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胸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
【适应证】
1.诊断方面
(1)不明原因的痰中带血或咯血。
(2)不明原因的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3)反复发作且吸收缓慢的肺段肺炎。
(4)不明原因的干咳或局限性哮鸣音。
(5)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喉返神经麻痹或膈神经麻痹。
(6)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或块状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7)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
(8)痰中查到癌细胞,胸部影像学阴性。
(9)肺部感染须经防污染毛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分离鉴定病原菌。
(10)诊断不清的肺部弥漫性病变。
(11)须做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和经支气管淋巴结活检检查者。
(12)怀疑气管—食管瘘者。
(13)观察有毒气体引起的气道损伤、烧伤。
(14)选择性支气管、肺泡造影。
(15)肺癌必要的分期辅助检查。
(16)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置导管后怀疑气管狭窄
(17)气道内肉芽组织增生、气管支气管软化。
(18)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
2.治疗方面
(1)取除气管支气管内异物。
(2)对少量出血患者可试行局部止血。
(3)帮助建立人工气道。
(4)治疗支气管内肿瘤。
(5)治疗支气管内良性狭窄。
(6)放置气道内支架。
(7)去除气管支气管内异常分泌物(痰栓、脓栓、血块等)。
(8)对肺癌患者做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9)对支气管扩张重度感染或肺化脓症脓腔的灌洗治疗。
【禁忌证】
1.大量咯血,通常应在咯血停止后2周后进行。
2.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3.严重心律失常。
4.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5.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新近发生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
7.已诊断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者。
【操作方法】
1、纤支镜消毒 用2%的防锈戊二醛装入足够长度的容器内,将纤支镜放入容器内浸泡15min后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
2.术前检查
(1)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测量血压及进行心、肺体检。
(2)拍摄X线胸片,正侧位片,必要时拍常规断层片或CT片,以确定病变部位。
(3)凝血机制和血小板计数等检查。
(4)对疑有肺功能不全者可行肺功能检查。
(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的检查,对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阳性患者,进行集中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专项消毒处理(术前、术后)。
(6)心电图检查。
3.患者准备
(1)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大致过程、常见并发症和配合检查的方法等,同时应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征得家属与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
(2)术前禁食6h。
(3)根据需要在术前30min可用少许镇静药和胆碱能受体阻断药,如地西泮和阿托品肌注;咳嗽较剧烈者可用镇咳药物。
(4)有些患者(如老年、轻度缺氧)可在鼻导管给氧下进行检查。
(5)常规进行脉氧检测,必要时进行多参数心电监护。
4.麻醉 用2%利多卡因咽喉部麻醉后,纤支镜引导下利多卡因在气管内麻醉,总量一般不超过15ml(300mg)。
5.体位 多选用仰卧位,病情需要者亦可选用半卧位或坐位。
6.插入途径 一般经鼻或经口插入。
7.直视观察 应有顺序地全面窥视可见范围的鼻、咽、气管、隆突和支气管,然后再重点对可疑部位进行观察。应特别重视对亚段支气管的检查。
8.活检 在病变部位应用活检钳钳夹组织,注意尽量避开血管,夹取有代表性的组织。
9.刷检 对可疑部位刷检送细胞学检查,同时行抗酸染色以寻找抗酸杆菌,尚可用保护性标本刷(PSB)获取标本做细菌培养。
10.灌洗液培养标本 可注生理盐水20ml后经负压吸出送细菌培养、结核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等。
11.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不同而做相应治疗。如脓腔冲洗+注药,气管良性肿瘤和肺癌患者做局部注药,以及激光、微波治疗及放置内支架等治疗。
12.术后 术后患者应安静休息,一般应在2~3h之后才可进食饮水,以免导致误吸。应注意观察有无咯血、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对疑有结核或肿瘤者术后可连续几日进行痰细胞学检查或痰抗酸杆菌检查,其阳性率较一般送检标本高。
【并发症及其处理】
纤支镜检查总的说来是十分安全的,但也确有个别病例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3%,较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1%,病死率约为0.01%。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如下:
1.纤支镜检查室必须配备有效的抢救药品和器械。
2.物过敏或过量。要在正式麻醉之前先用少许药物喷喉,如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不能再用该药麻醉。气道注入后约有30%吸收至血循环,因此,不宜用量过多,例如利多卡因每例患者应用总量以不超过300mg(2%利多卡因15m1)为宜。对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出现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者应立即进行对症处理,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抽搐药物,对心率过缓者应用阿托品,心脏停搏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喉水肿阻塞气道者应立即建立人工气道。
3.插管过程中发生心脏停搏。多见于原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者,或麻醉不充分、强行气管插人者。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地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
4.喉痉挛或喉头水肿。多见于插管不顺利,或麻醉不充分的患者,大多在拔出纤支镜后病情可缓解。严重者应立即吸氧,给予抗组胺药,或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
5.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多见于哮喘急性发作期进行检查的患者应立即拔出纤支镜,按哮喘严重发作进行处理。
6.术后发热。多见于年纪较大者,除了与组织损伤等因素有关外,尚可能有感染因素参与。治疗除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外,应酌情应用抗生素。
7.缺氧。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02)下降十分常见,进行纤支镜检查时PaO2:一般下降2.67kPa(20mmHg)左右,故对原来已有缺氧者应在给氧条件下,或在高频通气支持条件下施行检查。
8.出血。施行组织活检者均有出血。少量出血经吸引后可自行止血,如仍有出血者,可用:
(1)经纤支镜注入冰盐水。
(2)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mg,加人生理盐水20ml内,每次可注入5~l0ml)。
(3)经纤支镜注入稀释的凝血酶(凝血酶200u加入生理盐水20ml内,该制剂绝对不能注射给药)。
(4)必要时同时经全身给止血药物,此外出血量大者尚可进行输血、输液等。
(5)纤支镜的负压抽吸系统一定可靠有效,以保证及时将出血吸出,不使其阻塞气道。
(6)对较大量出血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必要时可换用硬质气管镜填塞出血局部或请胸外科协助处理。
修改日期 2013-01-07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概述】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biopsy,TBNB)是通过纤支镜将穿刺针送到支气管外病变或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
【适应证】
1.支气管外病变。
2.支气管外肿大淋巴结
【禁忌证】
同TBLB。
【操作方法及程序】
在进行常规纤支镜检查时,我们采用CT引导下进行TBNB。
CT引导 对于透视下无法定位的纵隔内肿大的淋巴结或肿物,可用CT引导。术前应根据CT判定肿大淋巴结或肿物的具体位置,至隆突或各支气管间嵴的距离,确定进针的角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在支气管镜到达预定的穿刺位置后,调整支气管镜镜头方向,将穿刺针送出穿过气道壁进入病灶。再用CT扫描核实穿刺点是否正确,与靶目标的确切距离。如果穿刺针无法到达靶目标,则应根据CT扫描结果调整角度、深度或选择新的穿刺点,再经CT扫描证实穿刺针确实抵达病灶内,才可抽吸活检。
修改日期 2013-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