车上,一只大铁桶里炭火正红,仿佛心里想起了什么幸福的事一样。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我有一种感动,甚至震动,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不像她身前身后的同行们,即使笑也是满怀沧桑与无奈,偶尔还会和顾客诉说一下生活的艰辛。而她却没有,就如地瓜的馨香把她的心也变暖变甜起来。

④常有两个小女孩出现在她身边,七八岁的样子,像姐妹俩,她们也不多停留,只是和那女人说上一小会儿话,便牵着手跑开。(B)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在她们手上。几乎每天下班的途中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暖意融融,让人徒生羡慕。

⑤新年的前两天,我下班路过那条街,女人仍在将暮的街头站立着。想想明天就开始休假,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再路过,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那种甜甜的气息。好一会儿,我才迎上那张笑脸,此刻,那两个孩子刚刚拿着地瓜跑远。我说:“我要买两个烤地瓜!”女人便打开桶盖,说:“你挑吧!”女人的眼睛清明见底,我指着两个最大的,她却说:“这两个不行呢!我要带回去给孩子!”一副很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讶然问:“你不是刚刚给过他们吗?”女人愣了一下,笑着说:“哦,你说刚才那两个孩子呀!她们可不是我的孩子,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地摊儿修鞋,腿脚有残疾,都挺不容易的。两个孩子跟我好,我每天都给她们烤地瓜,她们倒是越吃越甜呢!”

   ⑥铁桶里的热气扑散出来,女人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我看见她发间戴了一只很漂亮的小发卡,一朵淡粉的梅花。见我看她的头发,她说:“快过年了,女儿送我的,说我戴上好看!”一种幸福与满足写满了她秀气的脸,那一刹那,冰封雪冻间都充满温情。离开的时候,我轻轻说了声“谢谢”,她微笑着点头,眼睛亮亮的,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

  ⑦年后回来上班的时候,竟有了一种期待的心情。只是那条熟悉的街上,不见了那个微笑如花的女人。一连很多天,都是日复一日的失望。满街的香气仍在,却再也没有了那张寒风中最暖的笑脸。我想,那样的一个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该是满怀幸福的吧!

14.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冷风暖香”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5.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①段(A)处画线句。(2分)

(A)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

                                                                              

                                                                             

B.从意义和作用等角度赏析第④段(B)处加点词语。(2分)

(B)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腾腾的烤地瓜塞在她们手上。

                                                                              

                                                                             

16.本文第③段,作者描写了烤地瓜女人的同行们,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 说说你对第⑥段中“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一句的理解。(3分)

                                                                            

                                                                             

18. 文章第⑦段作者写道:“我想,那样的一个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是满怀幸福的吧!”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一)10、他心中惦记着祖国、民族、朋友、妻子,有着无私的爱。

11、作出了牺牲的准备,已经没有希望生还,表现了斯科特冷静、坚韧的性格。

12、“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这表明了斯科特在关键时刻爱护同伴,为探险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13、示例:这是一种对科学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人类才走出封闭的家园,认识了美丽的地球,使人类走向了进步。

(二)14.示例:本文通过记叙烤地瓜女人微笑着面对生活,关心同样身处困境的女孩儿的事,赞美了烤地瓜女人乐观、善良等美好的品质。题目一语双关,既指寒风中飘零的地瓜香,又比喻艰苦的环境中烤地瓜女人美好的品质。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A.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干燥。

B.示例:“塞”是“放”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暗示了两个小女孩的推辞,为后文小女孩不是女人的孩子埋下伏笔,形象地表现了烤地瓜女人的热情、善良、有同情心。

16.示例:通过描写她的同行们满怀沧桑的笑容以及对困苦生活的抱怨,与烤地瓜女人清澈的微笑形成对比,突出赞美了烤地瓜女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17.示例:烤地瓜女人和女儿之间相互关爱的亲情,(2分)使我深深地感动、倍感温暖。(1分)

18.示例:我赞同作者的观点。(1分)

理由有三点:①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她能乐观面对;(1分)②尽管自己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她天性善良,同情弱小,富有爱心;(1分)③亲人间相互关爱,有温暖的亲情抚慰。(1分)

六、作文(60分)

感觉就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赢得认可的时候,找到知音的时候……感觉往往是开心的。

请以“       的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②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③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整洁分3分。

文档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答案)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13分)1.古诗文默写。(13分)(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2)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1分)(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1分)(5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