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高煦照(1963—
),男,河南辉县市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高煦照
(新乡党校,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族企业迅猛发展。家族企业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关键词:家族企业;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44(2004)01-0010-03 自企业诞生之日起,家族企业就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形态,迄今为止,家族企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片面追求有所有制形式的“一大二公三纯”,和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不复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家族企业破土而出,迅猛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巨大力量。近年来,在家族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之下,家族企业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促进这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促进我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现将家族企业的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种类
研究家族企业,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家族企业,即家族企业的定义问题。
美国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家族企业下的定义是: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决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
[1]
姚贤涛、王连娟认为,家族企业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
带、以追求家族利益为首要目标、以实际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亲情第一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
[2]
储小平、李怀祖在学者叶银华家族企业定义的基础上认为,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主导、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的结合体。它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表现为一种连续的状况,包括以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可分离的紧密持有形式到企业上市后家庭成员对企业资产和经济管理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
[3]
在对家族企业定义的基础上,学者们对家族企业进行了分类。储小平、李怀祖认为,家族企业的规模可小至家庭式
作坊,也可大至成为一个“企业帝国”,其形态大致有单一业
主制、家族(庭)成员共有的纯家族制、家族(庭)成员吸纳泛家族成员及其资本的泛家族制、家族(庭)成员保持控制权的股份制企业,乃至家族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上市公司等几种形态。
钟朋荣认为,家族式企业有两种类型:家族式所有制与家族式管理。家族式所有制包括企业老板个人独资所有和老板及其家族成员参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换句话说,在企业所有者中没有外人。家族式管理,是企业的主要管理岗位由家族成员把持,企业更多的不是表现为制度管理,而是家长式管理。对管理者主要不是靠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推动,而是靠亲情关系推动。“一个人说了算”是家族式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据此,钟明荣将家族企业归纳为三种主要模式,即家族产权和家族式管理合二为一,非家族产权与家族管理融为一体,家族产权与非家族式管理两权分离。此外,还有各种放大的家族模式。如企业股权大头被家族成员控制,其中一小部分由企业职工持有;母公司由家族成员控制,子公司上市,家族母公司对上市子公司进行相对控制,尽管
所持股份不到30%,甚至不到10%。
[4]晁上认为,家族企业分为古典家族企业和现代家族企业两类。古典家族企业是指家族在企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企业,包括了家族业主制企业、家族合伙制企业和部分家族股份公司(指古典家族股份公司);而现代家族企业是指股权结构分散后,治理结构变为科层制的企业,主要指现代家族股份公司。古典家族企业和现代家族企业的主要区别是:古典家族企业是指所有股权或绝大部分股权集中在个人、家庭或家族手中的企业,由此带来控制权的集中,控制权是所有权的函数。而现代家族企业是指,在股权结构分散后,家族表面上丧失了绝对性控制股份,实际上却控制着企业运作的家族企业,该企业呈现出一种低所有权———高控制权的产权
第21卷 第1期2004年02月平原大学学报
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 Vol.21 No.1
Feb.2004
二、家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家族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徐泰玲认为,在现代经济社会家族企业已发展为最普遍、最主要的企业形式之一。在国外,家族企业对本地区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克林・盖尔西克的研究表明,全球有65%至80%的企业为家族所有。《财富》杂志所列500强企业中,至少有40%的企业为家族企业。在美国90%以上的公司由家族控制,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在欧洲,家族公司支配着中小规模的公司。亚洲的家族企业形态更为成熟和普遍。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华人企业实际上都属于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如此普遍存在和发展,形成了一股经济力量,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族企业也已经迅速崛起。[6]姚贤涛、王连娟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代表新经济力量的民营企业正在快速崛起,其中占了很大比例的家族企业,其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家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
钟朋荣根据其在广东、浙江一带调查发现,家族式企业是这一带企业的主体。
三、家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钟朋荣认为,家族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在人对资产关心上拥有更丰富的资源。因而可以通过分权以利用更多的信息资源,降低监督成本和约束成本,提高权力资源的产出率,家族企业还便于减少决策中的摩擦,提高决策效率。家族企业的主要缺陷有四个方面:第一,产权封闭;第二,决策独断;第三,排斥人才;第四,难以走出子承父业模式。
姚贤涛、王连娟认为,家族企业的优势表现在:1.凝聚力强;2.集权式的组织模式;3.反应迅速;4.心理契约成本低;
5.恩威并用的管理方法;
6.“家长”的示范效应;
7.经营文化的同质性和继承性;
8.具有家族发展观。家族企业的劣势表现在:1.难以得到最优秀的人才;2.结构及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3.经营层面存在的劣势,即创业成功后容易产生惰性,出现经营危机;4.战略层面存在的劣势,即外在环境变迁后,家族企业不能及时调整经营战略;5.处理感情关系劣势,即家族企业的领导者很难处理好私人情感与企业利益间的关系;6.重人治,轻法治,丧失了组织创新能力。[2]
徐泰玲认为,家族企业的优势包括:1.家族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低成本管理。2.家族企业在决策上采用集权式,凝聚力强。3.家族企业恪守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4.家族企业拥有应变灵活的经营机制。家族企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家族企业专业分工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矛盾;2.企业产权不清与追求规模经济的矛盾;3.家族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缺乏的矛盾。[6]
四、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栗战书认为,近20年中国大量出现的私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制。存在于中国内地的家族企业,既有家庭作坊式企业或单一业主制企业,同时也有合伙制企业、共有制企业,甚至还出现了家族成员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集团。目前,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如下问题:1.职业管理人员引入问题。目前,大多数家族企业都遇到这样一个艰难的选择:企业发展要突破家族制,但要让渡并与他人分享所有权和经营权又面临很大的风险。家族企业在家族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演变中“增长的痛苦”,企业内的委托———代理链条拉不长,企业的规模扩展和竞争力提高受到抑制,这对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等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融资问题。融资难仍然是困扰家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是,2001年中国对企业上市实行核准制,一些上市的家族型公司利用原始资产存量的资产评估,溢价发行和挂牌交易的三级放大,实现“一夜暴富”。“一股独大”家族上市公司和庄家联手操纵市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较大,通过证券市场股价上涨获取暴利。
3.企业制度问题。制度问题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随着企业的逐步规范化,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4.缺乏战略考虑。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只重视策划,而不重视战略。
5.市场准入问题。家族企业的行业准入禁区多、门槛高。
6.企业文化。家族企业普遍面临着企业文化构造的问题。由于家族与非家族成员内外有别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企业中难以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持续发展能力。[7]栗战书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完全走出家族制可能并不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著名企业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的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应该是现阶段大中型家族企业变革的蓝本。所谓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家族(或业主)仍然相对(或绝对)地控股,业主及部分家族成员仍参与企业的高层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家族仍掌握了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是,企业中很大部分中高层经理人员,甚至总经理都是非家族成员,基本实现了社会化,企业成为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
要达到第二形态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家族企业必须对现有产权结构、人才结构、组织方式,文化理念等各层面进行变革,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全面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产权流动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第二,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聘用干部,最终形成以非家族成员为主的科学体系。第三,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第四,重构企业文化。文化重构的实质是抛弃传统家族伦理中非理性的血缘、亲缘观念,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业缘、事缘理念。
栗战书进一步认为,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是家族企业在现阶段的一个过渡性变革目标。从长期而言,欧美的现代公司制度应当是中国家族企业最终的变革方向。
五、家族企业成长的基本路径
储小平、李怀祖认为,家族企业成长的核心是如何与社会资本的融合。社会资本是指通过社会历史演变积淀下来的,相对于个体资本而言存在于人际关系状态中的各种资源。企业的成长实质上就是有效融合社会资本的过程,企业成长的障碍就是不能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企业的衰落或夭
折就是融合社会资本过程的中断。储小平、李怀祖将社会资本规定为由以下相互有着内在联系的四个层面构成:社会金融资本、社会人力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社会文化资本。一般而言,企业的成长主要是融合社会的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家族企业成长中融合社会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往往是以社会网络资本为中介的。而这种融合的过程、方式和效率又与特定民族的社会历史长期演变积淀下来的文化资本密不可分,由此,他们将家族企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建构为如图所示的状态。
上述成长路径表明:从家庭家族企业到泛家族企业、泛家族企业向企业网络联盟的演变或向家族掌握临界控制权的演变是华人家族企业成长的两个主要路径。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家族企业成长的最终形态都是向所谓的上市公司方向发展,有的保存家族企业的基本形态,但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结成网络联盟,这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家族企业的成长可能停留在某一阶段,甚至一直保持纯家族形态;有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能越过一些阶段,有的可能在成长中越不过某一结点而被淘汰;有的可能在不同路径之间跳跃发展,这表明并非所有的家族企业成长都是遵循一种发展路径或都必须越过每一个结点。
那么,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而不被淘汰呢?晓亮认为,要办好家族企业,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1.家族企业的业主要有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科技素质,有较为明确的办企业宗旨和指导思想。2.要创名牌、保名牌,不断地革新技术,不断地开拓前进,永不满足已有的成绩。3.重视企业管理,与员工搞好关系,力求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4.家庭和家族成员在办企业的问题上不仅思路要先进,而且思路要一致,以便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5.注意搞好同周围群众等各方面的关系。
[8]六、家族企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范围家族企业的发展趋势
姚贤涛、王连娟认为,家族型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取决于各地区的生产力状况和文化背景。就整个世界潮流来讲,西方的家族型企业经营将进一步衰弱,东亚的家族型企业经营将发生一些变革,而中国的家族型企业经营处于复兴阶段。总体上看,世界范围内的家族型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所有权和经营者分离。2.泛家族主义管理的盛行。3.家族企业进一步社会化。4.子承父业模式的巨大转变。
(二)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趋势
姚贤涛、王连娟认为,我国加入WTO 后,为中国家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家族企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企业制度的完善。我国家族企业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出发,从壮大自身的力量、强化自身的竞争力着眼,走股份制和公司制的道路。2.产权的社会化。就大多数家族企业而言,现阶段基本上是采取了单一的所有权结构,即企业的财产权基本上归某一个人或某个家庭所有。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元化的所有权结构的局限性会更为明显,此时,所有权的让渡,某种程度上是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较好选择。3.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家族企业创业初期,企业的所有重要职务都被家族成员占据,不仅企业的所有权归家族所有,而且企业的经营权也归家族所有。所有权与经营权是统一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家族手中,便会产生诸多弊端,此时,经营管理权交由专门管理专家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4.重视人才,给予其股份。一些家族企业大胆借鉴国际上许多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推行“劳者有其股”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5.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在我国加入
WTO 后,国家和给予家族企业诸多优惠条件。如中国
降低了家族企业自营进出口“门槛”,从2001年1月1日起,家族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申请自营进出口资格条件与国有、集体企业和科研院所执行同等标准。不仅制定了有利于家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各地地方也纷纷出台了系列策略。在如此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家族企业各个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全球化竞争。
参考文献:
[1]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7.
[2] 姚贤涛,王连娟.中国家族企业:现状、问题与对策[M ].北京: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 储小平,李怀祖.家族企业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J ].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03,(6).
[4] 钟朋荣.中国企业为谁而办[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5] 晁上.论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递[J ].南开管理评论,2002,
(5).
[6] 徐泰玲.家族企业创新思考[J ].南京社会科学,2002,增刊.[7] 栗战书.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国
工业经济,2003,(3).
[8] 晓亮.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J ].经济研究资料,2002,(12).
A Summ ary of the R esearch on the F amily E nterprise Theory
G AO Xu -zhao
(Xinxiang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Xinxiang 453003,China )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s family enterprises have had a development quickly.Family en 2terpri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of theory research.K ey w ords :family enterprise ;summary
【责任编校 郭立银】
12 平原大学学报
2004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