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
| 1.新一轮产业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 )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2.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 )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 )。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 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 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
| 5.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6.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 )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
| 7.《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 )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 )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8.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 ),关键是( ),核心是( )。 A.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B.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C.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能力的平台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D.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
| 9.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 )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
| 10.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 A.3 B.4 C.5 D.6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11.属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是( ),属于一般生产要素的是( )。①土地 ②劳动力 ③资本④管理 ⑤技术 ⑥数据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⑤⑥,①②③ D.③⑤⑥,①②④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12.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程中,重点扶持安全可控的( )。 ①工业基础软硬件 ②高端行业应用软件③嵌入式系统④新型工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
| 13.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 )为核心推进协同攻关和共建共享。 A.标准 B.平台 C.数据 D.生态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
| 14.比较中美德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互联网生态基础最好,SaaS应用潜力最大。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
| 15.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 )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
|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
| 1.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包括( )。 A.通用共性标准 B.基础设施标准 C.产品生命周期标准 D.企业(组织)管控标准 E.产业链标准 F.行业应用标准 G.特定企业标准 用户答案:[ABCDEF] 得分:2.00 |
| 2.下列关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描述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B.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融合点 C.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D.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3.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 A.装备化基础薄弱 B.流程管理缺位 C.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 D.两化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关键能力不足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4.IT资源广泛互联促进了IT能力的( )。 A.软件化 B.模块化 C.标准化 D.平台化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
| 5.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组织现有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有( )。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组织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 B.组织应修订和完善现有与工业化以及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以适应信息时代融合创新的发展需求 C.组织应变革现有制度,尤其是制度之间的关系,破除工业化职能分工体系壁垒,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网络 D.组织应因时、因地制宜地制定新制度,创建并完善信息时代系统化、体系化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行机制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6.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中的水平与能力评估包括( )。 A.基础建设 B.单项应用 C.综合集成 D.协同与创新 E.竞争力 F.经济和社会效益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7.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循环( )。 A.战略循环 B.要素循环 C.管理循环 D.技术循环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
| 8.支持制造企业与( )开展多领域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打造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 A.电子商务企业 B.物流企业 C.金融企业 D.研究院所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
| 9.两化融合生态系统与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 )。 A.协调兼顾,创新引领 B.系统融合,突出重点 C.自主可控,开放合作 D.动态优化,持续改进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10.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工作有效支撑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量化目标包括( )。 A.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B.数字化设备联网率 C.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D.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 E.新产品研发周期 F.工业云企业用户 G.库存资金周转率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 |
| 11.“十三五”两化融合发展基本思路包括( )。 A.既注重技术创新, 也注重管理变革 B.既注重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也注重培育发展新动能 C.既注重关键点突破, 更注重系统能力提升 D.既注重制造企业,也注重ICT企业 E.既注重继承发扬,也注重创新突破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2.00 |
| 12.对于制造业企业,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分为( )评估问卷。 A.流程型制造 B.混合型制造 C.离散(大批量) D.离散(中小批量) E.离散(复杂单件)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2.00 |
| 13.研究新时代两化融合新特征、新内涵、新要求,要( )。 A.围绕统揽两个强国建设的总纲 B.围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 C.围绕相关文件研究制订和落实 D.探索形成产业创新变革的中国方案 E.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
| 14.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推广应用包括( )。 A.精准决策 B.行业精准引导 C.市场精准服务 D.企业精准决策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
|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十五大上提出,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B.在十六大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在十七大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D.在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E.在十九大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2.00 |
|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8道题】 |
| 1.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IaaS寡头垄断,PaaS以专业性为基础拓展通用性,SaaS专注专业纵深的发展态势。(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2.依托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将全套解决方案嵌入互联网平台中,为全国31个省市、重点行业组织和央企集团等分别部署评估服务分平台,包括省(市)评估分平台、行业评估分平台、央企评估分平台。(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3.当前全球总体处于数字化向网络化过渡阶段,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关键。(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4.综合集成指标评估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创新情况。(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
| 5.引导大型制造企业采购销售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型,提高企业供应链协同水平。(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6.《两化融合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中小企业“双创”发展,构建面向大企业的“双创”服务体系。(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
| 7.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是规划中重点提出的生产新模式。(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
| 8.两化融合是复杂巨系统,亟需完善和改进工业时代的理论和方法。( )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