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给水管网教材课后思考题解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8:37
文档

给水管网教材课后思考题解答

《给水工程》(第四版)第1~11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答:按水源种类考虑属地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考虑,属自流系统。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总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来说,这是投资最大的部分。在给水工程总投资中,输水管渠和管网所占费用(包括管道、阀门、附属设施等)约占70%~80%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
推荐度:
导读《给水工程》(第四版)第1~11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答:按水源种类考虑属地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考虑,属自流系统。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总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来说,这是投资最大的部分。在给水工程总投资中,输水管渠和管网所占费用(包括管道、阀门、附属设施等)约占70%~80%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
《给水工程》(第四版)第1~11章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

答:按水源种类考虑属地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考虑,属自流系统。

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

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总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来说,这是投资最大的部分。在给水工程总投资中,输水管渠和管网所占费用(包括管道、阀门、附属设施等)约占70%~80%

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 哪种情况下可以省去其中一部分设施?

答:不一定都要包括。有些地方采用地下水源,地下水水质良好,就可以省去水处理构筑物而只需加氯消毒,使系统大大简化。调节构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如水塔,清水池等,一般在大城市通常不用水塔。如果采用重力供水则可省去二级泵站。

4.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的最多?

答:统一给水系统即用同一系统供应生活,生产和消防等各种用水,绝大多数城市采用这一系统分质给水即按水质要求分系统给水。分压即按水压要求不同分系统给水。

5.水源对给水系统布置有哪些影响?

答:当地如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则可在城市上游或就在城市给水区内开凿管井或大口井,井水经消毒后,由泵站加压送入管网,供用户使用;如水源处于适当的高程,能借重力供水则可省去一级泵站或二级泵站或同时省去一、二级泵站。取用蓄水库水时,也有可能利用高程以重力供水,输水能量费用可以节省。以地表水为水源时,一般从流经城市或工业取得河流上由取水,城市附近的水源丰富时,往往随着用水量的增长而逐步发展为多水源给水系统,从不同部位向管网供水。

6.工业给水有哪些系统,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答:主要有循环和复用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是指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行回用。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会损耗一些水量,包括循环过程中蒸发、渗漏等损失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复用给水系统是按照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水源水先到某些车间,使用后或直接送到其他车间,或经冷却、沉淀等适当处理后,再到其他车间使用,然后排出。

7.工业用水量平衡图如何测定和绘制?水量平衡图起什么作用?

答:首先,应详细调查各车间的生产工艺、用水量、及其变化规律、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使用后的水量损耗和水温的变化等情况。其次,进行工业企业水量平衡的计算,查明水源水质和取水量、各用水部门的工艺过程和设备,现有计量仪表的状况,测定每台设备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水温等,按厂区给水排水管网核对,对于老的工业企业还应测定管道和阀门的漏水量。根据测定结果,绘出水量平衡图。在此基础上,找出节约水的可能性,并定出合理用水和减少排污水量的计划。水量平衡图对于了解工厂用水现状,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健全工业用水计量仪表,减少排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对厂区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都很有好处。

第二章:

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

答:应考虑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量,消防用水。

2.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是按那些条件制定的?

答:居住区生活用水量由城市中居民的饮用、烹调、洗涤、冲厕、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确定。是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资源充沛程度、用水习惯,在现有用水定额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给水专业规划,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综合分析确定。

 3.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由城市人口、每人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给水普及率等因素确定。这些因素随城市规模的大小而变化。

4.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如何?

答:从数量上说,消防用水量在城市用水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中小城市,所占比例甚大。一般城市规模越大,所要求的消防流量也随之增加。

5.怎样估计工业生产用水量?

答:工业生产用水一般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冷却、空调、制造、加工、净化和洗涤方面的用水。设计年限内生产用水量的预测,可以根据工业用水的以往资料,按历年工业用水增长率以推测未来的水量;或根据单位工业产值的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增长率与工业产值的关系,或单位产值用水量与用水重复率的关系加以预测。

6.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答: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视节约用水等可以降低工业用水单耗。

7.说明日变化系数Kd和时变化系数Kh的意义。它们的大小对设计流量有何影响?

答:最高日供水量与平均日供水量的比值叫日变化系数,最高日最大时供水量与该日平均时供水量的比值叫时变化系数。大中城市的用水比较均匀,Kh值较小,可取下限,小城市可取上限或适当加大。

习题:

1.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m3/d,每小时用水量变化入下表,求:(1)最高日最高时和平均时的流量,(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3)拟定二级泵站工作曲线,确定泵站的流量。

解:(1)由用水量变化表可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6-7时

Q=15×5.31%=0.7965万m3/h

平均时用水量 Q=15/24=0.625万m3/h

一级泵站设计流量应按平均时供水量

Q=15/24=0.625万m3/h

二级泵站设计流量:

当管网中无水塔时,二泵站任何小时供水量等于用水量,应按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0.7965万m3/h.当管网中设水塔时,二泵站供水曲线应按设计供水量变化曲线拟定,但泵站一天总供水量应等于最高日用水量。

2.位于一区的某城市,用水人口65万,求该城市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综合生活用水量。

解:查附表得,该城市属于一区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200L/cap·d,综合生活用水定额取320 L/cap·d

该城市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 : 65×104×0.2=1.3×105m3

该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 : 65×104×0.32=20.8×105m3

第三章:

1.如何确定有水塔和无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

答:有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以百分数计为二级泵站供水量所占百分数与一级泵站供水量所占百分数之差的累积值与水塔调节容积百分数累积值之和。

无水塔时清水池调节容积以百分数计为用水量所占百分数与一级泵站供水量所占百分数之差的累积值。计算值则为最高日用水量与累积值的积。

2.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口、水处理构筑物、泵站和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计?

答: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和水厂等按最高日的平均时流量计算,二级泵站、从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管网和水塔的计算流量,应按照用水量变化曲线和二级泵站工作曲线确定,无水塔时应按最高日最大时流量设计。

3.已知用水曲线时,怎样定出二级泵站工作曲线?

答: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曲线应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拟定。(1)泵站各级供水曲线尽量接近用水线,以减小水塔的调节容积,分级数一般不应多于三级,以便于水泵机组的运转管理(2)分级供水时,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的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并尽可能满足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用水量增长的需要。

4.清水池和水塔起什么作用?哪些情况下应设置水塔?

答:清水池是为了调解一级泵站和二级泵站之间用水量的差额,水塔是为了调解水泵供水和用水量之间的差额。中小城市和工业企业可考虑设置水塔,既可缩短水泵工作时间,又可保证恒定水压。

5.有水塔和无水塔的管网,二级泵站的计算流量有何差别?

答:当管网内不设水塔时,任何小时的二级泵站供水量等于用水量。这时二级泵站应满足最高日最高使用水量的要求,否则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水不足现象。管网内设有水塔或高地水塔时,二级泵站的设计供水线应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拟定。

6.无水塔和网前水塔时,二级泵站的扬程如何计算?

答:无水塔的管网由泵站直接输水到用户时,净扬程等于清水池最低水位与管网控制点所需水压标高的高程差。二级泵站的扬程等于净扬程与控制点所需最小服务水头以及水头损失之和。对于网前水塔,净扬程为清水池最低水位与水塔最高水位的高程差。

7.写出消防时的二级泵站扬程计算式。

Hp=Zc+Hc+hs+hc+hn 

Zc—管网控制点C的地面标高和清水池最低水位的高程差,控制点为假设的着火点

Hc—控制点所需的最小服务水头

hs—吸水管中的水头损失

hc,hn—输水管和管网中的水头损失。

8.对置水塔管网在最高用水时,消防时和转输时的水压线是怎样的?

习题:

1.某城24h用水量(m3/h)如下表所示,求一级泵站24h均匀抽水时所需的清水池调节容积。总用水量为112276m3/d。

解:根据已知条件,列表计算得:

清 水 池 和 水 塔 调 节 容 积 计 算 表
时间用水量二泵站一泵站清水池调节容积水塔调节
 供水量供水量无水塔时有水塔时容积
0~11900 2128 4682 -2782 -2554 -228 
1~21800 2128 4682 -2882 -2554 -328 
2~31787 2128 4671 -2884 -2543 -341 
3~41700 2128 4682 -2982 -2554 -428 
4~51800 2128 4682 -2882 -2554 -328 
5~61910 2128 4671 -2761 -2543 -218 
6~73200 2128 4682 -1482 -2554 1072 
7~85100 6500 4682 418 1818 -1400 
8~95650 6500 4671 979 1829 -850 
9~106000 6500 4682 1318 1818 -500 
10~116210 6500 4682 1528 1818 -290 
11~126300 6500 4671 1629 1829 -200 
12~136500 6500 4682 1818 1818 
13~1460 6500 4682 1778 1818 -40 
14~1530 6500 4671 1759 1829 -70 
15~166500 6500 4682 1818 1818 
16~176700 6500 4682 2018 1818 200 
17~187119 6500 4671 2448 1829 619 
18~199000 6500 4682 4318 1818 2500 
19~208690 6500 4682 4008 1818 2190 
20~215220 6500 4671 549 1829 -1280 
21~222200 2128 4682 -2482 -2554 72 
22~232100 2128 4682 -2582 -2554 -28 
23~242000 2128 4671 -2671 -2543 -128 
累计112276 112276 112276 26388 25509 6654 
由表可得:无水塔时的清水池调节容积为26388m3,有水塔时的清水池调节容积为25509+6654=32163 m3.

2.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m3/d,用水量变化曲线参照图2-1,求最高日最高时,平均时一级和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m3/s)。

第四章

1.管网布置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1).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管网,布置时应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并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2).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当局部管网发生事故时,断水范围应减到最小。

(3).管线遍布在整个给水区内,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4).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以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

2.管网布置有哪两种形式,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及其优缺点?

答:树状网和环状网。树状网一般适用于小城市和小型工矿企业,这类管网从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树状网的供水可靠性较差,因为管网中任一段管线损坏时,在该管段以后的所以管线都会断水,另外,在树状网的末端,因为用水量已经很小,管中的水流缓慢,甚至停滞不流动,因此水质容易变坏,有出现浑水和红水的可能。

在环状网中,管线连接成环状,这类管网当任一管线损坏时,可以关闭附近的阀门使和其余管线隔开,然后进行检修,水还可以从另外管线供应用户,断水的地方可以缩小,从而使供水可靠性增加,环状网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作用产生的危害,而在树状网中,则往往因此使管线损坏,但是环状网的造价明显的比树状网为高。

3.一般城市是哪种形式的管网,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

答: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可采用树状网,以后随着给水事业的发展逐步连接成环状网,实际上,现有城市的给水管网,多数是将树状网和环状网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心地区,布置成环状网,在郊区则以树状网形式向四周延伸。 供水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工矿企业须采用环状网,并用树状网或双水管输水到个别较远的车间。

4.管网定线应确定哪些管线的位置?其余的管线位置和管径怎样确定?

答:定线时一般只限于管网的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连接管,不包括从干管到用户的分配管和接到用户的进水管。干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情况,采用500—800米,连接管的间距可根据街区的大小考虑在800—1000米左右。在供水范围内的道路下需敷设分配管,其直径至少100mm,大城市采用150mm—200mm。

5.管网布置要考虑哪些主要的附属设备?

答:在供水范围内的道路下需敷设分配管,以便把干管的水送到用户和消火栓。分配管直径至少为100mm,大城市采用150—200mm,主要原因是通过消防流量时,分配管中的水头损失不致过大,以免火灾地区的水压过低。城市内的工厂、学校、医院等用水均从分配管接出,再通过房屋进水管接到用户,一般建筑物用一条进水管,用水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有时在不同部位接如两条或数条进水管,以增加供水的可靠性。

6.工业企业内的给水管网与城市给水管网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根据企业内的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对水质和水压的要求,两者可以合用一个管网,或者按水质和水压的不同要求分建两个管网。即使是生产用水,由于各车间对水质和水压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在同一工业企业内,往往根据水质和水压要求,分别布置管网,形成分质、分压的管网系统。消防用水管网通常不单独设置,而是由生活或生产给水管网供给消防用水。

7.输水管渠定线时应考虑到哪些方面?

答:输水管渠定线时,必须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尽量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拆迁,少占农田,便于管渠施工和运行维护,保证供水安全;选线时,应选择最佳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尽量沿现有的道路定线,以便施工和检修;减少与铁路、公路和河流的交叉;管线避免穿越滑坡、岩层、沼泽、高地下水位和河水淹没与冲刷地区,以降低造价和便于管理。路线选定后,接下来要考虑采用单管渠输水还是双管渠输水,管线上应布置哪些附属构筑物,以及输水管的排气和检修放空等问题。

第五章

1.什么叫比流量,怎样计算?比流量是否随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答:干管线单位长度的流量叫比流量。管网总用水量减去大用户集中用水量除以干管总长度就得出比流量,当干管的总长度一定时,比流量随用水量的增减而变化。

2.从沿线流量求节点流量的折算系数α如何导出?α值一般在什么范围?

答:折算系数是把沿线变化的流量折算成在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即节点流量的系数。按照两流量产生的水头损失相等的条件,就可求出折算系数。一般,在靠近管网起端的管段,因转输流量比沿线流量大得多,a值接近于0.5,相反,靠近管网末端的管段,a值大于0.5,为便于计算,通常统一采用a=0.5。

3.为什么管网计算时须先求出节点流量?如何从用水量求节点流量?

答:因为每一管段的沿线流量是沿管线分配的,对于流量变化的管段,难以确定管径和水头损失,所以有必要将沿线流量转化成从节点流出的水量,这样,沿管线不再有流量流出,即管段中的流量不再沿管线变化,就可以根据该流量确定管径。沿线流量化成节点流量的原理是求出一个沿线不变的折算流量q,使它产生的水头损失等于实际上沿管线变化的流量qx产生的水头损失。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等于与该节点相连各管段的沿线流量的总和的一半。

4.为什么要分配流量?流量分配时应考虑哪些要求?

答:任一管段的计算流量实际上包括该管段两侧的沿线流量和通过该管段输送到以后管段的转输流量。为了初步确定管段计算流量,必须按最大时用水量进行流量分配,得出各管段流量后,才能根据其流量确定管径和进行水力计算,所以流量分配在管网计算中是一个重要环节。环状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流量分配方案,但是都应保证供给用户以所需的水量,并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环状网流量分配时,应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5.环状网和树状网的流量分配有什么不同?管网在不同流量分配时所得的管径,在费用上是否差别很大?

答:树状网的分配比较简单,各管段的流量易于确定,并且每一管段只有唯一的流量值。

环状网的分配比较复杂,任一节点的流量包括该节点流量和流向以及流离该节点的几条管段流量。分配流量时,必须保持每一节点的水流连续性,也就是流向任一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流离该节点的流量,以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环状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流量分配方案,但是都应保证供给用户以所需的水量,并且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环状网流量分配时,应同时照顾经济性和可靠性。

管径增加,管网的造价也相应的增加,但是水头损失却相应减小,水泵扬程降低,输水电费可以节约,相反,管径小,管网造价低,但是水头损失相应增加,水泵扬程增加,电费势必增加。

6.什么是连续性方程?

答:连续性方程就是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流量。

7.什么是能量方程?

答:能量方程表示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总和等于零的关系。

8.什么叫年折算费用?分析它和管径与流速的关系。

答:年折算费用即有条件的将造价折算为一年的费用。

年折算费用值随管径和流速的变化而变化,是一条下凹的曲线,相应于曲线最小纵坐标值的管径和流速,就是最经济的。

9.什么叫经济流速?平均经济流速一般是多少?

答:求一定年限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管径在100~400mm时,经济流速值为0.6~0.9m/s,管径大于400mm时,经济流速为0.9~1.4 m/s。

习题:

1.如图5-13所示管网,求管段数、节点数和环数之间的关系。

答:管段数=节点数+环数-1

2.设在最高用水时,上图的泵站供水量占4/5,水塔供水量占1/5,试确定流量分配的主要流向,并写出3-4-7-2-3环中任一管段流量qij和两端节点水压Hi,Hj的关系式 。

解:                 n—常数    sij—管段比阻

第六章

1.树状网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答:树状网的计算比较简单,因为树状网只有唯一的流量分配,任一管段的流量确定后,即可按经济流速确定管径,并求得水头损失。此后选定一条干线,求出干线的总水头损失,计算二级泵站所需扬程或水塔所需高度。干线计算后,得出干线上各节点包括接出支线处节点的水压标高。在计算树状网的支线时,起点的水压标高已知,而支线终点的水压标高等于终点的地面标高与最小服务水头之和。从支线起点和终点的水压标高差除以支线长度,即得支线的水力坡度,再从支线每一管段的流量并参照水力坡度选定相近的标准管径。

2.树状网计算时,干线和支线如何划分,两者确定管径的方法有何不同?

答:选定一条干线,求出干线的总水头损失,计算二级泵站所需扬程或水塔所需高度。干线计算后,得出干线上各节点包括接出支线处节点的水压标高。在计算树状网的支线时,起点的水压标高已知,而支线终点的水压标高等于终点的地面标高与最小服务水头之和。从支线起点和终点的水压标高差除以支线长度,即得支线的水力坡度,再从支线每一管段的流量并参照水力坡度选定相近的标准管径。

3.什么叫控制点?每一管网有几个控制点?

答:控制点是指管网中控制水压的点。每一个管网中有一个控制点。

4.环状网计算有哪些方法?

答:(1)在初步分配流量后,调整管段流量以满足能量方程,得出各管段流量的环方程组解法。

(2)应用连续性方程和压降方程解节点方程组,得出各节点的水压

(3)应用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解管段方程组,得出各管段的流量。

5.解环方程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解环方程的环状网计算过程,就是在按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的管径基础上重新分配各管段的流量,反复计算,直到同时满足连续性方程组和能量方程组时为止。这一过程叫管网平差。

6.什么叫闭合差,闭合差大说明什么问题?手工计算时闭合差允许值是多少?

答:各环在初步分配流量时各管段水头损失的代数和,称为闭合差。闭合差越大,说明初步分配流量跟实际流量相差越大。手工计算时,每环闭合差要求小于0.5m,大环闭合差小于1.0m。

7.为什么环状网计算时,任一环内各管段增减校正流量△q后,并不影响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答:因为初步分配流量时已经符合了连续性方程。

8.校正流量△q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求出△q值?△q和闭合差△h有什么关系?

答:任一环的校正流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受到邻环影响的校正流量,另一部分是消除本环闭合差的校正流量。计算公式为:△qi=-△hi/2∑|sijqij|.校正流量的方向和闭合差的方向相反。

9.应用哈代—克罗斯法解环方程组的步骤怎样?

答:(1)根据城镇的供水情况,拟定环状网各管段的水流方向,按每一节点满足连续性方程的条件,并考虑供水可靠性要求分配流量,得初步分配的管段流量

(2)由初步分配流量计算各管段的摩阻系数和水头损失。

(3)假定各环内水流顺时针方向管段中的水头损失为正,逆时针方向的管段中的水头损失为负,计算该环内各管段的水头损失代数和,其差值为第一次闭合差。

(4)计算每环内各管段的摩阻系数与初分流量之积的绝对值并求出其总和,求出校正流量,如闭合差为正,则校正流量为负,反之校正流量为正。

(5)设图上的校正流量符号以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凡是流向和校正流量方向相同的管段,加上校正流量,否则减去校正流量,按此调整各管段的流量,得第一次校正的管段流量,按此流量再行计算,如闭合差尚未达到允许的精度,再从第二步起按每次调整后的流量反复计算,直到每环的闭合差达到要求为止。手工计算时,每环闭合差要求小于0.5m,大环闭合差小于1.0m。电算时闭合差的大小可以达到任何要求的精度,但可考虑采用0.01—0.05m。

10.用最大闭合差的环校正法时,怎样选择大环进行平差以加速收敛?

答:该法首先按初步分配流量求得各环的闭合差大小和方向,然后选择闭合差大的一个环或将闭合差较大且方向相同的相邻基环连成大环。对于环数较多的管网可能会有几个大环,平差时只需计算在大环上的各管段。大型管网如果同时可连接成几个大环平差时,应先计算闭合差最大的环,使其对其他的环产生较大的影响,有时甚至可使其他环的闭合差改变方向。

11.多水源和单水源管网水力计算时各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1)进出每一节点的流量(包括虚流量)总和等于零,即满足连续性方程

(2)每环(包括虚环)各管段的水头损失代数和为零,即满足能量方程

(3)各水源供水至分界线处的水压应相同,就是说从各水源到分界线上控制点的沿线水头损失之差应等于水源的水压差。

12.如何构成虚环(包括虚节点和虚管段)?写出虚节点的流量平衡条件和虚环的水头损失平衡条件。

答:所谓虚环是将各水源与虚节点,用虚线连成环,它由虚节点0(各水源供水点的汇合点),该点到泵站和水塔的虚管段、以及泵站到水塔之间的实管段组成。两水源时可以形成一个虚环,同理,三水源时可形成两个虚环,因此虚环数等于水源数减一。

最高时虚环节点环流量平衡条件:Qp+Qt=∑Q

虚环的水头损失平衡条件:Hp-∑hp+∑ht-Ht=0

HP—最高用水时的泵站水压

∑hp—从泵站到分界线上控制点的任一条管线的总水头损失

∑ht—从水塔到分界线上控制点的任一条管线的总水头损失

Ht—水塔的水位标高

最大转输是虚环节点流量平衡条件:Qp=Qt+∑Q

Qp—最大转输时的泵站供水量

Qt—最大转输时进入水塔的流量

∑Q—最大转输时管网用水量

最大转输时虚环的水头损失平衡条件:Hp-∑h-Ht=0

Hp—最大转输时的泵站水压

∑h—最大转输时从泵站到水塔的水头损失

Ht—最大转输时的水塔水位标高。

13.按最高用水时计算的管网,还应按哪些条件进行核算,为什么?

答:(1)消防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

(2)最大转输时的流量和水压要求。

(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事故用水量和水压要求。

因为管网的管径和水泵扬程,按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和水压要求而决定。但是用水量是发展的也是经常变化的,为了核算所定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不同工作情况下的要求,就需要进行其他用水量条件下的计算,以确保经济合理地供水。通过核算,有时需将管网中个别管段的直径适当放大,也有可能需要另选合适的水泵。

14.输水管渠为什么要分段,怎样计算分段数?

答:因为如用一条管渠输水,则发生事故时,在修复期内会完全停水,但如增加平行管数,则当其中一条损坏时,虽然可以提高事故时的供水量,但是建造费用将增加。实际上,为提高供水可靠性,常采用简单而造价增加不多的方法,即在平行管线之间用连接管相接。当管线某段损坏时,无需整条管线全部停止工作,而只需用阀门关闭损坏的一段进行检修,采用这种措施可以提高事故时的流量。

分段数的计算公式:n=0.96(s1-sd)/(s+sp+sd)

S1—每条管线的摩阻;

Sd—两条输水管的当量摩阻;

Sp—泵站内部管线的摩阻;

习题:

1.按树状网例题核算该城市在消防时的水力情况。只考虑城市室外消防用水量。

2.按截节点方程法求解图6-17管网。

3.如图6-18的4环管网,应用最大闭合差的环校正法时,如何选择大环,并说明理由。

答:应用最大闭合差的环校正法是平差时只对闭合差最大的一个环或若干个环进行计算,而不是全部环。该法首先按初步分配流量求得各环的闭合差大小和方向,然后选择闭合差大的一个环或将闭合差较大且方向相同的相邻基环连成大环。平差时只须计算在大环上的各管段。通过平差后,和大环异号的各邻环,闭合差会同时相应的减小,所以选择大环是加速得到计算结果的关键。

所以在此题中大环应选择三号环。

第七章

1.什么是年费用折算值?如何导出重力供水时管网的年费用折算值表达式?

答:管网年费用折算值是按年计的管网建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它是管网技术经济计算时的目标函数。W=    C—管网建造费用,t—偿还期限,M—每年的管理费用

2.为什么流量分配后才可求得经济管径?

答:对环状网流量分配的研究结果认为,将环状网转化为树状网时,才得到最优的流量分配,但是同一环状网,可以去除不同部位的管段而得到各种形状的树状网,从这些不同的树状网中可选出最经济流量分配的树状网。从经济的观点,环状网的造价比树状网高,可是为了供水的可靠性,不得不多花些费用而采用环状网。所以目前管网计算时,只有从实际出发,先拟定初始流量分配,然后采取优化的方法求得经济管径。

3.压力输水管的经济管径公式是根据什么概念导出的?

答:根据当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算出经济因素f值,即可从管段流量按公式求出输水管各段的经济管径。

4.重力输水管的经济管径公式是根据什么概念导出的?

答:重力输水系统靠重力输水,不需要供水动力费用,因此技术经济计算问题是求出现有水压H并使管线建造费用为最低的管径。

5.经济因素f和哪些技术经济指标有关?各城市的f值可否任意套用?

答:每年扣除的折旧和大修费用,每年的电费,偿还期限,单位长度管线造价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等,各城市的f值不能任意套用。

6.重力输水管如有不同流量的管段,它们的流量和水力坡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流量较大的一段管径,水力坡度可较大,因而选用相近而较小的标准管径,流量较小的管段可用相近而较大的标准管径,目的在于使输水管的总水头损失尽量接近于可利用的水压。

7.说明经济管径Dij=(fxij    Qqnij)1/α+m公式的推导过程。

答:根据年费用折算值或目标函数

式中,表示Q=1L/s,Hp=1m时的每年电费(分)

为求每一管段年折算费用为最小的经济管径,可按上式对单根管线求导数,代入并令得:

整理后得压力输水管的经济管径公式如下:

 =

式中f为经济因素,是包括多种经济指标的综合参数:

  

  

当输水管全线流量不变时,

8.起点水压已知和未知的两种管网,求经济管径的公式有哪些不同?

答:起点水压未知的管网求经济管径:

   未知的虚流量数等于管段数P,由于:

 

 可得经济水头损失公式:

    

 按照得关系代入上式,即得经济管径公式:

    

 将公式加以变换:

   

   

将上式代入式中得:    

Q-进入管网的总流量

qij-管段流量

起点水压已给的管网求经济管径差别在于,起点水压已给的管网,经济因素不同于七点水压未给的管网: 

 引用实际水头损失和虚水头损失的关系:

             

  代入可利用水压H等于总水头损失的关系式中,得:

 

 

由此得出起点水压已给时,环状网的经济因素为:

 

将经济因素值代入,得起点水压已给管网的经济管径公式为:

 

 

由上可见,无论是起点水压已给或未给的管网,均可采用求经济管径,只是在求经济因素时,前者须计入动力费用因而用式,后者不计动力费用,只需充分利用现有水压而用式

9.怎样应用界限流量表?

答:根据公式求得的折算流量q0,查界限流量表则可得经济的标准管径。

习题:

1.重力输水管由l1-2=300m,q1-2=100L/s;l2-3=250m,q2-3=80 L/s;l3-4=200m,q3-4=40 L/s三管段组成,设起端和终端的水压差为H1-1=H1-H4=8m,n=2,m=5.33,a=1.7,试求各管段经济直径。

解:由=常数,=H得

取a=1.7,n=2,m=5.33    则

代入已知值:

          得:i1-2=0.0122

按照各管段流量和水力坡度,选用经济管径。

 2.设经济因素f=0.86,a/m=1.7/5.33,试求300mm和400mm两种管径的界限流量。

解:。

则      

所以界限流量为85L/s。

3.用下表数据求承插式预应力混凝土管的水管建造费用公式c=α+bDa中的α、b、a值。

解:根据题意,代入数据求解方程组:

(2)-(1)得  442.69=b1000a(1-)   (3)

(5)-(4)得   579.3=b1200a(1-)    (6)

⑥/③得   1.2a=1.3086

a=1.475

代入方程组  b=0.024

              α=43.3

第八章

1.在哪些情况下给水系统需要分区供水?

答:分区给水一般是根据城市地形特点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区,每区有的泵站和管网等,但各区之间有适当的联系,以保证供水可靠和调度灵活。分区给水的原因从技术上是使管网的水压不超过水管可以承受的压力,以免损坏管件和附件,并可减少漏水量;经济上的原因是降低能量费用。在给水区很大、地形高差显著、或远距离输水时,都有可能考虑分区给水问题。

2.分区给水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给水地区地形起伏、高差很大时采取的分区给水系统中,由同一泵站内的低压和高压水泵分别向低区和高区供水,这种形式叫并联分区;高、低区用水均由低区泵站供给,但高区用水再由高区泵站加压,这种形式叫串联分区。大城市的管网往往由于城市面积大、管线延伸很长,而致管网水头损失过大,为了提高管网边缘地区的水压,而在管网中间设加压泵站或水库泵站加压。这也是串联分区的一种形式。

3.泵站供水时所需的能量由几部分组成?分区给水后可节约哪部分能量,哪些能量不能节约?

答:泵站供水时所需能量由三部分组成:保证最小服务水头所需的能量,克服水管摩阻所需的能量,未利用水量,它是因各用水点的水压过剩而浪费的能量。分区后可节约未利用的能量部分。保证最小服务水头所需的能量和克服水管摩阻所需的能量不能节约。

4.泵站供水能量分配图是如何绘制的?

答:泵站供水能量E由三部分组成:

(1)保证最小服务水头所需的能量

(2)克服水管摩阻所需的能量 

(3) 未利用的能量,它是因各用水点的水压过剩而浪费的能量

单位时间内水泵的总能量等于上述三部分能量之和

                  E=E1+E2+E3

总能量中只有保证最小服务水头的能量能得到有效利用。由于给水系统设计时,泵站流量和控制点水压已定,所以E1不能减小。

第二部分能量E2消耗于输水过程中不能避免的水管摩阻,为了降低这部分能量,必须减小hi,其措施是适当放大管径,所以并不是一种经济的解决方法。

第三部分能量E3未能有效利用,属于浪费的能量,这是集中给水系统无法避免的缺点,因为泵站必须将全部流量按最远或位置最高处用户所需的水压输送。

5.输水管全长的流量不变时,能否用分区给水方式降低能量?

答:当一条输水管的管径和流量基本相同时,即沿线无流量分出时,分区后非但不能降低能量费用,甚至基建和设备等项费用反而增加,管理也趋于复杂。这时只有在输水距离远、管内的水压过高时才考虑分区。

6.给水系统分成两区时,较未分区系统最多可节约多少能量?

答:可节约百分之五十的能量。计算式:En=(n+1)E/2n。

7.特大城市如地形平坦,管网延伸很远,是否有考虑分区给水的必要,为什么?

答:有考虑分区给水的必要。因为大城市的管网往往由于城市面积大、管线延伸很长,而致管网水头损失过大,为了提高管网边缘地区的水压,而在管网中间设加压泵站或水库泵站加压。

第九章

1.常用水管材料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水管可分金属管(铸铁管和钢管等)和非金属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塑料管等)铸铁管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往使用最广,但由于连续铸管工艺的缺陷,质地较脆,抗冲击和抗震能力较差,重量较大,且经常发生接口漏水,水管断裂和爆管事故,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性能虽然较差,但可用在直径较小的管道上,同时采用柔性接口,必要时可选用较大一级的壁厚,以保证安全供水。球墨铸铁管既具有灰铸铁管的许多优点,而且机械性能有很大提高,其强度是灰铸铁管的多倍,抗腐蚀性能远高于钢管,因此是理想的管材,球墨铸铁管的重量较轻,很少发生爆管、渗水和漏水现象,可以减少管网漏损率和管网维修费用。钢管有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种,钢管的特点是能耐高压,耐振动,重量较轻,单管的长度大和接口方便,但承受外荷载的稳定性差,耐腐蚀性差,管壁内外都需设有防腐措施,并且造价较高。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分普通和加钢套管两种,其特点是造价低,抗震性能强,管壁光滑,水利条件好,耐腐蚀,爆管率低,但重量大,不便于运输和安装。玻璃钢管是一种新性管材,它耐腐蚀,不结垢,能长期保持较高输水能力,强度高,粗糙系数小。塑料管具有强度高、表面光滑、不易结垢、水头损失小、耐腐蚀、重量轻、加工和接口方便等优点,但是管材的强度较低,膨胀系数较大,用做长距离管道时,需考虑温度补偿措施。

2.铸铁管有哪些主要配件,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在管线转弯、分支、直径变化以及连接其他附属设备处,需采用各种标准铸铁水管配件。例如承接分支管用丁字管和十字管;管线转弯处采用各种角度的弯管;变换管径处采用渐缩管;改变接口形式处采用短管,如连接法兰式和承插式铸铁管处用承盘短管。

3.阀门起什么作用?有几种主要形式?各安装在哪些部位?

答:阀门用来调节管线中的流量或水压。阀门的布置要数量小而调度灵活。主要管线和次要官线交接处的阀门常设在次要管线上,承接消火栓的水管上要安装阀门。

蝶阀的作用和一般阀门相同,但结构简单,开启方便,旋转90度就可全开或全关。蝶阀可用在中低压管线上。

止回阀是压力管道中的水流朝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止回阀一般安装在水压大于196KPa的泵站出水管上,防止因突然断电或其他事故时水流倒流而损坏水泵设备。

排气阀安装在管线的隆起部分,使管线投产时或检修后通水时,管内空气可经此阀排出。平时用以排除从水中释出的气体,以免空气积在水中,以至减小过水断面积和增加管线的水头损失。长距离输水管一般随地形起伏敷设,在高处设排气阀。

在管线的最低点须安装泄水阀,它和排水管连接,以排出水管中的沉淀物以及检修时放空水管内的存水。

4.排气阀和泄水阀应在哪些情况下设置?

答:排气阀安装在管线的隆起部分,使管线投产时或检修后通水时,管内空气可经此阀排出。平时用以排除从水中释出的气体,以免空气积在水中,以至减小过水断面积和增加管线的水头损失。长距离输水管一般随地形起伏敷设,在高处设排气阀。

在管线的最低点须安装泄水阀,它和排水管连接,以排出水管中的沉淀物以及检修时放空水管内的存水

5.阀门井起什么作用?它的大小和深度如何确定?

答:管网中的附件一般安装在阀门井内,为了降低造价,配件和附件应布置紧凑。阀门井的平面尺寸,取决于水管直径以及附件的种类和数量。但应满足阀门操作和安装拆卸各种附件所需的最小尺寸。井的深度由水管埋设深度确定。但是,井底到水管承口和法兰盘底的距离至少为0.1m,法兰盘和井壁的距离宜大于0.15m,从承口外缘到井壁的距离应在0.3米以上,以便于接口施工。

6.哪些情况下水管要设置支墩?应放在哪些部位?

答:承插式接口的管线,在转弯处、三通处、水管尽端的盖板上以及缩管处、都会产生拉力,接口可能因此松动脱节而使管线漏水,因此在这些部位须设置支墩以承受拉力和防止事故。但当管径小于300mm或转弯角度小于10度,且水压力不超过980KPa时,因接口本身足以承受拉力,可不设支墩。

7.水塔和水池应布置哪些管道?

答:钢筋混凝土水塔主要由水柜、塔架、管道和基础组成,进出水管可以合用,也可以分别设置。进水管应设在水柜中心并延伸到水柜的高水位附近,出水管可靠近柜底,以保证水柜内的水流循环。

水池应有单独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地位应保证池内水流的循环。此外应有溢水管,管径和进水管相同,管端有喇叭口,管上不设阀门。

第十章

1.为了管理管网,平时应积累哪些技术资料?

答:(1)管线图,表明管线的直径、位置、埋深以及阀门、消火栓等的布置,用户接管的直径和位置等,它是管网养护检修的基本资料

(2)管线过河、过铁路和公路的构造详图

(3)阀门和消火栓记录卡,包括安装年月、地点、口径、型号、检修记录等

(4)竣工记录和竣工图

2.如何发现管网漏水部位?

答:(1).实地观察法是从地面上观察漏水情况。如排水井中有清水流出,局部路面发生下沉,路面积雪局部融化,晴天出现湿润的路面等,本方法简单易行,但是较粗略。

(2).听漏法使用最久,听漏工作一般都在深夜进行,以免受到车辆行驶和其他杂声的干扰,所用根据为一根听漏棒,使用时帮一端放在水表、阀门或消火栓上,即可从棒的另一端上听到漏水声,这一方法的效果凭各人的经验而定。检漏仪是比较好的检漏工具。

(3).分区检漏是用水表测出漏水地点和漏水量,一般只在允许短期停水的小范围内进行。

漏水地点察明后,应做好记号,以便于检修。

3.为什么要测定管网压力?

答:测定水压,有助于了解管网的工作情况和薄弱环节。根据测定的水压资料,按0.5—1.0m的水压差,在管网平面图上绘出等水压线,由次反映各条管线的负荷。整个管网的水压线最好均匀分布,如某一地区的水压线过密,表示该处的管网负荷较大,因而指出所用的管径较小。水压线的密集程度可作为今后放大管径或增敷管线的依据。

4.管线中的流量如何测定?

答:管网测流量工作可根据需要进行,测定时将毕托管插入待测管的测流孔内。毕托管有两个管嘴,一个对着水流,另一个背着水流由此产生的压差h可在U型压差计中读出。根据毕托管管嘴插入水管中的位置,可测定水管断面内任一测点的流速,按下式:v=k(ρ1-ρ)½(zgh)½

V—水管断面内任一点的流速,h—压差计读数,ρ1—压差计中的液体读数,ρ—水的密度,k—毕托管系数,g—重力加速度,设k值为0.866,代入得v=1.81h½

实测时,须先测定水管的实际内径,然后将该管径分成上下等距离的10个测点,用毕托管测定各测点的流速。因圆管各断面的流速为不均匀分布,可区各测点流速的平均值va,再乘以水管断面积即可得流量。误差一般为3—5%。

5.旧水管如何恢复输水能力?

答:为了防止管壁腐蚀或积垢后降低管线的输水能力,除了新敷设管线内壁事先采用水泥砂浆涂衬外,对以埋地敷设的管线则有计划的进行刮管涂料,即清除管内壁积垢并加以涂保护层,以恢复输水能力,节省输水能量费用和改善管网水质,这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

金属管线的清垢方法很多,应根据积垢的性质来选择,松软的积垢,可提高流速进行冲洗用这种方法清垢所需的时间不长,管内的绝缘层不会破损,所以也可作为新敷设管线的清洗方法。坚硬的积垢须用刮管法清除。刮管法的优点是工作条件好,刮管速度快,也有用软质材料制成的清管器清通管道。除了机械清管法外还可以酸洗法。管壁积垢清除以后,应在管内衬涂保护涂料,以保持输水能力和延长管线寿命,一般在水管内壁涂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6.保持管网水质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1)通过给水栓、消火栓和放水管,定期放去管网中的部分“死水”,并借此冲洗水管。

(2)长期未用的管线或管线尽端,在恢复使用时必须冲洗干净。

(3)管线延伸过长时,应在管网中途加氯,以提高管网边缘地区的剩余氯量,防止细菌繁殖。

(4)尽量采用非金属管道。定期对金属管道清垢、刮管和衬涂水管内壁,以保证管线的输水能力不致明显下降。

(5)无论在新敷设管线竣工后,或旧管线检修后均应冲洗消毒。消毒之前应先高速水流冲洗水管,然后用20—30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泡一昼夜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同时连续测定排出水的浊度和细菌,直到合格为止。

(6)定期清洗水塔、水池和屋顶高位水箱。

《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污水分为几类,其性质特征是什么?

答:污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尿素、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等,以及如寄生虫卵和肠系传染菌等。

工业废水:水质量变化大,污染程度不。

按污染程度不同可分为: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两类。

按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含无机物的、含有机物的、同时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废水。

按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含氰废水、含铬废水、放射性废水等。

降水:一般比较清洁,但形成的径流量大,若不及时排泄,则可能积水为害。另外降雨所形成的雨水径流夹带着大气地面和屋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质,要加以严格控制。

2、何谓排水系统及排水?排水分为几类,各类的优缺点,选择排水体

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以及排水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排水:污水的不同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排水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合流制是将生活、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放,能有效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但仍有部分污水由于溢流而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且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增加。

分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渠内排除。比较灵活,适应性广,系统维护管理也较方便,污水厂易于控制,发挥工程效益也快,但是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造成污染。

排水的选择原则: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3、排水系统主由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用途是什么?

答:建筑物内外排水管道系统及设备:主要用来收集、汇流、转输各方面的排水。

    污水泵站及压力管道:当排水不能依靠重力流排除时,起到加压提升作用。

    污水处理厂:处理和利用污水。 

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起到及时抢修作用。

4、排水系统布置的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正交布置:干管长度短、管经小、经济,污水排放也迅速。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会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因此仅用于排除雨水。

截流式布置:是正交式发展的结果,对减轻水体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有重大作用。适用于分流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水体,也适用于区域排水系统。

平行式: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的地区,可避免因干管坡度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

分区布置式: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只适用于排水系统中个别阶段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分散式:干管长度短,管径小,管道埋深可能浅,便于污水灌溉,但污水厂和泵站的数量多。用于地形平坦的大城市可能比较有利。

环绕式:沿四周布置主干管,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往污水厂。当建造水厂用地不足以及建造大型污水厂的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也较建小型厂经济时可考虑。

5、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答: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的原则

6、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1)、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严密配合,互相协调。

2)、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

3)、应处理好污染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4)、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回用的方案。

5)、如设计排水区域内尚需考虑给水和防洪问题时,污水排水工程应与给水工程协调,雨水排水工程应与防洪工程协调,以节省总投资。

6)、应全面规划,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可能。

7)、对于城市和工业企业原有的排水工程在进行改建和扩建时,应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充分发挥和利用起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改造,使其逐步达到完善和合理化。

8)、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或规定。

7、试述排水系统的建设程序和设计阶段。

答:建设程序:

1)、可行性研究阶段。2)、计划任务书阶段。3)、设计阶段。4)、组织施工阶段。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阶段。

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等相关问题。2)、技术设计: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根据需要增加技术设计阶段。3)、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应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施工预算编制要求。

第二章

1、什么叫居住区生活污水定额?其值应如何确定?

答: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居民每人每天日常生活中洗涤、冲厕、洗澡等产生的污水量)和公共设施污水定额(娱乐场所、宾馆、浴室、学校等)。

其值根据当地采用的用水定额,结合建筑内部给水设施水平和排水系统普及及程度等因素确定。

2、什么叫污水量的日变化、时变化、总变化系数?居住区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为什么随污水平均日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答:日变化系数: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与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最大日中最大时污水量与该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总变化系数:最大日最大时污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污水量的比值

因为污水定额一定,流量变化幅度随人口数增加而减少;若人口数一定,则流量变化幅度随污水定额增加而减少。因此,在采用同一污水定额的地区,上游管道由于服务人口少,管道总出现的最大流量与平均流量的比值较大。而在下游管道中,服务人口多,来自各排水地区的污水由于流行时间不同,高峰流量得到削减,最大流量与平均流量的比值较小,流量变化幅度小于上游管道。也就是平均流量愈大,总变化系数愈小。

3、通常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城市污水设计总流量?这种计算方法有河优缺点?

答:城市污水总的设计流量为居住区生活污水、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地下水渗入量。该方法是假定排出的各种污水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最大流量,但实际中各种污水最大时流量同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少,各种污水流量汇合时,可能互相调节,而使流量高峰降低,所以按此方法很不经济。应考虑各污水逐时变化系数。

4、污水管道中的水流是否为均匀流?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为什么仍采用均匀流公式?

答:污水管道中的水流不是均匀流。但在直线管段上,当流量没有很大变化又无沉淀物时,管内污水的流动状态可接近均匀流。所以仍采用均匀流公式。

5、在污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为什么要对设计充满度、设计流速、最小管径和最小设计坡度作出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答:从水力计算公式可知,设计流量与设计流速及过水断面积有关,而流速则是管壁粗糙系数、水力半径和水力坡度的函数。为了保证污水管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这些因素作出规定。

    设计充满度:

管径D(mm)200-300350-450500-900≧1000
   最大允许充满度0.550.650.70.75
设计流速:污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定为0.6m/s,含有金属、矿物固体或重油杂质的生产污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宜适当加大。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最小管径为200mm,在街道下为300mm。

最小设计坡度:管径200mm的设计坡度为0.004,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

6、污水管道的覆土厚度和埋设深度是否为同一含义?污水管道设计时为什么要限定覆土厚度的最小值?

答:覆土厚度: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管道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

1)、为了降低造价,缩短施工期,管道埋设深度愈小愈好。

2)、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

3)、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

4)、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7、污水管道定线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答: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充分考虑地形和用地布局;排水和线路数目;污水厂和出水口位置;水文地质条件;道路宽度;地下管线几构筑物的位置;工业企业和产生大量污水的建筑物的分布情况。

其原则是:应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8、何谓污水管道系统的控制点?通常情况下应如何确定其控制点的高程?

答:控制点: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

一方面根据城市的竖向规划,保证排水区域内各点的污水都能够排出,并考虑发展,在埋深上适当留有余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顾个别控制点而增加整个管道系统的埋深。

9、当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以接近最大允许埋深而管道仍需继续向前埋设时,一般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可增设中途泵站或采用跌水连接。

10、什么叫设计管段?如何划分设计管段?每一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可能包括哪几部分?

答:设计管段:两个检查井之间的管段采用的设计流量不变,且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

划分:采用同样的管径和坡度的连接管段可划作一个设计管段,根据管段平面布置图,凡有集中流量流入,有旁侧管道接入的检查井均可作为设计管段的起讫点。

设计管段设计流量包括:本段流量、转输流量和集中流量。

11、污水设计管段之间有哪些衔接方法?衔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衔接方法:水面平接和管顶平接。

衔接时:1)、应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管段埋深,降低造价。

        2)、避免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3)、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终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

12、试归纳总结污水管段水力计算的方法步骤,水力计算的目的是什么?水力计算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计算方法步骤:

1)、确定计算每一管段的设计流量及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作为确定管道坡度时的参考)。

2)、从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

3)、根据每一管段的设计流量确定管段的管径D、设计流速v、设计充满度h/D和管道坡度I。

4)、根据坡度计算各管段的降落量。

5)、选定各管段间的衔接方式

6)、计算各管段的上端、下端的水面、管底标高及其埋设深度。

水力计算目的:在于合理的经济的选择管道端面尺寸、坡度和埋深。

水力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细致研究管道系统的控制点。

2)、必须细致研究管道敷设坡度与管线经过地段的地面坡度之间的干系。

3)、水力计算自上游依次向下游管段进行,一般情况下,随着设计流量的逐段增加,设计流速也相应增加。

4)、在地面坡度太大的地区,为了减少管内水流速度,防止管壁被冲刷,管道坡度往往需要小于地面坡度,在适当的点可设置跌水井。

5)、水流通过检查井时,常引起局部水头损失。所以检查井底部在直线管段上要严格采用直线,才管道转弯处要采用均匀的曲线。

6)、在旁侧管与干管的连接点处,要考虑干管的以定埋深是否允许旁侧管接入。

13、城市污水回用工程的意义?回用水系统的组成?

答:城市污水的回用工程即可以节约水资源,又使污水无害化,起到保护环境、控制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缺水地区其作用更加明显。

回用水系统由污水收集系统、再生水厂、再生水输配系统和回用水管理等部分组成。

第三章

 

1、暴雨强度与最大平均暴雨强度的含义有何区别?

答:暴雨强度:是指莫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深度,是描素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雨水设计流量的主要因素。

最大平均暴雨强度:由于在各降雨历时内每个时刻的暴雨强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计算出的各历时的暴雨强度。

2、暴雨强度公式是哪几个表示暴雨特征的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推求暴雨强度公式有何意义?我国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有哪些形式?

答:暴雨强度公式是暴雨强度i(或q)降雨历时t、重现期p三者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暴雨强度公式是设计雨水管渠的依据。

    

3、计算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式,应该用与哪个历时t相应的暴雨强度q?为什么?

答:应该用流域的集流时间t0是的暴雨强度q。

原因:如果降雨历时t小于流域的集流时间t0时,显然仅只有一部分面积参与径流,根据面积增长较降雨强度小的速度更快,因而得出的雨水径流量小于最大径流量.如果降雨历时t大于集流时间t0,流域全部面积已参与汇流,面积不能在增长,而降雨强度则随降雨历时的增长而减小,径流量也随之由最大逐渐减小。因此只有当降雨历时等于集流时间时,全面积参与径流,产生最大径流量。

4、试述地面集水时间的含义。一般应如何确定地面集水时间?

答:是指雨水总汇水面积上最远点流到第1个雨水口的时间。

地面集水时间t1由下列流行路程的时间所组成:

1)、从屋面莫点沿屋面坡度经屋檐下落到地面散水时间。

2)、从散水坡1沿地面坡度流入附近道路的时间。

3)、沿道路边沟到第一个雨水口的时间。

5、为什么在地面坡度大于0.03地区的雨水管道计算设计流量时,折减m不能采用2而只采用1.2?

答:按极限强度法计算的重力流雨水管道存在的空隙容量,引入折减系数m就是为了利用此容量起调节作用,以缩小管道通水的能力达到减少投资的目的,但是当坡度过大时不能利用管道空隙容量。

6、设计降雨历时确定后,设计暴雨强度q是否也就确定了?为什么?

7、进行雨水管道设计计算时,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上一管段设计流量的现象?若出现应如何处理?

8、雨水管渠平面布置与污水管道平面布置相比有何特点?

答:布置时都要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以最短的距离排水,尽量扩大靠重力流排水的范围,且要根据城市规划布置管道,以方便排水、检修及不影响市容、交通等。但是雨水相对污染程度轻,所以对环保要求没有污水高,采用明渠或暗渠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另外,雨水管渠布置时,特别要考虑保证交通路面的排水通畅,还要设置排洪沟以防止大量雨洪径流而造成巨大危害。

9、从表2-9可看出,圆形管道的最大流速和最大流量均不是在h/D=1时出现?那为什么圆形断面的雨水管道要按h/D=1设计呢?

答:因为污水所含杂质多,在管内流动时流量时刻变化,且污水管道内沉积污泥能产生气体,所以充满度不1。

而雨水中主要含由泥砂等无机物,不同于污水的性质,加以暴雨径流量大,而相应较高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强度的降雨历时一般不会很长,故设计充满度按满流考虑。

10、排洪沟的设计标准为什么比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高得多?

答: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江河水系密布,城市地势复杂多样,受河洪危害严重,特别是市区地面标高低于江河的洪水位时更危险,而沿江山地城市,除受河洪威胁外,还将受到山洪威胁,所以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排水洪沟的设计标准要比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高得多。

 

第四章

1、试比较分流制与合流制的优缺点。

答:1)、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合流制能更好的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但也会因排水量太大至溢流而造成污染,另外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积也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分流制是将污水全部送入污水厂处理,但雨水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有时很严重,但是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要求。

2)、造价方面考虑:完全分流制的总造价可能要比合流制高,但不完全分流制因初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因而可节省投资费用,此外,又可缩短施工期,发挥工程效益也快。

3)、维护方面考虑:晴天时河流制管内流速低,易于产生沉淀。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水厂运行管理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内流速,不致发生沉淀,流入污水厂的流量和水质变化也小,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

2、你让为小区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还是合流制?为什么?

答:采用完全分流制。

因为系统灵活,计较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且卫生标准也符合城市要求,维护管理相对较方便。

 

第五章

1、排水管渠为什么采用圆形断面?

答:圆形端面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在一定的坡度下,指定的端面面积具有最大的水力半径,因此流速大,流量也大。此外,圆形管便于预制,使用材料经济,对外压力的抵抗力较强,若挖土的形式与管道相称时,能获得较高的稳定性,在运输和施工保养方面也较方便。

2、对排水管渠的材料有何要求?通常采用的排水管渠有哪几种?

答:1)、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

2)、具有能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磨损的作用。

3)、排水管渠必须不透水。

4)、内壁应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少。

5)、应就地取材,尽量降低管渠的造价及运输和施工的费用。

3、对排水管渠的接口、基础有什么要求?常用的接口和基础类型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的情况如何?

答:常用接口: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不透水、能抵抗污水或地下水的侵蚀并有一定的弹性。

   基础:能承受管子和基础的重量、管内水重、管上压力和地面上的荷载。

常用接口:

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适用于基础土质较好的雨水管道,或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污水支线上

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好的具有带形基础的雨水、污水管道上。

石棉沥青卷材接口:适用于地基沿管道轴向沉陷不均匀地区。

橡胶拳接口:适用于施工地段土质较差,地基硬度不均匀,或地震地区。

预制套环只棉水泥接口:适用于地基不均匀地段,或地基经过处理后管道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陷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内压低于10m的管道上。

常用基础:

沙土基础:适用于无地下水,原土能挖成弧形的干燥土壤。

混凝土枕基:适用于干燥土壤中的雨水管道及不太重要的污水支管。

混凝土带形基础:适用于各种潮湿土壤,以及地基软硬不均匀的排水管道。

文档

给水管网教材课后思考题解答

《给水工程》(第四版)第1~11章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由高地水库供水给城市,如按水源和供水方式考虑,应属于哪类给水系统?答:按水源种类考虑属地表水给水系统,按供水方式考虑,属自流系统。2.给水系统中投资最大的是哪一部分,试行分析。泵站,输水管渠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总称为输配水系统,从给水系统来说,这是投资最大的部分。在给水工程总投资中,输水管渠和管网所占费用(包括管道、阀门、附属设施等)约占70%~80%3.给水系统是否必须包括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调节构筑物等,哪种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