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QC提高产业化住宅地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高质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4:53
文档

QC提高产业化住宅地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高质量

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一、课题简介回龙观028地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原回龙观村,3#住宅楼建筑面积为20390㎡,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并被列为产业化住宅试点工程,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剪力墙结构;地上部分13~27层顶板为叠合板楼板,楼梯为预制楼梯。住宅产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通过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部品通用化、管理信息化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文
推荐度:
导读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一、课题简介回龙观028地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原回龙观村,3#住宅楼建筑面积为20390㎡,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并被列为产业化住宅试点工程,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剪力墙结构;地上部分13~27层顶板为叠合板楼板,楼梯为预制楼梯。住宅产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通过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部品通用化、管理信息化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文
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

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

一、课题简介

回龙观028地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原回龙观村, 3#住宅楼建筑面积为20390㎡,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并被列为产业化住宅试点工程,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剪力墙结构;地上部分13~27层顶板为叠合板楼板,楼梯为预制楼梯。

住宅产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通过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部品通用化、管理信息化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文明施工,又可加快建设速度。在保障房建设中发展住宅产业化,不仅有利于提高保障房质量和性能,普惠于民,还有利于形成日趋完善的住宅建设结构体系,推动住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是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预制构件安装是产业化施工技术的一部分,其最大特点为通过预制构件的安装,减少现场材料使用、减少诸如装修前顶棚找平施工工序等工序,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最终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预制板使用部位为:地上13~27层部分顶板,一层38块;叠合板厚度为120mm,其中预制板厚60mm,现浇层厚60mm。

二、QC小组简介

1、QC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北京公司小组类型现场型
小组成立时间2008年3月

小组注册编号ZHS-11-01
课题登记时间2011年3月

课题登记号ZHS-QC-2011-01
小组人数8人

TQC教育

人均68小时

平均年龄33岁

活动时间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

活动次数19次

出勤率100%
                                   

2、QC小组成员简介

将产业化住宅用于保障性住房,可以通过标准化施工实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是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方向,我们通过QC活动,可以较好地改进施工方法,掌握产业化住宅施工技术。

2、本工程是我公司首次承接产业化住宅工程,在新型叠合板安装施工方面没有经验。

3、我们对叠合板施工的第一层,即13层(样板层)施工质量进行了调查,质量情况见表3-1。

                      表3-1样板层叠合板楼板施工实测实量统计表         

位置累计点数不合格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13层

6087153788.32%
三、现状调查

1、课题选定之后,小组成员对028-3#住宅楼13层叠合板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不合格点为71点,问题出现的频率为11.68%,根据收集的数据我们对问题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4-1。

表4-1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统计表                

序号项目频数累计频数频率(%)

累计频率(%)

1顶板板底平整度超差393954.954.9
2叠合板板缝处漏浆226131.186
3叠合板楼板板底标高超差4655.691.6
4楼板板厚偏差2672.894.4
5现浇层楼板平整度超差2692.897.2
6其他2712.8100
7合计N=71
                                      

2、根据以上的数据,我QC小组绘制出排列图,并找出影响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见图4-1。

通过调查、统计和排列图分析,我们找出影响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A、顶板板底平整度超差

B、叠合板板缝处漏浆

四、目标设定和可行性论证

1、目标设定

根据现场调查的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统计表和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排列图,小组发现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频率为11.68%,其中顶板板底平整度超差及叠合板板缝处漏浆占到了问题出现频率的86%,因此计算出,如果能将这两个问题解决80%,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频率将下降到3.%。

计算公式:11.68%×(1-86%×80%)=3.%

因此小组目标设定为: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频率由11.68%降低到3.%。见图5-1。

图5-1   小组活动目标图

2、可行性分析: 

经过我们客观分析,本小组一致认为: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五、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

1、原因分析

QC小组于2011年5月24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了原因分析会,邀请了集团公司的专家参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等方式分析原因,将影响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绘制出原因分析关联图。

超差和叠合板板缝处漏浆的末端因素为以下12项:

(1)技术交底不详细

(2)缺少教育培训

(3)岗位职责不明确

(4)木模板周转次数多

(5)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未设置海绵条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7)未编制专项混凝土浇筑方案

(8)预制板吊装索具设计不合理

(9)预制板安装工艺流程不正确

(10)测量仪器未校正

(11)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策划不合理

(12)夜间施工照明不够

2、要因确认

我们小组通过分析,现场调查,对以上12个末端因素进行了要因确认。

要 因 确 认 计 划 表

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
1技术交底不详细查看技术交底记录查看记录符合规范规定及工程实际,可操作性强2011年

5月25日

2缺少教育培训是否全部经教育培训,对工艺的了解情况现场调查考核合格率100%

2011年

5月25日

3岗位职责不明确查看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查看制度施工现场岗位职责明确2011年

5月25日

4木模板周转次数多材料检查现场调查平整度、观感符合材料标准要求2011年

5月25日

5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未设置海绵条模板安装是否设置海绵条现场调查模板安装设置海绵条2011年

5月25日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资料调查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2011年

5月25日

7未编制专项混凝土浇筑方案施工方案方案调查有专项施工方案,能切实指导施工2011年

5月25日

8预制板吊装索具设计不合理吊装工具现场调查符合各种构件吊装、安装要求2011年

5月26日

9预制板安装工艺流程不正确施工工艺流程现场调查施工工艺流程符合工艺标准2011年

5月26日

10测量仪器未校正测量仪器现场调查送检校正合格2011年

5月25日

11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策划不合理混凝土浇筑标高现场调查混凝土浇筑高度满足下道工序施工要求2011年

5月26日

12夜间施工照明不够夜间是否施工,是否有照明工具现场调查夜间不施工或夜间施工照明满足施工需要2011年

5月25日

                                   

根据计划表,我QC小组成员分头确认,然后召开要因确认会,对这12个末端因素进行要因确认。

要 因 确 认 表

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情况负责人是否要因
1技术交底不详细交底调查技术交底中没有针对预制板安装完成后的标高、平整度进行验证的措施。

2缺少教育培训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测量员、质量员及施工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记录,考核合格率为100%。

3岗位职责不明确制度调查有相应的岗位职责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4木模板周转次数多现场调查对现场模板进行检查,平整度、观感符合材料标准要求。
5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未设置海绵条现场调查现浇板缝处顶板模板与预制构件交接处未粘贴海绵条,造成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出现缝隙。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方案调查配合比设计符合设计要求及《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7未编制专项混凝土浇筑方案方案调查有专项施工方案,方案设计满足施工要求。
8预制板吊装索具设计不合理现场调查目前吊装索具不能满足各种尺寸构件的吊装要求,预制板在起吊后不能处于水平状态,为后续预制板安装不到位埋下隐患。

9预制板安装工艺流程不正确现场调查施工工艺流程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10

测量仪器未校正现场调查测量仪器检定合格证证齐全,满足监测要求。

11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策划不合理现场调查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有超高现象,不能满足预制板安装要求。
12夜间施工照明不够现场调查夜间施工照明满足施工需要
                         

通过对以上12个末端因素的现场验证和会议讨论分析,我QC小组最终确定4个要因:

1.技术交底不详细

2.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未设置海绵条

3.预制板吊装索具设计不合理

4.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策划不合理

六、制订对策

针对确定的要因,我QC小组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对 策 表

序号主要原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完成

时间

负责人
1技术交底不详细完善技术交底保证预制板板底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1.完善技术交底,尤其是安装完预制板后进行位置验证。

2.明确进行预制板位置验证的方式方法。

3.对现场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

16层

2011年

5月31日

2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未设置海绵条优化方案设计保证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紧密无缝隙1.优化模板方案,增加海绵条

2.明确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间海绵条位置,并画详细的节点图。

3.根据优化的施工方案重新进行交底,使得现场模板操作工做到交底全覆盖,内容全明白,操作无问题。

4.模板预检将此部位海绵条粘贴作为重点检查项目,在施工中严格要求。

16层

2011年

5月31日

3预制板吊装索具设计不合理优化吊装方案,重新设计吊装机具预制板安装过程中保证板面水平,安装位置准确1.邀请预制板设计生产厂家共同进行吊装钢扁担的设计。

2.根据优化后的吊装方案,并明确吊装方法,吊装施工工艺。

3、进行技术交底,使得吊装操作工人明白吊装施工工艺,保证操作无问题。

16层

2011年

5月31日

4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策划不合理对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重新策划保证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影响后续预制板安装施工1、重新策划混凝土浇筑高度。

2.明确软弱层剔凿后,预制板安装前墙体混凝土高度。

3.根据新策划的方案重新进行交底,使得混凝土浇筑工人掌握混凝土浇筑高度,掌握剔除软弱层的高度,掌握与后续预制板吊装的衔接工序。

16层

2011年

5月31日

              

七、对策实施 

实施一:技术交底不详细

1、对策实施过程

(1)完善技术交底,尤其是针对预制板安装完成后的标高、平整度的验证。

(2)利用激光扫平仪对预制板安装完成后的标高、平整度进行验证。

2、对策实施效果

通过利用激光扫平仪对预制板安装完成后的位置、平整度进行验证,确保预制板安装位置的准确,确保顶板板底平整度,我们通过对102个点的测量,预制板板底平整度只有2点不合格,不合格率仅为1.96%,实现了对策目标。

                  

实施二: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之间未设置海绵条

1.对策实施过程

(1)方案优化:

由于顶板模板与预制板板底之间不紧密,出现小的缝隙,我们将模板方案进行了优化,在二者之间增设10mm宽海绵条,防止漏浆现象出现。

(2)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现浇板缝顶板模板先行安装,海绵条位置准确是关键,现浇板缝顶板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模板上弹出两条预制板边缘线,海绵条沿着边缘线进行粘贴,要求海绵条粘贴牢固,海绵条粘贴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预制板安装。

(3)预制板吊装安装:

预制板安装时要保证安装位置准确,且避免对先行安装的海绵条造成破坏,预制板安装完成后对海绵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认海绵条粘贴质量后再进行现浇板缝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以确保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之间结合紧密,防止漏浆现象出现。

2、对策实施效果

通过优化模板方案,在顶板模板板面与预制板板底之间设置海绵条大大减少了预制板间板缝漏浆现象的发生,我们通过对120个点测量,实测顶板板缝仅3点出现漏浆,不合格率仅为2.5%,实现了对策目标。

实施三:预制板吊装索具设计不合理

1、对策实施过程

由于预制叠合板种类较多,吊点位置各不相同、吊点间距变化多,起吊时要求吊绳应与构件垂直,原有吊装索具不能满足要求,造成预制叠合板安装出现不到位现象,因此我们与厂家共同设计了满足本工程所有构件吊装要求的多吊点吊装扁担,使得起吊后预制叠合板处于水平状态,以保证预制叠合板安装位置的准确,并与海绵条贴合紧密,最终保证预制板板缝处不出现漏浆隐患。

 2、对策实施效果

通过利用多点吊装扁担吊装预制板,提高了预制板安装的准确度,保证了与海绵条贴合紧密,我们通过对120个点测量,实测顶板板缝仅3点出现漏浆,不合格率为2.5%,实现了对策目标。

实施四: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策划不合理

1、对策实施过程

预制叠合板安装前混凝土墙体高度确定为低于预制叠合板板底标高10mm;具体施工如下:

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为预制叠合板板底以上10mm,墙体模板拆除后,在混凝土墙体上弹出低于预制叠合板板底10mm水平线,沿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然后剔除20mm厚软弱层,最终混凝土墙体高度低于预制叠合板板底10mm,再进行顶板模板安装及预制叠合板安装,最终达到保证预制叠合板安装板底平整度的效果。

2、对策实施效果

通过对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重新策划,提高了预制板安装的板底平整度,我们通过对165个点测量,实测顶板板缝仅5点平整度超过偏差,不合格率仅为3%,实现了对策目标。

八、效果检查

经过QC小组的不懈努力,在随后一层叠合板楼板施工过程中,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受控,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小组对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重新调查,检查了608个点,不合格点数为19个,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检查表见表9-1、表9-2。

表9-1 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调查表               

检查部位检查点数不合格点数不合格点率(%)

17层叠合板

608193.13
                                     

  表9-2 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统计表               

序号项目点数累计点数频率(%)

累计频率(%)

1叠合板楼板板底标高超差6631.631.6
2楼板板厚偏差51126.4

58
3叠合板板缝处漏浆21310.568.5
4顶板板底平整度超差21510.579
5现浇层楼板平整度超差21710.5.5
6其他21910.5100
合计N=9

                                     

根据饼分图分析,可知叠合板楼板板底标高超差及楼板板厚偏差成为影响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产业化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问题不合格率由11.68%降低到3.13%,即实测实量合格率达到96.87%,小组的目标实现了!

小组活动效果检查图

九、所取得的社会效益

1、本工程接受了万科集团三季度和四季度实测实量评估,两次抽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8.33%和98.75%。

十、巩固措施

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为本QC小组活动的巩固期,在此期间,QC小组继续关注叠合板楼板的施工质量问题,并对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控,不合格率均低于3.13%,低于活动目标。

巩固期检查统计表

序号检查时间检查点数不合格点频数(点)频率(%)

17月

2432702.88
28月

2432652.67
39月

2432672.75
合  计

72962022.77
                                      

    

十一、总结与今后打算

通过这次活动,我QC小组成员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质量意识、团队精神、个人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积累了施工经验。

自我评价表

项目自我评价(以5分计算)

活动前活动后
分析问题3.54.5
处理问题3.54.5
个人能力3.54.5
质量意识3.54.5
团队精神35
                                

                         

通过这次活动,我QC小组已经基本掌握了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的相关工艺,总结完善了自己的一套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在今后的施工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挑战,我们会充分发挥QC小组的作用,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合理确定目标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QC小组下一个活动课题是:“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预制墙体施工质量”。

文档

QC提高产业化住宅地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高质量

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提高产业化住宅工程叠合板楼板施工质量一、课题简介回龙观028地块,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原回龙观村,3#住宅楼建筑面积为20390㎡,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并被列为产业化住宅试点工程,本工程地下2层,地上28层,剪力墙结构;地上部分13~27层顶板为叠合板楼板,楼梯为预制楼梯。住宅产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通过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部品通用化、管理信息化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