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作文教学。本次习作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习作的要求,根据人物特点自拟题目,并通过突出人物特点事情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人物形象的一次写人习作。
在习作教学指导中,“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一般教者比较容易把握,但“怎么教”一直是广大语文老师习作教学指导的难点,也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它关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习作的质量,同时考量着学生习作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习作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语言表达和心里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程。只有学生经历丰富的语言表达和心里活动,应用书面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语言和心理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转化。
新课标倡导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引导学生讲真话,写真事,通过习作训练学生不说假话,做真人。本次习作,要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对于写人,
学生不是初步接触,关键是人物的特点要突出,事例要具体。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预设教学目标通过指导与修改两步分步达成,使目标更具统一性、延续性、纵深性。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筛选出他们身边特点最鲜明和记忆最深刻的人物,让学生有人可写,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积累,找下锅之“米"。本次习作一一《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要找特点鲜明的人,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谜面猜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孙悟空。接着就选取本单元课文一些成功的人物描写的语句,让学生通过猜与朗读加深认识,让学生去关注身边各个方面特点鲜明的人。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不愁没人可写了!明确这节课的训练要点,参与写作的兴趣浓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多读书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每教一个单元,我都会向他们提供一些阅读资料,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性比较强的的文章,并要求他们做好读书笔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通过广泛的阅读,他们的知识面广了,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就为自己的习作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源头。
其次指导孩子们学会抓住人物特点,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关于这个人的事情。让孩子们学会结合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等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熟悉的人的特征。
最后, 教学中引导学生确定题目,抓住人物特点,讨论交流有关人物的事件和特点。在充分说话的基础上,明确了思路,弄清了特点,再开始写作,效果会很明显。
总之,学生的习作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习作指导也并非墨守成规。教者在教学实践中,只要能巧妙地解决学生“怎么写”,注重日常习作训练的教学和指导,把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习作方法和习作习惯的培养,才能将习作训练落到实处,达到习作训练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