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9:27:27
文档

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

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摘要】王国维先生早期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思想影响,并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他的诸多学术研究中。本文从其哲学研究出发并论述自由思想对于哲学的重要性和哲学思想对文学和美学研究的重大影响。继而从《评论》、《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分别展开相关美学思想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为文学开路的论述。【关键词】自由意识、哲学、文学、美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一、自由意识之于哲学何谓自由意识?有人认为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自由价值的认同;二是对于自由的内心追求。在不同的
推荐度:
导读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摘要】王国维先生早期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思想影响,并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他的诸多学术研究中。本文从其哲学研究出发并论述自由思想对于哲学的重要性和哲学思想对文学和美学研究的重大影响。继而从《评论》、《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分别展开相关美学思想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为文学开路的论述。【关键词】自由意识、哲学、文学、美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一、自由意识之于哲学何谓自由意识?有人认为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自由价值的认同;二是对于自由的内心追求。在不同的
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

【摘要】王国维先生早期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思想影响,并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他的诸多学术研究中。本文从其哲学研究出发并论述自由思想对于哲学的重要性和哲学思想对文学和美学研究的重大影响。继而从《<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分别展开相关美学思想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为文学开路的论述。

【关键词】自由意识、哲学、文学、美学、《<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

一、自由意识之于哲学

何谓自由意识?有人认为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自由价值的认同;二是对于自由的内心追求。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和答案,就哲学来说,本文选取其中一种解释,自由意识的含义指的是意识的自由状态和追求自由的意识,意识的自由状态意味着意识活动没有人为设置的禁区既不受外在势力的强制也不受内在心理因素的束缚,人可以自由地探索各种问题。当人类不受外界拘束而能够自由的探索各种问题时,人类就开始一步步前行了,这种前行主要指精神思想的前行,自由意识之于哲学、之于人类精神的重要性,在早期的中国,是由王国维先生开了先河的。

中国哲学的启蒙者王国维先生率先提出哲学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当时学者批判哲学“无用”且“有害”的观点进行反驳,王国维说:“今之垢病哲学者,岂不曰自由平等民权之说由哲学出,今弃绝哲学,则此等邪说可以熄乎?”以及“且古之时有倡言民权者,孟子是也。今若举天下之言民权,而归罪于孟子,废孟子而不立诸学官,斯亦过矣!欲废哲学者何以异于是!”运用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思想论证自由平等皆出于哲学从而推翻了哲学“有害”的观点。进一步,王国维在《教育偶感》中用政治家和文学家、物质和精神进行对比的论证了物质利益的一时性与精神利益的永久性,给予了文学及文学家以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王国维把精神利益看作高于物质利益,不仅打破了封建社会以往的传统世俗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他高屋建瓴的把“自由”作为艺术的王国、文学的王国。王国维的哲学思想深受康德、尼采、叔本华几位哲学家的影响,在很多领域的探究如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法律等均开创先河或打破前人的观点,为它们的继续被探索注入了活水,这活水就是自由意识,就是哲学,让后人更为自由的探索、前行。

二、美学思想之于文学

王国维对文学的本质有着其独到的阐释,对于文学本质的探讨方面,王国维打破了前人的眼光和界限,他明确地从审美的角度强调了文学的特殊性质,在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中,王国维指出:“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是已。虽物之美者,有时亦足供吾人之利用,但人之视为美时,决不计及其可利用之点。其性质如是,故其价值亦存于美之自身,而不存乎其外。”他从审美功能的角度着意界定了文学的本质:可爱玩而不可利用。可以清楚的看到,王国维对文学的性质所持的基本观点是“可爱玩 ”, 也就是说文学作为纯粹的精神性产品,它只满足人的游戏玩赏而没有实际功利目的。这表明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完全是超功利的,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王国维对文学本质的探讨思路受西方哲学家思想的影响,是理论的参照。在《文学小言》中,王国维认为,文学是游戏的事业,文学家可借助文学的摹写和咏叹,以发泄心中所储蓄的势力。在这里,他把文学比作了游戏的事业,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文学家发泄心中储蓄势力的行为,文学成了超然物外的自由活动,文学家成了超越现实的彻底的自由者,而自由成为则文学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

缘于对文学本质的独特眼光,王国维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文学观,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着深远而特殊的意义的。它完全是一套新的文学理念,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条通向“审美”的道路。同时,王国维确立了文学的价值:美存于自身,而不存于其外。而所谓美之自身,即事物的感性形式。王国维强调指出,一切美都是形式之美。凡属于美之对象者,皆形式而非材质也。”从而,对文学的价值得出全新的结论:无用之用,在王国维看来,无用之用正是文学的真正价值,这里“无用”即是“审美”,因其超功利的审美特性,是为无用。而正是因其超功利性的审美,才达到了更大的社会精神功利性,可谓无用之用。换言之,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与其实用性成反比的,文学作品实用价值越高,其艺术审美价值则越低。

三、美学开路:为文学研究拓展一个新的世界

(一)哲、文、美学——真、善、美的理性实践

王国维先生吸收西方多方先进的哲学思想,不仅打开了中国二十世纪的哲学大门,并且在其基础之上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文学和美学的道路、意义和价值。在佛经用语里有一句叫做:“一心二门,十字打开”这里“一心”即是王氏之哲学思想,而“二门”则是文学和美学之门。也就是说,在王国维学术求索的道路上哲学理论和思想为其其他学术思想领域的展开奠定了基石,这就是“真”的基石,当他借助哲学思想理解和阐释文学的本质、文学的价值时自然而然融入和蕴含了其独到审美思想。美学自然为审美而存在,而文学我们可以看做是人类内心流露的行为活动,这种活动即为“善”的活动,三者合一就打开了王国维先生通向文学和文学评论不可复制的大门。本文仅从《<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展开论述。

(二)《<红楼梦>评论》:独特的审美视角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早期的一篇重要美学论文,包括五个部分:人生及美术之概观、《红楼梦》之精神、《红楼梦》之美学上之精神、《红楼梦》之伦理学上之价值、余论。《<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4年,是用西方美学方法评论中国文学经典的经典论文。纵观全文,王国维通过《<红楼梦>评论》表达了他对人生根本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他以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为基础,融合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人生作出的分析是:人既有身,就必有欲望,有欲望就不可能没有追求。然而在生活中,并不是人的所有欲望都能得到满足。一个欲望被满足了,就会有其他的欲望随之而产生,如此生生不已、循环往复,人就永远处于欲望不能被满足的苦痛之中。但是,即使人的所有欲望都获得了满足,人不再有新的欲求对象了,人也不会感到幸福。因为当人无所事事的时候,无由的空虚、无聊、厌倦之情就会立刻向人袭来,这时生活就将变成一种不堪忍受的重负,这同样是一种痛苦,一种解脱不了的痛苦。由此,王国维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即欲望,人生即痛苦。

王国维这种将人生的本质归于痛苦和欲望或许片面,但这种敢于直面人生现实而不掩盖现实却是比盲目乐观的享乐人生要深刻许多的。王国维还把对《红楼梦》美学价值的体认与对国民性的剖析结合起来。他认为中华国民的精神是世间的、乐天的,表现在艺术趣味上,则是喜欢始悲终欢、始离终合、始困终亨的“大团圆”结局。而《红楼梦》却一反这种传统的乐天文化,以悲剧告终,从而使人透彻地看待人生与痛苦的关系,虽然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但这正是其深刻美学价值之所在。

其中,他运用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分析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悲剧意义,同时升华了《红楼梦》本身的美学意义。在论述其美学价值时说:“《红楼梦》一书,彻头彻尾的悲剧也。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以交构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运命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贾母爱宝钗之婉仪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宝玉之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这里,王国维运用叔本华悲剧理论分析《红楼梦》宝、黛之悲剧,彻底突破了以往文学评论的藩篱,把《红楼梦》推向了世界伟大悲剧的行列。

另外,王国维认为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描写生活之本质及暗示其解脱的方法。《红楼梦》描写了以贾宝玉为代表的男男女女、芸芸众生的生活之欲,并以贾宝玉的出家来暗示解脱之道,所以王国维认为《红楼梦》就是悲剧。《红楼梦》中的“玉”在王国维看来就是生活之欲之喻,要解脱就要还“玉”,就要不再心存欲望。“故听《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读之篇而作焚花散之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时没有解脱是因为黛玉还在世上,而黛玉死后他想解脱的志向就越来越坚决了,虽然好几次因为宝钗,因为五儿而放弃过,但“屡蹶屡振而终获最后之胜利”。这些观点读者从《红楼梦》的九十八回至一百二十回,就可以精确明了地看出宝玉的挣扎解脱的过程。我们知道,《浮士德》中的浮士德的痛苦是天才的痛苦,而宝玉的痛苦是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的痛苦。总之,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悲剧,就在于它描写了贾宝玉的衔“玉”而生和还“玉”而终。

最后,讨论其悲剧的美学意义。王国维认为艺术是能使人超越利害关系,忘却事物与我之间的关系的,也就是说人能在艺术中感觉到美。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提到:“美之中又有优美与壮美之别。今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不厌者,谓之优美之感情。若其物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惟由知识冥想起理念者,谓之壮美之感情。”对于艺术(文学或美学),但凡有思想者都能从中感觉到优美与壮美之分别。在王国维看来悲剧主要是有着壮美属性的,当然也可以有部分的优美,但绝对不可以有眩惑。《<红楼梦>评论》的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篇中,王国维在论述《红楼梦》为悲剧中之悲剧之后,下段开头就论述《红楼梦》中壮美多于优美且没有一点眩惑之属性的论点:“由此之故,此书中壮美之部分较多于优美之部分,而眩惑之原质殆绝焉”王国维认为悲剧的美学价值在于揭示人生的痛苦,使人心灵受到震撼。因此,悲剧之美往往是壮美居多,《红楼梦》亦如此。壮美在王国维看来就是一种因为所观之物能使人意志破裂,智力得以。对于《红楼梦》,从王国维先生壮美的角度审视,确为十分难得的是:壮美能让人心灵得到震撼,能“感发人之情绪”,使人恐惧、悲悯,最终由此内心感发出从未有过的东西来,从而人的精神得以洗涤。

(三)《宋元戏曲考》:中国戏曲史的拓荒者

中国古典戏曲的历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自唐代以来,有大量的戏曲著作和相关资料,但是真正对中国古典戏曲作出开山研究者当数王国维先生,并且他对戏曲的研究达到了前人从未有过的高度。郭沫若先生在其著作《鲁迅和王国维》中对其作了高度的评价:“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即《宋元戏曲考》)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性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宋元戏曲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戏曲历史的书籍。全书共有十六章,探讨中国戏曲形成过程、戏曲的渊源及戏剧文学,并且以宋元两朝为重点,还兼及曲调的专著,材料丰富,态度谨严,其中对杂剧的断代更为研究界长期沿用。《宋元戏曲考》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

首先,《宋元戏曲考》确立了中国戏曲的文学地位。在《宋元戏曲考序》里立异标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首次把戏曲提升到同中国历代以来其他文学种类并列存在的文学地位,这是之前所没有过的言论。“戏曲之一代文学”说不仅让后人叹服王国维先生学术研究的慧眼独到,更是蕴含一种学术研究的倔强精神和一种学术探索的勇气。在王国维之前戏曲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人们只是把戏曲当做词的一种,王国维先生为戏曲下了一个较为中肯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认为戏曲要有丰富的故事情节配以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歌舞演出。另外,明确界定戏曲要“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自此,戏曲可谓血肉分明了。

王国维是中国戏曲的拓荒者。他借鉴西方美学理论评价宋元戏曲,提出来很多新的戏曲研究概念,如:“自然”、“意境”等,这些概念也是宋元戏曲的特点。“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剧作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 自然说是其明显的特点,其中,“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乃是写作者无有先定规则或思维先导,纯粹以创作主体的精神意志与情感兴趣所由,再由这种张力去抒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从文本的意义上来讲,这是最“民间”的东西,因为它产自个体,源自巷野,发自肺腑,始自真诚。是最为真诚自然的状态,也就是要求作者以真挚的感情,自然的笔触,描写时代之情状,抒发自己胸中之感想,而你想要传达的“理”、“气”,都要自然地流露出来。紧接着王国维提出了与自然有联系的美学标准:“有意境”,有意境可说是自然的内涵。他在《人间词话》中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境界说”,这里“意境”也即“境界”。“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叙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里“意境”包含了三个部分:情、景、事,而这三者又反过来聚焦在戏曲人物身上,情、景、事合三为一,真正达到写情沁人心脾,写景在人耳目,叙事如出其口。

(四)《人间词话》:美学的巅峰境界

《人间词话》的发表早于《宋元戏曲考》,但作为王国维先生美学研究的巅峰之作理应放在压轴的地位。正如夏承焘先生其《词论十评》中说道:“《人间词话》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

《人间词话》历来为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等所推崇,是二十世纪的经典著作,被誉为中西文学理论的最初交汇点。朱光潜先生对其作过高度的评价:“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到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最为精到”,可见这部著作的历史地位之重。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但作为文学尤其是诗词评论的经典总能承万家之谈,成一家之言。此处一家指学术大家。

《人间词话》一共则,是王国维用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旧文学的评论,并且形成了理论体系。后来的学者把它的很多论点作为文学、美学研究的依据,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提出了“境界”这一美学范畴。在《人间词话》开篇第一则就道出了“境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境界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面的行文中有很大的篇幅都在讨论境界问题,并用大量的诗、词为例来论述。比如第七则:“‘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第一句中红杏初开,虽然尚有“绿杨烟外晓寒轻”,但这并不影响蜜蜂蝴蝶等流连其间,所以红杏虽静,蜜蜂蝴蝶却使得整个春意“闹”得盎然,故而一个“闹”字而境界全出。第二句中“云何以破?月何以来?”是有风吹来,正是因为风才花枝婆娑,花影起舞,所以“花弄影”,故着一“弄”字而传神。此外,还论述了“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境界有大小,不以优劣分等相关与境界的观点。

《人间词话》之二六则王国维先生著名的“三境界”说历来被人们所看重以至于沿用到人生、婚姻、读书等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本意是对成功的做学问之路的形象描述和精准概括,所有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追求,经历了失落与彷徨,最终凭借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本文认为,一般的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是带有一种佛家彻悟的禅味在其中。

另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毫不掩饰他对历代一些词人和其词的喜爱。他认为最好的词人是唐五代的李白、冯延巳,北宋的欧阳修、秦观,南宋的辛弃疾,清代的纳兰性德。认为冯延巳词最大的特点是感情极为宏厚深沉,词调缠绵往复,吞吐不尽,令人“郁伊惝恍”,情难自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王国维最为赏识的冯延巳《鹤踏枝》十四首,极尽行情之能事。大量用其美学思想还词以本真之美。

参考文献

[1].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

[2].王国维.《王国维讲国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3].姜东赋.刘顺利.《王国维文选·红楼梦评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毛佩琪编,王国维著.《人间词话》.[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8

[5].郭沫若《鲁迅和王国维》.《沫若文集》卷十一二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王学海.《宋元戏曲考》的新义及给当代中国戏曲的启示.[J]

文档

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

论王国维之美学为文学开路【摘要】王国维先生早期受叔本华等西方哲学思想影响,并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他的诸多学术研究中。本文从其哲学研究出发并论述自由思想对于哲学的重要性和哲学思想对文学和美学研究的重大影响。继而从《评论》、《宋元戏曲考》和《人间词话》分别展开相关美学思想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为文学开路的论述。【关键词】自由意识、哲学、文学、美学、《评论》、《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一、自由意识之于哲学何谓自由意识?有人认为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自由价值的认同;二是对于自由的内心追求。在不同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