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17:38
文档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声音三要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区分声音的响度和声音的音调,经常将此两要素混淆。因此本节课首先学习乐音的三要素之一—音调,和响度在课时安排上作了划分。这一节十分重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了解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这些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该节课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
推荐度:
导读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声音三要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区分声音的响度和声音的音调,经常将此两要素混淆。因此本节课首先学习乐音的三要素之一—音调,和响度在课时安排上作了划分。这一节十分重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了解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这些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该节课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声音三要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区分声音的响度和声音的音调,经常将此两要素混淆。因此本节课首先学习乐音的三要素之一—音调,和响度在课时安排上作了划分。这一节十分重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了解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这些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该节课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理念。本节课由振动快慢的不同、音调的不同,引出频率的概念,进一步明确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再通过波形图及音乐中有关音调频率的大小,进一步深化了解频率的概念;最后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如何调节弦乐器的音调,提高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应该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实探究活动验。知识结构上,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多数学生对于音调的概念并不陌生,对于频率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安排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活动的规划,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深入浅出的讲解,以期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的实验,既能加深学生对于音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设计实验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的难点在于: 音调概念的建立;学会科学探究、学会设计实验。

采用的教学方法: 观察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每天,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它们?

『CAI演示』:播放声音:a、电闪雷鸣   b、清晨鸟语   c、夏日蝉鸣   d、悠扬琴声

[师]:声音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悦耳、有的刺耳;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个声音,听一听它们有什么区别?

『CAI演示』:播放声音:a、琴声C大调1,D大调1(音调不同);   b、鸟鸣声音量小,鸟鸣声音量大(响度不同);   c、本班甲、乙两同学的声音(音色不同)。

 a、[生]甲:一个声音尖锐,一个声音低沉。

[生]乙:一个声音尖细,一个声音粗一些。

[师]:对了!讲得非常好!那么第二组声音有什么区别呢?

b、[生]甲:声音一个响,一个小(弱)。

[生]乙:(纠正道)是一个声音大,一个声音小。

[生]众:哄笑……

[生]丙:应该说两个声音的音量不同。

[师]:好,好,好,大家说的其实都是对的,声音响就是音量大,声音弱其实就是音量小。

c、[生]:两个声音的特征不同?

[师]:什么特征?

[生]:([生]看书后答)品质不同。

[师]:(笑)对了。这也算是一种预习吧。

二、讲解新课:

[师]:其实大家刚才说的“声音的大小(强、弱)”、“声音的高低(尖、粗)”和“声音的品质”就是我们在物理学中说的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强弱

(1)响度(音量):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学生实验』:

提供器材:乒乓球、碎纸片、扬声器、鼓和鼓锤、音叉和音叉锤、悬挂细线的乒乓球、铁圈、肥皂水

请你选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声音的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你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像声音响度的因素: 

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响度的单位:分贝(dB)

2、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

『演示实验』:塑料尺拨动木梳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演示实验』:长短尺拨动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2)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赫兹(Hz)

一般说来,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性的音调比男性高。人的发声频率大约是85~1100Hz。

不同的动物发声和接收声音的频率是不同的。

例:牛叫的响度大,音调低;蚊子发声的响度小,音调高。

男中音高声歌唱,女高音低声伴唱。男中音响度大,音调低;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3、声音的品质

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

例:区分钢琴和黑管的发音不同,区分甲乙两个同班男同学的说话声(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利用音色。

应用:听漏、扣诊、拍瓜听声选瓜、敲击探伤法(共同应用了音调和音色)

三、板书设计:

1、声音的强弱

(1)响度(音量):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2)影像声音响度的因素: 

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3)响度的单位:分贝(dB)

2、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2)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声源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1s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赫兹(Hz)

3、声音的品质

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

1.日常生活中,在往水瓶内灌水时,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方法判断水的多少.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的(  )

A.音调在降低    B.音调在升高    C.响度增加了    D.响度减小了

2.初中的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蝙蝠1000~120000Hz
海豚150~150000Hz
60~65000Hz
大象1~20000Hz
3.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

4.如图,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筷子轻轻敲击时,    瓶的音调最高;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    瓶的音调最高.

5.小玉买了一台复读机,她兴奋的摆弄着,边看说明书边尝试使用各种功能按键,按下正常播放键,听到一位声音清脆的“女老师”在示范朗读英语短文;当她按慢速播放键时,听到的是低沉的“老人”的声音.请你用声音的有关知识解释当她按慢速播放键时,听到低沉的“老人”的声音原因.

文档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声音三要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区分声音的响度和声音的音调,经常将此两要素混淆。因此本节课首先学习乐音的三要素之一—音调,和响度在课时安排上作了划分。这一节十分重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了解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注意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这些物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该节课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应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