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班级
一单元19页(古诗)
《浪淘沙》
二单元45页(关于立志、理想等的格言)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
三单元65页(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联)
翠翠红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风雨雨,_____________________(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顶针联)
四单元88页(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___卫填海 ___公移山 含___ ___苦 ___劳___怨 ___苦___绝 百折不___ ___ ___相照 风雨无___ 坚贞不___ ___胆忠心 ___ ___尽瘁 赴___ ___火
冲___ ___阵 ___门立雪 千里___ ___ 扶 危___困
五.单元113 页(关于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
1、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2、孔明借东风——
3.关公赴会——
4.徐庶(shù)进曹营——
5.梁山泊的军师——
6、孙猴子的脸——
七.单元147页(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
文质___ ___ 仪表___ ___ 虎背___腰 身强力___
神采______ ___面春风 垂头___气 目___口呆
___步如飞 活___乱跳 大摇大___ 点头哈___
低声___语 巧舌如___ ___ ___动听 语___ ___长
八.单元166页(名人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2、____________________!哦,西风____________(英国)雪莱
3、__________________,花的事业是甜美_________(印度)泰戈尔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吧,___________。普希金
九.课文回放
1.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________。
2一叶渔船两小童,______________。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___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 又 ,有点儿像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 ,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 。作者用一连串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 。
十、课内阅读
(一)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山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了一丝微笑?在文中用“ ”画出来。
(2) 这段话中“高大的白杨树”暗指 ,“几棵小树”暗指
“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象征着 。
(二)楚王问晏子:“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八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1)画“ ”句子是 说的话,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给楚王的话以有利的回击,表现了他 。
(2)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可改为肯定句:
。
(三)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
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