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Ⅰ卷 (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逊(xùn)颔首低眉(hán)佃户(diàn)轻薄(bó)
B.锁匙(shi)管束(shù)粲然(càn)滥造(làn)
C.教诲(huì)滞留(zhì)诘责(jí)黝黑(yǒu)
D.文绉绉(zhōu)一绺(liǔ)广袤无垠(mào)解剖(pōu)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有秋的 ,更有冬的 。
A.泼辣 蕴蓄 丰硕 B.丰硕 蕴蓄 泼辣
C.蕴蓄 丰硕 泼辣 D.泼辣 丰硕 蕴蓄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B.此次植树助学公益活动,不仅能加快津郊地区的绿化建设,而且种下了大量名贵的晚秋贡梨的树苗 。
C.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
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
D.日记本是我的所爱,就如同我儿时的抽屉,里面装满了钉子和小刀。
5、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节选文段,回答6~8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像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这是引向内心世界的路标。这样一来,我们不免开始畏缩起来。因为,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6、依次指出下面句子所描写的对象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②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④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A.须发 额头 皮肤 整个面部
B.胡子 头发 整个面部 额头
C.鼻子 额头 皮肤 整个面部
D.鼻子 皮肤 额头 整个面部
7、文中□处应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8、虽然文章中将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得粗鄙不堪,但实际上字里行间还是洋溢着一种对作家的崇敬。下面准确找出这样的语句并加以恰当分析的一项是( )
A.“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以“摩西”、“天父”等喻体去形容与刻画托尔斯泰,实际上充满了一种赞美之情。
B.“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厚厚的嘴唇”是诚实敦厚的象征,是对作家的赞美,“崎岖”主要是称颂作家经历的坎坷。
C.“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一句是赞美托尔斯泰的内心广博,深不可测。
D.“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说作家的脸孔像“田野村夫”是为突出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人民大众所喜爱。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回答9~11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随着江流) B.急湍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C.负势竞上(争着向上) D.争高直指(直接指着)
10、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吴均写给朱元思述说行旅见闻的信,“书”是信的意思。作者善写小品书札一类的文章。
B.“千丈见底”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水的深邃澄净;“游鱼细石”既是动静作对比,又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而“猛浪若奔”“急湍甚箭”是运用了比喻手法。
C.本文通过描写迷人的山水,借以表达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D.本文描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结合写景的方法。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⑴ 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⑵ 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⑶行到水穷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
⑸念天地之悠悠, __________________ !
⑹ 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13、据报道,在日本地震海啸及核危机发生之后,中国救援队的勇士无惧死亡,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全力实施营救。请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词来表现他们的心志。 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1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或旦而不鸣 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足取祸也 取: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回家去问妈妈》,完成17~20题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在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 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情,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我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禀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的。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解。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蚺的枝丫还郁郁葱葱时,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1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8、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
__________
20、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少于50字)(4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㈠综合性学习(5分)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材料1: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为挽救儿子的生命,她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脂肪肝没有了。就连医生都感叹:“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陈玉蓉被评上2009年度感动人物。
材料2: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现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1、请你模仿材料2为“暴走妈妈”陈玉蓉写一份颁奖词(3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2、请你代叶海滨用一句名人名言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并注明作者。(2分)
______
㈡名著阅读(5分)
根据《水浒》内容完成23、24题。
23、下面是《水浒》中的故事,其中与武松无关的一项是 。(2分)
1醉打蒋门神 ②棒打洪教头 ③打虎景阳冈
④大闹飞云浦 ⑤血溅鸳鸯楼
24、根据下面的外貌描写,指出他的姓名和性格特征。(3分)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
人物
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野里第一朵迎春花开了,我留下了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我留下了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我留下了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我留下了徘徊于进击的脚印……无数的脚印,是一个个生命的着力点,时间将它连缀成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在这路上,刻记着生命的每一寸历程,每一分价值……回首过往,望着那一路深深浅浅的脚印,你一定有很多感触。
请以“脚印”为题,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题材用心写出华美的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