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青岛市一模第2套】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 W...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5:01
文档

【2014青岛市一模第2套】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 W...

高三自评试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第Ⅰ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共107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
推荐度:
导读高三自评试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第Ⅰ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共107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
高三自评试卷

理 科 综 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必做,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20小题,共10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结构,酶一定不含该结构

C.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2.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

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其呼吸方式

C.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在屏幕上的连续光谱中变暗的是

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用药物阻断蛙屈肌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刺激传出神经,肌肉不能收缩

3.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储能物质,因为它们都属于多糖

B.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C.摄入人体的N元素主要用于构成核酸中的含氮碱基

D.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4.如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

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完成的

B.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

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病

C.两种抗体引起血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

D.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5.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小鼠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它可以与小鼠Lin-4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机体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小RNA与小鼠mRNA的结合很可能借助细胞内DNA连接酶的作用

B.微小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很可能是因为它缺乏终止密码子

C.Lin-4基因所产生的mRNA在细胞中的功能是产生某种酶

D.微小RNA是通过阻止Lin-4基因的翻译过程来抑制该基因的功能

6.下图表示某家系中有甲(相关基因为A、a)和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B.Ⅱ3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Y

C.若Ⅲ 3与Ⅲ 7结婚,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是1/4    

D.Ⅲ6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 1

7.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青岛开发区石线爆炸的非甲烷总烃在日光照射下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B.塑化剂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可大量添加到婴幼儿玩具中

C.航天员太空实验能够证明水分子组成和结构在太空中发生改变

D.汽油标准已由“国Ⅲ”提到“国Ⅳ”,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

8.A、B、C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元素某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应用,B的最外层电子是电子层数的三倍,C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

B.元素A、B、C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C) > r(B) > r(A)

C.A、B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A>B

D.1 molC2B2与足量的AB2完全反应转移约6.02 ×1023个电子

9.有关物质性质及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

B.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C.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良的植物油脂,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充分燃烧所需氧气的量不相等 

10.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11.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仪器药品实验目的
A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待提纯的AlCl3溶液、NaOH溶液

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

B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导管及橡皮塞盐酸、大理石、

碳酸钠溶液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已知浓度的盐酸、

待测NaOH溶液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酒精灯、玻璃棒、

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

NaCl溶液

蒸发溶液得到晶体
12. 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电极是该装置的正极

B.该电池发生的正极反应为:O2 + 4e− + 2H2O = 4OH−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NO−2e−+O2−= NO2

D.固体电解质中O2−向负极移动

13.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

B.在滴加NaOH溶液物质的量为0.5至0.7mol时,      

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 +4OH- =[Al(OH)4 ]-

C.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D.n(H+)∶n(NH4+)∶n(Mg2+) =2∶4∶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B. 牛顿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首次采用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C. 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D. 哥白尼大胆反驳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15.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不计滑轮的摩擦),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mg

B. 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没有发生变化

C. 若适当增加OA段绳子的长度,物块可能发生运动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16.2013年12月6日17时47分,在北京飞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密控制下,嫦娥三号开始实施近月制动,进入100公里环月轨道Ⅰ,2013年12月10日晚21:20分左右,嫦娥三号探测器将再次变轨,从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Ⅰ,降低到近月点(B点)15公里、远月点(A点)100公里的椭圆轨道Ⅱ,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关于嫦娥三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卫星沿轨道Ⅰ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失重状态

C.卫星从轨道Ⅰ变轨到轨道Ⅱ,在A点应加速

D.卫星在轨道Ⅱ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Ⅱ经过B点时的动能

17.用220V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380V,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 

A.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50Hz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38W

C.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9:11

D.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1sin50πt (A)

18.如图所示,有一块无限大的原来不带电的金属平板MN,现将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置于板右侧,并使金属板接地;金属平板与电量为+Q的点电荷之间的空间电场分布与等量异种电荷之间的电场分布类似,则金属板MN为等势面且电势为零.已知BCDE在以电荷+Q为圆心的圆上,电荷+Q离金属板MN的距离AQ为d, B点为AQ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和E点的场强相同

B.B点的场强大于D点的场强

C.D点电势低于零电势

D.带负电点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D点电势能

19.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与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若小球匀速下降,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物块M与  

桌面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D.若小球加速下降,小球减少的机械能大于物块M与桌面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20.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带正电的电荷,从D点以v0的速度沿DB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A点射出,已知电荷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不计电荷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若电荷从CD边界射出,随着入射速度的减小, 

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会减小 

D.若电荷的入射速度变为2v0,则粒子会从AB中 

点射出

第Ⅱ卷(必做157 分+选做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题。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1.(18分)(1)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易拉罐相连,易拉罐和里面的细沙总质量为m;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t,d表示遮光片的宽度,L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滑块与导轨间没有摩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 

①该同学首先用游标卡尺测量了遮光片的宽度,如右图所示,遮光片的宽度d =          cm.

②该同学首先调整导轨倾角,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让滑块恰好在A点静止.剪断细绳后,滑块开始加速下滑,则其受到的合外力为             .

③为验证从A →B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滑块变化的关系,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某同学为描绘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验室中做了以下实验:

①用多用电表欧姆档粗略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测得的电阻为        Ω;

②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 (量程0.6 A,内阻约0.6Ω) 

B.电流表A2 (量程30mA,内阻约2Ω)

C.电压表V (量程3 V,内阻约3kΩ)

D.滑动变阻器R1 (10Ω,0.3A)

E.滑动变阻器R2 (1000Ω,0.1A)

F.电源E (电动势3V,内阻约0.1Ω)

G.开关S及导线若干

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仪器,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放置在合适位置;

③如图中Ⅰ、Ⅱ图线,一条为元件真实的U—I图线,另一条是本次实验中测得的U—I图线,其中     是本次实验中测得的图线.

22.(1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力F的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水平直轨道运动,到B点后撤去力F, 物体飞出后越过“壕沟”落在平台EG段.已知物块的质量m =1kg,物块与水平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段长L=10m,BE的高度差h =0.8m,BE的水平距离 x =1.6m.若物块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1)要越过壕沟,求物块在B点最小速度v的大小;

(2)若θ=370,为使物块恰好越过“壕沟”,求拉力F的大小;

(3)若θ大小不确定,为使物块恰好越过“壕沟”,求力F的最小值(结果可保留根号).

23.(20分)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相距L = lm,金属导轨的倾斜部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MN和PQ的质量均为m=0.2kg,电阻分别为RMN =1Ω和RPQ = 2Ω .MN置于水平导轨上,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PQ置于光滑的倾斜导轨上,两根金属棒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从t=0时刻起,MN棒在水平外力F1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a =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PQ则在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力F2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t=3s时,PQ棒消耗的电功率为8W,不计导轨的电阻,水平导轨足够长,MN始终在水平导轨上运动.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t=0~3 s时间内通过MN棒的电荷量;

(3)求 t =6s时F2的大小和方向;

(4)若改变F1的作用规律,使MN棒的运动速度v与位移s满足关系:,PQ棒仍然静止在倾斜轨道上.求MN棒从静止开始到s=5m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24.(11分)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生物膜及其一侧液体(B)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             。

(2)若A、B结构中均含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则A是             膜的一部分。在场所B发生

的物质变化是                        。

(3)若A结构中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则A属于

叶绿体中的        膜。该膜上能产生暗反应所必需的            。暗反应进行的场所B是          ,一分子14CO2中的14C在B结构中依次出现在            等化合物中。

(4)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中有三分之一用于该细胞的呼吸作用,那么该细胞每积累一分子葡萄糖,能够产生          分子氧气。

25.(11分)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作用的原理引起科学家的关注。下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请分析回答:

(1)在生长素的刺激下,H+ 通过          方式跨膜进入了细胞壁,激活酶X,进而促进                     ,从而使细胞壁松散,最终使细胞伸长。

(2)生长素发挥作用首先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3)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胚芽鞘尖端下部           侧伸长更明显。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验证,可取弯曲处作        (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相应细胞长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原因是                                     。

(4)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另一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用适宜浓度的该激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明显变短,说明该激素还具有                的作用。

26.(12分)下图是某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型养殖模式物质循环部分流程图,其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水域广阔的优势条件,以杂食性的河蟹养殖为产业发展重点,用蟹、虾、鱼和沉水植物等构建水生生态系统,同时引进螺蛳,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环境。据图回答:

(1)流经该水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

(2)该生态系统受到轻度污染也不会引起浮游藻类大爆发,主要原因是     ,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

(3)引进的螺蛳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假设螺蛳的λ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甲所示,2~8年中种群数量多的是第     年,请在乙图中画出这几年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4)由于生态系统经改善后实现了                       ,因此当地的经济效益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27.(14分)某植物花色由三对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示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

(2)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那么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4)育种工作者将(3)问中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它花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

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         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若                                     ,则假设一正确;若                                     ,则假设二正确。

28.(16分)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NH4I(s)  NH3(g) + HI(g)       b.2HI(g)  H2(g) + I2(g)

① 写出反应a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 达到平衡后,扩大容器体积,反应b的移动方向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容器内颜色将怎样变化       (填“加深”、“变浅”或“不变”)

(2)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0 kJ·mol-1

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b.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2n mol H—H键

c.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e.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3)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01234
N2

1.50n1

1.20n3

1.00
H2

4.504.203.60n4

3.00
NH3

00.201.001.0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反应进行到2 h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

②0~1 h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h-1。

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2、H2和NH3各1.00 mol,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4)肼(N2H4)的性质类似于NH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种二元弱碱在溶液中分步电离,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29. (16分)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已知25℃时:SO2(g)+2CO(g)=2CO2(g)+Sx(s)   △H=akJ/mol

2COS(g)+SO2(g)=2CO2(g)+Sx(s)   △H=bkJ/mol。

则COS(g)生成CO(g)与Sx(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已知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

    As2S3+10H++ 10NO3−=2H3AsO4+3S+10NO2↑+ 2H2O,当生成H3AsO4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①B表示      。

②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

正确的是       (填字母)。

a.c(Na+)= c(H2S)+c(HS−)+2c(S2−)

b.2c(Na+)=c(H2S)+c(HS−)+c(S2−)

c.c(Na+)=3[c(H2S)+c(HS−)+c(S2−)]

③NaHS溶液呈碱性,当滴加盐酸至M点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工业上用硫碘开路循环联产氢气和硫酸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电渗析装置如右图所示,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0. (18分)碱式碳酸铜和氯气都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1)工业上可用酸性刻蚀废液(主要成分有Cu2+、Fe2+、Fe3+、H +、Cl−)制备碱式碳酸铜,其制备过程如下:

已知:Cu2+、Fe2+、Fe3+生成沉淀的pH如下:

物质Cu(OH)2

Fe (OH)2

Fe (OH)3

开始沉淀pH

4.25.81.2
完全沉淀pH

6.78.33.2
① 氯酸钠的作用是             ; 

②反应A后调节溶液的pH范围应为                           。

③第一次过滤得到的产品洗涤时,如何判断已经洗净?                     。

④造成蓝绿色产品中混有CuO杂质的原因是                     。

(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所用仪器需要检漏的有           。

②若C中品红溶液褪色,能否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说明原因    。

此时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A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微粒的化学式             。

若向A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选作部分】

31.(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用菱锰矿(MnCO3)常含有Fe2O3、FeO、HgCO3·2HgO等杂质,工业常用菱锰矿制取锰,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粗液1中加入的水最后需要           方法才能达到技术要求。

(2)流程中用的空气是用膜分离法制备的富氧空气,该方法的原理是            。

(3)净化剂主要成分为(NH4)2S,粗液2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说明电解液循环的原因               。

(5)写出铝热法炼锰的化学方程式                              。

32.(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右图: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2)1mol氨基乙酸钠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3)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    (写化学式)。

已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却易溶于二硫化碳,请解释原因              。

(4)硫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右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3.(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某课题小组合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的基体M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C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

(2)写出A的结构简式                          。

(3)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①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②只有二个取代基;③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有机物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34.(12分)【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的颜色为               。

(2)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3)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                               ,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并且需要添加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             。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

35.(12分)【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疫苗生产和抗备的流程如下图:

(1)过程①代表的是             ,过程③构建A基因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的工具酶是                          。

(2)在将X进行扩大培养之前,至少需要经过两次筛选,方法分别是用              和                        。

(3)过程⑦的实验技术名称是            ,该过程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          来制备疫苗。对该传染病疑似患者确诊时,可以从疑似患者体内分离出病毒与已知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比较,或用图中的                与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

36.(12分)【物理—物理3-3】

(1)(4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C.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可以从该物质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来判断

D.气体的压强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2)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质量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封闭在绝热气缸内,温度均是270C.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2cm2,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27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18cm.现将一质量为m=400g的小物体放在M活塞的上表面上,活塞下降.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Pa, 

①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

②现通过加热丝对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0C,求稳定后活塞M、N距离底部的高度.

37.(12分)【物理—物理3-4】

(1) 在t=1.0 s时,一列简谐横波刚好传播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在波的传播方向上x=2m处的质点A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这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v =      m/s,在x轴上的x =15m处的质点B(图上未标出),第三次到达波峰的时刻是t =       s.

(2)如图所示,为玻璃材料制成的一棱镜的截面图,一细光束从圆弧AB的中点E点沿半径射入棱镜后,恰好在圆心O点发生全反射,经CD面反射,再从圆弧的F点射出,已知,OA=a,OD=.求:

①出射光线与法线夹角的正弦值

②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38.(12分)【物理—物理3-5】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大批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氢原子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

(2)(8分)如图所示,在光滑平直轨道上有A、B、C三个物体,物体A、B均向右匀速运动,物体B的速度速度vB= 4.0m/s,B先与C碰撞,碰撞后B、C分离,之后B再与A碰撞粘在一起共同运动,且最后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v =2m/s,已知A的质量mA = 2kg,B的质量mB = 2kg,C的质量mC = 3kg.求:

① B与C碰撞后B的速度;

② 碰前A的速度vA;

③ 整个过程中,系统由于碰撞产生的内能.

高三自评试卷

物理部分参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14. AC  15. AD   16. ABD   17. A   18. BD   19. CD    20. A

21.(1) (3分)1.14    ② (2分) mg     ③(3分) 

(2) ①(3分) 130       ②(4分)  如图     ③(3分) Ⅰ

非选择题:

22.(18分)

(1)解:   …………………. (2分)

           …………………. (1分)

             …………………. (2分)

(2)        …………………. (2分)

        a=0.8m/s2    …………………. (1分)

        对物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2分)

        

代入数据可得: F = 5.27N              …………………. (1分)

 (3)        

由数学知识可知:    …………………. (3分)

代入数据得:        …………………. (2分)

23.(20分)

解:

(1)              …………………. (1分)

                           …………………. (1分)

                      …………………. (1分)

                 …………………. (1分)

代入数据得:B = 2T               …………………. (1分)

 (2)…………………. (1分)

…………………. (2分)

代入数据可得: q = 3C…………………. (1分)

(3)…………………. (1分)

…………………. (1分)

…………………. (1分)

…………………. (1分)

规定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对PQ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代入数据:F2=-5.2N  (负号说明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1分)

(4)MN棒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当s=5m时,    

因为速度v与位移s成正比,所以电流I、安培力也与位移s成正比,

安培力做功W安=-    …………………. (3分)

                                   

36.解:(1)(4分) BD 

      (2)(8分)

①对两个活塞和重物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得:

   …………………. (2分)

…………………. (1分)

②对下部分气体进行分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 (1分)

得:h2=20cm…………………. (1分)

对上部分气体进行分析,根据玻意耳定律定律可得:

…………………. (1分)

得:L = 7.5cm   …………………. (1分)

故此时活塞M距离底端的距离为H2 = 20+7.5=27.5cm   …………………. (1分)

37.解:

(1)(4分)     4         6    

 (2)(8分)

①做出光路图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临界角为C=450 …………………. (1分)

根据全反射定律得,…………………. (1分)

,   …………………. (1分)

根据折射定律得, 

解得,…………………. (1分)

②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 (1分)

由几何知识得,光线传播的长度为…………………. (1分)

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1分)

38.解:

(1)(4分)  B

 

(2) (8分)

①B与C碰撞的过程动量守恒

…………………. (1分)

        …………………. (1分)

   ②整个过程动量守恒

…………………. (2分)

解得…………………. (1分)

 

③.…………………. (3分)

高三自评试卷

生物部分参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6:ACBCDC

非选择题:(48分+12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60分)

【必做部分】

24、(11分)

(1)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

(2)线粒体内(膜)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ADP转化成ATP)(2分)

(3)类囊体       [H]和ATP       叶绿体基质     C3、C5或糖类 (2分)

(4)9(2分)

25、(11分)

(1)主动运输    连接纤维素分子的多糖链水解(或多糖链断裂)(2分)

(2)信息交流(信息传递) 

(3)背光     纵切  不能   因为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都对生长起促进作用(2分)

(4)赤霉素     促进细胞

26、(12分)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花津蟹    

(2)沉水植物吸收了水体中含氮、磷的无机离子(2分)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3)分解者     4(2分) 

曲线(右图)(2分)

(说明:第4年最高,第8年比第2年稍低一些)

(4)(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2分)

27、(14分)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分)  

(2)20(3分)     

(3)AaBbcc(3分)

(4)套袋(2分)      红色、紫色、蓝色都有(一定比例的)出现(2分)  

只有红色和蓝色,没有紫色出现(2分)

【选做部分】

34、(12分)

(1)重铬酸钾     灰绿色

(2)醋酸洋红法(2分)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分)

(3)避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与培养的植物组织竞争(或防止杂菌感染植物组织)(2分) 

 植物激素(2分)    高压蒸汽灭菌法      再分化 

35、(12分)

(1)逆转录      酶和DNA连接酶    

(2)选择性培养基筛选(2分)     用专一抗体检测(2分)

(3)动物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

(4)A蛋白(2分)     抗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2分)

高三自评试卷

化学参及评分标准

7A    8D    9C    10C    11D    12B    13D

28.  (共18分)

(1)① k=[NH3] [HI]  (2分 )    ② 正向  (2分 )  变浅(2分 )

(2) bd  (2分 )

(3)①27.78 (2分 )   ②0.05 (2分 ) ③0.15   (2分 )  ④正反应(2分 )

(4)N2H4·2H2O [N2H5·H2O]+  + OH-   (2分 )

29. (共16分)

(1)xCOS(g)=xCO(g)+Sx(s)  △H=0.5x(b − a)kJ/mol    (2分 )

(2)3NA    (2分 )

(3)①HS−(或NaHS) (2分) ②c (2分) ③c(Na+)> c(HS−)>c(S2−) >c(OH−)>c(H+) (2分)

电解

(4) ①SO2 + x I2 + 2H2O = H2SO4 + 2HIX      (2分 )

②2Ix− -2e− = xI2          (2分 )        2HIx=(x-1)I2 + 2HI   (2分 )

30.  (共19分)

(1)①将Fe2+氧化成Fe3+并最终除去   (2分)     ②3.2-4.2     (2分 )

③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银、稀,无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 (3分 )

④  反应B的温度过高    (2分 )   

(2)①分液漏斗     (2分 )

     ②不能证明  因为Cl2也有氧化性,此实验无法确定是Cl2还是HClO漂白  (2分 )

2Fe2++4Br-+3Cl2===2Fe3++6Cl-+2Br2     (2分 )

     ③ Cl2   HClO   ClO-      (3分 )④  有无色气体产生     (1分 )

31.(共12分)

(1)蒸馏  (2分 )(2)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透过分离膜的能力不同   (2分 )

(3)Hg2++S2−= HgS↓   (2分 )

(4)Mn2++2H2O-2e−=MnO2+4H+;(2分)回收未反应的Mn2+,提高二氧化锰的产率。

(2分)

高温

(5)3MnO2+4Al  =  2Al2O3+3Mn (2分 )

32. (共12分)

(1)3d104s1    (2分)  (2)8NA   (2分) (3)N2O(或SCN−、N3−等)( 2分)

二氧化碳与二硫化碳均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容原理,所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却易溶于二硫化碳   (2分)

(4)正四面体型  (2分)     Cu2O   (2分)

33. (共12分)

(1)碳碳双键,肽键(酰胺)  (2分)

(2)  (3分)    (3)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2分)

(4)(3分)

(5)(邻、间、对都正确)(2分) 

文档

【2014青岛市一模第2套】山东省青岛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 W...

高三自评试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第Ⅰ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20小题,共107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