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郑振铎(18-1958),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山中杂记》等。
2、牛汉(1923-2013),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他创作的《悼念一颗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等广为传诵,曾出版《牛汉诗文集》等。
3、蒲松龄(10-1715),清代著名文学家、短篇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代表作品《聊斋志异》。
二、重点字词
26《猫》
污涩sè 怂恿sǒng yǒng 怅然chàng rán 蜷伏 quán 惩戒chéngjiè
妄下断语wàng
27《斑羚飞渡》
悲怆chuàng 娴熟xián 逞能chěng 甜腻nì 对峙zhì 咩miē 苍穹qióng
28《华南虎》
抽搐 chù 铰jiǎo 劝诱yòu 沟壑hè 不羁jī 叽叽喳喳zhā
栅栏zhà lán 拂动fú 抽搐chù 掠过lüè 咆哮xiào
29《马》
剽悍 piāo hàn 窥伺 kuī sì 羁绊 jī bàn 疮痍chuāng yí 阔绰 kuò chuò 项鬣 liè 观瞻zhān 遒劲 qiú 妒忌 dù jì 庇荫 bìyìn 犷野 guǎng 眷恋 juàn 妍丽 yàn 畸形 jī 颚骨è 面面相觑qù 相得益彰zhāng 鞍辔 pèi
30《狼》
窘j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26《猫》
怂恿:鼓励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悲楚:内心十分悲痛;悲哀痛苦。
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27《斑羚飞渡》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筹,筹码,计数的用具。
悲怆:非常悲伤。
娴熟:熟练。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维,是。谷,穷尽,指困境。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28《华南虎》)
抽搐: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文中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不羁:不受束缚。
29《马》
剽悍:勇猛,强健。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疮痍:创伤。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遒劲:雄健有力。
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狼》
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一狼仍从:从,跟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原来。
屠大窘:窘,闲窘,处境,危急。
恐前后受其敌: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苫蔽成丘:苫蔽,覆盖、遮蔽。
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目似瞑:瞑,闭眼。
意暇甚:意,神情、态度。暇:空闲。
屠暴起:暴,突然。
又数刀毙之:毙,杀死。
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
狼亦黠矣:黠,狡猾。
词类活用:
一狼洞其中:一般“洞”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般“隧”是名词,在此活用做动词,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其一犬坐于前:一般“犬”是名词,在此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特殊句式:
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三、重难点句段分析
《猫》
1.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好久不养猫是因为有一种失落感萦绕于心,养猫固然令人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我好久不愿再养猫。永不养猫是因为我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不能释怀,看到猫会触发我灵魂上的伤痛,感觉自己愧对这种不能辩诉的动物。
2.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更感到难过的原因是: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于“我”的主观臆断,它被冤苦却不能说话辩诉,最后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
3.作者先写第一只、第二只猫,最后再写第三只猫,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出了第三只猫遭冷遇,二它遭冷遇的地位,使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
《斑羚飞渡》
1.“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这句话用美丽的彩虹与镰刀头羊从容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用美丽的彩虹象征镰刀头羊的美好心灵,更是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2.“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
此句中的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写出了镰刀头羊叫声的不同寻常,也暗示下文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华南虎》
1.为什么“我”认为“观众”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
他们不知道自己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便的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在他们看来,老虎“悲愤”的抗争,显的那么可笑、愚蠢。有吃有喝,不比风餐露宿要强的多?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精神的,往往被众生当成洪水猛兽,“两道铁栅栏”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懦弱的心理。
2.文章结尾的段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是“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的“血淋淋的沟壑”唤醒了“我”的内心,迫使“我”做一场灵魂的拷问。“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健全的人格。
《马》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教育”一词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指的是人对马的驯养。“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的是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指的是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而将服从人类的命令作为自己的准则。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
2.“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者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这一切”是指马额上覆着妍丽的毛、编成细辫的项鬣、盖满身体的丝绸和锦毡等一切视马为玩物、无视马的天性的装饰物品。因为蹄铁只能有限的束缚马的身体,而“这一切”,却使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之为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铁等身体上的束缚更为严重的。
《狼》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狼狡猾、恶毒、凶狠和贪得无厌,同时,“并驱如故”也照应了前文的“缀行甚远”这句话,使行文严谨。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句话照应了“目似瞑,意暇甚”,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狼这一形象。
3.最后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作者的议论,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的勇敢机智和斗争精神的赞扬。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像狼一样的人,不论怎样狡猾,终归要失败的。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面对危险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
学习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准确描画出事物的细微特征和事件具体连贯的进程。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等。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主题的,能准确表达情感的细节。比如,鲁迅在《祝福》里几次写到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这种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便深刻地暴露出封建绅士厌恶寡妇、维护旧礼教的反动立场和丑恶灵魂。又比如,《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
课堂练习:从《猫》中找出一些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谈谈细节描写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写第一只猫时,作者写到三妹“常常取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这是从三妹逗猫的细节来写这只猫的活泼、惹人喜爱。写第三只猫时,作者从毛色、体型、性格等细小的方面描写了这只猫。这样的细节描写使两只猫的特征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而富有情趣。
作业
1、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在《斑羚飞渡》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人类高高凌驾于自然之上,原有和谐的天人关系已经丧失。在课文中,人类所扮演的一屠夫的角色,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
2、请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头羊的口吻写一段话,展示镰刀头羊成功指挥飞渡后,独自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时的心里感受。
看到绝大多数的老斑羚用高超的技艺帮助年轻斑羚成功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镰刀头羊感到很欣慰,因此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了。
4、以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
《猫》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去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狗》
我最喜欢老家的那只“白雪”了。每放寒暑假我总会迫不及待地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就为了看它。
老家的“白雪”是一只英俊帅的狗,身高约25厘米,身长约40厘米,鼻子、尾巴呈棕色,真是巧妙的“首尾呼应”,背上雪白的毛绸缎般光滑,腹部毛茸茸的,一双黑溜溜的圆眼睛,玻璃球一般的眼珠总是不停的转来转去,眼睛上面还有一撮银灰色的毛,弯曲的尾巴平时总爱向上翘起像个大大的“问号”。每当我放假回家,它总是迎到大门外,尾巴不停的摇摆,黑眼睛不断地瞅着我,我抱它时,它抬起前爪搭在我的前胸上,用额头蹭我,鼻子在我脸上嗅来嗅去,每次见面它都以这种亲热的礼节”迎接我,让我既高兴又害怕。我非常喜欢它,所以给它取名“白雪”,我每天给它喂食、喂水,给它梳理毛发,我走到哪儿它跟到哪儿,真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天气很炎热,我发现“白雪”爬在地上,眼睛咪着,嘴巴张得很大,舌头伸得很长,口水直流,我喊它没用,手抓它,它也不理我,与平时大不相同。我好紧张,以为我心爱的狗儿生病了。
我去问爷爷,爷爷说:“天气太热了,你给狗儿喂点水吧。”我立刻把水端到狗面前,狗儿懒洋洋睁开眼睛看看我,又咪上双眼,仍然伸着舌头,口水直流。此时,我更紧张了,我心爱的狗儿是不是真的病了?我急忙去找爸爸,结结巴巴地向爸爸说了狗儿的情况。爸爸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去找本《十万个为什么》或上网查查相关内容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上网查询,终于明白了。原来,人类、马等体毛稀少的动物,当汗液从身体中蒸发的时候,体温会降低。狗这样的长发动物,流汗只会令身体黏湿湿的,因此,狗伸出舌头,气喘吁吁地是为了放松。炎炎酷夏,狗儿嘴巴大敞,口水横流降温,就像人类通过腋窝流汗降温一样,但是,狗的舌头实际上并不流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热生理学家杰克·布朗特说:“蒸发皮肤表面或舌头上的液体会耗散以体温形式出现的热量,当蒸发带走潮湿,体温就会下降。”
科学家经过长时间观察、研究,已经探明了狗的体内调温机制,该调温系统通过把热血传输到舌头、吐咽唾液、引发快速微弱的呼吸对炎热做出反应,当温热的空气流过潮湿的舌头和呼吸器官时,它蒸发了湿气,从狗的血液中带走热量。除了降低体温,这个过程也为大脑降温,冰冷的血从鼻子和舌头流出,为流到大脑的血液降温,使得体内的热感应器官比体内其他部分温度低。该降温系统对鼻子短的动物不适合,例如,狮子、狗鼻子很短,堵塞了空气通道。
盛夏里,我们都尽可能将身体裸露在外,以保证最大程度散热,而披着一身厚毛的宠物也有各自散热的绝招。比如在夏天,我们经常会发现猫的脚底湿湿的,那就是它们在流汗。猫在夏天经常舔身上的毛不仅为了清洁身体,也是为了更好地散热。许多人在夏天会为自己的宠物剃毛避暑,据专家介绍这样并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会扰乱其正常的生理规律。为了避暑,夏天宠物必须清理的是其脚底毛、腹毛,这些部位才帮助散热。
啊,动物身上的秘密真不少!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只要你细心观察、用心探索,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