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 级 | 初三 | 学 科 | 数学 | 版 本 | 湘教版 |
| 内容标题 | 期末复习(一) | ||||
| 编稿老师 | 阳矩红 | ||||
一. 教学内容:
期末复习(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方法,并会根据具体方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
2.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运用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几何概念和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 使学生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的线段的概念,并掌握比例的性质,了解黄金分割。
5.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有关性质,并会运用这些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1.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算法。
2. 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了解定义、命题的概念,并会判断真假命题。
3.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 熟练掌握证明的逻辑推理过程。
3. 线段成比例问题的证明及计算,位似图形的概念及性质。
【主要知识点】
(一)一元二次方程
(二)命题与证明
1. 本章是在前面对几何结论已经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要求学生理解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为后面的证明奠定基础。
2.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证明的基础知识,与平行线有关的证明,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证明等。
(三)图形的相似
【典型例题】
例1. 判断方程x2―mx(2x―m+1)=x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各是什么?
解:先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1―2m,一次项系数为m2―m―1,常数项是0
变式练习:
例2.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解:(1)
(2)
(3)
(4)
例3.
(1)有一根为0
(2)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
分析:
∴只需x1x2=0就能保证方程有一个根为0
解:(1)若使方程有一根为0,则x1x2=0
例4. 某商场从厂家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场可以自行定价,若每件售价a元,则可卖出(350-10a)件,但物价部门规定每件商品的加价不超过进价20%,商场计划要赚400元,需要卖出多少件商品?每件商品应售价多少元?
分析:单件利润 数量 总利润
―2―10x 400
解:设商品售价为x元
例5.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
(1)求证:ΔBCE≌ΔDCF
(2)若∠FDC=30°,求∠BEF的度数。
证明:(1)在正方形ABCD中,BC=DC,∠BCD=90°
∴∠DCF=90° ∴∠BCD=∠DCF
(2)∵ΔBCE≌ΔDCF
∴∠EBC=∠CDF=30°
又∠BCD=90°,∴∠BEC=60°
又∠DCF=90°,CE=CF
∴∠CEF=45°
∴∠BEF=105°
例6. 如图,铁路道口栏的短臂长1m,长臂长16m,当短臂端点下降时,长臂的端点随之升高,此时ΔABO与ΔDCO相似,试问当短臂端点下降0.4m时,长臂端点升高多少米?
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解:如图,∵ΔABO~ΔDCO
又BO=1,CO=16,AB=0.4
∴CD=6.4(m)
∴长臂端点升高6.4米。
例7. 如图,在ΔABC中,∠BAC=90°,AD⊥BC,E为AC的中点,ED交AB的延长线于F,求证:
分析:直接证两个三角形相似不能解决问题,须找代换比转换。
证明:∵RtΔABC中,∠BAC=90°
∴∠ABC+∠C=90°
又AD⊥BC于D
∴∠ABC+∠BAD=90°
∴∠C=∠BAD
又E为AC的中点,∴AE=DE=CE
∴∠C=∠CDE=∠FDB
∴∠BAD=∠FDB
又∠F=∠F,∴ΔFAD~ΔFDB
又∠B=∠B,∠BAC=∠BDA=90°
∴ΔABC~ΔDBA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一、填空题
1. 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___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3. 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___________
4. 已知:,则___________
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8,边长为整数,则腰长为___________
6. 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某商店第四季度营业额共计36.4万元,已知10月营业额为10万元,则后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为___________
8. 如图在ΔABC中,∠C=90°,BD平分∠ABC,BD=5,BC=4,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
9.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1,且满足,则c=___________
10. 如图,已知AB//DC,∠BAD=∠DBC,AB=4,BD=5,则ΔBAD与ΔDBC的面积比为___________
11. 如图,将矩形ABCD沿两条较长边的中点的连线对折,得到矩形EADF与矩形ABCD相似,则矩形ABCD的长与宽的比是___________
12. 已知,并且对应边的比是2:3,若ΔABC的周长为10cm,则的周长为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 是一元二次方程
2. 若x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记,,则Δ与M的关系是( )
Δ 3. 已知线段,C是AB上一点,且,那么AC的长为( ) D. 4 4. 如图是一束平行的阳光从教室窗户射入的平面示意图,光线与地面所成角∠AMC=30°,在教室地面的影长米,若窗户的下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BC=1米,则窗户的上檐到教室地面的距离AC为( ) 米 3米 3.2米 米 5. 已知可以合并为一个二次根式,则( ) 4 或3 D. 16 6.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 ° °或67.5° 7. 下列各图中,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 8. 一斜坡长为70m,它的高为5m,将重物从斜坡下起点推到斜坡上20m处停下,停下地点的高度为( ) 三、解答题 1. 已知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方程的两根。 2. 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 (1)三角尺旋转了多少度? (2)连结CD,试判断ΔCBD的形状。 (3)求∠BDC的度数。 3. 在A市开展的创城活动中,某居民小区要在一块一边靠墙(墙长15m)的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花园ABCD,花园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总长为40m的栅栏围成(如图),若设花园BC边长为x(m),花园面积为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满足条件的花园面积能达到吗?若能,求出x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4. 如图,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 ①AB=AC ②DE=DF ③BE=CF 已知:EG//AF =________ =______ 求证: 证明: 5. 如图,D是ΔABC中AB边上一点,AD:AC:BD=1:2:3 (1)求证: (2)若∠BDC=105°,求∠ACB的度数。 6. 我们知道当的根 设x1,x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填“=”或“”) 当时,(填“=”或“”)反之也成立。 根据上述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且AB、CD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根 当和时,确定四边形ABCD的形状。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2.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真 3. 5. 3 6. ,14 8. 3 9. 12. 15 二、选择题 1. B 4. B 5. D 8. C 三、解答题 1. 解:依题意 解得 当k=5时,方程为无解 当时,方程为 解得 2. 解:(1)150° (2)CB=DB ∴ΔCBD是等腰三角形 (3)∠BDC=15° 3. 解:(1) (2)当y=200时,即 ∴此花园的面积不能达到 4. 已知:AB=AC,DE=DF 求证:BE=CF 证明:∵EG//AF ∴∠GED=∠F,∠BGF=∠BCA ∵AB=AC ∴∠B=∠BCA ∴∠B=∠BGE ∴BE=EG 在ΔDEG和ΔDFC中 5. 解:(1) (2) 6. 解: 当时,方程为 又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当时,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 即 又AB//CD ∴四边形ABCD是梯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