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的来说,半干转、湿转的程序和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胶和膜预稀释并用电转缓冲液平衡;滤纸/胶/膜/滤纸三明治放入电转设备中;正确的方向确保蛋白转移到膜上。合适的电压/电流条件对于电转的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电转缓冲液和电转条件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电转设备,当选用不同的胶和缓冲液时,要求不同的电压/电流。变性凝胶需要增加电转时间,而低分子量的蛋白需要相应的缩短电转时间。现在实验室常用的Bio-rad小型 Mini Trans-Blot转印槽(湿转)和Trans-Blot半干转印系统转印槽(半干转)相应的电转参数如下表:
| 槽式转印 | 半干转印 | |
| Mini Trans-Blot槽 | Trans-Blot半干转印系统转印槽 | |
| 印迹区域(宽 x 长) | 10 x 7.5 厘米 | 24 x 16 厘米 |
| 转移参数 | ||
| 凝胶夹数 | 2 | - |
| 缓冲液要求 | 450ml | ≤200 ml |
| 电极距离 | 4cm | 按夹层结构厚度确定 |
| 转移时间(高强度) | 60分钟 | 15–60 分钟 |
| 冷却 | 蓝胶冷却装置/冷却旋管 | - |
| 凝胶容量 | ||
| 18.3 x 19.3 厘米 | - | 1 块凝胶(2 块凝胶堆叠) |
| 16 x 20 厘米 | - | 1 块凝胶(2块凝胶堆叠) |
| 16 x 16 厘米 | - | |
| 13.3 x 8.7 厘米 | - | 3 个凝胶并列 |
| 8.3 x 7.3 厘米 | 每个凝胶夹1块凝胶共2个凝胶夹(两种尺寸) | 4个凝胶并列 |
| 8.6 x 6.8 厘米 | ||
通常我们在做湿转的时候,选择100V恒压(高强度,因为低强度时间较长,且效率较低),电流控制在120-350mA之间,分子量在60KD以下的60分钟即可,分子量在60KD以上的需要延长转膜时间60-150分钟才能确保高效率的转膜。所以如果你所需要转印的蛋白分子量差得比较多(如GAPDH 37KD,Ki67 358KD),你可以考虑将胶从中间分开,两部分分别采用不同时间转印,能达到你理想的效果。电转液一般可以重复使用3次,之后电流会过大,不适合再使用。
而对于半干转,我们一般选择恒流(膜面积的3倍:3 mA/cm2) 之间一般60分钟,同样根据蛋白分子量适当调节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低温对于膜的转印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转印时间较长而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经过转印的胶和膜都要通过染色确定转膜效率(胶用考马斯亮蓝加热染色,膜用丽春红染色,均只需几分钟,并不耽误太多时间),不然后面的实验既费时也费抗体。
具体的对于电压/电流的选择,可以参照下表。但合适的电转条件需要根据凝胶的厚度、膜的种类、蛋白分子量、电转缓冲液选择最优化的方案。
| SDS-PAGE Gels (Towbin Buffer) | ||
| 低强度 | 高强度 | |
| Mini Trans-Blot槽 | 30 V/90 mA, 16 hr | 100 V/350 mA, 60 min |
| Trans-Blot半干转印系统转印槽 | N/A | Mini gels: 10–15 V/5.5 mA/cm2, 10–30 min |
| Large gels: 15–25 V/3 mA/cm2, 30–60 min | ||
| Isoelectric Focusing Gels, Native Gels, Basic Proteins, and Acid-Urea Gels (0.7% acetic acid) | ||
| 低强度 | 高强度 | |
| Mini Trans-Blot槽 | 30 V/10 mA, 16 hr | 100 V/350 mA, 1 hr |
| Trans-Blot半干转印系统转印槽 | N/A | Mini gels: 10–15 V/5.5 mA/cm2, 10–30 min |
| Large gels: 15–25 V/3 mA/cm2, 30–60 m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