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海学校 八年级
时间: 2021年 9月 主备人:八年级语文组 审核人:
| 课题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 课 型 | 新授 | 课时 | 1课时 |
| 学习内容 分析 | 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属于新闻单元,它是整个初中三年中唯一的一新闻单元,此单元和别的单元还有不同之处是以“活动探究”为主要形式。本单元设计了活动任务单,分了三个任务。这一篇课文重点学习新闻的含义,新闻的体裁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会筛选主要信息,概括新闻内容。 | ||||
| 课标 分析 | 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 ||||
| 学情 分析 | |||||
| 学习 目标 | 1.通过小纸条检测等形式,反复夯实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能够正确拼读并书写“杀戮、悼念、惨绝人寰”等字词。 2.了解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3.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努力奋斗。 |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掌握新闻评论的特点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 ||||
| 课前 准备 | ppt+专项笔记本+听写本 | ||||
| 环节(目标)、学习内容及活动设计 | 评价活动 | 教学指导 | |||
环节一:预习反馈 读读写写,读准重点字词:杀戮 、悼念 、惨绝人寰等;详见PPT 学习活动:自读-同桌互读—代表展示--同学纠错--教师指正 环节二:背景介绍,体裁链接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日本右翼分子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企图抹杀南京大这段不光彩的历史。发生在1982年、1986年及2001年的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事件,都充分说明了他们不顾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歪曲和篡改历史的丑恶嘴脸。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篇消息,翻开这段历史,看看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了解新闻评论的概念、特点、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详见PPT) 学习活动:1.了解写作背景2.做好有关新闻评论知识的笔记 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这则新闻评论针对什么新闻事件来写的? 2.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大意。 学习活动: 1.自学三分钟。仔细阅读课文,根据问题圈点勾画做批注。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列出提纲。 2.小组成员讨论,代表展示,组间互补 3.教师指正 环节四:精读课文、赏析情感 1.文章第二、三自然段所写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 2.第四段写“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有什么作用? 3.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根据问题再读课文。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组间修正答案,做好笔记 环节五:拓展延伸 1.从文中圈画出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2.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当前某一个时事新闻及相关评论进行分享交流,再说说你对该事件的看法。 学习活动: 1.学生思考,回答 2.互相交流,补充 3.教师总结归纳 4.课下搜集并做好交流 | 一.能正确拼读字音、解释字义 (教师抽查) 二.学生能正确理解新闻评论的概念、特点和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三.能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班级展示) 四、能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小组合作帮助下,完成题目,并做好笔记。 (班级展示) | 问题预设:学生对新闻评论与报道的区别不容易理解。 补救措施:教师对比前面学过的文章,以及课外具体事例,加以对比分析。 问题预设: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新闻评论中出现的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的作用。 补救措施:教师分析正反对比论证的作用,学生先以识记为主,再找课外类似文章类比,加深学生认识。 | |||
| 作业布置 | 1.必做:完成练习册的积累和运用 2.选做:①A类学生:如果校园电视台采访你,让你谈一下对国家举行公祭活动的感想和认识,你会怎么说?写一个200字的小片段,要求语言优美,融入自己的感情。 ②B类学生:如果校园电视台采访你,让你谈一下对国家举行公祭活动的感想和认识,你会怎么说?写一个100字的小片段,要求语言连贯。 | ||||
| 板书设计 | 揭示史实 表明公祭目的 正义之士 日本右翼 (对比) 南京命运变迁的意义 (表态)
铭记历史 维护和平与正义 | ||||
| 教学反思 | 学生对新闻评论与报道的区别不容易理解。文章层次理清上有些欠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