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如何写好景物(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18:52
文档

如何写好景物(一)

年级初二学科作文版本内容标题如何写好景物(一)编稿老师翟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如何写好景物(一)二、命题趋势作文是门语言艺术,语言表达的完美与否将直接决定中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及得分的多少。这一点在各地市“中考说明”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有文采,词语准确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能兼顾平实与生动的语言风格。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总的要求是语言表达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生动形象。”再如2007年广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明确指出,“
推荐度:
导读年级初二学科作文版本内容标题如何写好景物(一)编稿老师翟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如何写好景物(一)二、命题趋势作文是门语言艺术,语言表达的完美与否将直接决定中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及得分的多少。这一点在各地市“中考说明”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有文采,词语准确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能兼顾平实与生动的语言风格。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总的要求是语言表达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生动形象。”再如2007年广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明确指出,“

年    级

初二学    科

作文版    本

内容标题如何写好景物(一)
编稿老师翟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如何写好景物(一)

二、命题趋势

作文是门语言艺术,语言表达的完美与否将直接决定中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及得分的多少。这一点在各地市“中考说明”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有文采,词语准确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能兼顾平实与生动的语言风格。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总的要求是语言表达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生动形象。”再如2007年广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明确指出,“文从字顺,语言准确、流畅、生动”的作文被评为“一类文”,而其它存在不同程度语言表达问题的作文则会分别作降格处理。2008年太原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也明确指出,“表达有创意,富有文采,”的作文被评为“一类文”。

语言表达讲究方式。语言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在行文当中,只有准确地选择和巧妙地运用表达方式,我们的中考作文才有可能占得出彩的先机。

三、解题方法指导

所谓描写景物,通常指描写自然景物,但也包括对社会景物即社会环境的描写。

景物描写是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段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 

(一)抓住景物的特点:

1、抓住景物的形态特征。

景物的形态特征包括景物的客观存在形态以及静态与动态等。

例1,赵丽宏的《雨中》的一段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一群刚刚放学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

2、抓住景物的声音、色彩、光泽、气味等特征。

例2,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的一段描写,作者抓住了景物的色彩、气味和声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同一篇文章中,除了抓色彩外,还抓住了景物的光泽。抓住形态特征,可以更形象地描绘景物。

1)“拟声”。杨朔散文名作《荔枝蜜》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恰当地运用拟声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绘色”。描写色彩的词语也很多,如“白茫茫”、“绿油油”、“亮晶晶”、“金灿灿”、“红通通”、“黑黝黝”等等。巧妙地运用此类词语会使人浮想联翩,为文章增添色彩。

峻青《海滨仲夏夜》中描写色彩的句子:“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3)“摹状”。描摹状态的词语有:“沉甸甸”、“毛茸茸”、“圆滚滚”、“胖乎乎”、“颤巍巍”等等。如老舍《小麻雀》中的一段描写:“它已站不起来了,胸部几乎贴着地,像人肚痛极了蹲在地上的样子。身上并没有血,可是身子蜷作一团,非常的矮。头低着,小嘴碰着地,两颗黑眼珠比以前更黑更大了……”

3、各景物点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即景物的点面关系、空间顺序和相互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高矮、长短和宽窄等。

在同一景物中,各景物点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的。它们的大小、高矮、长短和宽窄等又都是互为比例的,只有注意这些关系和比例,景物才立体完整。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来写,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四、范文分析

1、病文分析:

分析提示:①突出景物特点; ②观察角度; ③写景顺序

长江中的渔船

面对滚滚的长江,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它在咆哮,它在呼喊,它猛烈地拍打着岸边岩石,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浩淼的江水如同千军万马在奔腾,又仿佛一条巨龙在游动。细看波浪,水波表面仿佛有一些细小的条纹。这些丝纹忽深忽浅,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神奇的亮光。整个水面竟像一幅硕大的黄锦在浮动,黄锦下面好像奔跑着千军万马。波浪一起一伏地从西到东,没有开端,也没有尽头。站在江边,看着看着,好像整个大地都动了起来,实在令人胆颤心惊。江水扑岸溅起的水花,不时地打在脸上和身上,一阵阵扑鼻的水汽味儿,着实叫人难以忘怀。

远处江面上三两点是什么?是几只渔船在江面上摇晃,宛如一片片树叶在江中漂浮。渐渐地,小船向岸边靠过来。一只小船上有两个人,一个划桨,一个拽着鱼网上的绳索。小船随着波涛一起一伏,一会儿跃上波峰,一会儿跌入波谷。多么惬意,多么舒服。好像是在柔软的沙发上行走一样,又像是在舞台上跳舞。后面一只小船冒起一阵炊烟,像是做晚饭了。叫人怎么也想不到,在滚滚的长江之上,小船上的渔人竟能悠闲自得地做晚餐,准备过夜。

很快,夕阳下坠。一艘稍大一点的帆船驶了过来;又乘着满江的晚霞,向远处驶去,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

2、优秀范文分析:

感受长城

这天,我们在北京乘公交汽车到八达岭登长城。

从近处向远处望过去,雄伟高大的长城,在连绵不断的山峰上蜿蜒盘旋,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巨龙,一头扎进辽阔的苍穹之中。正当我沉静在美好的幻想之际,有人喊道:“到长城了!”

于是我们就下了车,开始登长城了。

有人说道:“长城真陡啊。”我也觉得长城好高好陡,登了几步,腿就有点酸了。我一边攀登,一边望着这从未谋过面的古长城。我发现蜿蜒的长城身上有一个又一个隆起的建筑物,就问导游:“那是什么?”回答道:“那是烽火台。”

哦!原来这就是古代长城上报警的烽火台。

几分钟时间,我们就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一下子就扑到烽火台的城墙上;双手抚摸着滚烫而又粗糙的长城砖,浮想着数千年的边塞烽火与刀兵相接的战争场面。一股浓浓的砖石味儿直钻我的鼻孔,我仿佛倾刻间就回到了古代筑长城的时代……

一阵“呼呼”的凉风,从烽火台中的窗口迎面扑过来,又把我从远古的遐想中唤了回来。

这阵凉风好爽!把我浑身的溽暑洗得干干净净。我从头到脚,三千六百多个毛孔,都觉得十分的舒适与惬意。

我们继续向上攀登。看着下面的山坡与远远近近的山峰,都是郁郁葱葱的,就像是一幅宽阔无比的图画。长天,是湛蓝的;大地,是碧绿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攀登长城,哪里像是在旅游,简直是在神游啊。夏日的炎热与攀登的疲倦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消失殆尽。

我扶着旁边的城墙垛子,发现垛子都呈“弓”字型 。问了导游才知道,这是古代军人防止少数民族侵入时射箭使用的。这些垛子与城墙一样,都是用长方形砖块砌成的。脚下铺的全是条石。听解说员讲,一块条石有几千斤重。可以想象,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么长,需要多少条石,需要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才能凝结成这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啊!

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攀登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处。

这时,一两星雨点飞过来,用手在颈项里捉它,便倏地不见了。忽觉嘴里有点湿润,咸咸的,似乎又有点甜;再去辨别它,什么也没有。什么原因,我不知道,难道长城上的雨也有特别的味道?一会儿小雨消失了,只见峰峦叠翠之上是蓝蓝的天,几朵白云点缀其间,煞是美丽,煞为壮观。下面依然是无限的绿色,无限的梦幻,“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受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

五、帮你积累

(一)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语段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光芒照耀着春天的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地上的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青枝绿叶的树木,像刚洗过一个澡,显得青翠欲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唱得人心情舒畅;小蜜蜂出来采蜜,它们从这束花飞到那束花。最快乐的是阳光下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蓝天上放起了风筝,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画。

(二)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语段

1、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饯别序》

3、秋天,杨树叶子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树旁的小河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

4、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旋转、上升的风,飞掠过山谷,又默默离开。

(三)描写雪的诗句、语段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3、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4、雪下起来了。多么美丽的雪花呀。在初冬刚来到的时候,雪花就及时地报告了冬天的来临。下课的时候,同学们跑到操场上,有的在欢呼,有的在跳跃,有的张开双手去接那飞舞的雪花。看那,快看那,雪把大地盖上了。天上,地上,到处是雪。白色的大地,白色的房屋,白色的树林。

文档

如何写好景物(一)

年级初二学科作文版本内容标题如何写好景物(一)编稿老师翟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如何写好景物(一)二、命题趋势作文是门语言艺术,语言表达的完美与否将直接决定中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及得分的多少。这一点在各地市“中考说明”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有文采,词语准确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能兼顾平实与生动的语言风格。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总的要求是语言表达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生动形象。”再如2007年广州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明确指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