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学号
姓名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轴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 名 称 | 型号(规格) | 分度值(mm) | 示值范围(mm) | 测量范围(mm) |
| 名 称 | 公差标注(mm) | 验收极限尺寸(mm) | 量块组合尺寸(mm) | |
形位公差(mm) | 素线直线度(t一) | 素线平行度(t//) | ||
五、测量步骤:
六、测量数据记录:(单位:mm)
| 测量数据 | 实际偏差 | 实际尺寸 | ||||||
| 测量位置 | Ⅰ——Ⅰ | Ⅱ——Ⅱ | Ⅲ——Ⅲ | Ⅰ——Ⅰ | Ⅱ——Ⅱ | Ⅲ——Ⅲ | ||
| 测 量 方 向 | A——A′ | |||||||
| B——B′ | ||||||||
形位误差 | 素线直线度(t一) | 素线平行度(t//) | ||||||
八、思考题: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分度值?刻度间距?
4、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
实验报告:孔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 名称 | 型号(规格) | 分度值(mm) | 示值范围(mm) | 测量范围(mm) |
| 名称 | 公差标注(mm) | 验收极限尺寸(mm) | 量块组合尺寸(mm) |
| 圆度公差(mm) | |||
五、测量步骤:
六、测量数据记录:(单位:mm)
| 测量数据 | 实际偏差 | 实际尺寸 | ||||||
| 测量位置 | Ⅰ——Ⅰ | Ⅱ——Ⅱ | Ⅲ——Ⅲ | Ⅰ——Ⅰ | Ⅱ——Ⅱ | Ⅲ——Ⅲ | ||
| 测 量 方 向 | A——A′ | |||||||
| B——B′ | ||||||||
| 圆度误差 | ||||||||
八、思考题:
1、用内径千分尺和内径量表测量孔的直径是,各属于哪种测量方法?
2、内径量表测量孔时“转折点”意味着什么?一旦“零位”确定,百分表指针超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百分表指针不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
3、组合量块组的原则是什么?
实验报告: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形状公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 名称 | 型号(规格) | 分度值(mm) | 示值范围(mm) | 测量范围(mm) |
| 名 称 | 直线度公差(mm) | 所取节距长(mm) | 被测面总长(mm) |
五、测量记录:(单位mm)
| 节距号 | 顺测值 | 回测值 | 平均值 | 相对值 | 累积值 |
| 0(起始点)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七、思考题:
1、以本实验为例,试比较按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的直线度误差值何者更合理?
2、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值时,如前所述,总是按平行于纵坐标计量,而不
是按垂直于两条平行包容直线的距离计量,原因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