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因如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根据伤害性质可以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是内部器官组织受到伤害。如果受害者不能迅速摆脱电体,则最后会造成死亡事故。
电伤是指在电弧(气体放电的现象)作用下或熔断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烧伤,金属溅伤等。
根据大量的触电事故资料分析和实验,证实电击所引起的伤害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
1.人体电阻大小
人体电阻愈大,通入电流愈小,伤害程度也愈轻。根据研究资料,但皮肤有完好的角质外层并且很干燥时,人体电阻大约为10000---100000。当角质外层破坏时,则降到800---10000.
2.电流通过时间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愈长,造成的伤害愈大。
3. 电流的大小
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在50mA以上时,就有生命危险。一般说,接触36V一下的电压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至于超过50A ,故把36V的电压作为安全电压。如果在潮湿的场所,安全电压还要规定的低一些,通常为24V和12V.
4.电流的频率
直流和频率为工频50Hz左右的交流对人体的危害最大,而20KHz的交流对人体无危害,高频电流还可以治疗某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