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人机界面设计
课程代码:020160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学时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多媒体技术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教材:罗仕鉴,朱上上,孙守迁. 人机界面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主要参考书:
[1] 李乐山. 人机界面设计. 科学出版社. 200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人机界面是人与机器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人机界面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特色选修课程。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硬件人机界面与软件人机界面方法、理论与设计实例,探索新的交互技术。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 概论
1 人机界面的定义
2 人机界面学的起源
3 人机界面学的发展
4 人机界面学的研究内容
5 人机界面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2章 认知心理学
1 感觉信号的检测
2 视觉
3 听觉
4 记忆与学习
5 人的特性
6 认知心理学中的人机比较
第3章 人机工程学
1 人机工程与人机界面
2 显示界面的设计
3 控制界面的设计
4 显控协调性的设计
5 视觉显示终端作业的人机界面设计
6 数字化人机工程
第4章 人机界面的艺术设计,
1 设计的概念
2 艺术设计的研究内容
3 艺术设计与技术
4 艺术设计的形态
5 艺术设计的内涵
6 艺术设计的美
7 艺术设计的语言与符号学规范
第5章 色彩设计
1 色彩基础
2 色彩调和与色彩搭配
3 计算机色彩
4 硬件界面的色彩设计
5 软件设计的色彩搭配
第6章 硬件人机界面设计
1 硬件人机界面的设计风格
2 信息时代的硬件界面设计
3 典型硬件人机界面设计
4 设计思潮
第7章 软件人机界面概述
1 人机界面的基本概念
2 人机界面的用户分析
3 人机界面的交互方式
4 人机界面的软件开发过程
第8章 软件人机界面的形式与标准
1 命令语言界面设计
2 菜单界面设计
3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
4 直接操纵和WIMP界面设计
5 交互输入输出界面设备
6 响应时间和显示速率
7 帮助和出错界面设计
第9章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
1 MacintoshOSX的界面设计
2 WindowsXP操作系统的界面设计
3 游戏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
4 T业自动化控制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
5 移动工具的人机界面设计
第10章 Internet网页界面设计
1 互联网——知识的储藏库
2 基于信息的网络界面设计
3 网页的界面设计
4 网页界面设计的语言与文化
5 虚拟展示设计
6 网络化的发展前
第11章 图标设计
1 图标的作用
2 硬件界面中的图标设计,
3 软件界面中的图标设计
4 网页界面中的图标设计
第12章 人机界面设计的测试与评价
1 人机界面设计测试和评价的意义
2 设计准则
3 人机界面的测试
4 界面设计评价
5 硬件人机界面设计评价
6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评价与可用性测试
第13章 多通道用户界面及交互技术
1 概述
2 眼动跟踪
3 手势识别
4 三维交互
5 语音识别
6 面部表情类
7 自然语言理解
8 手写识别
第14章 下一代人机界面展望
1 引言
2 SUI:新一代用户界面技术
3 智能网络用户界面.
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5 自然的人机交互
6 下一代人机界面发展讨论
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
讨论课:下一代人机界面发展展望
四、教学时数分配
| 课程内容 | 讲课 | 实验 | 习题课讨论课 | 课程设计 | 上机 | 小计 |
| 概论 | 2 | 2 | ||||
| 认知心理学 | 2 | 2 | ||||
| 人机工程学 | 2 | 2 | ||||
| 人机界面的艺术设计 | 2 | 2 | ||||
| 色彩设计 | 2 | 2 | ||||
| 硬件人机界面设计 | 2 | 2 | ||||
| 软件人机界面概述 | 2 | 2 | ||||
| 软件人机界面的形式与标准 | 2 | 2 | ||||
| 软件人机界面设计 | 2 | 2 | ||||
| Internet网页界面设计 | 2 | 2 | ||||
| 图标设计 | 2 | 2 | ||||
| 人机界面设计的测试与评价 | 2 | 2 | ||||
| 下一代人机界面展望 | 2 | 2 | 4 | |||
| 笔试 | 2 | 2 | ||||
| 共 计 | 30 | 2 | 32 |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艺术出发,掌握硬件人机界面与软件人机界面方法、理论与设计实例,探索新的交互技术。
六、说明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计算引论、多媒体技术
2.课程内容的重点硬件人机界面与软件人机界面、难点
本课程内容的重点是硬件人机界面与软件人机界面的设计;难点是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设计艺术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人机界面理论。
3.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本课程为考查课,平时成绩30%、理论考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