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伤害。 A.有害因素 B.事故隐患 C.危险因素 D.危险
2、《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__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矿山公司经理 B.矿务 C.班长 D.矿长
3、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对于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容器__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A.底部 B.中部 C.顶部 D.侧面
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 B.应急管理办公室 C.地方各级 D.监管总局
5、__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A.防爆门 B.压力表 C.安全阀 D.超压报警装置
6、根据性质不同,生产性粉尘可分为三类:无机粉尘、有机粉尘、__。 A.混合性粉尘 B.综合性粉尘 C.刺激性粉尘 D.剧毒性粉尘
7、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__。 A.绝对义务 B.法定义务 C.劳动义务 D.义务
8、以下有关混合爆炸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__。 A.混合爆炸气体的初始温度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即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弱 B.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在0.1~2.0MPa的压力下,爆炸下限变小,爆炸上限变大,爆炸范围扩大 C.若容器材料的传热性好,管径越大,火焰在其中越难传播,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D.若在混合气体中加人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氮等),随着惰性气体含量的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9、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审,评审时应有__的参与;如可行,应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以保证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A.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 B.职业安全健康评审组 C.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 D.职业安全健康信息员
1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__天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5 B.30 C.45 D.60
11、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别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现状,安全评价的业务范围划分为两大类,以下属于第二类的是()。 A.煤炭洗选业 B.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C.非金属矿采选业 D.医药制造业
12、依法处以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是3种法律中__。 A.最不严厉的一种 B.最严厉的一种 C.中等 D.很轻的一种
13、__适用于挖掘湿度小的黏性土及挖土深度小于3m的基坑支护。 A.间断式水平支撑 B.断续式水平支撑 C.锚拉支撑 D.地下连续墙支护
14、事故后果不考虑()。 A.房屋损失 B.停工损失 C.设备损失 D.加班期间的损失
1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__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 A.15 B.30 C.45 D.60
16、__不包括在安全生产“五要素”之内。 A.安全文化 B.安全法规 C.安全科技 D.安全投入
17、变压器运行时上层油温一般不应超过__。 A.90℃ B.85℃ C.80℃ D.75℃
18、使危险废弃物无害化采用的方法是使它们变成__的物质。 A.高度不溶解 B.高度溶解 C.可降解 D.可化合利用
19、事故树分析中,表示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位置的重要性的是__。 A.结构重要度 B.概率重要度 C.临界重要度 D.系统可靠的
20、下列关于烟火药制造过程中的防火防爆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时不得使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和静电的工具 B.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黄和木炭两种原料混合粉碎 C.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四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固定操作人员)、“四不准”(不准混用工房、不准混用设备和工具、不准超量投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所有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要做到远距离操作,进出料时必须停机停电,工房应注意通风 D.压药与造粒工房要做到定机定员,药物升温不得超过20℃,机械造粒时应有防爆墙隔离和连锁装置等
2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__。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D.环境破坏程度
22、《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__小时。 A.1 B.2 C.3 D.4
23、__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在煤气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产生此种气体过多,就会中毒。 A.二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氨气
2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__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A.劳动保障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D.煤矿安全监察
25、煤矿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包括视时监察、__重点监察和一般监察。 A.特殊监察 B.实事监察 C.实时监察 D.特种监察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劳动防护用品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可分为__。 A.防触电用品 B.耐酸碱用品 C.防寒用品 D.防机械外伤用品 E.防噪声用品
2、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有__。 A.有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 B.矿井生产系统符合国家规定的煤矿安全规程 C.矿长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书 D.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E.井下作业经验超过五年
3、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__。 A.职业健康检查 B.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进行安全检查 D.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E.生产安全教育培训
4、对工艺设备危险进行有效监控,提高__的有效性,能大大抑制事故的发生。 A.工艺性能 B.操作人员学历水平 C.操作人员基本素质 D.安全管理 E.安全防范能力
5、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下列有关预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 B.指标预警是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C.由于出现工人误操作,发出报警,这种预警方法属于因素预警 D.指标预警属于定性预警方法 E.因素预警属于定量预警方法
6、职业性致癌物分为__。 A.标准致癌物 B.一般致癌物 C.确认致癌物 D.可疑致癌物 E.潜在致癌物
7、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在__无异议,可以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A.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B.休息休假 C.劳动安全卫生 D.保险福利等事项 E.工作性质、种类、范围
8、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程序有__。 A.用人单位安排职工进行上岗前的检查 B.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报,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核实 C.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D.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E.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
9、安全生产工作由__等几部分构成。 A.源头管理 B.过程控制 C.应急救援 D.事故查处 E.监管监察
10、各个部门和所有人员都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安全健康管理和活动,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以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化规定的__。 A.充分性 B.完整性 C.有效性 D.适宜性 E.科学性
11、审核策划和准备主要包括__以及准备审核工作文件等工作内容。 A.确定审核范围 B.确定审核条件 C.指定审核组长 D.制定审核计划 E.做出审核报告
1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__、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例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矿山井下 B.汽车维修 C.机械加工 D.有毒有害 E.家电维修
13、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拉准,必须与主体工程__。 A.同时投资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验收 E.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4、以下属于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的是__。 A.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B.高压医用氧舱 C.电梯、自动扶梯 D.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及游乐设施等 E.矿井通风设施、防爆设施以及防突水措施
15、法律的适用范围,即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__。 A.关于人的效力 B.关于地域的效力 C.关于时间的效力 D.关于空间的效力 E.关于法律生效的效力
1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__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有毒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害物质 E.传染源
17、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__。 A.警告 B.罚款 C.15日以下拘留 D.记过 E.降级
18、”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__等各企业或组织。 A.生产 B.运输 C.使用 D.贮存 E.经营
19、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包括__,同时包括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 A.现实信息 B.实时信息 C.无效信息 D.历史信息 E.部分有效信息
20、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的事项有__。 A.婚姻家庭关系 B.保障劳动安全 C.防止职业危害 D.应急预案和处置 E.依法办理工伤保险
21、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和__。 A.公共关系 B.应急人员安全 C.消防和抢险 D.泄漏物控制 E.应急场面清除
22、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安全检查人员的组成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设备的__,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报废 B.维修 C.生产 D.制造 E.检测
24、下列事故中,属于电气事故的包括__。 A.雷电和静电事故 B.电磁辐射事故 C.电焊操作引燃事故 D.触电事故 E.电气线路短路事故
25、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 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C.硫酸、盐酸和引发的火灾 D.电气火灾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