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分 |
| 得分 |
1.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和很复杂的问题的访问调查是﹝ ﹞
A.电话调查 B.邮寄调查 C.面试调查 D.网络调查
2.电话调查的缺点是( )
A.成本高 B.回收率低 C.时间长 D.不宜深入探讨
3.下列关于网络调查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及时性 B.强迫性 C.交互性 D.主观性
4.下列调查方法中能够实现即时反馈的包括( )
A.邮寄调查法 B.入户调查法 C.留置调查法 D.网络调查法
5.观察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
A.可靠性低 B.适应性不强 C.受时空 D.受主管因素影响大
6.下列调查方法中能够探索不明确的因果关系的是( )
A.邮寄调查法 B. 观察法 C.实验法 D.网络调查法
7.资料的( )是对问卷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资料中是否出现具体的错误或疏漏,以保证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过程。
A.分组与编码 B.验收 C.整理 D.编辑
8.对于超过调查规定时间收回的问卷、不属于调查范围的人员填写的问卷、前后答案没有变化的问卷等问题较多的资料应予以( )
A.补救 B.作废 C.重新调查 D.同等对待
9. 一个观察值与均值之间的差值被称为( )
A.方差 B.标准差 C.离均差 D.均差
10. ( )是调查报告正文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占用篇幅最长得部分。
A.结论及建议 B.数据分析 C.调查方案设计 D.调查结果及其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把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11.在直线趋势法中,X是代表时间序列的时间,对时间的编号的方法可以是( )。
A.从0开始顺序编写 B.从1开始顺序编写 C.以公元年号编写
D.当数列为奇数项时,编写成-n,-(n-1), -(n-2),…-2,-1,0,1,2,…n-1,n
E.当数列为偶数项时,如10项编写成-5,-4,-3,-2,-1,1,2,3,4,
12.二手资料的优点包括( )。
A.针对性强 B.真实性强 C.成本低 D.来源多 E.客观性强
13.网上调查的具体方式有( )。
A.电子问卷 B.搜索引擎 C.网上实时调查
D.BBS调查 E.网上焦点座谈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判断抽样法适用于母体中子体构成不同、样本数目不多的调查
B.对母体中幅度大的情形,则要在允许和可能的条件下,确定较少的样本数目
C.通常的市场调查,对于大型市场母体的调查,多采取市场普查的形式进行
D.系统抽样法,属于非几率抽样法中的一种
E.分层抽样一般应采取随机方法抽取样本
15.进行市场调查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调查对象和范围 B.调查目的 C.天气
D.资金 E.调查方式方法
三、判断题(判断以下各小题的正误,把判断结果用“√”或“×”表示并填在答题纸上,若错请请改正)
16. 标准化访问法特别适用于数量问题的调查和进行定量分析。 ( )
17.某高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15,10,20。 ( )
18.实验调查法既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调查过程。 ( )
19.查问卷中对于敏感性问题可以采用假定法或转移法提问。 ( )
20.直接访问只有在电话普及率比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 )
21.抽样调查样本客观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随机抽样中。 ( )
22.市场调查的核心内容是市场商品资源调查。 ( )
23. 用二次移动平均法时,在对序列数据分别给定权数,求得一次移动平均值以后,再求二次移动平均值时,就不要再使用权数了。 ( )
24. 直观法是直线趋势法中的一种,又叫直接观察法或者直接观图法。 ( )
25. 属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简易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趋势外延法等。 ( )
四、填空题
26. 经营决策应始终贯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27.商品寿命周期预测是指对———。
28.将决策分为质的决策和量的决策的标准是———。
29.市场预测的基础工作是———。
30.生产者市场调查重点是说明其生产消费需要、生产者市场的供应和———。
五、名词解释
31.抽样调查:
32.敏感度分析:
33. 季节指数法:
34.经营决策结构
六、简答题
35.市场调查应遵循哪些原则?
36.选择预测方法的标准。
37.简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38.简述经营决策的原则。
七、计算题
39.某市常住居民70万人,抽选1400人进行调查,得知人均年食糖需要量为5.6公斤,样本标准差为500克。
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用单纯随机抽样方式的重复抽样公式,计算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
(2)若置信度为95%,试估计样本年人均食糖需求量置信区间,并推断全市食糖需求量置信区间。
八、论述题
40.分析企业市场预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41.论述决策方案的最优原则和满意原则(或论述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代替“最优化”原则的意义)。
参
一、
1.C 2.D 3.B 4.B 5.C 6.C 7.D 8.B 9.C 10.D
二、
11.ABCD 12.CDE 13.ABCDE 14. BCD 15.ABCDE
三、
16. 标准化访问法特别适用于数量问题的调查和进行定量分析。( × )问卷调查法
17.某高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15,10,20。 ( √ )
18.实验调查法既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调查过程。( × )认识
19.调查问卷中对于敏感性问题可以采用假定法或转移法提问。( √ )
20.直接访问只有在电话普及率比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 )间接访问
21.抽样调查样本客观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随机抽样中。 ( √ )
22.市场调查的核心内容是市场商品资源调查( × )。市场商品需求调查
23. 用二次移动平均法时,在对序列数据分别给定权数,求得一次移动平均值以后,再求二次移动平均值时,就不要再使用权数了。( √ )
24. 直观法是直线趋势法中的一种,又叫直接观察法或者直接观图法。( × )
随手作图法或者目估手画法
25. 属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简易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趋势外延法等。( √ )。
四、
26.系统原则 27.商品市场寿命周期的预测
28.决策问题能否用数量关系来表达 29.调查收集资料
30.产品的寿命周期
五、
31.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是指从市场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对抽取的样本进行调查,并以样本的调查结果推断市场总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32.敏感度分析:是事先对某些可能变化的因素及其对决策目标优劣性影响程度的反复分析,以揭示决策方案优劣性如何随其变化而变化。
33. 季节指数法:是以时间序列含有季节性周期变动的特征,计算描述该变动的季节变动指数的方法。
34.经营决策结构:指贯穿于经营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经营决策行为赖以发生的基础,也是决策活动共性或规律性的体现。
六、
35.市场调查应遵循哪些原则?
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真实性和准确性原则;
(2)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时效性原则。
36.选择预测方法的标准。
预测期范围(预测期时间范围不同,预测方法应不同)。
数据样式(通常有水平、趋势、季节型、循环型四种样式,其预测方法不同)。
预测精确度(一般预测期愈短,精度要求愈高,应选择相应预测方法)。
预测费用(费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可选用的预测方法)。
适应性(既要满足决策者对信息需求的时间要求,又要对预测者、决策者具有吸引力)。
37.简述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步骤。
计算出相关系数;
选择显著性水平a,
按回归分析过程中剩余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n-m-1,显著性水平a,查相关系数的临界值表,得到临界值;
作出判断。
38.简述经营决策的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
二是效益原则。
三是科学性原则。
四是民主化原则。
五是发展原则。
七、
39.某市常住居民70万人,抽选1400人进行调查,得知人均年食糖需要量为5.6公斤,样本标准差为500克,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用单纯随机抽样方式的重复抽样公式,计算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
(2)若置信度为95%,试估计样本年人均食糖需求量置信区间,并推断全市食糖需求量置信区间。
八、
40.分析企业市场预测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企业开展预测工作时经常会发生许多问题,下面是一些主要问题:
(1)数据资料不时出差错,从而使预测人员不愿使用这种数据作为预测依据。
(2)负责检查预测结果的人员只是官样文章地审核这些数据,并不认真核对它的可靠性。
(3)由于决策者不懂预测,预测结果可能没有提交给他使用或提交后被束之高阁。
(4)要使预测成功必须有很多人共同努力,但因人的个性原因,有些人并不感到有改进自己的工作来使预测系统趋于完善的必要。
(5)又是采用了错误的预测方法,相关人员互相推诿。
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应该做好下面的有关组织工作:
创造良好的企业预测工作的基本条件;预测组织的领导权;谁负担预测费用;预测小组工作分派;预测程序与企业预算和计划工作程序的结合。
41.分析决策方案的最优原则和满意原则(或论述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代替“最优化”原则的意义。)。
决策过程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的过程。从理论在上讲,决策最终选择的理想方案,应该是追求方案最优化,决策是最优化,原则从不同方案中选择最优化,但最优方案是很难实现,在实践中,由于很多情况下决策是一项高级而又复杂的劳动,必须考虑所处有的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才能拟定出全部的可行方案及结果。同时,寻找全部可行方案的活动回因时间,费用及其他条件的,而没有可能完全做到,此外,积水选择到“最优”方案,还要在付诸实施过程中来检验方案十分百分之百地变化着的客观现实,也就离不开反审与调整。
基于上述原因,行为决策理论创始人西蒙教授提出了决策方案的选择应当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原则。就是说,在决策过程中,事先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一套标准,如“市场份额”、“适度利润”、“公平价格”等的某种水平,所选择的方案只能够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就认为是“令人满意”的,这样确定的决策方案就不是最优方案,而是满意方案。决策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如何确定选择最能实现“最优化”,也离不开决策者的秉性、爱好、只是、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从而使方案“最优化”具有了某种弹性。所以,我就没通常所说的“最优方案”,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是选择“满意方案”的意思,也就是常说的最佳方案,多半是指满意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